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读懂古代诗歌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读懂古代诗歌 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读懂诗歌六方向,巩固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保守题型少,创新题型多:考察的知识点还是原来的知识点,换个方式来问,所以审题特别关键。2、去套路、去模式:读懂文本,重视理解,只知道答题模板不能保证答案的有效性。
(二)古诗结构1.古诗的一般结构
2.近体诗(主要是律诗)的结构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此留。
(三)古诗语言古诗语言的“变形”:在语言方面,建立格律以营造音乐美;在用词、造句方面,改变词性、改变词序、省略成分等;在修辞方面,常常是互文见义。
①提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
③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④表明诗歌的题材或体裁;⑤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登岳阳楼、临安春雨初霁
表明写作对象,暗示写作手法
陶渊明:朴素自然 杜甫:沉郁顿挫 白居易:通俗易懂 李白:豪迈飘逸 王昌龄:雄健高昂 杜牧:清健俊爽 李商隐:朦胧隐晦 王维:诗画一体 温庭筠:绮丽香艳 高适:悲壮苍凉 苏东坡:豪放旷达 陆游:悲壮爱国
4.抓关键字词,突破理解障碍
特别注意三类疑难词语:一是古今异义词。如元代白珽《余杭四月》首联“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中的“生意”就是一个古今异义词,这里是“生机”意。
二是关键却又难以理解的词。如2019年全国Ⅱ卷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尾联“男子受恩须有地”中的“地”意思很模糊,很难捉摸,而选择题D项,尽管此项不正确,但多少有助于对该字的理解。“地”有“台阶”意,即能从容站脚的地方,再抽象一点解释就是指受恩惠的理由。三是古诗中的特殊词语。如2015年全国Ⅰ卷岑参《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尾联“勤王敢道远”中的“敢”是个表反问的词,是“岂敢”意,而不是“敢”意。这样的词语还有“肯”“可”“那”等。
5.抓情语,明主旨诗歌如果有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就应紧紧抓住,这是理解诗情的一条捷径。情语多出现在诗的后半部分,尤其是尾句,还有词的下阕。有时作者也“移情”到景、物中,如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中的“哀”字。当然,诗中所谓的“情语”并不都是作者最真实的情感表达,有的诗人会故意用反语(这种情况很少)。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能够通过抓住“情语”进而读懂诗歌的。
6.抓景、事、情,推导诗歌主旨任何类别的诗歌都离不开“景”“事(典故)”“情”三要素,其中“景”“事”是表象,“情”是诗的内核。我们读诗歌时,要对文字信息进行检索分类,注意诗歌中出现的景物意象、人物事件,由意象、事件生发开去。还要注意只有一个意象的画面,如荷花、菊花、竹子,本身就含有诗人全部的思想感情;由众多意象组成的画面意境,也以一两个意象为主体。通过对景、事的提炼、理解,围绕人之常情,推导出诗歌的主旨。
7.抓尾句,揣摩诗歌感情要读懂诗歌,除了把握关键字词,吃透景、事、情间的关系,还要多留心抒情性、议论性的语句,尤其是诗歌的结尾。古人写诗,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俗称“卒章显志”。因此,读诗歌时从尾句入手,可以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8.题干辅助所谓题干,即命题的语言文字,包括三大要素:指向要素(回答什么问题)、解说要素(解释题目要求),限制要素(哪一联、哪一句等)。抓住题干的暗示信息可以帮助你进一步读懂诗歌。这也叫“借题解文法”。9.试题辅助高考古诗鉴赏第一题是选择题,它对读懂诗歌帮助极大,要把握好选项特点:①四个选项一般是按照诗句顺序对诗歌的逐一解读;②信息量大,囊括了内容、情感、语言、手法、主旨等丰富信息;③只有一个错误选项,并且大多是在细节上设误。总之,如同文言文阅读内容概括分析选择题一样,选项有75%的内容是正确的。抓住它们,再加上自己的阅读理解,读懂诗歌便已成竹在胸。
一、从题目入手 二、从作者入手三、从注释入手四、从关键字词入手五、从客观题选项内容入手六、从主观题的问题入手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2021新高考1卷) 寄江州白司马① 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③,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 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 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16.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
①“劝谏”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在尾联点明该主旨,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②诗歌的第二句在问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庙,为结尾的正式劝谏做了铺垫。
1.抓标题:“寄”可见题材是寄赠诗(赠友诗)。或表达朋友间的真挚友情;或表现自己同情知友和忧时愤世哀时忧国之情;或写自己的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哭;或表达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等。 “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被贬江州任 江州司马。 2.看作者:白居易的朋友,此时也写诗遥寄,表达对朋友的关心和劝勉 3.析注释:注释①②③是对词语的解释。有助于理解4.读正文(意象、典故、关键词句等)首联:翻译:江州司马啊,我的朋友,是不是平安依旧?高僧惠远曾住的东林寺,不知你去住过吗? 赏析:诗人直抒胸臆,以平实质朴的语言,以问句起笔,“平安否”三个字写出了诗人急于知道好友近况的迫切心情。关切之情溢于言表。诗人询问友人是否已宿东林,以此劝慰友人虽遭贬谪亦有 意外的收获,乐观之情、达观之意寄寓 其中,若与尾联中的“莫谩拘牵雨花社” 结合起来看,言及佛禅是劝告友人不可沉溺其中。
颔联:诗人转而写景翻译:我曾听说湓水萦绕似衣带,也听说庐山的最佳之景是香炉峰。赏析:“曾闻”“见说”为“听闻”之意,诗人在此运用想象、虚写、比喻的艺术技巧呈现出友人贬谪之地的自然风光,无疑是希望自然风光能宽慰友人贬谪的苦闷。颈联:由写景转到写人。写白居易此时的境遇。 翻译:岁末题诗寄托思念,却找不到送信的鸿雁;遥望宫阙,那样渺远,身似病鹤一样孤苦。赏析:这两句写无人可带书信,友人遭 贬恰若孤苦的病鹤,依旧志行高洁,不从流俗,遥望天阙,既有对友人遭贬的 关切,又含有勉励之意。 尾联:道出了此番寄诗朋友的意旨。 翻译:不要被佛教拘束住了,千万不要消沉,他日仍可青云直上,前途无量。 赏析:直抒胸臆规劝友人不要沉溺于佛法,过于消沉。“青云”喻指高官显爵。 诗人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劝谏友人不改青云之志。
(2022年全国高考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C.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D.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
2、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023年新课标1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答友人论学林希逸 逐字笺①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2、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读懂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课件,共5页。
这是一份2023届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 读懂诗歌(含答案)课件PPT,共25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之读懂诗家语 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抓诗题,析注释,品内容,看作者,明手法,赏语言,突破三亮剑高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