2024届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三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座位号等信息。
2.请将选择题的答案正确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题号的位置上。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在原始时代,社会的基本形式是氏族、部落;在阶级社会,社会的基本形式是民族。既然人类社会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以民族的形式存在,那么,人类文化在此阶段也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形式存在。共同的民族文化不仅可以把一定数量的人民凝聚在一起,也可以把这些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因此,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既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一般能通过特殊而存在的辩证法。
文化方面民族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
首先,地理的隔绝机制是民族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因为地域的辽阔、山海的阻碍等因素,各个民族各自独立地生存,文化上差异的产生也不可避免。例如,随着地理上的隔绝,同一种语言会分化为各种各样的方言,会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生活网络和不同的“市民社会”,人们的思想感情也会疏远、隔膜起来。
其次,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地理环境的差异不仅会对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人们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产生直接影响,而且会对他们的科学、艺术、宗教等产生直接影响。
其三,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是人们从事文化创造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文化创造的限制,而自由创造只是在这一定范围内的发挥。因而,文化的发展既非绝对必然的,也非完全自由的,而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其四,不同文化发展成果对人类自身的不同改造是民族差异的最高表现。文化是人创造出来的,但文化发展的成果又不断地反作用于人本身。各民族在创造不同风格的音乐、美术的同时,也发展了不同的审美趣味。“喜闻乐见”的民族气派,正是文化成果长期作用于人本身的结果。审美趣味如此,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亦莫不如此。在这个意义上,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不仅表现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而且创造了该民族的共同心理。这种文化成果与人自身的身心变化的相互作用,是民族差异的放大器、加速器和稳定器。
最后,民族斗争是民族差异的强化剂。古往今来,民族之间的矛盾、对立、冲突史不绝书。许多征服者民族推行强制同化的政策,而被征服的民族则千方百计为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而斗争。在这种同化与反同化的斗争中,许多细枝末节的差异也会获得不寻常的意义。例如在清朝末年,剪掉辫子就意味着公开表示与清朝统治决裂。文化上的民族差异不仅是人类以民族为单位长期生活的自然产物,而且在民族斗争中人被人们有意识地巩固、强化。
应当指出,虽然文化上的民族差异不能事事归因于经济,但归根结底是人类生产力达到一定发展程度的结果。文化上民族差异的形成原因,都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程度上才得以发挥作用。因此,民族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不是超历史的存在,不是纯自然的存在。因而,文化上的民族差异也是历史的、可变的,相对的。
(摘编自张岱年、程宜山《中国文化精神》)
材料二:
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历史上对待这种差异性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对凡与自己文化不同的人,一概作为异端,必征服之,同化之,以至绝灭之而后快。当年白种人占领南、北美洲,对当地土著文化就是持这种态度。
第二种是承认其价值,但只是作为珍稀的收藏、猎奇的点缀或某种可供研究的历史遗迹,实际上是排斥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抽空其生命,崇拜其空壳。如果我们混同了已成遗迹的、定型了的“传统文化”和今天仍然活着的并主宰着亿万中国人民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的,受过现代文化洗礼的“文化传统"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复旧充新生,抵销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那么,中国文化的发展将陷入困境。
第三种态度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这是将事物放到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内去进行观照的一种方式。它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而应受到尊重。这种态度当然远比前两种态度来得宽容合理,但再进一步追问;千差万别的文化有没有普遍认同的东西呢?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义?这些都是文化相对主义所面临的、必须回答的问题。
无论如何,文化差异总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事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我们固然不必保留辫子或者“三寸金莲”以供猎奇者玩赏,但中国文化自有其无法“欧化”的特殊的魅力,中国文化的更新也自有其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殊性。所谓的文化相互同化、融合而导致的“世界文化一体化”,只能带来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事实上,正是由于差异的存在,各个文化体系之间才有可能相互吸取、借鉴,并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发现自己,将异国作为帮助自己发现自己的“他者”,从另一种文化的陌生角度来观察自己,看到许多从内部无法看到的东西。
