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
展开1. 560里面有( )个80;420里面最多有( )个61。
【答案】 ①. 7 ②. 6
【解析】
【分析】求560里面有几个80,用(560÷80)进行计算;求420里面最多有多少个61,用(420÷61)进行计算。
【详解】560÷80=7
420÷61=6……54
所以560里面有7个80;420里面最多有6个61。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除法的意义,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用除法进行计算。
2. 计算457÷52时商的最高位是( )位,把除数看作50试商,初商可能会偏( );要使426÷□2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答案】 ①. 个 ②. 大 ③. 4
【解析】
【分析】计算457÷52,被除数前两位45小于除数52,商是一位数,所以商的最高位是个位,把除数52看作50试商,除数看小,初商可能会偏偏大;要使426÷□2的商是两位数,则42大于或等于□2,据此找出□里可以填的最大的数即可。
【详解】计算457÷52,被除数前两位45小于除数52,所以457÷52的商最高位是个位,把除数看作50试商,初商可能会偏大。要使426÷□2的商是两位数,则42大于或等于□2,□里可以填4、3、2、1,最大填4。
【点睛】此题考查两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及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 在( )上填上“>”“<”或“=”。
3500升( )4000毫升 24+76×30( )(24+76)×30
2个直角( )1个平角 450÷30×3( )450÷30÷3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解析】
【分析】(1)1000毫升=1升,据此把4000毫升换算成升作单位,再比较大小;
(2)根据乘法分配律,先写出(24+76)×30去掉小括号后的算式,再根据算式的特点比较大小;
(3)直角=90°,平角=180°,据此解答;
(4)根据整数乘除法的意义:一个数(0除外)乘3大于这个数除以3。
【详解】(1)4000毫升=4升,3500升>4升,故3500升>4000毫升;
(2)(24+76)×30=24×30+76×30,24+76×30<24×30+76×30,故24+76×30<(24+76)×30;
(3)2×90°=180°,故2个直角=1个平角;
(4)450÷30×3>450÷30÷3。
【点睛】不同单位的名数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先化成相同的单位名数,再根据数值的大小进行比较。算式的大小比较通常是口算或估算出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比较,或先找规律或性质,然后再根据规律或性质进行比较。
4. 将1升水倒入500毫升的纸杯中,可以倒满( )杯;如果要倒满4杯,那么需要( )升水。
【答案】 ①. 2 ②. 2
【解析】
【分析】将1升水倒入500毫升的纸杯中,求可以倒满几杯,把1升化成1000毫升,就是求1000毫升里面包含多少个500毫升,用1000毫升除以500毫升;如果要倒满4杯,求需要多少升水,先用乘法求出4个500毫升是多少毫升,再把毫升数除以进率1000化成升数。
【详解】1升=1000毫升
1000÷500=2(杯)
500×4=2000(毫升)
2000毫升=2升
【点睛】此题考查了体积(容积)的单位推算和整数乘、除法的应用。
5. 在△△〇□△△〇□……中,第30个图形是( ),如果一共有133个图形,那么△有( )个。
【答案】 ①. △ ②. 67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〇□”为一组重复排列,用30除以4,计算出30个图形有几组,还剩几个图形,即可判断其形状;
用133除以4,计算133个图形有几组,还剩几个图形,然后结合每组中△的个数及余数,计算△的个数。
【详解】30÷4=7(组)……2(个)
则第30个图形是△;
133÷4=33(组)……1(个)
33×2+1
=66+1
=67(个)
则如果一共有133个图形,那么△有67个。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关键是先找到规律,再根据规律求解。
6. 同学们表演团体操,若每排站12人,正好能站6排,如果每排站9人,可以站( )排。
【答案】8
【解析】
【分析】每排站12人,正好能站6排,根据乘法的意义,共有(12×6)人,根据除法的意义,用总人数除以每排站的9人,即得如果每排站9人,可以站成的排数。
【详解】12×6÷9
=72÷9
=8(排)
【点睛】此题属于简单的“归总”应用题,首先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求出总数量,再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用除法求出部分量。
7. 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 )。相对的两条边互相( )。
【答案】 ①. 垂直 ②. 平行
【解析】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对边平行且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可知,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相对的两边互相平行;据此解答。
【详解】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相对的两条边互相平行。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特征。
8. 把40-12=28,20×28=560,234+560=794这三个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 )。
【答案】234+20×(40-12)=794
【解析】
【分析】先用40减去12求出差,再用20乘求出的差求出积,最后用234加上求出的积即可求解。
【详解】把40-12=28,20×28=560,234+560=794这三个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234+20×(40-12)=794。
