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专题03 童话寓言类文章-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教师
      03 童话寓言类文章-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 教师版.docx
    • 学生
      03 童话寓言类文章-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 学生版.docx
    03 童话寓言类文章-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  教师版第1页
    03 童话寓言类文章-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  教师版第2页
    03 童话寓言类文章-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  教师版第3页
    03 童话寓言类文章-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  学生版第1页
    03 童话寓言类文章-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  学生版第2页
    03 童话寓言类文章-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  学生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03 童话寓言类文章-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03 童话寓言类文章-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文件包含03童话寓言类文章-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教师版docx、03童话寓言类文章-2023-2024学年六年级语文阅读专项试题统编版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03 童话寓言类故事【阅读点津】童话富于幻想,故事奇妙,情节曲折,多用拟人、夸张、对比等手法;寓言篇幅短小,语言简练,具有明显的讽喻意味,一般采用一事一理的写法。阅读方法:①把握故事内容,弄清“人物”之间的关系;②分析表现手法,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③领悟生活哲理,对照、品评现实社会中的人或事。【典型例题】一千元的红木柴火一位专做老红木家具生意的古董商,无意中在僻静的穷山村里,发现了一个非常珍贵的老式红木旧柜子,惊喜过后,古董商开始动了心思。他先是与柜子的主人闲扯聊天,好不容易地扯到了柜子上,随后开价600元人民币表示准备购买。山里人哪见过这么多的钱,瞪大了眼睛,左右打量了半天,把他看得心里直发毛。最后山里人终于同意了,古董商“怦、怦”跳的一颗心才算稳稳地放回到了原处。可他马上又后悔得不行,原来当看到山里人这么爽快地答应下来,他觉得自己吃亏了:根本不应该出600块,也许400就足够了。但是又不能反悔,生怕对方看出破绽,于是不死心地围着房前屋后,细细琢磨。真巧,居然又让他找到了一把脏兮兮的红木椅子,他对主人说:“这个柜子实在太破了,拿回去也修不好,只能当柴火烧。”山里人喃喃道:“要不,你就别要了?”古董商“大度”地一挥手:“说出的话,哪能随便咽回去?这样吧,你干脆把那把椅子也送给我得了!”山里人听他这样说,当然感激地连忙点头。古董商笑道:“我明天早上来取这些柴火。”第二天,当古董商带着车来装柜子和椅子时,看到门前有一堆柴火,山里人走出来:“你大老远的来一趟不容易,我已替你把柴火劈好了。”“后来呢?”我问古董商。古董商平静地从书架上取出一根木头。我立刻明白了,笑问:“你还是拉回来了?600块钱一堆烂木头?”古董商摇摇头:“不止600,是1000元,我另外加了400元劈柴劳务费。”半晌,他又说:“其实这400元应该算是学费,因为从此我知道了过分贪婪将意味着什么。”想一想:结合最后一段古董商的话,谈谈通过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答:过分的贪婪往往会一无所获,不能贪图一时利益。你学会了吗?