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将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对其加以认知和解释。文化之间的误读难以避免,无论是主体文化从客体文化中发现新义还是反观自己,都很难不包含误读的成分。而从历史来看,这种误读又常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的契机,因为恒守同一的解读,其结果必然是僵化和封闭。
(摘编自乐黛云《文化差异与文化误读》)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既然在阶级社会里社会的基本形式是民族,那么在此阶段的人类文化也一定是民族的、具体的。
B. 不同的文化发展成果长期作用于人,可造就不同的民族心理;而不同的民族心理反过来又催生出不同的文化成果。
C. 文化相对主义赞赏不同文化多元共存,承认一切文化的合理性,虽然也有问题,但因其宽容合理而应该受到尊重。
D. 在文化交流中,既要保持本国的特殊性以避免被同化,又要分清主体和客体,从客体文化中发现新义或反观自己。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早在古代,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分别产生了农业部族、畜牧业部族等,说明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们的生产力、生产方式产生了直接影响。
B. 种族、地域、文化传统等是文化创造的基础,并有限制作用,所以文化创造必然事事都能到诸如地域、经济、种族、文化传统中找到原因。
C. 我国近现代史上的反帝斗争使先进的中国人普遍意识到保持民族特性的重要性,可见文化上的民族差异在民族斗争中被人们有意识地巩固、强化。
D. 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文化差异造就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它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它的存在有其必要性与普遍性。
3. 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第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孟子•滕文公上》
B.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C. 单则易折,众则难摧。(《北史•吐谷浑传》)
D.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4. 对文化差异的论述,两则材料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
5. 下列文字提到美国动画片《花木兰》与中国《木兰辞》有所不同,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这种现象?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木兰辞》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讲述木兰替父从军、最后荣归故里的故事,体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忠孝两全的价值观。美国动画版《花木兰》则对《木兰辞》进行重新诠释,木兰为了证明男女平等、实现自身价值而主动从军,体现美国人崇尚个主义的民族性格。《花木兰》在中国上映后,获得不错的票房。不少观众表示故事有新意,能带来启发。
【答案】1. C 2. B 3. A
4. ①材料一侧重论述文化有民族差异及这种差异的成因。材料先分析了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的根本错误,阐述世界文化有民族差异,再进一步阐释文化方面民族差异的形成原因。
②材料二侧重论述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及文化误读。材料先分析了历史上对待文化差异的不同态度,再强调现阶段保留文化差异的意义,指出“世界文化一体化”的严重危害,并进一步阐释了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误读现象。
5. ①这种不同体现了中美文化的差异,即中国忠孝两全观念与美国崇尚个人主义的民族性格不同;文化差异是普遍存在的。
②这种差异是文化误读的产物。美国人按照自身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来解读《木兰辞》,其原有“视域”影响其认知和解释。
③对这种差异应当宽容尊重。《木兰辞》为美国人提供创作蓝本,《花木兰》又为我们提供“他者”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 自己,中美文化交流互鉴,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
④这种差异应引起我们的进一步思考。“千差万别的文化有没有普遍认同的东西?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义?”等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思索的问题。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张冠李戴,“但因其宽容合理而应该受到尊重”错误。由原文“它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而应受到尊重”可知,“应受到尊重”指的是“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的“一切文化”。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曲解文意,“所以文化创造必然事事都能到诸如地域、经济、种族、文化传统中找到原因”错误。由原文“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种族、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等是人们从事文化创造的基础,同时也是对文化创造的限制,而自由创造只是在这一定范围内的发挥。因而,文化的发展既非绝对必然的,也非完全自由的,而是自由和必然的统一,偶然与必然的统一”可知,既然文化的创造有一定的自由度和偶然性,就不能事事都到诸如地域、经济、种族、文化传统中去找原因。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第一段的观点是否定“有古今无中外论”,认为文化有民族差异。
A.强调万物各有差别,最适合作为论据证明第一段观点;
B.强调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C.强调要团结一致;
