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区转移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区转移课件,共17页。
思考:近代移民的背景?(1)新航路开辟后,发现新大陆;(2)受欧洲殖民扩张的影响;(3)世界各地联系不断加强,世界市场逐步形成;(4)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特点:①持续时间长;②迁徙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③由旧大陆向新大陆或从宗主国向殖民地迁徙; ④由发达国家主导; ⑤自愿移民和强迫移民相结合。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课程标准:通过了解历史上跨洲、跨国家、跨地区不同规模的人口迁徙,以及移民所 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认识在迁徙与融入当地社会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认同。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备注:印第安人是黄种人)Q1.对比新航路开辟前后,美洲人口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变化:印第安人数量锐减;黑人数量增加;白人数量增加;混血人种数量增加。一、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Q1.对比新航路开辟前后,美洲人口结构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其原因?原因:西方殖民者扩张与掠夺;黑奴贸易;欧洲人的到来;不同种族杂居通婚,出现新的族群Q2.这一时期的移民对美洲发展带来哪些影响?利:①增加美洲劳动力,改变美洲人口结构,出现新的族群;②形成新的文化认同(美利坚民族文化)弊:①中断了美洲原有的社会发展进程,打破了原本相对平衡的多元文明格局,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②带来种族问题美洲国家人口结构的构成:(1)在美国和加拿大,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美国在19世纪中叶建立了所谓的保留地,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保留地生活(2)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的人口占多数。(3)混血人种成为拉丁美洲的最大族群。(4)只有在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对较多,但也很少超过人口的半数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西洋人口结构的改变材料:澳大利亚是典型的移民国家,被社会学家喻为“民族的拼盘”。澳大利亚最早的原住民如今不及总人口的1%。2006年人口普查中,白人占92%,多数澳大利亚人的祖先是19、20世纪的英国移民。思考:造成材料中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英国殖民三部曲18C中后期,流放罪犯工业革命后,建立牧场1851年后,开采金矿二、英国的殖民活动与大西洋人口结构的改变结果:1.土著居民人口数量减少。2.大量英国人及欧洲人来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9世纪中叶,白人已成为当地的主要居民。欧美殖民统治建立后,改变了大洋洲居民的民族构成,现在人口的绝大部分是欧洲移民及其后裔,主要是英国移民;大洋洲的土著人(棕色人种),有的已经灭绝,如马里亚纳群岛的查莫罗人、塔斯马尼亚人。土著居民的幸存者,多被驱逐,赶至荒芜地区。课本41页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1.背景:19C初,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殖民者开始寻找新的廉价劳动力。华工:也被称为 “猪仔”,泛指于晚清时,前赴海外工作的华人工人以至苦力,如东南亚、美国、加拿大及澳洲,甚至是远至古巴和秘鲁等国家,进行艰苦的劳动工作。思考1:英美等国为什么废除黑奴贸易? 原因:黑奴不断起义受启蒙思想影响下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商品输出成为主要手段(根源)思考2:为什么华工愿意出国?①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允许列强在中国招募华工出国;②晚清时局动荡,无以为生的人民被迫出国逃生;③中国东南沿海的穷苦百姓,或是因为生活所迫,或是被诱骗、绑架成为苦力。 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续定招工章程条约》,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等。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带着脚镣在秘鲁甘蔗园劳作的华工 19世纪后期,大量华工参与修筑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这条贯穿加拿大东西部的铁路被认为是该国建国初期最为重要的工程之一。大约1.5万华人参与了工程建设,因为工作条件艰险,大约有4000多华工在施工中丧生。有人说,太平洋铁路每一公里的枕木下,都有一个中国劳工的亡魂。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华工为修建美国的基础设系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他们的待遇却只有白人的一半,并且在美国受尽歧视。 19C70年代,加利福尼亚等地的华人已有十几万。加勒比群岛、秘鲁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1)19世纪中叶,大量华工来到澳大利亚开采金矿。到1858年,华工人数已超过4万。(2)在大洋洲的一些岛屿上,华工在种植园和矿山辛勤劳动,促进了这些地方的开发。三、华工与美洲、大洋洲的开发影响:1.促进了美洲与大洋洲的开发。2.澳洲、美国等地都形成了“唐人街”,保存至今。唐人街美国第一位华裔法官黄锦绍北美儒家拓荒者陈荣捷印尼开国总统苏加诺私助陈荣捷 华侨及其后代华侨为近代中国革命事业、家乡事业作出了努力,促进了祖国经济文化的发展【小结】近代人口跨地域转移的特点复习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三个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