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12541/0-1700446013683/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12541/0-170044601376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12541/0-170044601380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12541/0-1700446013834/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12541/0-170044601388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12541/0-170044601391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12541/0-1700446013934/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2/15012541/0-1700446013956/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
展开1.回顾以往学习经验,归纳词类活用的类别和基本特征。2.学习词类活用的判断方法,灵活运用方法辨别活用现象。3.将词类活用知识迁移运用,用词类活用知识解读成语,制作成语活页,传承传统文化。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者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比较特殊的现象。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非常普遍,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数词用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等。
1.名词的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①名词+名词,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而是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必活用为动词。例如:“大楚兴,陈胜王”中,“王”活用为动词,“称王”。②名词+代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例如:“驴不胜怒,蹄之”中,“蹄”后为代词宾语,“蹄”在这里活用为动词,“用蹄子踢”。③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该名词活用为动词。例如:“置人所罾鱼腹中”,“罾”在这里用作动词,“用网捕”。
④副词+名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例如:“樊於期乃前曰”中“乃”是副词,做状语,于是方位名词“前”就活用作动词,“走上前”。⑤能愿动词(能、可、足、欲等)+名词,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例如:“非能水也,而绝江河”中,“水”活用为动词,“游泳”。⑥名词同动词或动宾词组连接时,中间往往省略连词“而”,这个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例如:“于是相如前进缶”中,“前”和“进”之间省略了连词“而”,这里表示前后相连的两个动作,“前”活用为动词,“走上前”。
(2)名词用作状语①方位名词用作状语。方位词“东”“西”“南”“北”等在行为动词前做状语,一般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翻译时,常需加介词“往”“向”等。 例如:“孔雀东南飞”中,“东南”为“向东南”之意。②时间名词用作状语。表示时间动作的经常性,含有“每”的意思,可译为“每天、每月、每年”等;如表示时间、动作的持续性、逐渐性,可译为“一天天地、一年年地”等。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为“每天”之意。(3)名词的使动用法有些名词在宾语之前,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翻译为“使(让)……”。例如:“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中,“王”为使动用法,“奉我为王”。
(4)名词的意动用法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即名词含有对宾语怎么样意思,翻译成“以……为……”“把……当作……”“对……感到……”。例如“稍稍宾客其父”中,“宾客”为意动用法,“把……当作宾客”。
2.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当形容词做主语或宾语时,它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某种性质或特征,而是表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例如:“险以远,则至者少”中,“险”“远”分别为“险峻的地方”“距离远的地方”之意,都是形容词活用为名词。(2)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带了宾语,而又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用作一动词。 例如:“亲贤臣,远小人”中,“亲”“远”都做动词,分别为“亲近”“远”之意。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当形容词后跟宾语时,可表附加某种特征在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就是使动用法,译为“使……”。 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为使动用法,“使……变绿”。(4)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还可以表示主语认为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翻译为“以……为……”“把……当作……”“对……感到…….”。例如:“渔人甚异之”中,“异”为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3.动词的活用(1)动词活用为名词动词如果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或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时动词就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例如:“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中,“谗”“讥”均在句中做宾语,为名词,分别翻译为“诬陷的话”“指责的话”。(2)动词的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是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宾语,那么该动词就有使动用法,有“使……”的意思。例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活”,翻译为“使……活命”。
教考通融 汇编整理
1.掌握现代汉语的正常语序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定语,一般由形容词、名词来充当;主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来充当;状语,一般由副词等来充当;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来充当;宾语,一般由名词、代词来充当。
2.根据现代汉语的词语搭配规律来分析判断词类活用情况
①句中一定要有谓语。如“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中的“籍吏民”少了一个谓语,所以“籍”应活用为动词,意为“造册登记”。
②名词放在谓语前作状语。如“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劝学》)中,“上”“下”是名词,分别在谓语“食”“饮”之前,作它们的状语,译为“向上”“向下”。③名词不能带宾语和补语(有时是介词结构作补语)。如“沛公军霸上”(《鸿门宴》)中,“军”是名词,是“军队”的意思,但由于后面接了一个表地点的名词“霸上”,所以活用为动词,译为“驻扎”。④名词、动词、形容词不能带宾语而强带了宾语,多是意动用法或使动用法。如“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中,“异”为形容词,这里用作意动词,是“认为……奇怪”的意思。又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鸿门宴》)中,“王”为名词,这里用作使动词,是“使……为王”的意思。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卜居》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体.忠贞之性,而见嫉妒,念谗佞之臣,承君顺非,而蒙富贵,己执忠正而身放弃,心迷意惑.,不知所为,乃往至太卜之家,稽问神明,决之蓍龟。卜己居世何所宜行.,冀闻异策.,以定嫌疑。故曰《卜居》也。
解析:D A项,“体”,前者动词,表现出;后者名词,身体。B项,“惑”,前者动词,被迷惑;后者名词,疑惑。C项,两个“行”,都是“做”。D项,“策”,前者名词,方法,办法;后者动词,拄着。
1.(2023·新课标II卷)太宗曰:“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小术:小巧的技巧无术:没有技巧片善:微小的长处盖:而是
【词类活用】奇:形容词用作名词,奇兵。【译文】古人临阵时出奇兵,攻击敌人意想不到之处,这也是变化的方法吗?