D.强调要学习借鉴。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材料一侧重论述文化有民族差异及这种差异的成因。由材料一第1段关键句“‘五四’以来的文化研究中,曾出现一种认为‘中西文化的差异纯粹是时代性’的观点,可称为‘有古今无中外论’。这种论调的根本错误在于,忽视乃至抹杀人类社会以民族的形式存在这一历史事实”和“人类社会以民族为基本形式这一事实还告诉我们,具体的文化总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文化,而一般的人类文化只能存在于这些具体的民族文化之中。离开了各种各样具体的民族文化,所谓一般的人类文化只是一种虚构”可知,材料先分析了文化“有古今无中外论”的根本错误,阐述世界文化有民族差异;结合材料“文化方面民族差异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首先,地理的隔绝机制是民族差异形成的基本条件”“其次,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民族差异最重要的自然根源”“其三,一定范围内自由创造的可能性是民族差异形成的重要机制”“其四,不同文化发展成果对人类自身的不同改造是民族差异的最高表现”“最后,民族斗争是民族差异的强化剂”可知,再进一步阐释文化方面民族差异的形成原因。
材料二侧重论述对待文化差异的态度及文化误读。结合材料二“文化差异性是始终存在的。历史上对待这种差异性曾经有过三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是……第二种是……第三种态度是”可知,材料先分析了历史上对待文化差异的不同态度;结合材料二“无论如何,文化差异总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事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可知,再强调现阶段保留文化差异的意义;结合材料二“所谓的文化相互同化、融合而导致的‘世界文化一体化’,只能带来人类文化的单调和没落”和“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可知,指出“世界文化一体化”的严重危害,并进一步阐释了文化差异带来的文化误读现象。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文化差异是普遍存在的。结合材料“无论如何,文化差异总是现阶段普遍存在的事实。正是这些差异赋予了人类文化以多样性”可知,这种不同体现了中美文化的差异,即中国忠孝两全观念与美国崇尚个人主义的民族性格不同;
这种差异是文化误读的产物。结合材料“由于文化的差异性,当两种文化接触时,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读。所谓误读就是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一切去解读另一种文化。他原有的‘视域’决定了他将对另一种文化如何选择,如何切割,然后又决定了他如何对其加以认知和解释”可知,美国人按照自身文化传统、思维方式来解读《木兰辞》,其原有“视域”影响其认知和解释。
对这种差异应当宽容尊重。结合材料“第三种态度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态度。这是将事物放到其自身的文化语境内去进行观照的一种方式。它赞赏不同文化的多元共存,反对用产生于某一文化体系的价值观去评判另一文化体系;承认一切文化,无论多么特殊,都自有其合理性和存在价值,因而应受到尊重。这种态度当然远比前两种态度来得宽容合理”可知,《木兰辞》为美国人提供创作蓝本,《花木兰》又为我们提供“他者”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自己,中美文化交流互鉴,可促进双方文化发展。
这种差异应引起我们的进一步思考。结合材料“这种态度当然远比前两种态度来得宽容合理,但再进一步追问;千差万别的文化有没有普遍认同的东西呢?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义?这些都是文化相对主义所面临的、必须回答的问题”可知,“千差万别的文化有没有普遍认同的东西?人类有没有可能超越民族中心主义?”等是我们必须正视和思索的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围 城①(节选)
钱锺书
鸿渐这次走,没有一个同事替他饯行。既然校长不高兴他,大家也懒跟他联络。
他不像能够飞黄腾达的人——“孙柔嘉嫁给他,真是瞎了眼睛,有后悔的一天”——请他吃的饭未必像扔在尼罗河里的面包,过些日子会加了倍浮回原主。并且,请吃饭好比播种子:来的客人里有几个是吃了不还请的,例如最高上司和低级小职员;有几个一定还席的,例如地位和收入相等的同僚,这样,种一顿饭可以收获几顿饭。鸿渐地位不高,又不属于任何系,平时无人结交他,他也只跟辛楣要好,在同事里没撒播饭种子。不过,鸿渐饭虽没到嘴,谢饭倒谢了好几次。人家问了他的行期,就惋惜说:“怎么?走得那么匆促!饯行都来不及。糟糕!偏偏这几天又碰到大考,忙得没有工夫,孙小姐,劝他迟几天走,大家从从容容叙一叙——好,好,遵命,那么就欠礼了。你们回去办喜事,早点来个通知,别瞒人哪!两个人新婚快乐,把这儿的老朋友全忘了,那不行!哈哈。”
高校长给省政府请到省城去开会,大考的时候才回校,始终没正式谈起聘书的事。鸿渐动身前一天,到校长室秘书处去请发旅行证件,免得路上军警麻烦,顺便见校长辞行,高松年还没到办公室呢。他下午再到秘书处领取证件,一问校长早已走了。一切机关的首长上办公室,本来像隆冬的太阳或者一生里的好运气,来得很迟,去得很早。可是高松年一向勤敏,鸿渐猜想他怕自己、躲避自己,气愤里又有点得意。
他训导的几个学生,因为当天考试完了,晚上有工夫到他房里来话别。他感激地喜欢,才明白贪官下任,还要地方挽留,献万民伞、立德政碑的心理。离开一个地方就等于死一次,自知免不了一死,总希望人家表示愿意自己活下去。去后的毁誉,正跟死后的哀荣一样关心而无法知道,深怕一走或一死,像洋蜡烛一灭,留下的只是臭味。有人送别,仿佛临死的人有孝子顺孙送终,死也安心闭眼。这些学生来了又去,暂时的热闹更增加他的孤寂,辗转半夜睡不着。虽然厌恶这地方,临走时偏有以后不能再来的怅恋,人心就是这样捉摸不定的。去年来的时候,多少同伴,现在只两个人回去,幸而有柔嘉,否则自己失了业,一个人走这条长路,真没有那勇气。想到此地,鸿渐心理像冬夜缩成一团的身体稍觉温暖。
天没亮,轿夫和挑夫都来了;已是夏天,趁早凉,好赶路。服侍鸿渐的校工,穿件汗衫,睡眼矇胧送到大门外看他们上轿,一手紧握着鸿渐的赏钱,准备轿子走了再数。范小姐近视的眼睛因睡眠不足而愈加迷离,以为会碰见送行的男同事,脸上胡乱涂些胭脂,勾了孙小姐的手,从女生宿舍送她过来。孙小姐也依依惜别,舍不下她。范小姐看她上桥子,祝她们俩一路平安,说一定把人家寄给孙小姐的信转到上海。“不过,这地址怎么写法?要开方先生府上的地址了。”说时格格地笑。孙小姐也说一定有信给她。鸿渐暗笑女人真是天生的政治家,她们俩背后彼此诽谤,面子上这样多情,两个政敌在香槟酒会上碰杯的一套工夫,怕也不过如此。假使不是亲耳朵听见她们的互相刻薄,自己也以为她们真是好朋友了。
