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试卷分项汇编专题10 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

    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试卷分项汇编专题10 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第1页
    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试卷分项汇编专题10 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第2页
    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试卷分项汇编专题10 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第3页
    还剩2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试卷分项汇编专题10 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试卷分项汇编专题10 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3·新课标卷·统考高考真题)我国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并在实践中应用。生产和生活中常采取的一些措施如下。
    ①低温储存,即果实、蔬菜等收获后在低温条件下存放
    ②春化处理,即对某些作物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进行适度低温处理
    ③风干储藏,即小麦、玉米等种子收获后经适当风干处理后储藏
    ④光周期处理,即在作物生长的某一时期控制每天光照和黑暗的相对时长
    ⑤合理密植,即栽种作物时做到密度适当,行距、株距合理
    ⑥间作种植,即同一生长期内,在同一块土地上隔行种植两种高矮不同的作物
    关于这些措施,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措施②④分别反映了低温和昼夜长短与作物开花的关系
    B.措施③⑤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有机物的消耗
    C.措施②⑤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
    D.措施①③④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作物或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度
    1.A
    【分析】常考的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增加通气量,抑制致病菌的无氧呼吸。2、酿酒时:早期通气--促进酵母菌有氧呼吸,利于菌种繁殖,后期密封发酵罐--促进酵母菌无氧呼吸,利于产生酒精。3、做馒头或面包时,加入酵母菌,酵母菌经过发酵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4、食醋、味精制作:向发酵罐中通入无菌空气,促进醋酸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有氧呼吸。5、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6、稻田定期排水:促进水稻根细胞有氧呼吸。7、提倡慢跑: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详解】A、措施②春化处理是为了促进花芽形成,反映了低温与作物开花的关系,④光周期处理,反映了昼夜长短与作物开花的关系,A正确;
    B、措施③风干储藏可以减少自由水,从而减弱细胞呼吸,降低有机物的消耗,⑤合理密植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能量利用率,促进光合作用,B错误;
    C、措施②春化处理是为了促进花芽形成,⑤⑥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C错误;
    D、措施①③的主要目的是降低作物或种子的呼吸作用强度,④光周期处理,目的是促进或抑制植物开花,D错误。
    故选A。
    2.(2023·全国·统考高考真题)植物激素是一类由植物体产生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植物幼嫩的芽中色氨酸可以转变成生长素
    B.生长素可以从产生部位运输到其他部位发挥作用
    C.生长素和乙烯可通过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D.植物体内生长素可以作为催化剂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过程
    2.D
    【分析】植物激素是植物产生的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微量有机物。
    【详解】A、生长素的产生位置主要是植物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色氨酸是合成生长素的原料,A正确;
    B、植物激素都是由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的,B正确;
    C、植物激素之间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共同影响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C正确;
    D、生长素是信号分子,不是催化剂,催化是酶的作用,D错误。
    故选D。
    3.(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多年生植物甲为一种重要经济作物,果实采收期一般在10月,在生长过程中常受到寄生植物乙的危害(植物乙的果实成熟期为当年10月到次年2月)。为阻断植物乙的传播和蔓延,科研人员选用不同稀释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M喷施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曲线1:稀释浓度为1/100;曲线2:稀释浓度为1/200;曲线3:稀释浓度为1/400;曲线4:对照组
    A.据图综合分析,为防治乙的危害,M的稀释浓度应选用1/400
    B.植物乙对照组的曲线逐渐下降,说明其生长逐渐减弱
    C.喷施M时间选择甲果实采收后,乙果实未大量成熟前
    D.植物生长调节剂M与植物激素脱落酸的作用相似
    3.B
    【分析】左图表示的是植物生长调节剂M对甲的影响,浓度高落叶率提高,和对照组4比较,3的落叶率低,是较适宜浓度;右图表示植物生长调节剂M对乙的影响,为阻断植物乙的传播和蔓延,落叶率高更好。
    【详解】A、左图表示的是不同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M对甲的影响,浓度高落叶率提高,和对照组4比较,3的落叶率低,是较适宜浓度;右图表示植物生长调节剂M对乙的影响,目的是为阻断植物乙的传播和蔓延,落叶率高更有利于阻断乙的危害,综合分析3曲线对应的浓度最好,M的稀释浓度应选用1/400,A正确;
    B、植物乙对照组的曲线逐渐下降,说明落叶率下降,说明其生长逐渐增强,B错误;
    C、喷施M应该减弱对甲果实的影响,避免影响产量,而对于乙应该防止其果实时间选择甲果实采收后,乙果实未大量成熟前,防止其种子传播,C正确;
    D、植物生长调节剂M可提高落叶率,和脱落酸的作用相似,D正确。
    故选B。
    4.(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为研究红光、远红光及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小组进行黑暗条件下莴苣种子萌发的实验。其中红光和远红光对莴苣种子赤霉素含量的影响如图甲所示,红光、远红光及外施赤霉素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如图乙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远红光处理莴苣种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种子萌发
    B.红光能激活光敏色素,促进合成赤霉素相关基因的表达
    C.红光与赤霉素处理相比,莴苣种子萌发的响应时间相同
    D.若红光处理结合外施脱落酸,莴苣种子萌发率比单独红光处理高
    4.B
    【分析】赤霉素能够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能够维持种子休眠,二者作用相反。
    【详解】A、图甲显示远红光使种子赤霉素含量下降,进而抑制种子萌发,与图乙结果相符,而不是远红光处理莴苣种子使赤霉素含量增加,A错误;
    B、图甲显示红光能使种子赤霉素含量增加,其机理为红光将光敏色素激活,进而调节相关基因表达,B正确;
    C、图乙显示红光处理6天左右莴苣种子开始萌发,赤霉素处理10天时莴苣种子开始萌发,两种处理莴苣种子萌发的响应时间不同,C错误;
    D、红光处理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会抑制种子萌发,二者作用相反,所以红光处理结合外施脱落酸,莴苣种子萌发率比单独红光处理低,D错误。
    故选B。
