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发展第2节产业转型地区的结构优化__以美国休斯敦为例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区域发展第3节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__以德国鲁尔区为例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本章整合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第1节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 新教材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区域合作第2节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1课时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课件湘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授课ppt课件
展开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水陆交界、森林边缘、沙漠边缘生态脆弱区也称生态交错区,是指两种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交接过渡区域,目前泛指生态系统的 能力低、 差的地区。
知识链接我国的生态脆弱区分布①土地沙化地区 ②冻融侵蚀地区 ③土壤侵蚀地区 ④石漠化地区。
一、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含义1.荒漠化的概念
2.荒漠化的类型(1)风蚀、 和冻融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 (2)人类滥垦滥牧所导致的 和土壤盐渍化等。
知识拓展冻融荒漠化:指在昼夜或季节性温差较大的地区,岩体或土壤剧烈的热胀冷缩而造成结构的破坏或质量的退化。我国冻融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
二、荒漠化生态脆弱区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此处指由风蚀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地区三、荒漠化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1.防治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2.防治措施 东北、华北、西北(1)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2)采取封沙禁牧、禁樵禁采、 、 等措施,保护好现有的林草植被和其他自然资源,科学合理地利用荒漠化地区有限而宝贵的自然资源。
思维拓展有观点认为人类不应干预沙尘暴,试说明理由。
提示 沙尘暴是自然现象,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物质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干预沙尘暴会引起自然系统的连锁反应,甚至引发其他生态灾难。
探究点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
视角1 荒漠化的防治腰坝绿洲地处贺兰山西麓干旱地区,西邻腾格里沙漠。绿洲边缘分布有以胡杨为主的防风固沙林,内部是以小麦、玉米等为主的种植区。由于没有河流等地面水源,地下水成为该地区的主要水资源。近年来,绿洲内部地下水水位不断下降,引发了边缘胡杨林衰退等一系列植被生态问题。图1为腰坝绿洲位置图,图2为腰坝绿洲内部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图。
结合材料探究:(1)概括腰坝绿洲内部地下水水位的季节差异并说明原因。
(2)说明腰坝绿洲边缘胡杨林衰退的具体过程。
提示 季节差异:夏半年水位低,冬半年水位高。原因:夏半年农作物生长需水量大,抽取地下水灌溉导致地下水水位低,灌溉期过后地下水水位恢复。
提示 腰坝绿洲内部进行农业灌溉,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绿洲内部地下水水位下降;绿洲外围地下水水位高于绿洲内部,会不断补给绿洲内部;绿洲外围地下水水位下降,胡杨林因缺水而衰退。
(3)请从水资源利用角度,为保护腰坝绿洲边缘胡杨林,防止荒漠化扩展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提示 种植耐旱作物,减少灌溉用水;改变不合理的灌溉方式,推广喷灌、滴灌,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节约用水,适度控制地下水开采量等。
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1.荒漠化的成因
2.荒漠化的防治荒漠化的治理是一项综合工程,往往需采用各种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及社会措施,多管齐下,建立立体的防御体系,这样才能达到最终治理目标。(1)封沙