我们来挑战一下下面的试题吧!【哈尔滨市太平镇劲松小学六年级单元测试题】狐狸落网记动物市场总是①有许多动物来这儿买菜,叫卖声、杀价声与动物们的交谈声混杂在一起,交织成一首热闹的交响曲。动物们都精心地挑选着食物,②眼睛都忙不过来了。买菜的大多数是一些中年动物,还有来这儿捉迷藏的小动物。这些动物中,有一只穿着皱皱巴巴衣服的癞皮狗,脖子上戴着类似金子做的铃铛,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只见他贼眉鼠眼,好像小偷一样,眼睛不时地在动物群中扫视,然后装作什么也没发生似的踮着脚,哼着小曲,随手拿起摊子上的胡萝卜闻一闻,然后放下,继续向前走一会儿,动物们下意识地用手捂住了钱包。癞皮狗一直跟着一只好像快要死了的老狐狸。这只老狐狸拄着一根拐杖,他手脚虽不好使,眼睛可够灵活,滴溜滴溜地转着,小心地向前走着。一看他们就是一伙的。动物们③事先没有商量,想法却一样:他们是要抢劫吗?有武器吗?要是有个警察在就好了。他们开始行动了,目标是肥胖的猫女士,她把皮包放在摊位上,挑选着鱼。此时,那只老狐狸灵活地走到猫女士身旁,把手放在了下边,用长长的指甲,划开了猫女士的包,只见老狐狸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钱包,豆大的汗珠流了下来,紧张得手在微微地发抖,癞皮狗也跟了上来,紧紧跟着老狐狸。老狐狸放慢了动作,和猫女士保持一定距离后,伸长脖子,瞪圆眼睛,把长长的手小心翼翼地伸进了猫女士的包中,忽然,只听“咔嚓”一声,老狐狸手还没收回来,手腕上便银光闪闪,多了一副明晃晃的手铐。铐他的就是癞皮狗,老狐狸吓得眼泪都出来了,想跑,可是来不及了,他只能低着头,噘起嘴巴,毛茸茸的爪子在地上来回不停地用力蹭着,动物们用不知从哪里弄来的绳子把他绑住了,老狐狸俯首认罪。原来癞皮狗是刑警大队的总队长,动物中④妇女和小孩子早就知道他,今天在场的动物可开了眼,大家欢呼了起来。1.请将文中画“ ”的部分替换为成语。(4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理解。平时阅读中要注意广泛积累成语,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同时还要确保书写无误。本题中要注意“目不暇接”的“暇”不要写成“遐”;“妇孺皆知”的“孺”不要写成“儒”。2.文中画“ ”的两处是对癞皮狗和老狐狸神态、动作的描写,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6分)相同点:行为举止都像贼。不同点:癞皮狗在搜捕小偷,而老狐狸在寻找偷窃的对象。【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从句中的“贼眉鼠眼”“眼睛不时地在动物群中扫视”“眼睛可够灵活,滴溜滴溜地转着”判断出其为神态描写;从“踮着脚,哼着小曲”“拿起”“闻一闻”“放下”“走”“转着”可判断其为动作描写。从它们的行为举止都像贼概括出相同点;从做出这种行为的不同目的概括出不同点。3.你认为老狐狸真的“快要死了”吗?请结合短文内容说明理由。(3分)答:老狐狸并不是快要死了,从“眼睛可够灵活,滴溜滴溜地转着”“灵活地走到”以及老狐狸一系列麻利的动作都可推断出它是在装模作样。【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答题要结合文中描写狐狸神态、动作的句子进行分析,指出老狐狸“快要死了”是在装模作样好行窃。4.请用“ ”画出描写老狐狸行窃的动词,从这些动词中你看出了什么?(3分)画横线:走到、放在、划开、看着、伸长、瞪圆、伸进。答:可以看出老狐狸狡猾多端,经常作案,是个惯偷。【解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以及句子的理解。先在文中第3、4自然段中找出描写狐狸行窃的句子,再从中摘选相关动词即可。第二问其实是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回答此问,我们可以结合狐狸留给大家一贯的形象以及狐狸在文中伪装行窃的事进行分析。5.开始,动物们对癞皮狗的态度是。从癞皮狗身上你悟出怎样的道理?(4分)答:怀疑、讨厌 我们不能仅从外表来判断一个人的好坏。【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及体会主旨的能力。第一问要结合文中写动物们看见癞皮狗的反应的句子回答,由“下意识地用手捂住了钱包”“一看他们就是一伙的”可提炼出动物们的态度。