轿夫到镇上打完早尖,抬轿正要上路,高松年的亲随赶来,满额是汗,把大信封一个交给鸿渐,说奉校长命送来的。鸿渐以为是聘书,心跳得要冲出胸膛,忙拆信封,里面只是一张信笺,一个红纸袋。信上说,这一月来校务纷繁,没机会与鸿渐细谈,前天刚自省城回来,百端待理,鸿渐又行色匆匆,未能饯别,抱歉之至;本校暂行缓办哲学系,留他在此,实属有屈,所以写信给某某两个有名学术机关,推荐他去做事,一有消息,决打电报到上海;礼券一张,是结婚的贺仪,尚乞哂纳。鸿渐没看完,就气得要下轿子跳骂,忍耐到轿夫走了十里路休息,把一个纸团交给孙小姐,说:“高松年的信,你看!谁稀罕他送礼。到了衡阳,我挂号退还去。好得很!我正要写信骂他,只恨没有因头,他这封来信给我一个回信痛骂的好机会。”孙小姐道:“我看他这封信也是一片好意。你何必空做冤家?骂了他于你有什么好处?也许他真把你介绍给人了呢?”鸿渐怒道:“你总是一片大道理,就不许人称心傻干一下。你愈有道理,我偏不讲道理。”孙小姐道:“天气热得很,我已经口渴了,你别跟我吵架。到衡阳还有四天呢,到那时候你还要写信骂高松年,我决不阻止你。”说时把高松年的信仍团作球形,扔在田岸旁的水潭里。
【注】①《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主要围绕方鸿渐留学回国后的生活工作和爱情经历,来展示当时社会环境下的人性与选择。方鸿渐经历了三闾大学里的明争暗斗、人情世故,学期结束后只有他没有收到聘书。选文记叙了方鸿渐被高松年解聘后,同孙柔嘉辗转回家办婚礼前的事情。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鸿渐将要离去,没有同事饯行,表明方鸿渐在这里不受人欢迎;因不受校长待见而被同事冷落,可见人性的丑陋。
B. 范小姐依依不舍地为孙小姐送行,无论是动作行为,还是临别赠言都虚伪之至,令方鸿渐进一步了解了人性的卑劣。
C. 本文多处运用比喻,语言表达生动活泼,如第四段中的贪官下任,还要地方挽留,献万民伞、立德政碑,极具形象感。
D. 本文践行了钱锺书的文学作品应“曲传人物的未吐露的心理”的理论,用生动传神的心理描写表现方鸿渐对人生的认知。
7. 关于文中方鸿渐的种种心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方鸿渐训导过的几个学生来和他话别,他心存感激,因有人送别而感到些许欣慰。
B. 方鸿渐猜想高松年害怕见他而故意晚到早走躲避自己,感到气愤,同时有点得意。
C. 方鸿渐动身前夜辗转难眠,想到自己失业,还好有柔嘉陪他走这条长路,稍觉温暖。
D. 方鸿渐以为高松年亲随送来的是聘书,可见他并不想离开,所以看完信后很生气。
8. 在本文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高松年校长一直未露面,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根据选文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9. 本文以孙小姐“把高松年的信仍团作球形,扔在田岸旁的水潭里”这一细节结尾,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6. A 7. D
8. ①专横、专制,以个人的喜好来决定人物的去留。
②敷衍塞责,不正面沟通和解决问题。
③虚情假意,圆滑世故。
9. ①人物塑造上,凸显了孙柔嘉办事的审慎和果决,并与鸿渐的冲动想法形成对比。
②情节上,高松年的信被团作球形,扔在田岸旁的水潭里,暂时斩断了鸿渐回信骂高松年的想法,宣告鸿渐等待续聘的幻想落空。
③主题上,对高松年虚情假意的客套话,孙柔嘉是不屑地、鄙夷地。她的做法表明对当时这种官僚、虚假的世俗风气和卑劣的人性非常反感。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表明方鸿渐在这里不受人欢迎”的说法于文无据。选文没有文字表明方鸿渐不受人欢迎,同事们之所以疏远他,不替他饯行,主要原因是“既然校长不高兴他,大家也懒跟他联络”,这与他自身的人缘好坏无关。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人物形象之心理描写的能力。
D.“所以看完信后很生气”错,曲解文意。根据“鸿渐没看完,就气得要下轿子跳骂”“高松年的信,你看!谁稀罕他送礼……”可知,方鸿渐是因高松年的虚情假意而生气,且信没看完就暴跳如雷了。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次要人物形象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选文中的高松年是三闾大学的校长,但在方鸿渐离开此地前后都基本上见不着人影,但他给读者的印象还是非常深刻的。
从“鸿渐这次走,没有一个同事替他饯行。既然校长不高兴他,大家也懒跟他联络”这句话看出,作为一校之长的高松年,他不喜欢某个人,那么下属们无一例外,不敢亲近这个人,连人与人之间的饯行、话别都不敢,足见高松年的专制、强硬。
从“高校长给省政府请到省城去开会,大考的时候才回校,始终没正式谈起聘书的事”“他下午再到秘书处领取证件,一问校长早走了。一切机关的首长上办公室,本来像隆冬的太阳或者一生里的好运气,来得很迟,去得很早”等语句看出:高松年是一个遵从党同伐异、排除异己的学阀式的人物。对于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以正面沟通,敷衍塞责,能躲则躲,能推则推。
从“轿夫到镇上打完早尖,拾轿正要上路,高松年的亲随赶来,满额是汗,把大信封一个交给鸿渐,说奉校长命送来的。鸿渐以为是聘书,心跳得要冲出胸膛,忙拆信封,里面只是一张信笺,一个红纸袋。信上说,这一月来校务纷繁,没机会与鸿渐细谈”等语句看出:当方鸿渐决意离开时,高松年的虚情假意的嘴脸又表露出来。其信的内容看似诚恳和友善,其实相当虚伪,非常圆滑。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细节的作用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从人物塑造来看,作为方鸿渐的未婚妻孙柔嘉“把高松年的信仍团作球形,扔在田岸旁的水潭里”表明她对鸿渐准备写信骂高松年的想法的不认可,认为很幼稚和鲁莽。她把高松年的信扔掉,可以渐渐平息方鸿渐的怨气,不见这封信了,也就不一定回信骂人了,也就不会节外生枝,平生祸端了。这足见孙柔嘉的审慎和远见。
从情节来看,方鸿渐看到高松年亲随送来的信之后,“气得要下轿子跳骂”,鸿渐也给孙柔嘉讲了因由和他的想法,柔嘉听后用行动斩断了他这种粗鲁的想法,也正式宣告鸿渐等待续聘的幻想破灭,为他在三闾大学的一段生活画上了句号。
从主题层面来看,高松年信中虚伪、客套的言辞在柔嘉眼里再正常不过了,这是旧式知识分子中身上虚情假意的表现,是一种世俗风气。留着没用,且十分闹心,不如扔进田岸旁的水潭里,眼不见为净。表明她对当时这种官僚、虚假的世俗风气和卑劣的人性的反感。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秋七月,加刘裕北青冀二州刺史。
或谓裕曰:“张纲有巧思,若得纲使为攻具,广固必可拔也。”会纲自长安还,太山太守申宣执之送于裕。裕升纲于楼车,使周城呼曰:“刘勃勃大破秦军,无兵相救。”城中莫不失色。江南每发兵及遣使者至广固,裕辄潜遣兵夜迎之,明日,张旗鸣鼓而至,北方之民执兵负粮归裕者,日以千数,围城益急。张华、封恺皆为裕所获。
秦王兴遣使谓裕曰:“慕容氏相与邻好,今晋攻之急,秦已遣铁骑十万屯洛阳;晋军不还,当长驱而进。”裕呼秦使者谓曰:“语汝姚兴:我克燕之后,息兵三年,当取关、洛;今能自送,便可速来!”刘穆之闻有秦使,驰入见裕,而秦使者已去。裕以所言告穆之。穆之尤之曰:“常日事无大小,必赐预谋,此宜善详,云何遽尔答之?此语不足以威敌,适足以怒之。若广固未下,羌寇奄至,不审何以待之?”裕笑曰:“此是兵机非卿所解故不相语耳夫兵贵神速彼若审能赴救必畏我知宁容先遣信命逆设此言是自张大之辞也 晋师不出,为日久矣。羌见伐齐,殆将内惧,自保不暇,何能救人邪!”
