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填空,选择,实践操作,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直接写出得数。
【答案】2;3;81;40;
25;8;60;64
【解析】
【详解】略
2. 用竖式计算,带*的用简便方法计算并验算。
【答案】28……21;50……4;24……20
【解析】
【分析】整数除法计算方法:从最高位除起,最高位不够除,就多看一位,直到够除为止;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验算: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据此解答。
【详解】28……21 50……4
24……20
验算:
3. 用递等式计算。
【答案】72;36;23
【解析】
【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加法或减法两边同时有乘、除法,则乘、除法可同时进行运算。
(2)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小括号里面的算式,要按照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顺序计算。
(3)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详解】
二、填空。(共26分)
4. 6□6÷68,如果商是一位数,那么□里最大填( );如果752÷7□的商是两位数,那么□里可以填的数字有( )个。
【答案】 ①. 7 ②. 6
【解析】
【分析】6□6÷68,如果商是一位数,□里的数只要小于8即可;752÷7□的商是两位数,□里的数只要不大于5即可。
【详解】6□6÷68,商是一位数时,可以填0、1、2、3、4、5、6、7,最大填7。
752÷7□的商是两位数,可以填5、4、3、2、1、0,共6个数字。
【点睛】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要使商是一位数,则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字小于除数;要使商是两位数,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字大于或等于除数,
5. □÷19=15……☆,☆最大是( ),这时□是( )。
【答案】 ①. 18 ②. 303
【解析】
【分析】根据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可知,余数要小于除数,则☆里面的数要小于19,最大是18。再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
【详解】□÷19=15……☆,☆最大是18。
19×15+18
=285+18
=303
则这时□是303。
【点睛】本题考查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算式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也常用于有余数除法的验算。
6.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热水瓶的容量是2( )。
(2)用滴管滴100滴水大约是10( )。
【答案】(1)升##L
(2)毫升##mL
【解析】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容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热水瓶的容量用“升”作单位,计量100滴水的容量用“毫升”作单位。
【小问1详解】
热水瓶的容量是2升。
【小问2详解】
用滴管滴100滴水大约是10毫升。
【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7. 在括号里填上“>”“<”或“=”。
3999毫升( )4升 ( ) ( )
( ) ( )
【答案】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解析】
【分析】第1题,根据1升=1000毫升,将单位化为毫升,再比较;
第2题,两个式子中的除数相同,比较被除数,被除数越大商越大;
第3题,左边式子的被除数与除数都是右边式子中被除数与除数的4倍,根据商不变规律,给左边式子的除数与被除数同时除以4,再把所得式子与右边式子比较即可;
第4题,分别计算出两边式子的得数,再比较;
第5题,分别计算出两边式子的得数,再比较。
【详解】4升=4000毫升,3999<4000,3999毫升<4升
636>626,636÷79>626÷79
444÷12
=(444÷4)÷(12÷4)
=111÷3
444÷12=111÷3
140÷35=4
140÷7×5
=20×5
=100
140÷35<140÷7×5
35+29×18
=35+522
=557
(35+29)×18
=64×18
=1152
557<1152
35+29×18<(35+29)×18
【点睛】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
8. 王阿姨准备的2升豆浆可以倒满( )杯300毫升的杯子。
【答案】6
【解析】
【分析】根据1升=1000毫升进行单位换算,可得2升=2000毫升,2000毫升包含几个300毫升,2升豆浆就可以倒满几杯300毫升的杯子。可以用乘法计算通过比较得出结果,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得出结果。
【详解】2升=2000毫升
方法一:300×6=1800(毫升),300×7=2100(毫升),1800<2000<2100,所以可以倒满6杯。
方法二:2000÷300=6(杯)……200(毫升),所以可以倒满6杯。
