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光现象单元测试卷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光现象单元测试卷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光现象单元测试卷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光现象单元测试卷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光现象单元测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光现象单元测试卷,共18页。
    光现象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为了让市民度过一个喜庆的春节,包括我区在内的西安市6个区域精心准备了盛大的烟火燃放活动,共度欢乐中国年。以下场景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我们看到绚丽的烟花属于光源B.图﹣2中,夜空中的光束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图﹣3中,烟花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图﹣4中,湖边彩灯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是光的色散现象2.图所示的几种光现象,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 B. C. D.3.光的颜色之谜是由下面哪位科学家揭开的A.牛顿 B.托里拆利 C.伽利略 D.焦耳4.下列光现象与物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与照相机原理相同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C.从不同角度看见黑板上的字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在岸边看见水中“鱼在云中游”既有光的反射又有光的折射现象5.下列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合理的是(  )A.岸边的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实像B.“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折射C.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比实际位置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D.利用红外线可以识别钞票的真伪6.如图所示,湖水水深5m,一只白鹭离水面1m高度正平行于水面飞行,其美丽的倒影映入水中,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A.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静止的B.水中的倒影可以用光屏承接C.倒影距离水面1mD.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7.下列光现象中,如图所示,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A.阳光下的影子B.镜中的倩影C.放大的邮票D.水中的倒影8.下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 B. C. D.9.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甲: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B. 乙: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C. 丙:手影D. 丁:三棱镜分解白光10.如图所示,字母“F”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平面镜中所成像正确的是(  )A. B. C. D.11.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反射光线恰好和折射光线垂直,入射角可能为(  )A. B. C. D.12.舞蹈演员利用平面镜矫正舞姿,当她向远离平面镜方向移动时,镜中的像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先变大再变小13.下列关于光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光的色散就是将白光只分解成红、绿、蓝三种色光的现象D.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电影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14.在岸上看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下列四个情景的原理与此相同的是(  )A.水中山的“倒影” B.手影C.笔在水面处“折断” D.三棱镜分解白光15.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B. C. D.二、多选题16.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雨后彩虹B.手影C.海市蜃楼D.小孔成像17.如图所示,为某同学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放在水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竖直放置的长方形硬纸板,其中E板固定不动,F板可绕两板连接的竖直线ON转动。将纸板E、F调整到同一竖直平面内,让一束入射光贴着硬纸板E由A射向镜面的O点,在F板上可以看到反射光OB。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中使用硬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B.当入射光AO与ON重合时,反射角为C.将F板沿ON向后折时在F板上看不到反射光,说明这时没有反射光D.让一束入射光沿BO方向贴着纸板F射向镜面的O点,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18.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跳棋A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不变B.跳棋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物和像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D.把纸板放在玻璃板和跳棋B之间挡住B,从跳棋A这一侧看不到像19.如图所示,我们能从侧面看到的缸中“游鱼”,能用来解释此现象的知识有(  )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C.凸透镜成像 D.光路的可逆性20.小丽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并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B.电饭锅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防止锅体漏电伤害人体C.煮好的豆浆香气四溢---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煮熟的饺子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三、填空题21.一只燕子在水深2m的平静湖面上飞过,当燕子距水面6m时,它在水中的“像”距离水面 m。22.宋代的杨万里《小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给我们描写一幅初夏的美景。如图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蜻蜓,是由于蜻蜓对照射到其身上的光线产生了 反射。23.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如图所示,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笛子演奏者身上的汉服,是因为光在汉服表面发生了 反射;演奏者不断用手指按压不同笛孔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这样做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24.现在一些大厦都用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幕墙”),这种外墙既能透过光线也能反射光线。外面看玻璃幕墙相当于平面镜,光线照射到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发生 反射(填“镜面”或“漫”),物体经玻璃幕墙反射后所成的像是 (填“实”或“虚”)像。25.生活中处处有物理:2022年7月13日出现的超级月亮 (选填“是”或“不是”)光源;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 (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测量体温的;同学们用电脑上网课时,家中电脑显示器上的彩色画面都是由红、 、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四、作图题26.