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邵阳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命题人 段绍伟 审题人 欧阳运东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12小题,24分)
1.诗圣杜甫的《发秦州》有“充肠多薯蓣,崖蜜亦易求”的名句,薯蓣俗名山药,焦作的怀山药畅销全国,其块茎中平均含粗蛋白质14.48%,粗纤维3.48%,淀粉43.7%,糖1.14%及多种微量元素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山药细胞中微量元素有Zn、Fe、Ca等 B.山药细胞中的糖类都是能源物质
C.山药中核酸的彻底水解产物是核苷酸 D.山药中蛋白质的药用功能由其结构决定
2.最新研究表明,由光驱动的分子转子能识别特定的细胞,并在细胞膜上钻孔,通过钻的孔将某些药物运送到这些细胞中,其他物质不能随意进入。如图为钻孔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转子在细胞膜上钻孔需钻开磷脂双分子层
B.这些药物通过钻的孔进入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C.分子转子识别特定细胞的实质可能是识别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D.分子转子高速旋转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3.研究人员用某种植物细胞为材料进行了两组实验:甲组将细胞置于物质a(蔗糖或KNO3)配制的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中,10分钟后测定细胞原生质体的相对体积;乙组将细胞置于某种浓度的b(蔗糖或KNO3)溶液中,每隔2分钟用显微镜观察、记录细胞原生质体的体积,甲、乙两组实验结果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取材时不可选用黑藻叶肉细胞
B.乙组实验所用溶液浓度需小于0.16ml/L,以免细胞过度失水死亡
C.甲组实验用的是KNO3溶液,乙组实验用的是蔗糖溶液
D.乙组实验过程中,8min时细胞液的浓度应大于0.16ml/L
4.某生物体细胞内进行的生理过程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酶为解旋酶,作用是打开碱基之间的氢键
B.起点1或起点2可以多次起始该过程
C.该生物所有细胞均含有①②代表的物质
D.该过程只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5.下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Cc的某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据此可确认该细胞
A.一定发生过基因突变
B.已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
C.名称是第一极体
D.将形成基因型为abC和aBc的两种配子
6.如图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图中数字1所示)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进入1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运输
B.3内液体渗透压过高可引起组织水肿
C.由2携带的氧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
D.5内液体含有的蛋白质与3内的一样多
7.如图是人体内环境之间以及与细胞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新冠肺炎患者在病毒的浸染下,打破了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无机盐及水分的相对稳定,从而引起机体局部组织水肿,体温升高,体内酸碱平衡失调等异常状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组织液、血浆、淋巴
B.图中A、B、C分别代表组织细胞、血细胞、淋巴细胞
C.新冠患者肺部乙中若有蛋白质进入甲,可能会引起肺水肿
D.新冠患者的体温有所升高,调节体温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8.下图表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①-⑤表示相关结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效应器,⑤是感受器
B.分别电刺激②、④,观察电流表指针偏转次数,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
C.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以及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均需消耗ATP
D.丙释放兴奋性递质后,乙的膜电位仍然是外正内负
9.根据下面的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不会影响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细胞内的传导
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2次偏转,且方向相反的
C.④中的物质释放至⑤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D.④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10.甲、乙两人甲状腺功能低下,为了判断二者的病因,分别给他们及健康人注射适量的TRH(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注射前和注射30 min后检测血液中TSH(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如图所示为根据测定的结果绘制的柱状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二者的体温及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略低于健康人
B.注射30 min后检测TSH含量是因为激素调节反应速度缓慢
C.给甲注射的TRH能定向运输至垂体,从而使垂体分泌的TSH增加
D.若患者垂体病变,则该患者体内的生长激素的分泌也受影响
11.为帮助人体获得免疫力,在免疫学应用中常采用接种疫苗或免疫球蛋白两种方法,接种后抗体水平如图所示,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治疗
B.方法①和方法②都是通过引发机体体液免疫来提高免疫力的