    5.(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某研学小组参加劳动实践,在校园试验田扦插繁殖药用植物两面针种苗。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插条只能保留1个芽以避免养分竞争
    B.插条均应剪去多数叶片以避免蒸腾作用过度
    C.插条的不同处理方法均应避免使用较高浓度NAA
    D.插条均须在黑暗条件下培养以避免光抑制生根
    5.B
    【分析】在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中,为提高扞插枝条的成活率,常常去掉插条上的多数叶片以降低其蒸腾作用,同时要保留3-4个芽,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有利于插条生根。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时,常常选择不同的方法,若生长素浓度较低,则采用浸泡法,若生长素浓度较高,则采用沾蘸法。
    【详解】A、为提高扞插枝条的成活率,插条一般保留3-4个芽,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有利于插条生根,A错误;
    B、当插条上叶片较多时,蒸腾作用过于旺盛,导致插条失水过多死亡,因此应剪去多数叶片以降低蒸腾作用,B正确;
    C、较高浓度的NAA可以选用沾蘸法,低浓度NAA可以选用浸泡法,C错误;
    D、为降低插条的蒸腾作用,同时又可以使其进行光合作用,常常在弱光下进行扦插,D错误。
    故选B。
    6.(2023·广东·统考高考真题)种植和欣赏水仙是广东的春节习俗。当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其体内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导致徒长甚至倒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水仙光敏色素感受的光信号发生改变
    B.水仙叶绿素传递的光信号发生改变
    C.水仙转入室内后不能发生向光性弯曲
    D.强光促进了水仙花茎及叶的伸长生长
    6.A
    【分析】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一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详解】A、当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光信号发生变化,光敏色素作为光信号的受体感受的光信号发生改变,影响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水仙徒长甚至倒伏,A正确;
    B、叶绿素可以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叶绿素本身不传递光信号,B错误;
    C、植物的向光性是指在单侧光的作用下,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于背光侧,导致背光侧生长快,向光侧生长慢,植物向光弯曲。水仙转入室内后,若给以单侧光,植物仍可以发生向光弯曲,C错误;
    D、室外栽培的水仙被移入室内后,光照强度减弱,D错误。
    故选A。
    7.(2023·北京·统考高考真题)水稻种子萌发后不久,主根生长速率开始下降直至停止。此过程中乙烯含量逐渐升高,赤霉素含量逐渐下降。外源乙烯和赤霉素对主根生长的影响如图。以下关于乙烯和赤霉素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乙烯抑制主根生长
    B.赤霉素促进主根生长
    C.赤霉素和乙烯可能通过不同途径调节主根生长
    D.乙烯增强赤霉素对主根生长的促进作用
    7.D
    【分析】赤霉素促进麦芽糖的转化(诱导α—淀粉酶形成);促进营养生长(对根的生长无促进作用,但显著促进茎叶的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打破休眠等。赤霉素最突出的作用是加速细胞的伸长(赤霉素可以提高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含量,而生长素直接调节细胞的伸长),对细胞的分裂也有促进作用,它可以促进细胞的扩大(但不引起细胞壁的酸化)。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详解】A、与对照相比,外源施加乙烯主根长度反而减少,说明乙烯可以抑制主根生长,A正确;
    B、与对照相比,外源施加赤霉素,主根长度增长,说明赤霉素可以促进主根生长,B正确;
    C、乙烯可以抑制主根生长,赤霉素可以促进主根生长,说明赤霉素和乙烯可能通过不同途径调节主根生长,C正确;
    D、同时施加赤霉素和乙烯,主根长度与对照相比减少,与单独施加赤霉素相比也是减少,说明乙烯抑制赤霉素对主根生长的促进作用,D错误。
    故选D。
    8.(2023·山东·高考真题)拟南芥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的,以其幼苗为实验材料进行向光性实验,处理方式及处理后4组幼苗的生长、向光弯曲情况如图表所示。由该实验结果不能得出的是( )
    A.结构Ⅰ中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
    B.①②之间有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C.甲组的①②之间有生长素分布不均的部位
    D.②③之间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
    8.D
    【分析】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由于单侧光照射后,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生长速度比向光侧快,因而向光弯曲。
    【详解】A、据表格和题图可知,不切断任何部位,该幼苗正常弯曲生长,但在①处切断,即去除结构Ⅰ,生长变慢,推测结构Ⅰ中有产生生长素的部位,A不符合题意;
    BC、据表格可知,在①处切断,该幼苗缓慢生长且弯曲,而在②处切断后,该幼苗不能生长,推测①②之间含有生长素,且具有感光部位;推测可能是受到单侧光照射后,①②之间生长素分布不均,最终导致生长不均匀,出现弯曲生长,BC不符合题意;
    D、在②处切断和在③处切断,两组实验结果相同:幼苗都不生长、不弯曲,说明此时不能产生生长素,也无法得出有无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D符合题意。
    故选D。
    9.(2023·浙江·统考高考真题)研究人员取带叶的某植物茎段,切去叶片,保留叶柄,然后将茎段培养在含一定浓度乙烯的空气中,分别在不同时间用一定浓度IAA处理切口。在不同时间测定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本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切去叶片可排除叶片内源性IAA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B.越迟使用IAA处理,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明显
    C.IAA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
    D.不同时间的IAA处理效果体现IAA作用的两重性
    9.A
    【分析】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类,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 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 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
    【详解】A、切去叶片,目的是排除叶片内源性IAA对实验结果的干扰,A正确;
    B、据图分析,越迟使用IAA处理,叶柄脱落所需的折断强度越低,因此抑制叶柄脱落的效应越弱,B错误;
    C、有图分析,不使用IAA处理,只有乙烯,会促进叶柄脱落;越早使用IAA会抑制叶柄脱落,因此IAA与乙烯对叶柄脱落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C错误;
    D、图中,不同时间的IAA处理效果均表现为抑制折断,因此不能体现IAA作用的两重性,D错误。
    故选A。
    二、多选题
    10.(2023·湖南·统考高考真题)番茄果实发育历时约53天达到完熟期,该过程受脱落酸和乙烯的调控,且果实发育过程中种子的脱落酸和乙烯含量达到峰值时间均早于果肉。基因NCEDI和AC01分别是脱落酸和乙烯合成的关键基因。NDGA抑制NCED1酶活性,1-MCP抑制乙烯合成。花后40天果实经不同处理后果实中脱落酸和乙烯含量的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番茄种子的成熟期早于果肉,这种发育模式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B.果实发育过程中脱落酸生成时,果实中必需有NCEDI酶的合成
    C.NCED1酶失活,ACO1基因的表达可能延迟
    D.脱落酸诱导了乙烯的合成,其诱导效应可被1-MCP消除
    10.ACD
    【分析】脱落酸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可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
    【详解】A、种子的成熟期早于果肉,能确保果实成熟后被传播时的种子也是成熟的,有利于种群的繁衍,A正确;