2.(2022·全国乙卷)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而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不逮,治国之本也。”(节选自《说苑·贵德》)
【词类活用】长年:形容词用作名词,年长的人。【译文】齐景公在寿宫游玩,看到年长的人背着柴并且脸上有饥饿的神色,齐景公怜悯他,叹息道:“让官吏去供养他。
3.(2021·全国乙卷)丁亥,制:“决死囚者,二日中五覆奏,下诸州者三覆奏。行刑之日,尚食勿进酒肉,内教坊及太常不举乐。皆令门下覆视,有据法当死而情可矜者,录状以闻。”由是全活甚众。(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词类活用】闻:使动用法,使……听到(上报)。【译文】(这些规定)都由门下省复核查验,有依据法令应当处死而情理上又值得怜悯的人,记下情况上报朝廷。
4.(2021·新高考I卷)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词类活用】忠:形容词用作名词,忠臣。佞:形容词用作名词,奸臣。【译文】君主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忠臣就会变为佞臣;君主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佞臣就会变成忠臣。
5.(2023·浙江5月三模)晋人闻之,曰:“君臣争以过为在己,且君下其臣犹如此,所谓上下一心,三军同力,未可攻也。”乃夜还师。孔子闻之曰:“楚庄王霸其有方矣。下士以一言而敌还,以安社稷,其霸不亦宜乎?”(节选自《新序·杂事第四》)
【词类活用】安:使动用法,使……安定。【译文】说了一句对臣下表示谦恭的话就使敌人退兵,来使国家安定,他称霸诸侯不也是应该的吗?
6.(2023·湖南长沙雅礼中学5月模拟)御孙曰:“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节选自司马光《训俭示康》)
【词类活用】丰:使动用法,使……丰裕。【译文】普通人(平民百姓)少欲就能自我谨慎,节约费用,远离罪过,使家庭丰裕。
7.(2023·辽宁丹东5月二模)初见(李)希烈,欲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人露刃争前迫真卿,将食其肉。诸将丛绕慢骂,举刃以拟之,真卿不动。希烈遽以身之,麾众令退,馆真卿而礼之。(节选自《旧唐书·颜真卿传》《资治通鉴》
【词类活用】馆:名词用作动词,安置在馆舍。【译文】李希烈急忙用身体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遮挡他,挥手命令众人退下,将颜真卿安置在馆舍,以礼待之。
8.(2023·广东湛江5月模拟)夫法者,末也。又加以惨毒繁难,而天下常以为急。礼者,本也。又加以和之简易,而天下常以为缓。如此而不治,则又从而尤之曰,是法未至也。则因而急之。甚矣,人之惑也!(节选自苏轼《礼以养人为本论》
【词类活用】急:意动用法,把……当作急事。【译文】像这样而(国家)得不到治理,就又跟着指责,说,这是刑法还不到位。因而就把使用刑法当作急事(来办)。
9.(2023·湖南岳阳5月模拟预测)(李)陵军五千人,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余人。且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余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单于既得陵,素闻其家声,及战又壮,乃以其女妻陵而贵之。汉闻,陵母妻子。(节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
【词类活用】贵:使动用法,使……显贵。【译文】(单于)平素听闻李陵家族的名声,等看到李陵作战时又发现他很勇敢,(单于)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陵使他显贵。
10.(2023·银川一中、昆明一中5月联合考试)楚王曰“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恐反人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节选自《战国策·楚策一)
【词类活用】内:名词用作状语,在国内。【译文】我自己料想,(单)凭楚国来对抗秦国,未必能够取得胜利。在国内与群臣谋划,也不值得依靠。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一般句子的结构,代词充当,形容词充当,副词充当,名词意动用法,动词活用,动词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形容词使动用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 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文词类活用,何谓词类活用,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试译以下文句,名词作一般动词,名词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普通名词使动用法,方位名词使动用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 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努力方向,知识图要,牛刀小试,名词活用,名词活用为动词的规律,动词活用,动词活用为名词的规律,动词作使动用法的规律,形容词活用,形容词作名词的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8799326979f03b68cbfed985436f7611.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