第二问是开放性问题,可从“癞皮狗装作小偷的样子是为了抓捕老狐狸”这一点谈感悟,分析“外表”与“人物品质”的关系即可。【西安市育英小学六年级期中测试题】寓言二则【甲】蝉和狐狸①一只蝉在大树上唱歌,狐狸想吃蝉,便设下一个圈套。②它故意站在蝉的对面,赞叹道:“您的歌声多么美妙!您真是个天才的歌唱家!您能下来让我见识一下您那动听的歌喉吗?”③蝉察觉其中有诈,就摘了一片树叶扔下来,狐狸以为是蝉,猛地扑了过去。④蝉对狐狸说:“朋友,要是你以为我会下来,那就大错特错了。自从看到你的粪便里掺杂着蝉的翅膀,我对你就怀有戒心了。”⑤一个聪明的人,总能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乙】狐狸和葡萄①一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它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的葡萄前。②狐狸想:“我正渴呢。”于是它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③狐狸后退又试,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④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最后,它决定放弃,它想,然后边走边说:“葡萄还没熟呢,我敢肯定它是酸的。”⑤有些人无能为力,做不成事,却偏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1.阅读【甲】则寓言故事并答题。(9分)(1)“圈套”的字面意思是陷阱,故事里的“圈套”具体指狐狸夸奖蝉歌声美妙,想骗蝉下来并吃掉蝉的计谋。(2分)(2)仔细阅读第②自然段中狐狸说的话,想一想:狐狸是发自内心地赞美蝉吗?请你把狐狸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出来。(2分)答:狐狸并不是发自内心地赞美蝉。心理活动:蝉正在唱歌,我如果夸奖它唱歌好听,骗它下来就能够吃掉它。(3)仔细阅读第④自然段中蝉说的话,想一想:听了狐狸的赞美,蝉会想些什么呢?请你把蝉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出来。(2分)听了狐狸的赞美,蝉觉得其中有诈,心想:示例:我看到狐狸的粪便里有蝉的翅膀,这家伙一定想骗我,然后把我吃掉。(4)你一定还记得我们曾经听过的《狐狸和乌鸦》的寓言故事吧,比较一下,我们会发现蝉比乌鸦更聪明,因为蝉善于从别人的灾难中吸取教训。(3分)【解析】第(1)题考查的是对词语的理解。理解时既要写出其原本意思,还要分析出其在文中指的是什么。“圈套”指的是陷阱,故事里的“圈套”是狐狸想骗蝉下来然后把它吃掉。第(2)题考查对内容的整体把握。狐狸不是发自内心地赞美蝉,只是把握了大部分动物喜欢被赞美的心理,认为蝉如果听了赞美便会得意忘形,放松戒备,自己便有机会捕获到蝉,所以狐狸此时的心理活动肯定是在想怎样骗蝉下来并吃了蝉。第(3)题是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体会,答题时要结合前文进行分析。蝉觉得狐狸的话有诈,便将一片树叶扔了下去,而狐狸此时的一“扑”便暴露了本性。所以蝉此时肯定在想:狐狸为什么要夸我呢,是因为我唱歌好听吗?当然不是,它肯定另有所图。完成第(4)题先要回忆《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梗概,将乌鸦的结局与蝉的结局做对比,进而得出答案。蝉比乌鸦聪明,因为蝉没上当,乌鸦上当了。蝉能够吸取别人的教训,而乌鸦被夸奖后就扬扬自得,忘记了危险来临。2.阅读【乙】则寓言故事并答题。(3分)(1)仔细读第④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想象狐狸说话时的表情、神态,在横线上填恰当的内容。(2分)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最后,它决定放弃,它想现在葡萄还是酸的,不能吃,然后边走边说:“葡萄还没熟呢,我敢肯定它是酸的。”(2)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想到了哪一个俗语?(1分)答: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解析】第(1)题考查对狐狸心理的把握能力,因为狐狸知道自己摘不到葡萄,而它不愿承认这个事实,所以会为自己找借口,故意说葡萄是酸的。