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010721/0-170038370327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010721/0-170038370334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5010721/0-170038370336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题,填空题,选择题,操作题,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直接写出得数。
5×16= 480÷40= 24×5= 49+57= 0÷60=
90÷18= 40×50= 88÷22= 560÷70= 100÷50=
【答案】80;12;120;106;0;
5;2000;4;8;2
【解析】
【详解】略
2. 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634÷33= 6700÷400=
663÷70= ★905÷18=
【答案】19……7;16……300;
9……33;50……5
【解析】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时,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看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每次除后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
【详解】★634÷33=19……7 6700÷400=16……300
验算:
663÷70=9……33 ★905÷18=50……5
验算: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二、填空题。(22分)
3. 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
(1)一个水壶的容量是3( )。
(2)一瓶口服液10( )。
(3)一支钢笔大约能吸水15( )。
(4)一个冰箱的容量是100( )。
【答案】3 升 4. 毫升
5. 毫升 6. 升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容积单位和数据大小认识,可知(1)计量一个水壶的容量应用“升”作单位;(2)计量一瓶口服液的容量应用“毫升”作单位;(3)计量一支钢笔的吸水容量应用“毫升”作单位;(4)计量一个冰箱的容量应用“升”作单位;据此解答即可。
【小问1详解】
一个水壶的容量是3升。
【小问2详解】
一瓶口服液10毫升。
小问3详解】
一支钢笔大约能吸水15毫升。
【小问4详解】
一个冰箱的容量是100升。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
4. 在括号里填上“>”“<”或“=”。
700mL( )7L 10升( )1000毫升
567÷14( )567÷24 360÷6÷3( )360÷9÷2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1)1L=1000mL,据此把7L化成mL,再与700mL比较大小。
(2)把10升化成毫升,再与1000毫升比较大小。
(3)被除数相同,除数越小,商越大。
(4)算出两个算式的商,再比较大小。
【详解】(1)7L=7000mL,700mL<7000mL,则700mL<7L
(2)10升=10000毫升,10000毫升>1000毫升,则10升>1000毫升
(3)被除数相同,14<24,所以567÷14>567÷24
(4)360÷6÷3=60÷3=20,360÷9÷2=40÷2=20,所以360÷6÷3=360÷9÷2
【点睛】不同单位的数比较大小,要先统一单位,再进行比较,关键是熟记各个容积单位间的进率。
5.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试商时,当商乘除数的积比被除数大时,初商( )(可能、一定)偏( )。
【答案】 ①. 一定 ②. 大
【解析】
【分析】因为被除数=商×除数,试商时,如果出现商乘除数的积大于被除数的情况,商大了,需要把商调小;据此即可判断。
【详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试商时,当商乘除数的积比被除数大时,初商一定偏大。
【点睛】试商时,如果余数大于除数,初商小,应调大;如果商与除数的积大于被除数,初商大,应调小。
6. 4□8÷43,如果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填(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如果商的末尾是0,□里可以填( )。
【答案】 ①. 2 ②. 3 ③. 6
【解析】
【分析】要使4□8÷43的商是一位数,那么被除数前两位组成的数4□要小于除数43,□里的数要小于3。要使商是两位数,4□大于等于除数43,□里的数要大于等于3。;要使商的末尾是0,那么被除数前两位数组成的数除以43后的余数与个位上的3组成的两位数小于43,则被除数前两位数组成的数除以43后的余数应小于4,4□应小于47,□最大填6。
【详解】4□8÷43,如果商是一位数,那么4□<43,□里面可以填0,1,2,□里最大填2;
如果商是两位数,那么4□≥43,□里面可以填3,4,5,6,7,8,9,□里最小填3;
如果商的末尾是0,那么4□-43后的差小于4,4□<47,□里最大填6。
【点睛】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小于除数,则商是一位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则商是两位数。
7. 把1升饮料倒入容量是200毫升的纸杯中可以倒满( )杯;( )瓶净含量是250毫升的牛奶正好是2升。
【答案】 ①. 5 ②. 8
【解析】
【分析】根据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先把1升化成1000毫升,2升化成2000毫升,然后用1000毫升、2000毫升分别除以200毫升、250毫升即可解答。
【详解】1升=1000毫升
2升=2000毫升
1000÷200=5(杯)
2000÷250=8(瓶)
把1升饮料倒入容量是200毫升的纸杯中可以倒满5杯;8瓶净含量是250毫升的牛奶正好是2升。
【点睛】解决本题关键是先把单位统一,然后再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进行计算。
8. 根据10÷3=3……1,可知1000÷300等于( )余( ).