【点睛】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注意合理利用小括号。
9. 三位同学在玩“抢板凳”游戏,图的站位对( )最有利。
【答案】团团
【解析】
【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结合图示可知,板凳与团团的连线与三人所在直线垂直,所以图的站位对团团有利。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三位同学在玩“抢板凳”游戏,图的站位对团团最有利。
【点睛】本题考查了游戏公平性,关键是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做题。
10. 如图,∠1=42°,那么∠2=( )°,∠3=( )°。
【答案】 ①. 48 ②. 132
【解析】
【分析】∠1和∠2合起来是个直角,即为:∠1+∠2=90°,根据∠1=42°,即可求得∠2;∠3和∠2合起来是平角,即为180°,即可求得∠3的度数。
【详解】因为∠1+∠2=90°,∠1=42°;
∠2=90°-∠1
=90°-42°
=48°
因为∠2+∠3=180°,∠2=48°;
∠3=180°-∠2
=180°-48°
=132°
【点睛】本题考查平角和直角的概念,关键是从图中看到哪些角的和是90度,哪些角的和是180度。
11. 如图袋子里有6个黑球和4个白球。
(1)从中任意摸出1个球,摸到_____球的可能性大。
(2)如果要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至少要往袋子里再放入_____个白球。
【答案】 ①. 黑 ②. 3
【解析】
【详解】(1)6>4,所以从中任意摸1个球,摸到黑球可能性大。
(2)如果要使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则白球至少是7个。
7-4=3(个)
所以至少要往袋子里再放入3个白球。
12. 如图,添一个同样大小正方体,使物体从上面看图形不变,有( )种不同的添法。
【答案】5##五
【解析】
【分析】根据图示,要想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不变,只要不改变原来图形的列数和行数即可,所以把小正方体放在任何一个正方体的上方即可,从上面看到的形状不变。
【详解】由分析得:
添一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使物体从上面看图形不变,有5种不同的添法。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13. 如图是竖式计算的一部分,根据这个计算过程可知,被除数最大为( );竖式中表示23个( )。
【答案】 ①. 436 ②. 10
【解析】
【分析】根据题目中算式和商的第一位是1,可以得到被除数最大是多少,竖式中23表示的意义,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由题目中的计算过程可知,□3-23<23,所以□最大为4,被除数最大为436,竖式中是除数23与商的十位上1的乘积,表示23个10。
【点睛】本题考查整数的除法及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4. 小兵的纸飞机前4次的飞行距离如下表。
(1)这架飞机前4次的平均飞行距离是( )米。
(2)若第5次飞行距离是22米,则平均飞行距离是( )米。
【答案】(1)17 (2)18
【解析】
【分析】(1)用前4次的飞行距离和除以4即可;
(2)用5次的飞行距离和除以5即可。
【小问1详解】
(18+12+21+17)÷4
=68÷4
=17(米)
【小问2详解】
(18+12+21+17+22)÷5
=90÷5
=18(米)
【点睛】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解答此题即可。
二、反复比较,精心选择。
15. 1毫升水用滴管来滴,不可能是( )。
A. 15滴B. 25滴C. 35滴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容积单位、体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用普通的滴管滴10滴水大约是1毫升;据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1毫升水用滴管来滴,不可能是35滴。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6. 下面的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 360÷6+3×2B. 360÷(6+3×2)C. 360÷[(6+3)×2]
【答案】A
【解析】
【分析】计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和中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再算中括号里的;据此解答。
【详解】A.360÷6+3×2
=60+6
=66
B.360÷(6+3×2)
=360÷12
=30
C.360÷[(6+3)×2]
=360÷[9×2]
=360÷18
=20
66>30>20,所以得数最大的算式是:360÷6+3×2。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17. 如图中有( )条线段。
A. 3B. 4C. 6
【答案】C
【解析】
【详解】略
18. 在一个正方体的6个面分别写上1至6六个数字,甲、乙两人抛这个正方体,大于4算甲赢,否则算乙赢,这个游戏中( )。
A. 甲赢的可能性大B. 乙赢的可能性大C. 赢的机会相等D. 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
【分析】大于4的数有5、6,抛到5、6时,算甲赢;抛到1、2、3、4时算乙赢;据此解答。
【详解】抛到5、6时甲赢,甲赢的数字有2个;抛到1、2、3、4时算乙赢,乙赢的数字有4个,所以乙赢的可能性大。
故答案为:B
【点睛】抛到乙赢的数字较多,则乙赢的可能性较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折痕肯定是互相垂直
B. 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角是钝角,另一个角一定是锐角
C. 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的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答案】B