第(2)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俗语积累,完成本题要先理解寓意,狐狸想尽办法想吃葡萄,最终却无力摘得葡萄,于是自欺欺人说葡萄是酸的。后人也常借用这个故事用“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讽刺那些无法完成某件事却又不愿意承认自己问题的人。3.你一定读过不少寓言故事,今天又读了两则,你认为寓言故事有哪些特点?(2分)答:通过一个浅显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解析】本题考查对寓言特点的把握。寓言的故事情节多为虚构内容,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它常用借喻的手法,将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4.同样是狐狸,在不同寓言故事里,以不同形象出现。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这两则寓言故事中狐狸的不同形象。(4分)【甲】则寓言故事中狐狸的形象:文中的狐狸是一个狡猾的骗子。【乙】则寓言故事中狐狸的形象:文中的狐狸是一个做不成事,偏说时机还没有成熟的家伙。【解析】本题是对两篇小短文中狐狸形象的分析。做此题时,我们可以结合狐狸的行动和心理思考。5.请你写出源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至少四个)(2分)答:狐假虎威、亡羊补牢、守株待兔、叶公好龙。【解析】本题考查对成语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干的关键提示语-源自寓言故事,注意与源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区分开来,切忌写错别字。【柳州市景行小学六年级期末测试题】择机报恩①农夫看到猎人的罗网里有一只老鹰,而那只老鹰的翅膀受伤了,正在罗网里伤心地哭泣。②农夫见状动了恻隐之心,便对猎人说:“把这只老鹰卖给我吧,我很喜欢它。”③猎人同意了农夫的请求。农夫把老鹰带回了家,为它洗净了伤口,包扎好后,还给它喂了一些粮食。老鹰在农夫的精心照顾下,伤口好得很快。④一天,农夫从地里回来,发现老鹰已不知什么时候从家里飞走了。农夫很后悔,自言自语地说:“真没有心,我救了它一命,现在连“谢谢”都没说就飞走了,我以后再也不做好事了。”⑤某个冬日,农夫正靠着墙晒太阳,碰巧那堵墙快要倒塌了,农夫却没有觉察到。正在这时天上飞来一只老鹰,它用爪子抓走了农夫头上的帽子飞走了。农夫起身去追,发现抓走他帽子的刚好是被他救过一命的老鹰。农夫愤怒至极,他边追边骂:“你这个该死的家伙,我先前救你一命,你不曾报答,现在又来抢我的帽子,你……”⑥农夫的话还没有说完,突然听到“轰隆”一声。农夫回头一看,刚才自己靠着的那堵墙倒塌了,而他的帽子已从空中掉到了他的跟前。1.题目“择机报恩”的“恩”指的是农夫救了老鹰并治好了老鹰的伤。(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题目的理解。首先要明确谁报恩,报谁的恩,文章中,老鹰是报恩者,报的是农夫的恩,农夫的恩在第③自然段有具体叙述,对其加以概括即可。2.老鹰是如何报恩的?(3分)答:老鹰抢了农夫的帽子,让农夫离开了将要倒塌的墙,免于受难。【解析】本题考查探究信息的能力。文章第⑤自然段写了老鹰抢了农夫的帽子,第⑥自然段对老鹰这一行为做了解释。所以答案可从这两段中提炼出来。3.下面哪一项不是从这则寓言中总结出的道理?( C )(2分)A.怀有一颗善良的心,多做善事,会得到好报。B.得到他人恩惠,应当牢记并懂得报恩。C.恩将仇报会受到惩罚。D.当别人急需帮助时你再去报恩,你的报恩会更有价值。【解析】本题考查对寓言道理的理解。本文主要讲的是老鹰择机报恩的故事,C项中“恩将仇报”在文中并未提及。4.读了这则寓言,你对“报恩”有了什么新的理解?(3分)真正的报恩就是在对方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用真情、智慧,用最合理的方法回报。5.墙倒塌后,农夫心里会想些什么?发挥想象,写一写。(3分)示例:我不该错怪老鹰啊,好心还是会有好报的,我还要继续做好事。 ①人声鼎沸②目不暇接③不约而同④妇孺皆知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