    B、由题干信息可知,基因NCED1是脱落酸合成的关键基因,且由左题图分析可知,NCED1酶活性被抑制时几乎没有脱落酸,所以只能说明脱落酸的生成必须有NCED1酶的作用,但不能说明脱落酸合成的同时就必须有NCED1酶的合成,B错误;
    C、基因ACOI是乙烯合成的关键基因,由右题图分析可知,NDGA组(抑制NCEDI酶)前10天乙烯含量都很少,第10-12天乙烯含量略有一点增加,后面时间乙烯含量未知,因此,NCED1酶失活,ACOI基因的表达可能延迟,C正确;
    D、由右图分析可知,脱落酸组乙烯含量更多,所以可推测脱落酸诱导了乙烯合成,但脱落酸+1-MCP组乙烯含量极少,说明其诱导效应可被1-MCP消除,D正确。
    故选ACD。
    三、综合题
    11.(2023·山西·统考高考真题)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多种因素调控。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增殖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细胞增殖具有周期性,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物质准备过程主要包括___________。
    (2)植物细胞分裂是由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协同作用完成的。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
    (3)给黑暗中生长的幼苗照光后幼苗的形态出现明显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光信号的受体有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除了光,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还有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
    11.(1)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促进细胞核的分裂 促进细胞质的分裂
    (3)光敏色素 温度、重力
    【分析】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受到光照射后→光敏色素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传导到细胞核内→基因选择性表达→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详解】(1)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物质准备,物质准备过程主要包括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在促进细胞分裂方面,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核的分裂,而细胞分裂素主要表现在促进细胞质的分裂,二者协调促进细胞分裂的完成,表现出协同作用。
    (3)植物能对光作出反应,是因为其具有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给黑暗中生长的幼苗照光后幼苗的形态出现明显变化,在这一过程中感受光信号的受体有光敏色素,光敏色素接受光照后,结构发生改变,该信息传导到细胞核,进而调控基因的表达,表现出生物学效应;除了光,温度(如植物代谢会随温度不同而有旺盛和缓慢之分)、重力等环境因素也会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
    12.(2023·湖北·统考高考真题)乙烯(C2H4)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为研究乙烯作用机制,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
    【实验一】乙烯处理植物叶片2小时后,发现该植物基因组中有2689个基因的表达水平升高,2374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下降。
    【实验二】某一稳定遗传的植物突变体甲,失去了对乙烯作用的响应(乙烯不敏感型)。将该突变体与野生型植株杂交,F1植株表型为乙烯不敏感。F1自交产生的F2植株中,乙烯不敏感型与敏感型的植株比例为9:7.
    【实验三】科学家发现基因A与植物对乙烯的响应有关,该基因编码一种膜蛋白,推测该蛋白能与乙烯结合。为验证该推测,研究者先构建含基因A的表达载体,将其转入到酵母菌中,筛选出成功表达蛋白A的酵母菌,用放射性同位素14C标记乙烯(14C2H4),再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实验,其中实验组是用不同浓度的14C2H4与表达有蛋白A的酵母菌混合6小时,通过离心分离酵母菌,再检测酵母菌结合14C2H4的量。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可通过分析叶肉细胞中的_______(填“DNA”或“mRNA”)含量得出。
    (2)实验二F2植株出现不敏感型与敏感型比例为9:7的原因是_________。
    (3)实验三的对照组为:用不同浓度的14C2H4与_______混合6小时,通过离心分离酵母菌,再检测酵母菌结合14C2H4的量。
    (4)实验三中随着14C2H4相对浓度升高,实验组曲线上升趋势变缓的原因是______。
    (5)实验三的结论是________。
    12.(1)mRNA
    (2)控制对乙烯敏感度的基因有两对,这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不表达蛋白A的酵母菌
    (4)导入酵母菌的蛋白A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A数量有限
    (5)基因A与植物对乙烯的响应有关
    【分析】乙烯是一种植物激素,具有催熟作用。
    【详解】(1)基因表达包含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的产物是mRNA,mRNA也是翻译的模板,所以分析叶肉细胞中的mRNA含量可知道实验一中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
    (2)将突变体甲与野生型植株杂交,得到F1,F1自交产生的F2植株中,乙烯不敏感型与敏感型的植株比例为9:7,是9:3:3:1的变式,说明控制乙烯敏感度的基因有两对,并且这两对基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3)该实验目的是通过基因A控制的蛋白质能与乙烯结合,证明基因A与植物对乙烯的相应有关,自变量是有无蛋白A,实验组是表达有蛋白A的酵母菌,对照组则是不表达蛋白A的酵母菌。
    (4)分析曲线,横坐标是14C2H4浓度的相对值,纵坐标是酵母菌结合14C2H4的量,酵母菌是通过合成蛋白A与14C2H4结合的,故实验组的曲线上升趋势变慢,可能是因为导入了基因A的酵母菌能合成的蛋白A数量有限。
    (5)本实验是通过基因A控制的蛋白质能与乙烯结合,证明基因A与植物对乙烯的相应有关,故实验结论是基因A与植物对乙烯的相应有关。
    分组
    处理
    生长情况
    弯曲情况

    不切断
    正常
    弯曲

    在①处切断

    弯曲

    在②处切断
    不生长
    不弯曲

    在③处切断
    不生长
    不弯曲
    一、单选题
    1.(2023·安徽安庆·安庆一中校考三模)研究者以拟南芥根段作为组织培养材料,探讨了激素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生芽的机制。在愈伤组织生芽过程中,细胞分裂素(CK)通过A基因和W基因起作用。为探讨A基因与W基因的关系,用转基因方法在突变体a(A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中过量表达W基因,获得材料甲。将材料甲、突变体a和野生型三组愈伤组织在CK与生长素比例高(高CK)的培养基中培养,三组愈伤组织分化出芽的比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伸长生长
    B.A基因表达产物可能调控W基因表达
    C.A基因表达产物是诱导出芽的必要条件
    D.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1.B
    【分析】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技发育、叶绿素合成。
    【详解】A、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分裂,A错误;
    B、野生型A基因正常,突变体a的A基因功能缺失,根据图可知高CK诱导8d后野生型愈伤组织分化生芽的比例开始增加,突变体a愈伤组织分化生芽的比例为0,材料甲A基因功能缺失但W基因过量表达,愈伤组织也可以分化为芽,据此推测A基因表达产物可能调控W基因表达,B正确;
    C、材料甲A基因功能缺失,愈伤组织仍可以分化为芽,因此A基因表达产物不是诱导出芽的必要条件,C错误;
    D、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由形态学下端运往形态学上端,D错误。
    故选B。