【答案】 ①. 3 ②. 100
【解析】
【详解】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但是余数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由此求解。
【解答】解:10÷3=3……1,则:1000÷300=3……100。
故答案为:3,100。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明确: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但是余数也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9. 6只羊8天一共产奶144千克,这些羊平均每天产奶( )千克。
【答案】18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用144除以8,即可求出6只羊一天的产奶量。
【详解】144÷8=18(千克)
这些羊平均每天产奶18千克。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实际应用。注意:是求“这些羊”而不是求“平均每只”。
10. 某种商品降价一半后,原来可购买该种商品30件的钱,现在可购买( )件。
【答案】60
【解析】
【分析】根据数量=总价÷单价,以及商的变化规律可知,原来购买30件商品的钱不变,也就是总价不变,商品降价一半,即单价除以2,数量应乘2,也就是降价后可以购买(30×2)件商品。
【详解】30×2=60(件)
现在可购买60件。
【点睛】本题考查经济问题和商的变化规律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总价、单价和数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商的变化规律。
11. 体育课上,四(3)班51名同学排成一排,老师要求按1、2、3、4、1、2、3、4…报数,报3的同学有( )人。
【答案】13
【解析】
【分析】把4个人看成一组,求51里面有多少个这样的一组,就有几个报3的同学,余数是几,最后一名同学就报几。
【详解】51÷4=12(组)……3(人)
余下的3人里有1人报3,
12+1=13(人)
报3的同学有13人。
【点睛】解决这类问题往往是把重复出现的部分看成一组,先找出排列的周期性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
12. 小亮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35看成了53,商是6,余数是22,正确的商是( ),余数是( )。
【答案】 ①. 9 ②. 25
【解析】
【分析】计算时把除数35看成了53,可先将错就错,根据“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求出被除数,然后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解答即可。
【详解】53×6+22
=318+22
=340
340÷35=9……25
正确的商是9,余数是25。
【点睛】此题考查了有余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将错就错先算出被除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三、选择题。(10分)
13. 6瓶橙汁有3升,5瓶苹果汁有2升比较1瓶橙汁和1瓶苹果汁,哪个多一些?( )
A. 1瓶橙汁多B. 1瓶苹果汁多C. 无法比较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1升=1000毫升,先统一化成用毫升作单位,然后根据除法的意义,分别求出一瓶橙汁和一瓶苹果汁各是多少毫升,最后再作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3升=3000毫升
2升=2000毫升
3000÷6=500(毫升)
2000÷5=400(毫升)
500毫升>400毫升
所以,比较1瓶橙汁和1瓶苹果汁,1瓶橙汁多。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整数除法解决问题以及容积单位间的换算,需准确分析题意。
14. 如图中,从哪两个面看到的图形是完全相同的。( )
A. 上面和前面B. 上面和右面C. 前面和右面
【答案】C
【解析】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图形从前面看是;从右面看是;从上面看是;据此解答。
【详解】从前面和右面看是一样的。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视图的认识,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15. 学校足球队8名队员的平均体重是39千克。陈刚的体重是45千克,加入足球队后,现在足球队的平均体重与原来比,( )。
A. 比原来轻B. 比原来重C.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因为陈刚的体重大于足球队的平均体重,所以他加入后,现在足球队的平均体重比原来重。
【详解】45千克>39千克,所以陈刚加入足球队后,现在足球队的平均体重比原来重。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平均数的理解,加入比原来平均体重大的值会将平均数变大。
16. 一组图形按“△〇〇☆☆☆△〇〇☆☆☆……”的规律排列,第90个图形是( )。
A. △B. 〇C. ☆
【答案】C
【解析】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这组图形是6个图形一个循环周期,分别按照△〇〇☆☆☆的顺序依次循环排列,据此求出第90个图形是第几个循环周期中的第几个图形即可解答问题。
【详解】90÷6=15
所以第90个图形是第15个循环周期的最后一个图形是☆。
故答案为:C
【点睛】根据题干得出这组图形的排列周期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17. 与408÷(8×3)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A. 408÷8×3B. 408÷8÷3C. 408×8÷3
【答案】B
【解析】
【分析】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依此计算出每个算式的结果,然后再选择即可。
【详解】408÷(8×3)=408÷24=17
A.408÷8×3=51×3=153。
B.408÷8÷3=51÷3=17。
C.408×8÷3=3264÷3=1088。
由此可知,与408÷(8×3)结果相等的算式是408÷8÷3。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四、操作题。(18分)
18. 从前面、右面和上面看左下图的物体,看到的各是什么图形?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左边的立体图形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从前面能看到3个相同正方形,分两层,下层2个,上层1个,右齐;从右面能看到4个相同正方形,分两层,下层3个,上层1个,右齐;从上面能看到4个相同的正方形,分两列,左面1个居中,右面3个。
【详解】
【点睛】本题是考查作简单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或右面)观察到的简单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19. 四年级1班的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如下(单位:个)。
(1)把上面的数据整理在表格里。
(2)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3)这个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 )~( )个的人数最多。
(4)李红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这个班女生中排在第12名,她的成绩可能超过40个吗?(在合适的选项里画“√”)可能□不可能□
【答案】见解析
【解析】
【分析】(1)根据所给数据,统计出成绩在20~29,30~39,40~49,50~59的人数并完成表格即可;
(2)根据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并结合统计表中的数据,补全统计图即可;
(3)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条形最高的就是女生人数最多;
(4)计算成绩在40以上的人数,与12相比较,如果成绩在40以上的人数少于12人,那她的成绩不能超过40个,反之可能。
【详解】(1)根据上面的数据填写表格如下:
(2)根据表中数据,完成统计图如下:
(3)这个班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40~49)个的人数最多。
(4)3+8=11(人)
11<12
答:李红1分钟仰卧起坐成绩在这个班女生中排在第12名,她的成绩不可能超过40个;可能□不可能。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以及数据的整理并回答问题,注意:每整理一个数据,可以划掉一个数据,避免重复、遗漏。
五、解决实际问题。(26分)
20. 用药。
一瓶儿童止咳糖浆的规格及用法用量如下图。这瓶止咳糖浆至少够一个8岁儿童服用几天?