C.为了使人体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力,应选用方法①多次间隔接种
D.一个人被狗咬伤出血,此时采用方法①进行免疫治疗比较好
12.下列关于免疫失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敏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一系列反应
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C.因为过敏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
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小题,16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少选給2分,多选错选给0分)
13.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态调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下图为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三种调节方式,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方式甲中的靶腺体为甲状腺,则下丘脑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来调节垂体的相关分泌活动
B.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甲,内环境渗透压升高能增加其分泌量
C.兴奋在M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K+将大量内流
D.方式丙中激素的分泌为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
14.下图表示某概念模型,下列相关叙述与该模型所示相符的是( )
A.若该模型表示血糖调节,F代表下丘脑,则G、H可分别代表胰岛和肾上腺
B.若该模型表示体液免疫,F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则G、H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的形成
C.若该模型表示水盐调节,且E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F可代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增强,G、H可分别代表垂体和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
D.若该模型表示体温调节,且E代表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则F可表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G可代表汗腺分泌减少,H可代表肾上腺素分泌减少
15.如图为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当受到寒冷刺激时,①②③④过程均会加强
B.③与④分泌增多,从而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C.由图可知人体对体温与水平衡的调节主要是体液调节的结果
D.⑤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产生的
16.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被小白鼠骨骼肌细胞吸收后可表达出S蛋白。S蛋白(抗原)引发一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图甲中数字代表细胞,字母代表生理过程,细胞⑦可诱导靶细胞裂解;图乙中抗体效价用衡量免疫效果的数量单位表示。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细胞①和⑤均是T细胞,细胞⑦是细胞毒性T细胞
B.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是识别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S蛋白
C.经图甲中N过程形成的细胞③与细胞⑦细胞膜上均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
D.图乙是用空基因载体作对照组,两周后抽取小鼠血清检测抗体含量得到的
三、简答题(共5个小题,除说明外每空2分)
17(10分).将某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的相同,甲图表示用O2浓度测定仪测得的该玻璃罩内O2浓度变化,乙图表示该密闭的玻璃罩内气体变化情况(CO2缓冲液在CO2浓度过高时能吸收CO2.在CO2浓度过低时可以释放CO2)。
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光合作用强度位于甲图曲线上的D点,则此时在乙图中液滴 (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若光合作用强度对应甲图中的DH段,则在乙图中液滴 (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
(2)在一天内,甲图中植物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在 h左右,超过此时间,有机物积累量会逐渐下降,导致此变化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
(3)若把该密闭的玻璃罩移到黑暗的环境中,则乙图装置中的液滴 (填“向左移”“向右移”或不移动”)。
18.(12分)科学家发现多数抗旱性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的渗透压,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经检测,这种代谢产物只能在根部细胞产生,而不能在其他部位的细胞产生,究其根本原因,这是由于 的结果。
(2)现有某抗旱农作物,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其等位基因为r(旱敏基因)。研究发现R,r的部分核苷酸序列如下:
据此分析,抗旱基因突变为旱敏基因的根本原因是 ;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则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性状的方式是 。