    2.(2023·广东·广州市第二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植物褪黑素于1993年在日本牵牛花中首次被发现,植物褪黑素具有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的应答作用。为了解植物褪黑素(MT)对Cd2+(镉离子)胁迫下水稻幼根生长发育的影响,某研究小组测定不同浓度的Cd*胁迫和褪黑素处理下水稻幼根的总长度(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褪黑素是人工合成的具有微量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B.从图中可以看出,MT能缓解Cd2+对水稻幼根生长的危害,提高其对Cd2+的耐受程度
    C.MT缓解Cd2+对水稻幼根生长的危害的最适浓度是10μml·L-1
    D.不同浓度的MT处理对植物幼根的生长表现出了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效应
    2.D
    【分析】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详解】A、根据题干“植物褪黑素于1993年在日本牵牛花中首次被发现,植物褪黑素具有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的应答作用”可知,植物褪黑素是一种植物激素,而不是人工合成的具有微量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错误;
    B、从图中可以看出,适宜浓度MT能缓解Cd2+对水稻幼根生长的危害,提高其对Cd2+的耐受程度,而高浓度的MT会加深Cd2+对水稻幼根生长的危害,B错误;
    C、MT缓解Cd2+对水稻幼根生长的危害的最适浓度无法确定,C错误;
    D、据图可知,在0μml·L-1的Cd2+的条件下,与0μml·L-1MT处理相比,10μml·L-1MT和100μml·L-1MT对幼根的总长度有促进作用,而1000μml·L-1MT对幼根的总长度有抑制作用,因此不同浓度的MT处理对植物幼根的生长表现出了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效应,D正确。
    故选D。
    3.(2023·河北沧州·校考模拟预测)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BA)处理山茶插条,一段时间后统计其生根数,计算生根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将插条的形态学上端浸泡在IBA溶液中
    B.IBA可以提亮山茶插条的生根率
    C.IBA浓度过高会抑制山茶插条生根
    D.保进生根的最适1BA浓度范围是 SKIPIF 1 < 0
    3.B
    【分析】由图可知,不同浓度的处理后,山茶插条的生根率均高于对照组。
    【详解】A、应将插条的形态学下端浸泡在IBA溶液中,A错误;
    BCD、由图可知,不同IBA浓度的处理后,山茶插条的生根率均高于对照组,促进生根的最适IBA浓度范围是100-500mg/L,但无法获知浓度过高是否抑制山茶插条生根,B正确,C、D错误。
    故选B。
    4.(2023·广东·广州市第二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坐果指经受精形成的幼果能正常生长发育而不脱落。赤霉素(GA)能提高番茄坐果率,人工合成的番茄灵(PCPA)也有提高坐果率的效果。某科研小组利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番茄灵进行一系列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番茄灵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B.B组处理方法是用一定浓度的PCPA培养番茄
    C.生产中,赤霉素和番茄灵共同使用时,坐果率明显提高
    D.实验结果说明赤霉素和番茄灵都能提高坐果率,赤霉素更明显
    4.D
    【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定义: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特点: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在农林园艺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
    【详解】A、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番茄灵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正确;
    B、实验设计满足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本实验是利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番茄灵进行一系列实验,分析图可知还缺一组即用一定浓度的PCPA培养番茄,B正确;
    C、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霉素和番茄灵共同使用时,坐果率明显提高,C正确;
    D、实验结果说明赤霉素和番茄灵都能提高坐果率,番茄灵更明显,D错误。
    故选D。
    5.(2023·江苏·统考模拟预测)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乙图中四个点中只有a点是抑制作用
    B.光不仅能够为植物提供能量,还能作为信号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
    C.丙图A段产生生长素,向B段运输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D.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预实验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
    5.D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图甲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芽对生长素更敏感;曲线图中横轴以上都表示促进作用,横轴以下都表示抑制作用,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乙图表示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丙图的A是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是感光部位;B是尖端下面的伸长区。
    【详解】A、图甲中根在生长素浓度小于10-8 ml/L表现为促进,大于该浓度表现为抑制,芽在生长素浓度小于10-6 ml/L表现为促进,大于该浓度表现为抑制,表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图乙中受重力影响,b点生长素浓度小于a点,b点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a点一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根的生长,表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乙图中由于重力作用,b、d侧浓度低,a、c侧生长素浓度高,根的远地一侧b生长快,近地一侧a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芽的近地一侧c促进作用强,生长快,远地一侧d促进作用弱,生长慢,故只有a点是抑制作用,A正确;
    B、光不仅能够为植物提供能量(光反应过程),还能作为信号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B正确;
    C、丙图A段为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向B段运输为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
    D、预实验的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缩小最适浓度的范围),减少人力、财力、物力的损失,D错误。
    故选D。
    6.(2023·河北·河北巨鹿中学校联考三模)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通过为细胞提供能量来调节细胞的生命活动
    B.两者的分泌既受基因调控,又能影响基因表达
    C.两者都能促进果实的形成和成熟,并表现出协同作用
    D.两者都是由植物的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微量有机物
    6.B
    【分析】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
    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详解】A、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不能提供能量,A错误;
    B、两者的分泌既受基因调控,又能影响基因表达,B正确;
    C、促进果实成熟的激素是乙烯,C错误;
    D、两者都是由植物的特定部位产生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没有内分泌细胞,D错误。
    故选B。
    7.(2023·广西南宁·南宁二中校考模拟预测)如图甲表示水平放置的幼苗根、茎的生长状况,如图乙是同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乙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图甲A处的生长素浓度一定高于10-2ml·L-1