【答案】2天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得,8岁儿童服用每次最多30毫升,乘每日的次数,可得每天服用的最多用量,再用总毫升数除以每天服用的最多用量,即可得这瓶止咳糖浆至少够一个8岁儿童服用几天。
【详解】180÷(30×3)
=180÷90
=2(天)
答:这瓶止咳糖浆至少够一个8岁儿童服用2天。
【点睛】本题考查了图文应用题,关键是仔细读题,得出8岁儿童服用每次最多30毫升。
21. 李大伯家养了260只母鸡,108只公鸡,还养了46只鹅,鸡的只数是鹅的多少倍?
【答案】8
【解析】
【分析】先把母鸡和公鸡的只数相加求出鸡的总只数,再用鸡的只数除以鹅的只数,即可求出鸡的只数是鹅的只数的几倍,据此解答。
【详解】260+108=368(只)
368÷46=8
答:鸡的只数是鹅的8倍。
【点睛】本题关键是理解倍数关系:已知两个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求解。
22. 实验小学240名少先队员参加义务劳动。这些少先队员平均分成5队,每队分成6组。平均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答案】8名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有多少个小组,用每队的小组数乘队数即可求出,那么根据小组数和总人数,求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少先队员,应该用除法进行解答。
【详解】240÷(6×5)
=240÷30
=8(名)
答:平均每组有8名少先队员。
【点睛】解答本题首先要求出小组的个数,那么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 王老师买了192个羽毛球,每6个装一袋,8袋装一盒,一共装成多少盒?
【答案】4盒
【解析】
【分析】用羽毛球的总数除以一袋装羽毛球个数,即可计算出一共装的袋数,再用一共装的袋数除以一盒装羽毛球个数,即可计算出一共装成盒数。
【详解】192÷6÷8
=32÷8
=4(盒)
答:一共装成4盒。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计算,熟练掌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4. 如图,小明从家到公园要15分钟,如果他用同样的速度从家到学校要多长时间?
【答案】20分钟
【解析】
【分析】先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小明的速度,再依据时间=路程÷速度,解答即可。
【详解】600÷15=40(米/分钟)
800÷40=20(分钟)
答:他用同样的速度从家到学校要20分钟。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明明在“趣味数学”演讲比赛中得分如下:85分、87分、90分、96分、94分、93分,按照比赛规则,计算选手的平均得分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明明的最终成绩是多少分?
【答案】91分
【解析】
【分析】将各个分数比较大小,去掉一个最高分96分和一个最低分85分,再根据平均数=总数÷数据个数,将剩下的分数相加求和,再除以4,求出平均分。
【详解】96>94>93>90>87>85
(87+90+94+93)÷4
=364÷4
=91(分)
答:明明最终成绩是91分。
【点睛】本题考查平均数的求法。平均数问题的解题关键是确定总数量及其对应的份数。48
27
50
36
38
44
46
52
39
40
42
29
37
42
37
54
41
45
成绩/个
合计
20~29
30~39
40~49
50~59
人数
成绩/个
合计
20~29
30~39
40~49
50~59
人数
18
2
5
8
3
[规格]每瓶180毫升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
7岁以上儿童:每次15~30毫升
3-7岁儿童:每次5~10毫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年江苏扬州市江都区六年级上册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苏教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题,填空题,选择题,操作探究题,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六年级上册期末数学试卷及答案(苏教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题,填空题,选择题,解决实际问题,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小升初数学试卷,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细心计算,准确填空,谨慎选择,正确操作,解决问题,阅读探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