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3.不简单的杠杆免费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3.不简单的杠杆免费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具,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目标:
①利用杠杆可以帮助我们撬起一些重物;②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二)科学探究目标:①能利用杠杆完成撬动大石块的任务;②能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杠杆装置的使用情况。
(三)科学态度目标:①能对杠杆产生探究的兴趣,乐于和同学合作完成模拟测试;②尊重事实,如实记录大石块的移动距离,准确地画出杠杆装置;③愿意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杠杆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在生活中应用广泛,给我们带来了便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利用杠杆完成撬动大石块的任务,并用图式记录撬动大石块时杠杆的装置。
难点:能够尊重事实,如实记录大石块的移动距离,准确地画出杠杆装置。
三、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学具准备:木尺、一大一小两块石块、有格子且标明起点A终点B的宽纸带、作为杠杆支点的方木块。
教学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引入利用撬棍撬动水泥板以及木棍撬动大石头的图片。
这两幅图中的人在做什么?有什么共同之处?
思考:撬棍是怎么撬动水泥板的?
人搬不动石头,为什么借助一根木棍就可以轻松撬动大石头呢?
提炼学生观点,引出我们把这样使用的一根铁棍或木棍称为“杠杆”,并板书课题。
(二)探索
1、举例
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有杠杆装置的工具吗?
2、模拟实验:用小石块撬动大石块
创设情境:有一块大石头,老师搬不动,这里工具有一根木棍,还有一些小石头,你们有办法帮忙吗?我们来做一个模拟搬运大石块的实验。
①明确任务要求:
任务1:用一块小石头和木板将一块大石头撬动,并改变支点的位置,感受一下,每次用力是否一样?
任务2:把大石块从A点移动到B点
②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发放实验记录单
③观看实验操作指南,提醒注意事项
④小组实验,并做好记录。
⑤抽一小组上台操作模拟实验,一边实验,一边展示小组模拟实验记录表,讲解、交流;
⑥总结:利用杠杆可以帮助我们撬起一些重物;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三)研讨
1、出示:模拟测试中,我们是否成功地将重物撬动到指定的地点?杠杆在撬动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思考:可以省力。
2、出示:测试过程中,你做过哪些尝试?有什么发现?能够用画图的形式把你的操作过程表示出来?
思考:杠杆的支点不同,作用效果不同。
(四)拓展
1、出示阅读图文资料图片,让学生说说图文中杠杆有哪些作用?
(①增大了力的作用效果;②扩展了力的作用范围;③改变了力的作用方向……)
2、说一说,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杠杆?(播放视频)
(五)布置课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
支点
用力点
阻力点
三要素
改变支点的位置,可以改变杠杆的省力情况
都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不简单的杠杆
作用
支点越高,撬动的距离越远
增大了力的作用效果
扩展了力的作用范围
改变了力的作用方向
七、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3.不简单的杠杆优质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3.不简单的杠杆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和研讨,拓展,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3.不简单的杠杆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探索,研讨,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