(3)已知抗旱性(R)对旱敏性(r)为显性,多颗粒(D)对少颗粒(d)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纯合的旱敏性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性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F2抗旱性多颗粒植株中双杂合子所占比例是 ;若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性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F3中旱敏性植株的比例是 。
(4)请利用抗旱性少颗粒(Rrdd)和旱敏性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实验材料。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仅含一次杂交),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性多颗粒杂交种(RrDd),用文字简要表述: 。
19.(12分)下图是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及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每空1分)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是 。参与体温调节并由腺体A分泌的激素的靶细胞是 。
(2)血液中腺体A分泌的激素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分泌 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该激素的分泌量减少,此过程称为 调节。
(3)当你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骨骼肌战栗,这属于 反射,其中 两种激素共同来协调体温的升高。
(4)不同的激素只作用于靶细胞的原因是 。
20.(12分)癌症治疗经历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是手术+化疗+放疗,第二次是靶向治疗,2018年10月1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发给美国科学家爱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用以奖励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第三次革命)上的重大贡献,请回答以下问题:
(1)研究发现,人体内与癌症相关的基因高达100多个,但必须是多个 发生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的全部特征,据统计,人可能每天有50—100个细胞发生癌变,而正常免疫系统所具有的 功能能有效控制癌细胞在体内的数量。
(2)免疫治疗常用到全称为自然杀伤力细胞的NK细胞,这是一种淋巴细胞,与T细胞和B细胞都起源于 。艾利森和本庶佑在研究中发现:NK细胞利用其细胞表面的某些蛋白来识别并保护正常细胞(如PD—1就是这些蛋白质中的一种,它能与正常细胞表面的PD—L1结合),但是某些癌细胞常常具有免疫逃逸现象。机理是癌细胞表面具有PD—L1,能与NK细胞表面的PD—1结合,如图1所示,从而逃过NK细胞的追杀。根据这理论,科研团队开发出PD—1抑制剂类药物,能阻断PD—1的结合,从而使NK细胞可以清除癌细胞(原理如图2所示) 。NK细胞的PD—1和PD—L1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 的作用。
(3)PD—1免疫治疗给许多癌症病人带来生的希望,但是在治疗中发现,PD—1免疫治疗对有些种类的癌症却基本没有疗效,请分析药物无效的可能原因 。
(4)科学家们同时也发现,免疫疗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有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自身免疫性肠炎、肺炎、狼疮皮肤病等副作用,请运用相关免疫知识解释副作用出现的原因: 。
21.(14分)下图为两个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A、B分别指两个标本上的坐骨神经,神经A直接搭在右肌肉上,刺激B,左肌肉和右肌肉均会收缩,现在要利用这个标本通过一次实验同时证明神经冲动在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请完善实验思路。
(1)实验思路:
①刺激A、B,观察肌肉是否收缩确定标本具有正常活性。
②在神经 上连接一个电表,给予神经 适宜强度的刺激。
③ 。
(2)实验结果分析:若 ,说明神经冲动在纤维上的的传导是双向,而传递是单向的。
(3)为探究Na+浓度与动作电位峰值的关系,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将蛙坐骨神经纤维置于生理溶液中,给予适宜刺激后,测得其膜电位变化峰值为+30mv,在一定范围内增加上述溶液中的Na+浓度,并测量其膜电位峰值变化。
①请预测实验结果(以坐标曲线图形式表示实验结果)
②蛙的坐骨神经是许多 经结缔组织包裹而成,刺激神经上某一位点,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大,肌肉收缩的力度也相应增大,其原因是 。
参考答案:
1.D
【详解】A、山药细胞中微量元素有Zn、Fe等,而Ca为大量元素,A错误;
B、糖类是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山药也不例外,但其中含有的纤维素虽然也是糖类,但不作为能源物质,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B错误;
C、核酸分为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两种,核酸的彻底水解产物有8种,分别是A、G、C、T、U五种碱基、两种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和磷酸,C错误;
D、根据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原理课推测,山药中蛋白质的药用功能由其结构决定,D正确。
故选D。
2.D
【详解】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因此钻孔需钻开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
B、药物通过钻的孔进入细胞说明了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B正确;
C、细胞膜的识别作用与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参与信息交流,C正确;
D、分析提图可知,分子转子是光驱动的,不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D。
3.D
【详解】A、黑藻是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有中央大液泡,置于高浓度溶液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因此该实验可以用黑藻叶肉细胞,A错误;