    C.e表示抑制根,f表示抑制芽,m表示抑制茎
    D.促进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
    7.A
    【分析】低浓度生长素可促进植株生长,而高浓度生长素会抑制植株生长。
    【详解】A、图甲低浓度(C处)促进根生长,而高浓度(D处)抑制根生长,图乙体现生长素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故图甲和图乙都能表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特点,A正确;
    B、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较低,图甲A处生长素起促进作用,生长素浓度低于10-2ml·L-1,B错误;
    C、由图乙可以看出,e表示抑制根,f表示抑制芽,但m对茎既不促进也不抑制,C错误;
    D、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促进不同种类的植物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D错误。
    故选A。
    8.(2023·广西·模拟预测)研究表明,大熊猫是由以肉食为主的始熊猫进化而来,历经约800万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研究大熊猫进化
    B.对大熊猫尿液成分分析,可能检测到生长素
    C.大熊猫食性进化的实质是有利变异的保存
    D.大熊猫食性进化可能是竞争的加剧造成的
    8.C
    【分析】1、放射性元素会自发衰变,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研究生物进化。
    2、生物的变异具有不定向性。
    【详解】A、放射性元素会自发衰变,衰变的时间(半衰期)是固定的,因此化石中的“放射性同位素”可用于研究大熊猫进化,A正确;
    B、大熊猫吃竹子等植物,其中含有生长素,但大熊猫不能利用植物激素,因此会通过尿液排出,B正确;
    C、大熊猫食性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是有利变异的保存,C错误;
    D、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大熊猫食性进化可能是因为竞争的加剧,D正确。
    故选C。
    9.(2023·陕西·统考一模)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
    B.生产啤酒时通常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因为赤霉素可催化种子的淀粉水解
    C.在芽等幼嫩的部位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生长素
    D.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只存在激素调节
    9.A
    【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自身合成的、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生长素: 能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形成和生长;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解除休眠等;脱落酸:促进叶和果实的脱落。
    【详解】A、植物的器官生长、发育,往往是不同激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的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A正确;
    B、生产啤酒时通常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种子,因为赤霉素可诱导种子中淀粉酶的合成,进而催化种子中淀粉的水解,B错误;
    C、在芽等幼嫩的部位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不能用双缩脲试剂鉴定生长素,因为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而不是蛋白质,C错误;
    D、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激素调节是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D错误。
    故选A。
    10.(2023·江苏扬州·扬州中学校考三模)植物生长发育是由基因表达调控、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根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可以将重力信号转换为生长素合成信号
    B.年轮、春化作用均能说明湿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
    C.种子的萌发是受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控的生命活动过程
    D.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分子结构和生理作用都与植物激素类似的化合物
    10.C
    【分析】植物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详解】A、植物根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质和细胞,可以将重力信号转换成运输生长素的信号,进而实现对根生长的调节,A错误;
    B、冬小麦需经历低温诱导才能开花结实,即春化作用,年轮的形成与温度对细胞的生长速率的影响有关,这些都说明温度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B错误;
    C、种子的萌发作为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一个环节,受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多种激素的调节,即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到了包括激素在内的多种因素的调节作用,C正确;
    D、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的化学物质,但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并不类似,D错误。
    故选C。
    11.(2023·辽宁沈阳·沈阳二中校考模拟预测)科学家研究了绞股蓝种子中赤霉素和脱落酸在分子水平上的调节机理,以及环境因素对这两种激素合成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蛋白质2可能是α-淀粉酶
    B.蛋白质3一定是光敏色素
    C.种子的萌发根本上是由脱落酸和赤霉素相对含量决定的
    D.据图可知温度较低、播种浅更有利于绞股蓝种子发芽
    11.D
    【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详解】A、α-淀粉酶可以使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分子物质,通过呼吸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而由图分析可知,蛋白质2抑制种子萌发,蛋白质2可以促进蛋白质1的合成,因此蛋白质2不能是α-淀粉酶,A错误;
    B、光敏色素为光的受体,而根据题图,光会抑制蛋白质3的合成,因此蛋白质3不是光敏色素,B错误;
    C、种子的萌发根本上是由基因决定的,C错误;
    D、低温时会抑制蛋白质4的合成,进而有利于赤霉素的合成,抑制脱落酸的合成,同理种得浅的种子更容易感受到外界的光线,光照能通过抑制蛋白质3的合成进而促进赤霉素合成、抑制脱落酸的产生,最终通过抑制蛋白质 1和2的合成解除种子休眠,促进其萌发,D正确。
    故选D。
    12.(2023·广东梅州·统考三模)为研究拟南芥中IAA调控植物初生根生长的机制,研究人员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由实验可知,IAA和GA对根的生长影响具有协同作用
    B.该实验证实GA通过促进IAA合成来促进根的生长
    C.该实验的自变量不只有一个,植物种类属于无关变量
    D.去掉顶芽的拟南芥的生长素含量会低于正常植株的
    12.B
    【分析】分析题图:对完整植株施用GA后,拟南芥初生根长度增加;去掉顶芽的拟南芥初生根长度下降;去掉顶芽后加入IAA和GA后,拟南芥初生根长度增加,与完整植株施用GA结果一致。
    【详解】A、根据甲和乙未用GA(或乙、丙用水)处理的两组实验比较可知,IAA具有促进根生长的作用,根据甲的两组实验可知,GA具有促进根生长的作用,A正确;
    B、该实验不能证实GA通过促进IAA合成来促进根生长,B错误;
    C、该实验的自变量有拟南芥是否去掉顶芽、是否用GA处理、是否用IAA处理,无关变量包括植物种类等,C正确;
    D、植物激素属于微量有机物,顶芽、侧芽都能合成,所以去掉顶芽后IAA合成量减少,含量会降低,D正确。
    故选B。