【解析】
【分析】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找出正确的选项即可解答。
【详解】A.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两次,折痕可能互相垂直,也可能互相平行,原说法错误;
B.因为平角等于180°,所以把一个平角分成两个角,其中一个角是钝角,另一个角一定是锐角,原说法正确;
C.平均身高并不能反映某个队员的身高,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的队员,他的身高有可能是155厘米,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是一道综合题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0. 把图中的每个小长方形看作10,这幅图可以说明80÷20的结果。这幅图还可以说明下面算式( )的结果。
A. 800÷20B. 800÷200C. 8000÷200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800÷20与80÷20相比,被除数乘10,商乘10,不符合题意。
B.800÷200与80÷20相比,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10,商不变。
C.8000÷200与80÷20相比,被除数乘100,除数乘10,商乘10,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商不变的性质。熟练掌握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是解决本题关键。
三、慎重审题,细心计算。
21. 直接写出下面得数。
14×3= 0÷1= 550÷10= 78+32= 100-100÷5=
280÷40= 23×5= 540÷9= 840÷8= 5×5÷5×5=
【答案】42;0;55;110;80
7;115;60;105;25
【解析】
【详解】略
22. 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42÷44= ★762÷16= 5200÷50=
【答案】7……34;47……10;104
【解析】
【分析】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从被除数的最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如果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三位数。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求出每一位的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验算方法: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详解】342÷44=7……34 762÷16=47……10 5200÷50=104
验算:
23. 递等式计算。
175+25×4÷2 240-40×(63÷21) 420÷[14×(401-399)]
【答案】225;120;15
【解析】
【分析】(1)先算乘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
(2)先算小括号里面的除法,再算括号外面的乘法,最后算减法;
(3)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详解】175+25×4÷2
=175+100÷2
=175+50
=225
240-40×(63÷21)
=240-40×3
=240-120
=120
420÷[14×(401-399)]
=420÷[14×2]
=420÷28
=15
四、认真观察,仔细作图。
24. 从前面、上面和右面观察下面物体,在方格纸上画出看到的图形。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从前面看到3个小正方形,上面1个,下面2个,左齐;从上面看到4个正方形,左面3个,右面1个,上齐;从右面看到4个小正方形,下面3个,上面1个,右齐。
【详解】
【点睛】本题是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5. (1)过点A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与平行线。
(2)量出点A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 )毫米。
(3)以点B为顶点,画一条射线与已知直线相交组成75°角。
【答案】(1)见详解;(2)21;(3)见详解
【解析】
【分析】(1)过一点作直线的垂线:把三角板的一直角边靠紧直线,沿这条直线滑动三角板,当另一直角边经过该点时,沿这条直角边画的直线就是过该点作的直线的垂线;
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平行线:把三角板的一边靠紧直线,另一边靠紧一直尺,沿直尺滑动三角板,当与直线重合的一边经过已知点时,沿这边画直线就是过该点作的直线的平行线。
(2)用直尺测量出点A到直线的垂线段长度即可解答。
(3)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零刻度线和射线重合,在量角器上75°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然后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夹的角就是75°角。
【详解】(1)
(2)点A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21毫米。
(3)见上图(角的画法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过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作垂线和平行线、用量角器画角方法的掌握。
五、运用知识,灵活解决。
26. 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12月21日发行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纪念钞,妮妮第一次买14张,第二次买26张,总共花了800元,这种纪念钞每张多少元?