B、根据甲组细胞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可知其所处的溶液中溶质不能进入细胞,因此其外界溶液为蔗糖溶液,当原生质体体积与初始体积相等时,说明此时的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相等,因此根据甲组实验可知细胞液浓度为0.16ml/L,乙组放在外界溶液中,原生质体体积先减少,说明所用溶液应大于0.16ml/L,B错误;
C、根据B项分析可知,甲组实验用的是蔗糖溶液,则乙组实验用的是KNO3溶液,C错误;
D、乙组实验过程中,8min时细胞体积虽等于初始体积,但由于该过程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了K+和NO3-,因此这时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初始的0.16ml/L,D正确。故选D。
4.B
【详解】A、图示过程表示转录过程,图中的酶为RNA聚合酶,A错误;
B、同一个基因在一个细胞中可以多次表达,所以转录的起点可以多次起始转录过程,B正确;
C、不同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所以不是所有细胞中都有①或②,C错误;
D、转录可以发生在任何时期,D错误。故选B。
5.B
【详解】A、图示细胞中出现C、c和B、b基因,可能发生过基因突变,也可能发生过交叉互换,A错误;B、图示细胞含有形态不同的3条染色体,即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表明已经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B正确;C、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C错误;D、图示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若该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则将形成2种配子;若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则只能形成1种配子,D错误。故选B。
6.C
【详解】A、由题图可知,1为小肠绒毛上皮细胞,4为组织液,5为淋巴液,3为血浆。葡萄糖进入1的方式是主动运输,A错误;
B、3是血浆,血浆渗透压过高不会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
C、由2(红细胞)携带的氧到组织细胞内被利用,至少需要经过6层生物膜,包括1层红细胞膜、1层毛细血管壁细胞(即2层细胞膜)、1层组织细胞膜、线粒体膜(2层),C正确;
D、5淋巴液内含有的蛋白质比3血浆内的少,D错误。故选C。
7.D
【详解】AB、根据甲→丙→乙之间的关系不可逆转,可推知,甲是组织液,其中的A是组织细胞,乙是血浆,其中的细胞B是血细胞,丙是淋巴,其中的细胞C是淋巴细胞,AB正确;
C、新冠患者肺部乙血浆中若有蛋白质进入甲组织液,造成组织液渗透压升高,水分从血浆进入组织液,所以引起组织水肿,即肺水肿,C正确;
D、调节体温的中枢位于下丘脑,D错误。故选D。
8.B
【详解】据分析可知,①是感受器,⑤是效应器,A错误;电刺激②,电流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电刺激④,电流表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可验证兴奋在神经元间单向传递,B正确;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需要消耗ATP,但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兴奋性递质使突触后膜发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所以丙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作用于乙后,使乙的膜电位变成内正外负,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B。
9.A
【详解】A、神经递质的释放的方式是胞吐,需要呼吸作用提供能量,所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会影响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细胞内的传导,A错误;
B、若刺激A点,兴奋沿着神经纤维双向传导,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正确;
C、④中的物质释放至⑤中的方式是胞吐,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C正确;
D、④是突触小泡,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正确。故选A。
10.C
【详解】A、根据题干可知,甲、乙二人实验前血液中TSH含量均低于正常人,则其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合量也会低于健康人,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因此二者的体温和神经系统兴奋性均低于健康人,A正确;
B、由于激素调节属于体液调节,反应速度缓慢,因此注射TRH后不能立即检测血液中TSH的含量,需经过一段时间后才能显示作用效果,B正确;
C、激素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但不能定向运输,C错误;
D、垂体也分泌生长激素,垂体病变,则患者体内的生长激素的分泌也受影响,D正确。
故选C。
11.D
【详解】A、根据上述方法②的优点,记忆细胞可以存活更长时间,二次免疫时产生抗体快而多,医学上一般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预防,A错误;
B、方法②是通过引发机体体液免疫来提高免疫力的,方法①注射抗体,直接清除病原体,没有引发机体体液免疫,B错误;
C、为了使人体获得持久性的免疫力,应选用方法②多次间隔接种,C错误;
D、若一个人被狗咬伤出血,可通过注射抗体,以尽快清除可能存在的毒素,可采用方法①,D正确。故选D。
12.D
【详解】A、浆细胞产生抗体,组织胺不是浆细胞产生的,一般是由肥大细胞产生,A错误;
B、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而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
C、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细胞的严重损伤,但是有时会危及生命,C错误;
D、艾滋病患者的免疫能力几乎全部丧失,所以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多种病原体引起的复合感染或者恶性肿瘤等疾病,D正确。故选D。
13.ABCD