(2)禁牧、禁樵、禁采①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载畜,发展人工草场,定点轮牧。②多途径解决农牧区居民的生活能源问题。③加大执法力度,严禁采挖沙漠植被。(3)合理利用水资源①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节水农业。②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的用水量。③发展节水型工业,建设节水型城市。(4)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①加大宣传力度。②鼓励生态移民。
[2023山东安丘期中]包兰铁路宁夏沙坡头段风沙危害严重,防护体系对铁路的安全运营至关重要。经过长期野外试验和观测,防护体系结构由初期的“五带”简化为“二带”,即由前沿阻沙栅栏(将封沙育草带的围栏加入阻沙带中)和草障植物带组成的“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的防护体系。下图为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防护体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与“五带”相比,“二带”防护体系( )①建造成本低 ②节约耕地资源 ③节约水资源 ④防风固沙效果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草障是用麦草扎成,其使用年限一般为4~5年,其原因可能是麦草( )A.风化损坏B.易于腐烂C.被风刮走D.枯萎倒伏
解析 第1题,防护体系结构由初期的“五带”简化为“二带”,结构简化,节省了建造成本,节约了水资源,但防风固沙效果不如以前好,①③对,④错;该区域主要为沙漠地带,“五带”和“二带”防护体系都未占用耕地资源,②错。C正确。第2题,由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风沙活动频繁,干枯的麦草易被风化侵蚀,在经过4~5年的风化侵蚀作用后,逐渐丧失了其防风固沙的能力,A正确;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麦草较为干枯,含水量少,不易腐烂,B错误;干枯的麦草插入沙地中,一般不易被风刮走,也不存在枯萎倒伏之说,C、D错误。
视角2 水土流失的治理北洛河地处黄河中游,流域内植被物种丰富,但因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1970年以来,黄土高原开展了大规模的梯田和淤地坝建设,1999年以来又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显著改变了流域的下垫面条件,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下图示意北洛河流域位置及地形分区。
结合材料探究:(1)说明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尤为严重的原因。
(2)说明水土流失对下游地区的影响。
提示 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覆盖率低;地形崎岖,水土更易流失;河流上游,地势落差大,河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
提示 河流含沙量增加,淤塞河道,河床抬高,洪涝灾害发生风险增加。
(3)据监测,北洛河上游的输沙量呈下降态势,除人工植被变化外,据材料推测其他人为措施的影响。
提示 淤地坝、梯田、鱼鳞坑等,可最大限度地拦截泥沙。
一、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危害及治理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3.水土流失的治理(1)措施
(2)模式:小流域的综合治理
二、水土流失的成因综合分析思路
[2023河北部分学校联考]陕北延安至榆林间的森林草原区(图1)黄土丘陵沟壑地貌发育,图2为该区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自然植被分布的典型剖面示意图。当地水土流失严重,1999年以来,该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图2所示区域自然植被产生空间分异的根本因素是( )A.热量B.地形C.降水D.土壤肥力4.该地区在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植被建设的有效途径是( )A.培育耐旱特色树种B.采用植被自然恢复C.营造大面积人工林D.人工促进自然恢复
解析 第3题,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沟底水源较坡地丰富,因此地形导致自沟壑底部到丘陵顶部土壤水分条件差异较大,进而产生自然植被从沟底的阔叶林逐渐变为疏林草原、灌木草原的空间分异。B正确。第4题,培育耐旱特色树种虽然可以适应当地自然环境,但树种单一,生态环境效益较差,A错误;植被的自然恢复,时间长,速度慢,B错误;该区域气候较为干旱,营造大面积人工林,成活率较低,C错误;通过人工干预,加速植被恢复和演替过程,进而改善生态环境,D正确。
考向1 荒漠化的防治[2023四川德阳期末]风沙是影响青藏铁路安全运营的主要问题之一。砾石方格沙障是青藏铁路沿线采用的主要固沙措施,其他的固沙措施还包括草方格沙障、阻沙栅栏等。图1为青藏铁路沿线某气象观测站各月降水量和风速分布图,图2为该路段起沙风风频图。据此完成1~3题。
1.相较于草方格沙障,当地设置砾石方格沙障的主要优势是( )A.水分需求少B.材料来源广C.占地面积小D.建设速度快2.该路段风沙危害主要发生在( )A.3—5月B.6—8月C.9—11月D.12月至次年2月3.该路段的主要固沙工程应建在铁路线( )A.东侧B.西侧C.南侧D.北侧