初,秦王兴遣卫将军姚强帅步骑一万随韩范往就姚绍于洛阳,并兵以救南燕,及为勃勃所败,追强兵还长安。韩范叹曰:“天灭燕矣!”南燕尚书张俊自长安还,降于刘裕,因说裕曰:“燕人所恃者,谓韩范必能致秦师也,今得范以示之,燕必降矣。”裕乃表范为散骑常侍,且以书招之。长水校尉王蒲劝范奔秦,范曰:“刘裕起布衣,灭桓玄,复晋室,今兴师伐燕,所向崩溃,此殆天授,非人力也。燕亡则秦为之次矣,吾不可以再辱。”遂降于裕。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刘裕灭南燕》)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此是兵机/非卿所解故/不相语耳/夫兵贵神速/彼若审能赴救/必畏我/知宁容先遣信命/逆设此言是/自张大之辞也
B. 此是兵机/非卿所解/故不相语耳/夫兵贵神速/彼若审能赴救/必畏我知/宁容先遣信命/逆设此言/是自张大之辞也/
C. 此是兵机/非卿所解故/不相语耳/夫兵贵神速/彼若审能赴救/必畏我/知宁容先遣信命/逆设此言/是自张大之辞也/
D. 此是兵机/非卿所解/故不相语耳/夫兵贵神速/彼若审能赴救/必畏我知/宁容先遣信命/逆设此言是/自张大之辞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隋唐后的刺史、知府也别称太守。
B. 周城的“周”是环绕的意思,与《阿房宫赋》中“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的“周”相同。
C. 铁骑即披挂铁甲的战马,借指精锐的骑兵,又称重骑兵,是古代军事战争中骑兵的一种。
D. 布衣,原指古代老百姓穿的麻布衣服,后借指平民百姓。文中“布衣”是后一个意思。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人对刘裕说如果得到张纲,让他制造攻战的器具,就能攻下广固,于是刘裕派太山太守申宣捉拿张纲。
B. 刘裕让后秦使者回去告诉秦王,东晋军队攻克燕国后会休整三年,之后就要去攻打后秦,后秦如果想投降就早点来。
C. 刘裕对刘穆之说东晋的军队不出国征战很久了,羌人看见他们大举讨伐三齐之地,心中会畏惧,也不会去援救别人。
D. 刘裕听从了南燕尚书张俊的建议,上表朝廷请求封韩范为散骑常侍,并且写信招降韩范,韩范最终向刘裕投降。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北方之民执兵负粮归裕者,日以千数,围城益急。
(2)今兴师伐燕,所向崩溃,此殆天授,非人力也。
14. 从刘裕处理后秦使者这件事上,能看出刘裕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10. B 11. B 12. A
13. (1)北方的百姓拿着武器、背着粮食归降刘裕的人,每天都有一千多。晋军对广固的围攻,更加猛烈。
(2)这次起兵讨伐燕国,所到之处,无不土崩瓦解,这一定是上天的旨意,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
14. 对敌方的心理揣摩到位,判断准确,体现了他机智果断、坚定自信、心思缜密、足智多谋的特点,具有出色的军事才能。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这是用兵之道,不是你所能明白的,所以才不告诉你。大凡用兵,贵在神奇迅速,他们如果真的能赶来救援的话,一定是害怕我们知道,哪里还能事先派人前来通知我,说下这番话呢?这是他们的大话。
“故不相语耳”中“故”是连词,表原因,应放在句首,前应断开。 排除AC;
“是自张大之辞也”是判断句,“是”,代词,这,作主语,“是”前断开,中间不能断开。 排除D。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实词和文化常识的能力。
B.“与《阿房宫赋》中‘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的‘周’相同”错误,“周身之帛缕”,“周”是全的意思。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于是刘裕派太山太守申宣捉拿张纲”错,根据原文“会纲自长安还,太山太守申宣执之送于裕”可知,恰好张纲从长安回来,申宣抓住了他,不是刘裕下令捉拿。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执兵”,拿着武器; “负粮”,背着粮食;“日”,每天; “益”,更加。
(2)“兴师”,起兵;“伐”,攻打; “崩溃”,土崩瓦解; “殆”,大概; “此殆天授,非人力也”,判断句。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
原文第二段“秦王兴遣使谓裕曰:‘慕容氏相与邻好,今晋攻之急,秦已遣铁骑十万屯洛阳;晋军不还,当长驱而进。’裕呼秦使者谓曰:‘语汝姚兴:我克燕之后,息兵三年,当取关、洛;今能自送,便可速来!’”据此可以看出,当秦王使者威胁刘裕军队撤兵,否则将派十万精兵长驱进攻时,刘裕进行缜密分析后,非常果断,针锋相对地表示自己并不怕威胁,回复后秦的使节说,攻克燕国之后三年,将要去夺取他们的关中、洛阳,叫他们赶紧送上这两地,体现出其机智果敢的性格特点;
根据原文内容“刘穆之闻有秦使,驰入见裕,而秦使者已去。裕以所言告穆之。穆之尤之曰:‘常日事无大小,必赐预谋,此宜善详,云何遽尔答之?此语不足以威敌,适足以怒之。若广固未下,羌寇奄至,不审何以待之?’裕笑曰:‘此是兵机,非卿所解,故不相语耳。’” 可以看出,当刘穆之埋怨他冒然答复的话足以激怒敌人,敌人来攻打怎么对付时,刘裕认为这是用兵之道,这不是刘穆之所能明白的,所以才不告诉他,体现出刘裕的坚定自信;
根据原文刘裕说“夫兵贵神速,彼若审能赴救,必畏我知,宁容先遣信命逆设此言,是自张大之辞也。 晋师不出,为日久矣。羌见伐齐,殆将内惧,自保不暇,何能救人邪!”可以看出刘裕认为用兵贵在神奇迅速,他们如果真的能赶来救援,一定是害怕对方知道,不会事先派人前来通知自己,这是敌人在说大话。晋军已经很久不出国征战了。羌人看见自己军队大举讨伐三齐之地,心中畏惧,只求他们保全自己,不能援救别人。由此看来刘裕对敌人的战术和心理有充分的认识和估计,体现出他心思缜密、足智多谋的特点。