【点睛】这道题需要注意求的是可以倒满几杯300毫升的杯子,而不是需要几个300毫升的杯子,所以不要用6+1=7(个)。
9. 下图是( )角,它的是( )°,它的是( )角。
【答案】 ①. 周 ②. 180
③. 直
【解析】
【分析】观察图片可知,这是一个周角,一个周角等于360°,它的就是把周角平均分成2个角,求其中一个角的度数;它的就是把周角平分成4个角,求其中一个角的度数,再根据度数来确定是什么角。
【详解】360°÷2=180°
360°÷4=90°
这是一个周角,它的是180°,是平角,它的是90°,是直角。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角分类的掌握。
10. 一箱鸡蛋共50个,任意取出5个分别称一称,结果如下表:
(1)取出的这5个鸡蛋,平均每个重( )克。
(2)这箱鸡蛋大约一共重( )千克。
【答案】 ①. 60 ②. 3
【解析】
【分析】(1)将5个鸡蛋质量相加,然后再除以5即可求得平均数;
(2)根据题1的平均数,用乘法即可求得一箱的鸡蛋重量,再根据1千克=1000克换算成千克即可。
【详解】(1)62+57+61+62+58
=119+61+62+58
=180+62+58
=242+58
=300(克)
300÷5=60(克)
(2)60×50=3000(克)
3000克=3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和克与千克的换算。
11. 如下图,由一幅三角板拼成的角是( )°,是( )角。
【答案】 ①. 150 ②. 钝
【解析】
【分析】观察题图可知,这个角由三角板中90°的角和60°的角拼成,则这个角是150°,是一个钝角。
【详解】90°+60°=150°
则由一幅三角板拼成的角是150°,是钝角。
【点睛】本题关键是明确三角板中各个角的度数,再进行解答。
12. 如图,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1=∠2,∠3=30°,∠1=( )°, ∠4=( )°。
【答案】 ①. 45 ②. 60
【解析】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直线a和直线b互相垂直,则∠1+∠2=90°,∠1=∠2,∠1=90°÷2=45°,∠3+∠4=90°,∠3=30°,则∠4=90°-30°=60°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1+∠2=90°,∠1=∠2,∠1=90°÷2=45°;
∠3+∠4=90°,∠3=30°,则∠4=90°-30°=60°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互相垂直的概念得出:∠1+∠2=∠3+∠4=90°,再分别求出∠1和∠4的角度。
13. 把12+18=30,30×3=90,270÷90=3这三道算式列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
【答案】270÷[(12+18)×3]=3
【解析】
【分析】分析算式的关系,算式270÷90=3中的90是由算式30×3=90得来的,而算式30×3=90中的30是由算式12+18=30得来的,据此列综合算式。
【详解】把12+18=30,30×3=90,270÷90=3这三道算式列成一道综合算式是270÷[(12+18)×3]=3。
【点睛】将分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时,需要从后往前进行代换。首先分析算式的关系,找出后面算式中的哪个数据是由上一道而来的,把相同数的式子带进来,不代换的数照原位抄下来。最后看需不需要小括号和中括号。
14. 羽毛球拍每副97元,网球拍每副202元。李老师买2副羽毛球拍和4副网球拍,估计大约用( )元。
【答案】1000
【解析】
【分析】97≈100,202≈200,根据题意算出估计大约用的钱数。
【详解】97≈100,202≈200
2×100+200×4
=200+800
=1000(元)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整数乘法的估计方法,注意把相乘的数看成最接近它的整数是解题的关键。
15. 一串彩灯从左往右按照红、黄、蓝、红、黄、蓝……的顺序排列,第8盏灯是( )色的,第39盏灯是( )色的。
【答案】 ①. 黄 ②. 蓝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得,这串彩灯是按“红黄蓝”3个颜色一组的规律重复排列,用灯的数量÷3求出第几盏灯在第几组的第几个位置,即可确定这盏灯的颜色。
【详解】8÷3=2(组)……2(盏)
第8盏灯是第3组的第2盏,是黄色的。
39÷3=13(组)
39盏灯刚好排13组,第39盏灯是第13组的最后一盏,是蓝色的。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先找出彩灯的排列规律。
16. 用同一个杯子向空水壶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壶重52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壶重800克,每杯水重( )克
【答案】140
【解析】
【分析】倒进3杯水,连壶重520克;倒进5杯水,连壶重800克,那么2杯水重=800-520,再除以2,即可求出每杯水的重量。
【详解】(800-520)÷(5-3)
=280÷2
=140(克)
每杯水重140克。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先求出2杯水的重量。
三、选择。(每题2分,共12分)
17. 与的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先分别计算出每个算式的值,再比较即可。
【详解】
=90÷6
=15
A.