如图所示是两根标杆及它们在灯光下的影子,请在图中画出光源的位置(用点P表示),并在图中画出人在此光源下的影子(用线段EF表示)。27.垂钓绿弯春,春深杏花乱,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如图所示,请画出岸边的诗人(B即眼睛位置)看到的水中鱼(A点)的实际位置的大概光路图。五、实验题28.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将平面镜放在水面平桌面上,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硬纸板上的直线NO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可绕ON折转。(1)为了精确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除了图中的器材和刻度尺,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在纸板上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人射光EO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反射。(2)如图甲所示,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方向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保持左侧纸板和人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右侧纸板绕ON向后折转(如图乙),此时在右侧纸板上 (选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29.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特点”。 (1)他先将一张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玻璃板与纸面 放置;(2)如图乙所示,从 位置可以看到蜡烛A的像。在玻璃板后的水平桌面上移动另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一现象说明 ;(3)图甲中,为了让蜡烛A左侧较远处的同学也能够看清蜡烛A的像,需要将玻璃板向左平移。玻璃板平移时,蜡烛A的像的位置将 (选填“向右移动”“向左移动”或“不变”)。六、综合题30.如图是小猫和小聪能够通过平面镜互相看到对方,是因为 ,请在图中用光学作图法画出平面镜,并且画出箭头表示小猫看到小聪的光路 。七、计算题31.某人站在木架上,眼睛P正下方的地面有一光源S,眼睛到地面的高度为3 m.现在人面前2 m处竖直立一块平面镜MN,如图所示.通过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求出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到达人眼所走过的路程是 m.   参考答案:1.D【详解】A.绚丽的烟花属于光源,火焰是自己发光的,故A不符合题意;B.光束在夜空中形成光路说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B不符合题;C.烟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D.彩灯发出五颜六色的光是因为其内部注入了一些特殊的气体,不属于光的色散,故D符合题意。故选D。2.A【详解】A中树荫下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现象,它是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B中水中折笔是光的折射现象;C中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它属于光的反射;D中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也属于光的折射,故A是正确的.3.A【详解】牛顿利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故A正确.4.D【详解】A.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照相机的原理是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即它们的成像原理不相同,故A错误;B.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C.某些角度但不到黑板上的字,是由于发生了漫反射,虽然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也要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C错误;D.水中的云是云在水中成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D。5.C【详解】A.岸边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水面上时,在水面发生反射,从而形成了“倒影”,这些倒影不是光真实汇聚形成的,是虚像,故A错误;B.“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错误;C.水中的物体反射的光,经过水面射向空气是,发生了折射,从而造成在水面上看到水中的物体比实际的要浅,故C正确;D.钞票上辨别真伪的图案是用特殊颜料印制的,这种颜料在可见光下不显示颜色,只有在紫外线照射下,才显示颜色,故D错误;故选C。6.B【详解】A.倒影与白鹭速度相同,倒影相对于白鹭位置没发生变化,所以它在水中的倒影是静止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像为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故B 错误,符合题意.C.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倒影距离水面的距离等于白鹭到水面的距离,即倒影距水面距离为1m.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 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7.C【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详解】A.沿直线传播的阳光照到不透明的人身上,被人挡住,在人身后光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形成影子,阳光下的影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镜中的倩影是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放大的邮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不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8.D【详解】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要靠近法线.故A、B、C错误,D正确.9.C【详解】A.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在水面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逆着折射来的光线看去,看到的是鱼变高了的虚像,所以叉鱼时应向更深处投掷鱼叉,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由于平静的水面相当于一面镜子,剧院在水中成一等大的虚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从远处观看大剧院和水中的倒影形成一个完整的“鸭蛋”。故B不符合题意;C.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光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所以,手在墙上形成手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D.铅三棱镜分解白光,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C【详解】AD.把像与物上的对应点连接,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该是:连线与镜面垂直,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由此可得,AD不符合题意;BC.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成的是实像,C成虚像,故C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故选C。11.D【详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反射光线恰好和折射光线垂直,则反射角和折射角之和为,在反射定律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入射角和折射角之和也为,因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则入射角大于折射角。故选D。12.B【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是等大的,所以当人远离平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小,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故选B。