综合以上,可以看出刘裕机智果断、坚定自信、心思缜密、足智多谋的特点,,军事才华非常突出。
参考译文:
秋季七月,东晋加授刘裕为北青、北冀二州的刺吏。
有人对刘裕说:“张纲心灵手巧,如果把他抓来让他制作攻城用具,广固一定可以攻克。”正好张纲从长安回来,太山太守申宣把他抓住送给刘裕。刘裕让张纲登上很高的楼车,命令他在城的四周对城内高喊:“刘勃勃把秦军打得大败,所以没有谁能派兵来救你们了。”城中将士听到这话没有不大惊失色的。东晋从江南每次发兵前来增援,或者派遣使者来广固慰问,刘裕都常常暗自派兵卒在前一天夜里迎候,第二天再打着大旗、敲着锣鼓到来。北方的百姓拿着武器、背着粮食归降刘裕的人,每天都有一千多。晋军对广固的围攻,更加猛烈。南燕大臣张华、封恺都先后被刘裕俘虏。
后秦王姚兴派遣使者对刘裕说:“慕容氏与我们相邻,关系友好。现在你们晋国这样急迫地进攻他们,我们秦国已派遣十万精锐强壮的骑兵屯聚在洛阳。你们的部队如果不撤,那么,我们就要长驱进军了。”刘裕把后秦的使节叫到跟前来说:“告诉你们姚兴:我攻克燕国之后,停止军事行动三年,然后就要去夺取你们的关中、洛阳。今天你们要是能自己送来,那就快点来吧!”刘穆之听说有后秦使节来,便骑着快马跑来拜见刘裕,但后秦使节已经走了。刘裕把自己说的话告诉给了刘穆之。刘穆之埋怨他说:“平常的时候事情无论大小,都一定找我商量。这件事太重大,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再决定,为什么就这样冒然地答复他呢?你说的这话不但不足以把敌人威慑住,相反却足以激怒他。如果广固没有攻下,而那些羌族强盗又突然到来,不知道你怎么对付他们?”刘裕笑着说:“这是用兵之道,不是你所能明白的,所以才不告诉你。大凡用兵,贵在神奇迅速,他们如果真的能赶来救援的话,一定是害怕我们知道,哪里还能事先派人前来通知我,说下这番话呢?这是他们的大话。晋军不出国征战,时间已经很久了。羌人看见我们大举讨伐三齐之地,心中已经开始畏惧。他们保全自己还来不及,怎么还能援救别人呢?”
当初,姚兴派遣右将军姚强,统帅步兵骑兵共一万人,随韩范到洛阳与姚绍会合,然后两个合兵一起去救援南燕,等到被刘勃勃打败之后,又派人追上姚强,让他带领部队回长安。韩范叹息说:“上天让我燕灭亡了!”南燕尚书张俊从长安回来,投降了刘裕,又对刘裕说:“燕人所仗恃的,是以为韩范一定能请来秦的军队。现在抓住韩范让他们看看,那么燕国一定会投降。”于是,刘裕一面上疏给朝廷,请求封韩范为散骑常侍,一面写信给韩范,招降他。后秦长水校尉王蒲劝说韩范投奔后秦国,韩范说:“刘裕从一个平民百姓起家,剿灭桓玄,兴复晋朝皇室,这次起兵讨伐燕国,所到之处,无不土崩瓦解,这一定是上天的旨意,不是人力所能做到的。燕国亡,那么秦国紧跟着就是第二个,我不能再受一次亡国之辱。”于是,投降了刘裕。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张子仪韵
章甫
半生江海惯浮游,邂逅今成客此州。
忧国幸逢年谷熟,望乡长恨晚山稠。
连天烟雨双鸿雁,满地风波一白鸥。
独把酒杯悲节物,何时弟劝与兄酬。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诗人慨叹自己半生宦海沉浮,客居在外,一种漂泊之感油然而生。
B. 喜逢年谷丰熟,忧国之情顿时消散;夕阳西下,涌起浓浓的思乡之情。
C. 物换星移,节候鲜明,把酒独倾,盼望着回家后和哥哥弟弟互劝相酬。
D. 次韵要求按照原诗的韵和次序和诗,此诗用的是张子仪的韵来唱和的。
16. 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请分析这首诗颈联的意境和作用。
【答案】15. B 16. ①斜风细雨连成一片,天地间烟雨蒙蒙,远飞鸿雁,近处的白鸥,朦胧之中让人有寂寞孤清之感。②诗人在广阔的背景中点染几个动点,意境深远,传神地描绘出一幅迷蒙清冷的画面。③两句自然景观描写,既承前文而来,描绘新来此地所见的景色,又为后面抒发客居在外的思乡之情做好铺垫。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
B.“忧国之情顿时消散”错误,诗人始终心怀忧国之情,年谷成熟,此情差可告慰。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诗歌意境的能力。
“连天烟雨双鸿雁,满地风波一白鸥”描绘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如烟的细雨笼罩着天地,鸿雁远飞,斜风吹拂,烟波浩渺,白鸥翻飞。诗人运用“天”“烟雨”“鸿雁”“风波”“白鸥”等意象描绘出一幅朦胧冷清的画面,“天”“烟雨”的广阔,“鸿雁”“白鸥”的渺小,有点有面,有动有静,生动传神,意境深远。
作用:诗歌颔联描写诗人眼前所见年谷、晚山,颈联继续写景,在结构上承接前文;诗歌尾联抒发诗人感慨自己独自漂泊,盼望着回家后和哥哥弟弟互劝相酬,因此颈联在结构上又为结尾抒发羁旅在外的思乡之情做了铺垫。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_____,_____”两句,和《论语》中“思而不学则殆”有异曲同工之妙。
(2)苏洵在《六国论》中用形象的比喻表现六国子孙割地之轻率的句子是“_____,_____”。
(3)“沧海”指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沧海”一词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或展现宽阔胸襟,或寄托忧思情怀,或抒发离情别绪等,如“_____,_____”。