=60÷4
=15
B.180÷12=15
C.
=180÷12
=15
D.180÷8=22……4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整数除法计算的掌握。
18. 下面几个物体从右面看是 的有( )。
A. ①②B. ①⑤C. ②③D. ③⑤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别从右面观察各个物体,再看哪几个物体从右面看是。
【详解】图形①从右面是;图形②从右面是;图形③从右面是;图形④从右面是;图形⑤从右面是;图形⑥从右面是。
则从右面看是 的有①⑤。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19. 转动下面的( )转盘,指针偶尔会停在涂色区域。
A. B. C. D.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可能性跟事件发生的关系,涂色区域面积越小,指针停留在涂色区域的可能越小;偶尔是只可能性较小。
【详解】根据观察,四个选项中,C的涂色区域最小。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可能性跟事件发生的关系:同一事件中,物体的数量越少,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小。
20. 小明班上有50名同学,班级中最高的同学身高158厘米,最矮的同学身高130厘米,这个班平均身高可能是( )厘米。
A. 158B. 145C. 130D. 128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平均数=总和÷数量可得,同学的身高有可能高于平均身高,也有可能低于平均身高;已知班级里最高158厘米,最矮130厘米,那么全班的平均身高在130厘米和158厘米之间,即130<平均身高<158;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130<平均身高<158
A.158不在范围内;
B.145在130到158的范围内,可能是平均身高;
C.130不在范围内;
D.128不在范围内;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均数的运用,关键是明确: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在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即可。
21. 学校购买了一些图书,如果每个班分30本,可以分给24个班。如果每个班分40本,可以分给( )个班。
A. 18B. 32C. 50D. 16
【答案】A
【解析】
【分析】先用每个班级分的本数×班级总数,求出这些图书的总数;再用图书总数÷每个班级分的本数,就可以求出能分给几个班。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30×24÷40
=720÷40
=18(个)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图书的总本数。
22. 在82°、91°、74°、115°、90°、55°、121°、89°这些角中,锐角有( )个。
A. 1B. 2C. 3D. 4
【答案】D
【解析】
【分析】0°<锐角<90°,90°<钝角<180°,直角=90°,平角=180°,周角=360°。
【详解】题中大于0°而小于90°的角有:82°、74°、55°、89°,即锐角有4个。
故答案为:D
【点睛】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角的分类。
四、实践操作。(共8分)
23. 从前面、上面和右面看左图中的物体,看到的各是什么图形?在方格纸上画一画。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根据几何体画三视图,前面看可以看到2层,第一层3个小正方形,第二层1个小正方形在左侧;上面看可以看到4个小正方形;右面看可以看到2层,第一层有2个小正方形,第二层有1个小正方形在右侧;据此画图。
【详解】画图如下:
【点睛】本题考查画三视图,掌握分层,分个数,分左右是画图的关键。
24. 在图中画出点A到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并量出点A到已知直线的距离。点A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 )毫米。
【答案】画图见详解;25
【解析】
【分析】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再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直线上或直线外的点在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上。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并画上垂直符号。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据此画出点A到已知直线的垂直线段,再用直尺量出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就是点A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详解】
点A到已知直线的距离是25毫米。
【点睛】本题考查过直线外一点作垂线的方法,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这条垂直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25. 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1=( )° ∠2=( )°
【答案】 ①. 75 ②. 125
【解析】
【分析】量角的步骤:先把量角器的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再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1=75° ∠2=125°
【点睛】熟练的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6. 以O为顶点,画一个的角。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画角的步骤:
(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
(2)在量角器上要画的角的度数刻度线的地方点一个点。
(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点,再画一条射线。
【详解】
【点睛】熟练掌握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五、解决问题。(6+5+6+6+6=29分)
27. 东方红小学在“种植园”种了6行黄瓜,每行8棵,还种了8行番茄,每行15棵。种的黄瓜的棵数比番茄少多少棵?(先整理条件,再解答)
【答案】72棵
【解析】
【分析】6行黄瓜,每行8棵,8乘6即可算出黄瓜的棵数,种了8行番茄,每行15棵,15乘8即可求出番茄的棵数,再用番茄的棵数减花瓜的棵数即可。
【详解】
黄瓜:6×8=48(棵)
番茄:15×8=120(棵)
120-48=72(棵)
答:种的黄瓜的棵数比番茄少72棵。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黄瓜的棵数以及番茄的棵数。
28. 商店卖出6箱同样的橙汁,每箱12瓶,一共收入576元。每瓶橙汁售价多少元?