13.B【详解】A.平面镜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与物体距平面镜的距离无关,故A错误;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故B正确;C.光的色散就是光经过折射,复色光分解为各单色光的现象,白光色散后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故C错误;D.光照在电影银幕上,发生漫反射,反射的光向各个方向传播,所以我们能从各个方向看见电影银幕上的画面,故D错误。故选B。14.C【详解】在岸上看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是光的折射,光从水中传播到空气中,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到物体。A.水中的山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故A不符合题意;B.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笔在水面处“折断”,是光从水中到空气中,是光的折射,故C符合题意;D.三棱镜分解白光,是光的色散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5.A【详解】A、人民大会堂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A符合题意;B、皮影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16.BD【详解】A.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C.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BD。17.AD【详解】A.实验中使用硬纸板是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故A正确;B.当入射光AO与ON重合时,此时为垂直于平面镜入射,此时入射角为0°,反射角也为0°,故B错误;C.将F板沿ON向后折时在F板上看不到反射光,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故C错误;D.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即让一束入射光沿BO方向贴着纸板F射向镜面的O点,反射光将沿OA方向射出,故D正确。故选AD。18.AC【详解】A.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和像的大小相等,跳棋A靠近玻璃板时像的大小不变,故A正确;B.跳棋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C.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物和像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故C正确;D.跳棋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把纸板放在玻璃板和跳棋B之间挡住B,玻璃板仍然能反射光,所以从跳棋A这一侧仍然能够看到像,故D错误;19.BC【详解】如图,鱼缸的表面凸起,鱼缸的表面和附近的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中间厚四周薄),我们能从侧面看到缸中的“游鱼”,是凸透镜成像形成的;光从鱼身上依次经过水、玻璃、空气再到人眼,这属于光的折射。故选BC。20.BCD【详解】试题分析: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B、电饭锅用三脚插头和三孔插座---防止锅体漏电伤害人体,B正确为答案.C、煮好的豆浆香气四溢---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正确为答案.D、煮熟的饺子漂浮在水面上---浮力等于重力,符合漂浮条件,D正确为答案.答案为BCD.考点:光的反射 安全用电  分子动理论  漂浮条件21.6【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详解】已知燕子距水面6m,根据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可知,它在水中的像距水面的距离也是6m。【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做出解答。22.漫【详解】光照射到蜻蜓身上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即发生了漫反射,所以我们能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蜻蜓。23. 漫 音调【详解】[1]表演者所穿的汉服,表面粗糙,光射到汉服上发生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笛子演奏者身上的汉服。[2]演奏者不断用手指按压不同笛孔来改变空气柱的长度,笛子内空气柱长度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24. 镜面 虚【详解】[1][2]玻璃幕墙比较光滑,它相当于平面镜,光线照射在光滑的玻璃幕墙上时会被朝一个方向反射出去,即发生镜面反射,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像是虚像。25. 不是 红外线 绿【详解】[1]自己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月亮靠反射太阳光,不是光源。[2]温度不同,辐射红外线的强度不同,常用的测温枪是利用人体发出的红外线来测量体温的。[3]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可以混合成不同的色光,电脑显示器上的彩色画面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26.【详解】因为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连接A′与标杆A的顶点,B′与标杆B的顶点,相交于点P,则点P就是光源所在的位置;从P点发出的光线斜射向人体,由于人体不透明,在人体后就会形成影子,连接PD并延长与地面相交于点F,即可得到影子EF。如图所示:27.【详解】人看到的鱼在水中,光是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了岸边的人的眼睛B,当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岸边的人感觉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逆着光看去,好像是从光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处来的,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鱼的实际位置在看到鱼的下方处,故连接BA两点,与水面的交点O为入射点,连接和入射点即为入射光线,连接B和入射点即为折射光线,如图所示:28. 量角器 漫 不能【详解】(1)[1][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中,我们需要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因此还需要用到量角器;光发生漫反射时,光线朝四面八方反射,因此在纸板上从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人射光EO的径迹。(2)[3]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保持左侧纸板和人射光的位置不变,将右侧纸板绕ON向后折转,此时在右侧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29. 垂直 a 像与物体等大 不变【详解】(1)[1]将一张白纸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玻璃板与纸面垂直放置,若玻璃板与纸面不垂直,像就会偏上或偏下,移动不点燃的蜡烛B,像与物不会重合。(2)[2][3]像与物分别在玻璃板的两侧,并且成虚像,如图乙所示,因此从a位置可以看到蜡烛A的像;在玻璃板后的水平桌面上移动另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一现象说明像与物体等大。(3)[4]在甲图中,将玻璃板向左平移,蜡烛A与玻璃板的距离不变,由于像与蜡烛对称,则像与玻璃板的距离同样不变,所以蜡烛A的像的位置将不变。30.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详解】[1]小聪和小猫互相能看到对方,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首先作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然后作法线的垂线即镜面的位置。因为小猫看到小聪的光路,所以光线从小聪的方向射出,如图所示。31.图见解析所示【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找出像点S’,连接PS’交平面镜与O点,O为入射点,作图如下:  由题意知PS=3m,SS’=4m,根据三角形知识可得PS’=5m,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得SO=S’O,故光源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到达人眼所走过的路程是5m.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