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图片ppt课件
展开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
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结晶。中华文化,亦称华夏文化,也被理解为狭义的所有中国地区的文化,是指华人社会继承自中国文化后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特有文化。其特征是以中华文化的儒家文化与天朝思想为其骨干而发展。中华文化的高度文明以及东亚各国国家基于发展的需求,使得中华文化在东亚各国影响甚深。其中儒家文化尤其受到各国君主喜爱,使得中华文化能广为传播至东亚地区。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原始社会时期——中华文化的起源
多元起源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辽河流域,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夏商西周时期——中华文化的形成
中原核心,多元一体 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思考:西周如何推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文化的奠基
社会大变革(1)经济:铁农具广泛使用, 井田制瓦解;(2)政治:周王室衰微, 礼崩乐坏;(3)阶级:士阶层崛起;(4)教育:学术下移 学在官府→学在民间。
诸子百家思想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孔子克己复礼颠簸流离,游说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可终日。
韩非法术势三位一体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国富兵强,最终统一六国。
秦汉时期——外儒内法,剂之以道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教交融
道教逐渐系统化南朝陶弘景编订《真灵位业图》
佛教逐渐本土化南朝梁武帝萧衍定佛教为国教
魏晋玄学产生并盛行糅和儒、道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思想体系
隋唐时期——从三教合一到三教并行
隋代——三教合归儒,三教合一合一的“一”是指儒教,儒教不是宗教,这里的“教”含教化的意思。三教合一:即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理论。
唐朝——三教并行三教并行,即:尊道、礼佛、崇儒。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儒学正统地位开始受挑战。
思考:魏晋-隋唐为什么儒学独尊的地位会受到挑战?
唐末-北宋——儒家的复兴运动
利: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弊: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柬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韩愈 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
明清之际——对理学的批判
康雍乾时期——文化高压政策(文字狱)
危害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近代以来中华文化的发展潮流——师法西方,救亡图存
批判孔教民主科学马列主义
思考1:从先秦至近代,中华文化的发展有何特点?
源远流长;具有很强的延续性;推陈出新;
思考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有哪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
影响: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手,建立起很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人本思想)。
人本思想体现到政治伦理上就是民本思想。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齐·管仲
主张仁,仁者爱人。体察民情,反对苛政。——鲁·孔子
主张仁政;倡导“民贵君轻”。——邹·孟子
主张王霸并用;倡导“君舟民水”。——赵·荀子
影响: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泰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起到了积极作用。
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自然——即自然而然,事物本身固有的样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中华文化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
(1)夏代尊从天命;商代尊神事鬼(祖);周代敬天保民。
(2)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凸显了人的存在,追求天人合一。
影响:他们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3)战国时期,荀子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制天命而用之”
(世界观)天行有常: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方法论)制天命而用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主观能动性)。
《论语·雍也》——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泰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墨子·兼爱·中》——仁人之事者,必务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孟子·尽心上·忘势》——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离娄上》——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平天下。张载《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日知录》——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
“明德慎罚”“敬德保民”——西周·周公
为政以德;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见贤思齐。——鲁·孔子
“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宋·墨子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智悦,而愿立于其朝矣。——邹·孟子
《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中华文化崇德尚贤,推崇天下为公。
影响:这些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中华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中华文化主张和而不同。
影响:“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国语·史伯为郑桓公论兴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中华优秀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品格。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具有连续性。
民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国人: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直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国家: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2021·天津卷·1】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A.推行仁政 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 D.监督民众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说课ppt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材知识体系,地域文化发展,交流与传播的途径,保护共享,悠远之路发展历程,多元之义基本内涵,古老悠远,满天星斗,先秦商周,先秦春秋战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集体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集体备课课件ppt,共4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客观唯心主义,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王守仁“心学”,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授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授课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突出特点,当代价值,“想一想”提示,本课结构板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