解析 第1题,草方格沙障和砾石方格沙障对水分的需求都少,占地面积和建设速度差异不大;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少,麦草、稻草和芦苇来源少,但砾石广布,故与草方格沙障相比,砾石方格沙障的主要优势为材料来源广,B正确。第2题,当降水较少时,地表含水量低,疏松物质多,更易起沙,若碰上大风天气,则风沙灾害发生概率大,3—5月与其他月份相比,降水少且风速大,最易发生风沙灾害,其余月份降水较多,或风速不够大,发生风沙灾害的概率不如3—5月大,A正确。第3题,该地主要盛行偏西风,故固沙工程应该建设在铁路的西侧,以减少风沙对铁路的侵蚀,避免铁路被掩埋,B正确。
[2023安徽合肥期末]鄂尔多斯高原处在草原与荒漠的过渡地带,高原上有许多绿色斑驳的小沙堆,让原本平坦的荒漠逐渐变得波澜起伏、充满生机。油蒿和羊柴为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地的共生优势物种,某研究小组在玻璃房中的油蒿和羊柴混合种植在花盆中,模拟当地的降雨量变化,设置低水、中水和高水三个水分处理组合,低水和高水分别相当于当地的低降雨量和高降雨量,得出了油蒿和羊柴生物量的相对竞争系数(如图所示),系数越低,竞争力越强。据此完成4~5题。
4.鄂尔多斯高原上荒漠“波澜起伏”的原因是( )A.高原高低起伏,地表不平B.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连绵的洼地C.固沙植被令风沙减速后沉积D.人类过度放牧,破坏地表5.据材料可知( )A.羊柴竞争力始终比油蒿强B.低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C.中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D.高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强
解析 第4题,根据材料,“绿色斑驳的小沙堆,让原本平坦的荒漠逐渐变得波澜起伏、充满生机”,应当是固沙植被令风沙减速后沉积的结果,C正确;“绿色斑驳的小沙堆”,说明植被覆盖率较高,风力侵蚀作用较弱,B错误;“原本平坦的荒漠”,说明地势并不是高低起伏,A错误;“变得波澜起伏、充满生机”,说明生态环境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不是过度放牧,破坏地表,D错误。第5题,据图可知,中水和高水条件下,羊柴的相对竞争系数比油蒿高;由材料“系数越低,竞争力越强”可知,高水和中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比油蒿弱,低水条件下,羊柴竞争力较强,B正确。
考向2 水土流失的治理[2023河北邢台统考]下图为我国某地景观图。该地某类生态环境问题较为严重,图中红色砂岩裸露。据此完成6~7题。6.图示该类生态环境问题及分布地区对应正确的是( )A.盐渍化—华北地区B.沙漠化—西北地区C.石漠化—西南地区D.红漠化—东南地区7.该地区治理此类生态问题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植树造林B.合理灌溉C.退耕还牧D.退田还湖
解析 第6题,图示生态环境问题是地表裸露的红壤因降水冲刷而大量流失,造成土地贫瘠,甚至形成荒漠的土地退化现象,又称红漠化,D正确;盐渍化、沙漠化区域森林较少,与图示现象不符,A、B错误;石漠化地区的基岩是石灰岩,C错误。第7题,该地区治理此类生态问题主要是解决地表裸露的红壤因降水冲刷而大量流失的问题,植树造林可以减少水土流失,A正确;合理灌溉、退田还湖与水土流失现象关系不大,B、D错误;退耕还牧主要发生在我国西北地区,C错误。
[2023山东日照期末]生物结皮是生长于土壤表层的蓝细菌、绿藻、苔藓、地衣等与土壤复合而形成的具有生命活性的复合体。黄土高原的黄土沟壑区由于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生物结皮在退耕坡地上广泛发育,研究发现生物结皮坡面的初始产流明显早于翻耕后的裸土坡面。下图示意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一次降水过程中不同坡面产流量随降水历时的变化。据此完成8~9题。
8.两种坡面初始产流的早晚存在差别,是因为降雨初期( )A.裸土坡面土壤孔隙度大B.生物结皮坡面入渗速率快C.裸土坡面地表摩擦力大D.生物结皮坡面土壤不稳定9.与裸土坡面相比,在降水历时较长的状况下,生物结皮对坡面的影响是( )A.保持坡面水土B.增加坡面径流C.增加坡面淤积D.加剧坡面冲刷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评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评课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自主预习新知导学,合作探究释疑解惑,随堂训练,课标定位,素养阐释,问题引领,归纳提升,典型例题,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作业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章 区域发展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作业ppt课件,共33页。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四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以我国荒漠化地区为例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基础清单,交接过渡,系统稳定性,气候变化,生产能力,水土流失,丧失土地,生产力,天然林,预防为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