【详解】在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中,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该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
分析图解:甲途径: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激素;
乙途径: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丙途径:神经系统→内分泌腺→激素。
A、促甲状腺激素是由垂体分泌的,A错误;
B、内环境渗透压升高,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符合图中方式乙,B错误;
C、兴奋在M处传递的特点是单向传递,当兴奋性神经递质传到突触后膜时,膜外大量Na+内流形成动作电位,C错误;
D、方式丙中,从图中可以看出,植物神经系统将兴奋传至内分泌腺,引起内分泌腺分泌某种激素,这就是一个神经调节过程,没有体液调节;在神经调节中,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腺体或肌肉称为效应器,这里的内分泌腺属于效应器,D错误。故选ABCD。
14.AC
【详解】A、胰岛中的胰岛B细胞能分泌胰岛素,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胰岛中的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浓度的作用,肾上腺能分泌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具有升高浓度的作用,若该模型表示血糖调节,F代表下丘脑的血糖调节中枢,则G、H可分别代表胰岛和肾上腺,A正确;
B、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能分泌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若该图表示体液免疫,则E表示抗原刺激,F代表人体B淋巴细胞,G、H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B错误;
C、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产生的兴奋能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渴感,从而主动饮水。产生的兴奋也能引起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从而尿量减少。若该模型表示水盐调节,且E表示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则F可代表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性增强,G、H可分别代表垂体和大脑皮层的生理活动,C正确;
D、当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综合和分析,从而引起产热增加,故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而会引起汗腺分泌减少,从而减少散热。若该模型表示体温调节,且E代表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则F可表示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G可代表汗腺分泌减少,H可代表肾上腺素分泌增多,D错误。故选AC。
15.ABD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由图可知,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④是肾上腺素,⑤是抗利尿激素,⑥是大脑皮层。
A、寒冷刺激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都会增加,A正确;
B、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加,产热量增加,B正确;
C、体温调节和水平衡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C错误;
D、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D正确。故选ABD。
16.ABD
【详解】题图分析,甲图是S蛋白(抗原)引发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中①为T细胞,能呈递抗原;②为B细胞;③为浆细胞,能合成与分泌抗体;④为记忆细胞;⑤为T细胞;⑥为记忆细胞;⑦为效应T细胞,能将靶细胞裂解死亡;
乙图表示抗体效价用与基因疫苗剂量之间的关系。
A、据图可知,图甲中细胞①和⑤均是T细胞,细胞⑦是细胞毒性T细胞,A正确;
B、树突状细胞是吞噬细胞,其功能是识别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S蛋白,B正确;
C、经图甲中N过程形成的细胞③是浆细胞,细胞膜上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细胞⑦是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膜上有该受体,C错误;
D、由单一变量原则可知,图乙是用空基因载体作对照组,两周后抽取小鼠血清检测抗体含量得到的,D正确。故选ABD。
17. 不移动 向右移 18 光照减弱 向左移
【分析】据图分析::图甲中,AB段只进行呼吸作用;D点和H点是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逐渐增强,CO2浓度逐渐降低;但是在中午即FG段CO2浓度下降缓慢,此时由于气温较高,蒸腾作用过于旺盛,导致部分气孔关闭,影响了二氧化碳的吸收;到下午18点后,随着光照强度减弱,光合作用逐渐停止;并且K点的CO2浓度低于A点,说明CO2被用于合成了有机物。
【详解】(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甲图中D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此时在乙图中液滴不移动。若光合作用强度对应甲图中的DH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释放氧气,则在乙图中液滴向右移。
(2)在一天内,从D点开始积累有机物,一直持续到H点,因此甲图中植物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是在18时左右,超过此时间,由于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有机物积累量逐渐降低。
(3)若把该密闭的玻璃罩移到黑暗的环境中,则乙图装置中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吸收O2,放出CO2,而装置中的CO2缓冲液可以维持装置中CO2浓度的稳定,则液滴向左移。
18.(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 碱基对替换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代谢过程