    13.(2023·江苏扬州·江苏省高邮中学校考模拟预测)生长素对细胞生长调节的机理如下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生长素主要通过控制乙烯的合成参与细胞代谢,调控细胞的伸长
    B.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和直接抑制细胞伸长的作用
    C.植物体中能合成生长素的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合成乙烯的部位不一定能合成生长素
    D.生长素和乙烯均可通过主动运输进行细胞间的跨膜运输
    13.C
    【分析】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细胞的伸长,但生长素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增高,反过来又抑制生长素促进切段细胞伸长的作用,说明生长素与乙烯共同调节切段细胞的伸长。
    【详解】A、生长素属于信息分子,通过调控细胞代谢,从而调控细胞的伸长,生长素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才会促进切段中乙烯的合成,从而控制生长,激素不能直接参与细胞代谢,A错误;
    B、乙烯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乙烯是信息分子,不能直接抑制细胞伸长的作用,其调节作用,B错误;
    C、植物体中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合成生长素的主要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有的部位不能合成生长素(如无尖端的胚芽鞘就不能合成),C正确;
    D、生长素可通过主动运输进行细胞间的跨膜运输,乙烯是气体,通过自由扩散进行细胞间的跨膜运输,D错误。
    故选C。
    二、综合题
    14.(2023·安徽合肥·合肥一中校考模拟预测)水稻是我国的主粮之一,对水稻的研究历来备受关注。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会使水稻大量减产,加剧粮食安全问题。研究水稻适应温度变化的调控机制,对水稻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发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容易受温度影响,由此推测低温冷害导致稻谷减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水的比热容大,可用于调节和改善田间小气候,农业生产上可采取灌________(填“深水”或“浅水”)帮助水稻防御低温。
    (2)高温热害也是限制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籽粒形成期的水稻遭遇高温,叶绿素含量会显著减少,光合作用强度下降,____________减少,导致水稻减产。高温还会导致水稻产生大量活性氧,超过水稻体内抗氧化酶催化活性氧代谢的限度,进而损伤核物质。油菜素内酯能减小活性氧对水稻核物质的损伤,推测油菜素内酯的作用原理是提高了________________。
    (3)请设计实验验证施用油菜素内酶类调节剂能够提高水稻在高温胁迫下的结实率(实粒数占总粒数的比例),并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____________
    14.(1)低温使水稻成熟花粉粒数量减少,造成水稻受粉减少,产生种子的数量减少 深水
    (2)(籽粒)有机物积累量 水稻体内抗氧化酶活性
    (3)实验思路:将长势相同的同种水稻分为甲、乙两组,均置于高温下培养,对甲组水稻适时适量施用油菜素内酯类调节剂。统计两组水稻种子实粒数与总数,计算结实率。预期结果:甲组水稻结实率明显高于乙组。
    【分析】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赤霉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主要作用: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分布: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主要作用: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各个部位。主要作用:促进果实成熟。
    油菜素内酯可用于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和促进细胞分裂。
    【详解】(1)研究发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容易受温度影响,由此推测低温冷害导致低温使水稻成熟花粉粒数量减少,造成水稻受粉减少,产生种子的数量减少。水的比热容大,可用于调节和改善田间小气候,农业生产上可采取灌“深水”的措施来帮助水稻防御低温,避免减产。
    (2)高温热害也是限制农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籽粒形成期的水稻遭遇高温,叶绿素含量会显著减少,光反应速率下降,进而使得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籽粒)有机物积累量减少,导致水稻减产,另外,高温还会导致水稻产生大量活性氧,超过水稻体内抗氧化酶催化活性氧代谢的限度,进而损伤核物质,导致影响细胞正常的代谢水平,导致减产。而油菜素内酯能减小活性氧对水稻核物质的损伤,推测油菜素内酯的作用原理是提高了水稻体内抗氧化酶活性,进而避免了对细胞核物质造成损伤。
    (3)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施用油菜素内酶类调节剂能够提高水稻在高温胁迫下的结实率,即本实验中的自变量为是否使用油菜素内酯,因变量是水稻的结实率,其他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同时实验设计中需要制造高温胁迫环境,因此实验设计思路可表述为:将长势相同的同种水稻分为甲、乙两组,均置于高温下培养,对甲组水稻适时适量施用油菜素内酯类调节剂。统计两组水稻种子实粒数与总数,计算结实率。预期结果:甲组水稻结实率明显高于乙组。
    15.(2023·北京·北京四中校考模拟预测)科学家依据油菜素内酯(brassinlide,BL)的基本化学结构特征,鉴定到大约60种与BL结构与功能相似的植物甾醇,统称为油菜素甾醇类物质(Brassinsterids,BR)。BR与其他植物激素一起参与调节植物发育,包括茎叶的生长、根的生长以及种子的萌发等。
    (1)BR是近几十年,继生长素、________________之后被确定的第六大植物激素,请列举化学物质被确定为植物激素的标准(或植物激素的特征),请写出4条________________。
    (2)IAA可以通过促进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促进植物的生长,科研工作者以拟南芥为实验材料,研究了BL(1nml/L)与IAA在植物侧根发育中的作用,如图1。
    ①将发育状况基本相同的拟南芥幼苗用于实验,图1设计了________________组实验,激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的一组其侧根数目作为计算百分比的标准(100%)或对照组。
    ②据图1分析:IAA对侧根发育的作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③BL和IAA协同效应发生在IAA________________浓度范围。
    (3)科研工作者克隆到了BL合成信号通路中的2个关键基因(CPD和DWF4),并检测了侧根中的mRNA含量。图2说明,BL的合成受到________________调节,图3说明体内BL含量受________________机制调节维持相对稳定。

    15.(1)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 内源性(或特定部分产生)、可运输性、微量高效的有机物、调节作用
    (2)伸长 10/十 1nml/LBL且不含生长素(0nml/LIAA) 低浓度抑制,高浓度促进侧根生长 1~20nml/L(5~20nml/L)
    (3)昼夜节律 负反馈
    【分析】图1:自变量为IAA浓度及是否加入BL,因变量为侧根的形成情况,需注意加BL组与不加BL组的空白对照不一样,前者侧根形成率约100%,后者侧根形成率约70%左右;图2:自变量为昼夜节律,因变量为CPDmRNA的量;图3:+BL组CPD和DWF4的表达量低于不加BL组。
    【详解】(1)已有的五大激素分别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生长素;植物激素由植物产生,从产生部位运输至作用部位,因此植物激素具有的特征是:内源性(或特定部分产生)、可运输性、微量高效的有机物、调节作用。
    (2) IAA可以通过促进细胞伸长生长促进植物的生长;①据图1可知,曲线共10个点,推知设置了10组实验,激素组成为1nml/LBL且不含生长素的组侧根形成为100%,可为对照。②据图可知,不加BL组,低浓度下IAA抑制侧根生长,高浓度(如大于5nml/L)时促进侧根生长。③据图可知,不加BL组,IAA浓度大于5nml/L时促进侧根生长,且浓度大于20nml/L后,不加BL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加BL组,故此时生长素起促进作用而BL起抑制作用。因此BL和IAA协同效应发生在20nml/L浓度之前的范围,即1~20nml/L(5~20nml/L)。
    (3) 图2横坐标为昼夜节律,纵坐标为CPDmRNA量,所示结果说明BL的合成受到昼夜节律的调节,图3+BL组,两种关键基因的表达量均变小,所示结果说明体内BL含量受负反馈机制调节以维持相对稳定。