【答案】 ①. 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③. 举以予人 ④. 如弃草芥 ⑤. 长风破浪会有时(寄蜉蝣于天地)(沧海月明珠有泪) ⑥. 直挂云帆济沧海(渺沧海之一粟)(蓝田日暖玉生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及文学常识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须臾”“予”“芥”“济”“蜉蝣”“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我和你》的旋律响起,雪花火炬与“梦幻五环”辉映,“双奥之城”的夜空镌刻下一个民族______的非凡历程。从1908年______的“奥运三问”,到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再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我们用百余年的时间把“问号”拉成“叹号”。中国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是奥林匹克理想的坚定追求者、行动派。( )
中国设计、中国技术、中国材料、中国制造、中国建造,______了“奥运新标杆”,让世界感受到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坚实脚步。“一起向未来”的北京冬奥会口号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______,表达了14亿多中国人民携手合作、相互支持、共创美好未来的热切愿望。
北京冬奥会的成功,是中国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一届如期坚持举行的冬奥盛会,让世界看到:唯有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就能冲破眼前阴霾,抵达光明彼岸。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踔厉奋发 振聋发聩 树立 相得益彰
B. 踔厉奋发 石破天惊 竖立 相得益彰
C. 励精图治 石破天惊 树立 相辅相成
D. 励精图治 振聋发聩 竖立 相辅相成
19.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赛场内外的中国故事,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大国担当与风范,向世界展示了充满活力、充满自信、充满希望的中国
B. 赛场内外的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了充满活力、充满自信、充满希望的中国,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大国担当与风范
C. 各国观众从赛场内外的中国故事中,看到中国的大国担当与风范,也看到充满活力、充满自信、充满希望的中国
D. 各国观众从赛场内外的中国故事中,看到充满活力、充满自信、充满希望的中国,也看到中国的大国担当与风范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届如期坚持举行的冬奥盛会,让世界看到:只有团结一心、共克时艰,才能冲破眼前阴霾,抵达光明彼岸。
B. 一届如期坚持举行的冬奥盛会,让世界看到:只要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就能冲破眼前阴霾,抵达光明彼岸。
C. 一届坚持如期举行冬奥盛会,让世界看到:只有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就能冲破眼前阴霾,抵达光明彼岸。
D. 一届坚持如期举行的冬奥盛会,让世界看到:只要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就能冲破眼前阴霾,抵达光明彼岸。
【答案】18. A 19. B 20. D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①踔厉奋发:形容精神振作,意气奋发。励精图治:振作精神,想办法把国家治理好。此处表述的重点不在治理国家,而是形容民族的意气奋发,“踔厉奋发”更合适。
②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石破天惊:多用来形容事情或文章议论新奇惊人。此处强调“奥运三问”对国人的触动,而非言论新奇惊人,应当用“振聋发聩”。
③树立: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竖立:物体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此处“标杆”为抽象事物,应为“树立”。
④相得益彰:指相互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示出各自的长处。相辅相成:互相配合,互相补充。此处突出二者特色鲜明,宜用“相得益彰”。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衔接连贯的能力。
上下文陈述对象均为“中国”,从衔接的角度考虑,此处不宜改变陈述对象,且从语义来看,强调的是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故排除CD。
“展示……的中国”在前,“……大国担当与风范”在后,由具体到抽象,更符合认知规,律,排除A。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两处错误:
第一处,“如期坚持举行”语序不当,“如期”修饰“举行”,应改为“坚持如期举行”;
第二处,“唯有……就……”关联词搭配不当,改为“只要……就……”。
只有D全部修改正确。
故选D。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果蔬在成熟过程中会产生乙烯,它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香蕉对乙烯非常敏感,一点点乙烯就能让香蕉迅速成熟。对于香蕉的储存运输来说,乙烯像是一把双刃剑——过早出现会______,在运输过程中就烂掉;过晚出现会让香蕉又生又硬,根本没法愉快地吃。实际生产中,人工催熟是最方便的做法。果农通常会在香蕉还没有成熟时就采摘下来,通过放入“乙烯利”催熟剂,确保香蕉既不会熟烂掉,______。如果采摘时间合适,人工催熟的香蕉并不会影响口感。