【答案】20元
【解析】
【分析】先计算出妮妮两次一共买多少张纪念钞,再用两次一共用去的总钱数除以张数,计算出这种纪念钞每张多少元。
【详解】800÷(14+26)
=800÷40
=20(元)
答:这种纪念钞每张20元。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单价=总价÷数量,列式计算。
27. 蛋糕店做了360个蛋挞,每9个装一盒,每5盒装一箱,问蛋挞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答案】8箱
【解析】
【分析】360个蛋挞,每9个装一盒,根据除法的意义,共可装360÷9盒,又每5盒装一箱,同理可知,用总盒数除以每箱装的盒数,即得这些蛋挞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详解】360÷9÷5
=40÷5
=8(箱)
答:蛋挞一共可以装8箱。
【点睛】完成本题也可先根据乘法意义求出每箱共可装多少个蛋挞,然后用除法求出:360÷(9×5)。
28. 马阿姨第一天收获苹果25筐,共重600千克。第二天比第一天少收获5筐,照这样计算第二天收获多少千克苹果?两天一共收获多少千克苹果?
【答案】480千克;1080千克
【解析】
【分析】用第一天收货苹果的筐数减去5,计算出第二天收货苹果的筐数,再用25筐苹果的质量除以25,计算出平均每筐多少千克,最后用每筐苹果的质量乘第二天收货苹果的筐数,可以计算出第二天收获多少千克苹果。把两天收货苹果的质量相加,可以计算出两天一共收获多少千克苹果。
【详解】600÷25×(25﹣5)
=24×20
=480(千克)
600+480=1080(千克)
答:第二天收获480千克苹果;两天一共收获1080千克苹果。
【点睛】本题考查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再根据一份数不变,求出多份数是多少。
29. A、B两地高速公路全长378千米,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已经行驶2小时,每小时行84千米。如果要在3小时行完剩下的路程,需要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先整理条件,再解答)
【答案】表格见详解;70千米
【解析】
【分析】根据路程、时间、速度的定义填写表格,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速度。
【详解】
(378﹣2×84)÷3
=(378﹣168)÷3
=210÷3
=70(千米)
答:需要平均每小时行驶70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路程、时间、速度的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0. 某超市元旦搞促销,一双运动鞋的价格减少4元,刚好是笔记本和书包总价的2倍。一双运动鞋多少元?
【答案】332元
【解析】
【分析】先用加法计算出笔记本和书包的总价之和,再用笔记本和书包总价乘2,再加上4,就可以计算出一双运动鞋多少元。
【详解】(8+156)×2+4
=164×2+4
=328+4
=332(元)
答:一双运动鞋332元。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笔记本和书包的总价之和×2+4=一双运动鞋的价格,列式计算。
31. 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创设校园读书环境,营造浓厚阅读氛围,四(1)班举行捐书活动布置图书角。统计情况如下:
四(1)班各小组捐书情况统计表
(1)请算出统计表中合计,并填入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完成上面的统计图。
(3)纵轴上的每小格表示( )本,捐书最多小组与最少小组相差( )本。
【答案】(1)150
(2)见详解
(3)5;15
【解析】
【分析】(1)用35+40+45+30求出合计数量,再填入统计表即可;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即可;
(3)观察纵轴发现,每小格表示5本;由图可知,捐书最多的三组,捐了45本,捐书最少的是四组,捐了30本,用减法即可求解。
【详解】(1)35+40+45+30
=75+45+30
=120+30
=150(本)
统计表如下:
(2)统计图如下:
(3)45﹣30=15(本)
纵轴上的每小格表示5本,捐书最多小组与最少小组相差15本。
【点睛】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应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飞行距离/米
18
12
21
17
全长( )千米
已行( )小时
每小时行( )千米
还剩( )小时
每小时行( )千米
全长( 378 )千米
已行( 2 )小时
每小时行( 84 )千米
还剩( 3 )小时
每小时行( ? )千米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合计
数量/本
35
40
45
30
( )
组别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合计
数量/本
35
40
45
30
150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想想填填,用心选择,仔细计算,认真操作,综合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想想填填,仔细计算,认真操作,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一填,选择题,计算,操作题,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