    16.(2023·广东·模拟预测)水稻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有效分蘖是高产的关键。分蘖是水稻麦、类等禾本科作物的一种特殊的分枝(相当于侧芽)现象,顶端优势是植物分枝调控的核心问题。为探究外源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对不同磷浓度处理条件下水稻分蘖数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取若干长势相同的水稻幼苗进行实验,并在水稻灌浆期统计分蘖数,分组、处理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NPA为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NP为正常供磷条件,IP为低磷条件。
    (1)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是由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这些生长素可通过________方式逐渐向下运输,使枝条上部的侧芽发育受到抑制,植株因而表现出顶端优势。
    (2)根据甲、乙两组的实验结果可知,正常供磷条件下,NPA最可能通过________促进水稻分蘖的发生。综合表中数据可知,除了生长素之外,水稻体内可能还存在其他因素抑制分蘖的发生,判断依据是________。
    (3)在实际生产中,除了分蘖数外,分蘖角度(指植株主茎与分蘖之间的夹角,如图中 SKIPIF 1 < 0 角)也是水稻栽培和品种选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性状。根据分蘖角度一般可将水稻分为两类:分蘖角度较小的直立型和分蘖角度较大的散生型。某研究所在搜集稻种资源时,发现一株分蘖角度可随生育进程呈动态变化的水稻,并初步判断该植株在理论上符合高产要求。这株水稻在分蘖期(生长前期)表现为散生型、进入抽穗期(生长后期或成熟期)后逐渐表现为直立型。请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尝试从光能利用、种间关系及机械化收割的便捷性等角度分析,为何该研究所初步判断这株水稻在理论上符合高产要求?________
    16.(1)色氨酸 极性运输(或主动运输)
    (2)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甲、丙两组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供磷条件相比,低磷条件会导致水稻分蘖数减少,即低磷条件抑制了水稻分蘖的发生。再根据丙、丁两组实验结果可知,与单独的低磷条件相比,低磷条件下进一步施加NPA不能增加水稻的分蘖数,且分蘖数与单独的低磷处理的分蘖数相近(或差异不显著)
    (3)分蘖期(生长前期)表现为散生型,分蘖角度大,可增大水稻植株受光面积,光能利用率高,同时抑制稻田下部的杂草生长;进入抽穗期(生长后期或成熟期)后逐渐表现为直立型,分蘖角度小,茎秆直立,稻田通风好、湿度低,不易感染病虫害,利于水稻高产且便于机械化收割。
    【分析】分析题意,本实验目的是探究外源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对不同磷浓度处理条件下水稻分蘖数的影响,则实验的自变量磷浓度及生长素极性运输抑制剂的有无,因变量是水稻分蘖数,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1)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这些生长素可通过极性运输(或主动运输)方式逐渐向下运输,使枝条上部的侧芽发育受到抑制,植株因而表现出顶端优势。
    (2)由表中甲、乙两组数据可知,在正常供磷条件下,施加NPA(乙组)水稻分蘖数明显少于不施加NPA(甲组),据此分析,正常供磷条件下,NPA最可能通过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促进水稻分蘖的发生;甲、丙两组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供磷条件相比,低磷条件会导致水稻分蘖数减少,即低磷条件抑制了水稻分蘖的发生,再根据丙、丁两组实验结果可知,与单独的低磷条件相比,低磷条件下进一步施加NPA不能增加水稻的分蘖数,且分蘖数与单独的低磷处理的分蘖数相近(或差异不显著),综上可知,在低磷条件下,除了生长素之外,水稻体内可能还存在其他因素抑制分蘖的发生。
    (3)分析题意,分蘖期(生长前期)表现为散生型,分蘖角度大,可增大水稻植株受光面积,光能利用率高,同时抑制稻田下部杂草的生长;进入抽穗期(生长后期或成熟期)后逐渐表现为直立型,分蘖角度小,茎秆直立,通风好、湿度低,不易感染病虫害,利于水稻高产且便于机械化收割,故初步判断这株水稻在理论上符合高产要求。
    17.(2023·山东济南·统考三模)2,4-D是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具有多重作用,寻找应用的最佳浓度范围,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下图为生长素和2,4-D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中_____(填“含”或“不含”)控制合成2,4-D的基因。据图分析,2,4-D和生长素具有相似的生理作用,原因是_____。
    (2)小麦与花生相比,对2,4-D作用较敏感的是_____。用一定浓度的2,4-D涂抹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也能培育出无籽番茄,说明2,4-D有_____作用。
    (3)在探究2,4-D促进枝条生根的实验中,实验前枝条需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然后将枝条的_____部(填“顶”或“基”)浸泡在配制好的2,4-D溶液中。
    (4)植物自身可以合成生长素,农业生产中还要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原因是_____。因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_____等优点而在生产中广泛应用,但是使用时依然要_____,才能发挥作用。
    17.(1)不含 两者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
    (2)花生 促进果实发育
    (3)消除内源生长素,消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基
    (4)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来源广泛 配合浇水施肥等措施,适时使用
    【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不易被分解)。
    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详解】(1)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植物细胞中不含控制合成2,4-D的基因。结构与功能是相对应的,据图分析,2,4-D和生长素具有相似的生理作用,原因是两者具有相似的分子结构。
    (2)小麦是单子叶植物,花生是双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所以花生更敏感。2,4-D涂抹未授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也能培育出无籽番茄,说明2,4-D有与生长素相同的作用即促进果实发育。
    (3)实验前枝条需用清水浸泡一段时间,这样可以让激素从高浓度往低浓度处运输,从而降低植物体内的激素,该操作的目的是消除内源生长素,消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基”部就是所谓的“形态学下端”,应将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2,4-D溶液中。
    (4)植物自身可以合成生长素,农业生产中还要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原因是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因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不易被分解)等优点。但是使用时依然要配合浇水施肥等措施,适时使用。
    18.(2023·湖北襄阳·襄阳四中校考模拟预测)独脚金内酯(SL)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SL合成受阻或SL不敏感突变体都会失去顶端优势。现有拟南芥SL突变体1(max1)和SL突变体2(max2),其生长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顶端优势,与野生型(W)形成明显区别(如图1);在幼苗期进行嫁接试验,培养后植株形态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野生型的根能产生SL,R代表根,S代表地上部分,“+” 代表嫁接。
    (1)植物激素是指____。
    (2)据图推测,max2_R、W_S、W_R中能产生SL的是_____;maxl_S、max2_S、W_S中对SL不敏感的是____。
    (3)若再进行两组嫁接实验:甲组为max2_S+max1_R和乙组为max1_S+max2_R,试预测两组实验的顶端优势缺失情况,甲组:______;乙组:______。