(3) 4/9 1/6
(4)先用Rrdd和rrDd通过单倍体育种得到RRdd和rrDD,然后让它们杂交得杂种RrDd
【详解】(1)该代谢产物只能在根部细胞产生,在茎、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对比R基因与r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可以知道,R基因上的A被T取代从而突变成了r基因,这是碱基对的替换引起的基因突变。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是糖类,糖类的合成需要酶的催化,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新陈代谢。
(3)由题干信息知,亲本基因型为rrDD、RRdd,F1的基因型为RrDd。①F1自交, F2抗旱型多颗粒植株中(4RrDd、 2RRDd、 2RrDD、 1RRDD)双杂合子RrDd所占比例为4/9。②拔掉F2中所有的旱敏型植株后,剩余的植株中RR占1/3,Rr占2/3,自交所得F3中旱敏型植株rr所占比例为2/3×1/4=1/6。
(4)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因此要快速育种应该选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即先用Rrdd和rrDd通过单倍体育种得到RRdd和rrDD,然后让它们杂交得杂种RrDd。
19.(1)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全身细胞
(2)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负)反馈
(3) 非条件 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4)靶细胞膜上分布相应的激素受体
【详解】(1)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参与体温调节并由腺体A分泌的激素的是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是全身细胞。
(2)血液中 A分泌的激素含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该激素的分泌量减少,此过程称为(负)反馈调节。
(3)当你在寒风中瑟瑟发抖,骨骼肌战栗,这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两种激素共同来协调体温的升高。
(4)不同的激素只作用于靶细胞的原因是靶细胞膜上分布相应的激素受体。
20.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监控和清除 造血干细胞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这些癌细胞开启了另外的免疫逃逸通道(或有另外的受体蛋白被NK细胞识别或NK细胞的PD-1蛋白结构改变或肿瘤体积太大) 抑制剂使得免疫细胞不能识别正常细胞,对正常细胞进行攻击
【详解】(1)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免疫系统具有的功能:a、防卫功能,指机体的三道防线;b、监控和清除功能-监控和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的、损伤的、死亡的、癌变的细胞。故正常免疫系统所具有的监控和清除功能能有效控制癌细胞在体内的数量。
(2)T细胞和B细胞都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据题意NK细胞也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其中骨髓造血干细胞在骨髓发育成熟形成B细胞,移至胸腺发育成T细胞。NK细胞的PD—1和PD—L1结合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作用。
(3)由题干分析可知:PD—1免疫治疗对有些种类的癌症却基本没有疗效,可能原因是这些癌细胞开启了另外的免疫逃逸通道(或有另外的受体蛋白被NK细胞识别或NK细胞的PD-1蛋白结构改变或肿瘤体积太大)。
(4)自身免疫病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免疫疗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有些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自身免疫性肠炎、肺炎、狼疮皮肤病等副作用,原因抑制剂使得免疫细胞不能识别正常细胞,对正常细胞进行攻击。
21. B A 观察左肌肉和右肌肉收缩情况和电表偏转情况 左右肌肉都收缩,电表不偏转 神经纤维
受刺激发生兴奋的神经纤维数量逐渐增加(或不同神经纤维兴奋所需的强度阈值不同)
【详解】(1)现要证明神经冲动在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可通过证明神经A上的神经冲动能传至左、右肌肉,但不能通过右肌肉处的突触传至神经B。因此②应在神经B上连接一个电表,并给予神经A适宜强度的刺激。③观察左肌肉和右肌肉收缩情况和电表偏转情况。
(2)若左右肌肉都收缩,则可以说明神经冲动在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若电表不偏转,说明神经冲动不能从右肌肉传至神经B,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
(3)动作电位的产生是由于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膜上Na+通道打开,使Na+内流,从而产生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①若外界Na+浓度增大,膜内外浓度差增大,兴奋时Na+通过通道内流加快,会导致动作电位增大,结合题干可推测,膜电位峰值会随着生理溶液中Na+浓度的增大逐渐增大,实验结果可表示为:
。
2024邵阳武冈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邵阳武冈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邵阳武冈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邵阳武冈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答案docx、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邵阳洞口县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邵阳洞口县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湖南省邵阳市洞口县二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