【答案】8元
【解析】
【分析】先求出一共有多少瓶橙汁,再用总收入÷橙汁瓶数,即可求出每瓶橙汁的售价。
【详解】576÷(12×6)
=576÷72
=8(元)
答:每瓶橙汁售价8元。
【点睛】也可以先求出每箱橙汁多少钱,再除以每箱的数量求每瓶的售价。思路要灵活多变。
29. 一种桔子原来每箱56元。周末搞促销活动,原来买5箱的钱可以多买2箱。促销活动时每箱桔子多少元?
【答案】40元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原来每箱56元,买5箱共花钱:56×5=280(元);由于促销活动,原来买5箱的钱现在可以多买2个,也就是说现在可以买5+2=7(箱),则现在每箱桔子的单价280÷7=40(元),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56×5÷(5+2)
=280÷7
=40(元)
答:促销活动期间每箱桔子40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归总问题,先求出钱的总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0. 在争做“绿色小卫士”系列活动中,四年级同学栽了32棵树,六年级同学栽的棵树比四年级的3倍少18棵。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栽多少棵?(列综合算式解答)
【答案】46棵
【解析】
【分析】先用乘法求出四年级的3倍是多少,减去少的18棵,就能求出六年级栽的棵数,再减去四年级栽的棵数,即可求出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栽的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32×3-18-32
=96-18-32
=78-32
=46(棵)
答: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栽46棵。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理清各数据之间的关系,先求出六年级栽的棵数。
31. 四(1)班男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如下。(单位:个)
49 63 38 59 52 57 48 46 58 60 37 56
44 47 54 48 46 50 39 61 51 52 56 52
(1)把上面的数据进行整理,再填入表格中。
(2)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
(3)小林的成绩在男生中从高到低排第15名,他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是多少个?(在合适的答案后面的方框里画“√”)
49个□ 54个□ 61个□
【答案】(1)24;3;7;11;3
(2)见详解;(3)49个
【解析】
【分析】(1)先数出总人数,再分段整理数据,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整理,整理后再把每个成绩段的人数加起来与总人数核对是否正确;
(2)根据第(1)小题整理出的分段数据统计表,补充统计图;
(3)根据50-59和60-69这两段人数和是11+3=14(人),可以推断出排第15名的应为40-49这段中的最高成绩,从而确定小林的成绩。
【详解】(1)先数出总人数,有24人;再用画“正”字的方法分段整理数据,依次为3人、7人、11人、3人,整理后把每个成绩段的人数加起来与总人数核对,填入统计表中;
(2)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如下:
(3)成绩在50-59和60-69这两段的人数和:11+3=14(人)
所以第15名的成绩应为40-49这段中的最高成绩,即小林的成绩为49个。
【点睛】这道题的关键是用画“正”字的方法准确地分段整理数据。
编号
1
2
3
4
5
质量/克
62
57
61
62
58
黄瓜
番茄
黄瓜
6行
每行8棵
番茄
8行
每行15棵
成绩/个
合计
30-39
40-49
50-59
60-69
人数
成绩/个
合计
30-39
40-49
50-59
60-69
人数
24
3
7
11
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填空,选一选,操作题,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苏省徐州市丰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二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及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计算,填空,选择题,操作题,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