    18.(1)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max2_R、W_S、W_R max2_S
    (3)顶端优势缺失 表现顶端优势(或未缺失)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SL合成受阻或者SL不敏感(相当于激素的受体不正常)顶端优势消失”,可知,SL能够使植株出现顶端优势现象;图①中max1的地上部分和野生型(可以产生SL)的根结合,恢复了顶端优势,说明max1不能合成SL,②中max2的地上部分和野生型的根结合,没有恢复顶端优势,说明max2对SL不敏感。
    【详解】(1)植物激素是指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2)分析题图可知,max1和max2都缺失顶端优势,图2的②组max2_S+W-R也失去顶端优势,野生型的根能产生SL,推测max2为SL不敏感突变体,max1为SL合成受阻突变体;而图2的①组、③组和④组均有顶端优势,说明有SL发挥作用,可推知W_S也可产生SL,故据实验推知说明max2_R、W_S、W_R都能产生SL,max2_S对SL不敏感。
    (3)max1-S+W-R会产生顶端优势,maxl_R+W-S会产生顶端优势,而max1为SL合成受阻突变体,不能合成SL,但对SL敏感,因为max2-S+W-R不会产生顶端优势,而max2-R+W-S会产生顶端优势。max2对SL不敏感,而maxl_S+max2_R产生顶端优势,可知max2_R能够产生SL,推测max2_S + maxl_R表现顶端优势缺失;max1不表现顶端优势,但当其地上部分和W植株的根进行嫁接后(①),就表现出了顶端优势,说明其自身不能产生SL,由于野生型可产生的SL从根运输至地上部分,所以maxl接受了SL,表现出顶端优势,因此对SL敏感,推测max1_S+max2_R表现顶端优势。
    19.(2023·黑龙江大庆·大庆实验中学校考模拟预测)矮化后的夹竹桃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在培育矮化植物时,除了进行摘除顶芽等一些修剪工作外,还要控制光照等条件才能达到效果,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探究2,4-D促进夹竹桃生根的最适浓度,处理插条的方法主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其目的是__________。
    (2)矮化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填“补充”或“减少”)光照。植物之所以能够对光做出反应,表明植物具有能接受光信号的分子,__________是其中的一种,该物质在植物体__________(部位)的细胞内比较丰富。
    (3)为了探究某矮化夹竹桃是赤霉素受体异常还是无法产生赤霉素造成的,应该选择夹竹桃__________(“幼苗”还是“成体”)为实验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请写出探究的实验思路:_________。
    19.(1)浸泡法 沾蘸法 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或:确定有效浓度的大致范围,为确定最适浓度打下基础
    (2)减少 光敏色素 分生组织
    (3)幼苗 使用幼苗,生长变化明显 将生长状况相同矮化夹竹桃幼苗若干株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使用适宜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一组使用等量蒸馏水处理,在相同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比较植株的平均高度
    【分析】用生长素类调节剂处理插条的方法很多,以下两类方法比较简便。浸泡法:把插条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约3cm,处理几小时至一天。处理完毕就可以扦插了。这种处理方法要求溶液的浓度较小,并且最好是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处理。沾蘸法:把插条基部在浓度较高的药液中沾蘸一下(约5s),深约1.5cm即可。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
    【详解】(1)为了探究2,4—D促进夹竹桃生根的最适浓度,使用较高浓度溶液,处理时间较短的是沾蘸法,较低浓度用浸泡法。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有时需要在正式实验前先做一个预实验。这样可以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光作为一种信号,影响、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全过程,植物能够对光作出反应,植物可以感知光信号并据此调整生长发育,所以矮化过程中,需要减少光照。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
    (3)为了探究某矮化夹竹桃是赤霉素受体异常还是不能产生赤霉素造成的,应该选择夹竹桃幼苗作为实验材料,因为使用幼苗,生长变化明显。实验为了探究某矮化夹竹桃是赤霉素受体异常还是不能产生赤霉素造成的,可设计如下实验:将矮化夹竹桃幼苗若干株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使用适宜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一组使用等量蒸馏水处理,在相同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测量并比较植株的平均高度。
    20.(2023·安徽·校联考模拟预测)为研究机械压力在豌豆幼苗出土时对上胚轴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完成下列实验。
    (1)在植物生长过程中,___________(答出2点即可)等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对出土的豌豆幼苗而言,机械压力具有重要影响。
    (2)科研人员将若干豌豆幼苗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施加机械压力,对照组不施加(如图1),测定幼苗的乙烯产生量,实验结果如图2。
    请结合图1,解释图2中20天后两条曲线变化趋势不同的原因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进一步实验,给豌豆幼苗施加机械压力(分别覆盖厚度为60mm、90mm、120mm的玻璃珠)或施用不同浓度乙烯处理(单位为ppm),得到图3所示结果。
    ①由实验结果分析,___________可导致豌豆上胚轴缩短变粗。
    ②综合上述结果,科研人员推测机械压力导致豌豆上胚轴缩短变粗依赖于乙烯,论证依据是____________。
    (4)由此可见,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
    20.(1)光、温度和重力
    (2)20天后,实验组幼苗生长触及机械压力位置时,乙烯产生量明显增加,对照组没有机械压力,几乎无乙烯产生
    (3)机械压力和乙烯机械压力导致乙烯产生量增加、上胚轴缩短变粗 单独施用乙烯时,也可导致上胚轴缩短变粗
    (4)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
    【分析】植物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详解】(1)在植物生长过程中,光、温度和重力等环境因素参与调节植物的生长。
    (2)造成图2中20天后两条曲线变化趋势的原因是20天后,实验组幼苗生长触及机械压力位置时,乙烯产生量明显增加,对照组没有机械压力,几乎无乙烯产生。
    (3)由实验结果分析,无论是施加机械压力还是施用乙烯都可导致豌豆上胚轴缩短变粗,故机械压力和乙烯机械压力导致乙烯产生量增加、上胚轴缩短变粗
    综合上述结果,科研人员推测机械压力导致豌豆上胚轴缩短变粗依赖于乙烯,论证依据是机械压力导致乙烯产生量增加、上胚轴缩短变粗;单独施用乙烯时,也可导致上胚轴缩短变粗。
    (4)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激素调节和环境因素调节共同完成的。
    分组
    处理
    分蘖数(个)
    甲组
    NP
    2.7
    乙组
    NP+NPA
    4.2
    丙组
    LP
    1.3
    丁组
    LP+NPA
    1.0

    相关试卷

    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试卷分项汇编专题15 种群、群落(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试卷分项汇编专题15 种群、群落(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文件包含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解析版docx、专题10植物的激素调节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 植物的激素调节(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生物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 植物的激素调节(解析版),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