至于“催熟的香蕉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其实只是谣言。植物激素______,就像花粉不会让人怀孕一样。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2. 假如你的奶奶听人说市场上的香蕉都是人工催熟的,再也不敢购买了,请根据文段内容,对奶奶说几句话,消除她的疑虑。要求表达简明得体,不超过120个字。
【答案】21. ①让香蕉成熟太快 ②也不会生硬难吃 ③对人体不会产生影响(或:不会让人早熟)
22. 示例:奶奶,您关注食品安全是好事。香蕉熟得快,所以果农一般趁香蕉还没熟就摘下来了,否则长途运输容易熟烂。香蕉在售卖前要催熟,不然又生又硬,怎么吃啊?专家说这个催熟剂对人没有害处,您不用担心。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语段主要介绍关于香蕉催熟的知识。在整体把握文意基础上,根据上下文进行合理推断。
①据上文“一点点乙烯就能让香蕉迅速成熟”和下文“在运输过程中就烂掉”可推知,此处为“让香蕉成熟太快”。
②由“既不会熟烂掉”可知,此处为与之并列的一种情况,据上文“过晚出现会让香蕉又生又硬,根本没法愉快地吃”推知此处为“也不会生硬难吃”。
③与“花粉不会让人怀孕”道理相似,且照应“谣言”,综合考虑可知,此处“对人体不会产生影响”。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及表达简明得体的能力。
根据题干设置的交际情境,对奶奶说几句话以消除其对香蕉催熟的疑虑,需要说清楚催熟的必要性,以及是否有安全隐患。与长辈交流,态度要诚恳,应充分考虑听者感受。提取文段中的相关信息,并将书面语转化为口语。
可先肯定老人家关注食品安全的初衷,然后结合原文内容“果农通常会在香蕉还没有成熟时就采摘下来,通过放入‘乙烯利’催熟剂,确保香蕉既不会熟烂掉……”“‘催熟的香蕉会导致儿童性早熟’,其实只是谣言”依次说明香蕉在未成熟时就采摘,不催熟会生硬难吃,催熟剂对人无害。然后再次加工语言,使之简明得体,符合字数要求。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秸秆打成圆捆和方捆都可以,区别是圆捆便于滚动,但不好堆积;方捆便于堆积,但不好滚动。
屈原有诗句:“何方圆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意思是: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合?志向不同哪能彼此相安?
又有人说:方是做人之本,圆是处世之道。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行事宜方,为人当圆
棱角分明,线条利落,磊落浑正,是所谓“方”;柔绵流畅,饱满泽润,迂回宽和,是所谓“圆”。若是一味持“方”,难免过分锐利,缺乏转圜,退无可退;若是只知使“圆”,则难免有失狡诈,虚伪委蛇,少有进益。方圆之间,不可偏废,人生路上,行事宜方,为人当圆,方圆互济,是为上道。
以“方”行事,须明是非、知得失、守底线、讲原则,光风霁月,襟怀正气,公直端方,遇强权而不折,逢磨难而不惧,见利害而不避,明取舍而不昏。若有荆棘拦路,风雨浇身,当以方正之气劈波斩雾,拨云见日;若有惑人利欲,迷本财色,当以方正之气摒除纷扰,坚守本心。徐世林清勤敬慎,不受馈送,求实审慎;司马光忠厚质直,沉密谨正,不事高奇;林则徐清廉高阔,执法如山,铁骨铮铮。如此三者,以方立德,从无圆滑玲珑,可称一代名臣。
以“圆”为人,须纳短长、容异同、体人情、察幽微,温润平厚,进退自如,宽柔圆稳,遇锋芒而能敛,逢刚强而能忍,见症结而能解,明隐曲而能化。若有刀剑风霜,咄咄相向,当以圆和之气善导善释,以柔克刚;若有诡谲变化,难测乱局,当以圆和之气修身蓄力,静观其象。孟尝君不恃身份,折节下礼,随和可亲;曾国藩屈伸自如,圆熟处世,宠辱不惊;张之洞善于变通,宽容大度,左右逢源。如此三者,以圆立身,浮沉俱有应对,可称一代名人。
方是大巧若拙的朴实无华,返璞归真的沉静坦荡;圆是上善若水的自由适意,跳出框架的不拘一格。现代社会瞬息万变,我们很难只用“方”或“圆”的哲学来指导生活,拓展视界。“方”象征的不仅是行事刚直,处事端严,更象征着我们坚定前行的决心、履行职责的斗志、坚持正道的信念;“圆”代表的不仅是体贴他人,悲悯宽容,更代表着我们和解现实的勇气、消解悲伤的柔韧、应对意外的心态。
方是做事根骨,圆是处世锦囊;方是行走之道,圆是变通之智;方是人格高度,圆是性情境界。方以不变应万变,圆以万变应万变。有方无圆则拘泥,有圆无方则不立。让我们以方行事,以圆为人,坚守原则根本,不为外物所动;深谙从善如流,永存自洽情怀。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段通过秸秆打捆告诉我们,方与圆各有其优缺点,因此要客观辩证地看待二者,不可一味褒扬或批判。材料第二段通过屈原的诗句强调方与圆的不相合,可延伸为在道德品质、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的立场上只能方,不能圆,二者不能相容。第三段强调做人处世要“外圆内方”,把内在的“方”与外在的“圆”完美结合,以达到既坚持原则又与人为善的目标。作文综合立意:方圆各有短长,对待原则问题应择方弃圆,做人处世宜外圆内方。
“方与圆”貌似对立,实则可辩证统一。写作时可先思考各自的优缺点。如“方”,可想到人品的方正,不同于流俗的君子风范;但“方”也可能是不知变通、格格不入。“圆”,意味着圆滑、机变、灵活;但也可能演变为没有原则,老奸巨猾。然后思考如何在“方”与“圆”中达到一种平衡,那就是“外圆内方”,既有原则,又能灵活变通;还可以分析何时必须“方”,何时应当“圆”。最后强调把握好“度”,对于不良现象,就要坚持原则,格格不入;“圆”更要适度,不能触碰底线。
立意:
1.“方”的境界与“圆”的智慧。
2.为人处世应外圆内方。
3.方圆之间,智慧人生。
2024届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共2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