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 地理(含答案)
展开(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
命题学校:合肥九中 命题教师:余晓亮 审题教师:朱华龙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把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下图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的标识“揽星九天”。一条条开放的椭圆形轨道构成了独特的字母“C”的形象,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China”(中国),代表“中国”开展行星探测;二是“Cperatin”(合作),代表“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精神;三是“C3”,行星探测工程设计最重要的物理量,据此完成1-2题。
1. “揽星九天”标识中代表火星的是( )
A BB. C
C. DD. E
2.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火星上不具备生命存在条件的是( )
A. 离太阳远,表面温度低
B. 没有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
C. 公转轨道与其他行星不在同一平面
D. 易受小行星撞击
下图示意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中I-Ⅳ所在区域分别为资源丰富带、资源较丰富带、资源一般带和资源贫乏带。读图完成3-5题。
3. 根据图所示,合肥市属于( )
A. 资源丰富带
B. 资源较丰富带
C. 资源一般带
D. 资源贫乏带
4. I区域和Ⅳ区域的太阳能资源差异巨大,导致该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候B. 地形
C. 植被D. 水源
5. 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B. 太阳辐射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
C. 太阳辐射的电磁波对地球磁场影响明显,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
D. 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科研人员在广东省新丰县发现了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桫椤,桫椤在中生代侏罗纪时期达到繁盛,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科学界称它为研究古生物和地球演变的“活化石”。据此完成6-8题。
6 桫椤繁盛时期,地球上的主要动物是( )
A. 无脊椎动物B. 鱼类动物C. 两栖动物D. 爬行动物
7 推测桫椤繁盛时期生长地的气候特点是( )
A. 温暖潮湿B. 温暖干燥C. 寒冷潮湿D. 寒冷干燥
8. 桫椤繁盛时期大量形成的矿物是( )
A. 铁矿B. 石油C. 金矿D. 煤矿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9日12:32在瓦努阿图群岛海域(19.45°S,168.65°E)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70千米。下图示意地球圈层部分结构,完成9-10题。
9.瓦努阿图群岛附近海域地震震源可能位于( )
A.①B.②
C.③D.④
10.地震发生后,图中船只上的人员( )
A.只感受到上下颠簸
B.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后感受到左右摇晃
C.只感受到左右摇晃
D.先感受到左右摇晃,后感受到上下颠簸
下图为各大圈层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1-14题。
11. 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
A. 连续但不规则的B. 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 由坚硬岩石组成D.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12. 在地球各圈层的联系过程中,①圈层物质进入②圈层的方式是( )
A. 降水B. 呼吸作用C. 蒸发D. 光合作用
13. 关于各圈层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 ④是生物存在必需的条件B. ③影响②的演化
C. ②与①无直接关系D. ③范围占有④的全部
14. 关于图示圈层的正确叙述是( )
A. 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B. 都属于地球外部圈层
C. 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D. 各圈层之间相互渗透
民航客机在飞行过程中,机身后面往往会留下一个长“尾巴”(即飞机尾迹,又叫飞行云),有时这个“尾巴”又细又长且在天空长时间停留,有时又会很短且很快消失。民航航线的位置和高度一般是固定的。下图示意民航客机飞行时留下的“尾巴”。据此完成15-16题。
15. 民航客机水平飞行时,其所在大气层的特点是( )
A. 氧气含量高,空气对流作用强
B. 空气强烈上升,节省飞行燃料
C. 大气稳定,利于飞机安全飞行
D. 臭氧含量高,利于燃料充分燃烧
16. 民航客机在高空飞行时留下的飞机尾迹是( )
A. 飞机尾气中的水汽在高空遇冷凝结而成的
B.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把天空的云划成了条痕状
C.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气体
D. 飞机在飞行时为了美观有意排出的烟雾
下表为我国某市连续三天的天气预报,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7-18题。
17.与10月31日相比,11月1日和11月2日最高气温持续降低,主要是因为( )
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减弱
18.与10月31日相比,11月2日昼夜温差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②增强、③减弱B.①增强、③增强
C.①减弱、④减弱D.②增强、④增强
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体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据此完成19-20题。
19. 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 )
A. 减弱了地面热量的损失
B. 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C. 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
D. 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
20 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 )
A. 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 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
C. 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D. 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
读“2023年9月22日20时亚洲局部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21-23题。
21. 图中属于高气压中心的是( )
①甲 ②乙 ③丙 ④丁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22. 此时北京的风向是( )
A. 偏南风B. 偏北风C. 东南风D. 东北风
23. 四个城市中风力最小的是( )
A. 长春B. 北京C. 济南D. 西安
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循环之一,可以促进地球上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下图为自然界的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24-25题。
24.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所指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①和③B. ③和⑥C. ④和⑧D. ①和⑦
25. 下列有关水循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促使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 B. 影响全球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C. 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 D. 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二、综合题(本题共4个大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每空1分)
材料一: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害,人类也可以利用地震技术探索地球内部物质分异、勘探石油。
材料二:我国在渤海湾黄河口凹陷发现一个新的油气田,标志着我国在这一区域的勘探再获新的进展。该新油气田的成功发现,进一步展示了黄河口凹陷的勘探潜力,对渤海湾产储量规模的稳步提升发挥了重大作用。
材料三:地球内部构造示意图。
(1)图中不连续界面A是 ,B是 ,其中横波完全消失的是 界面(填字母)。
(2)图中数码和字母代表的圈层名称是:①+②是 ;①+②+③是 ;C是 ;D是 。
(3)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其位于图中 处。(填①②③④)
(4)黄河口凹陷油气勘察是采用三维地震勘探技术,根据地震波传播原理,在通过含油层时,传播速度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是 波。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有储油构造的是( )。
27. 读大气垂直分层图(甲图)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每空1分)
(1)甲图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____ 层,整个地球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____层,对高空飞机飞行最有利的是____层(都填字母)。
(2)开发绿色冰箱主要是为了保护____(填ABC)层中的臭氧;当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____(填ABC)层会被扰动,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3)写出图乙③④代表辐射名称:③代表____,④代表____;并指出A层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乙图中____(①②③④哪个箭头)。
(4)我国新疆地区有“早穿皮袄午披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主要原因是乙图____(①②③④哪个箭头)白天较弱,夜晚____(①②③④哪个箭头)较弱。
28.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城市热岛强度指城区与郊区气温的差值。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研究我国东部某滨海城市的热岛强度变化。下图为同学们根据数据绘制的该城市多年平均和某次冬季强降雪后热岛强度变化图。
(1)依据图中多年平均热岛强度变化曲线,说出该城市7时、17时城区与郊区之间风的异同。(4分)
(2)图中显示,冬季强降雪后城市热岛强度较多年平均整体加强,分析其可能原因。(4分)
同学们了解到该城市同时受日周期海陆风的影响,且某时段的风向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
(3)说出该时段为白天还是夜晚,并分析该时段有助于降低城市热岛强度的原因。(4分)
同学们进一步研究发现城市热岛效应可能导致城市能耗加大、大气污染加剧等问题。
(4)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提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合理措施。(4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4分,每空2分)
在我国东部城市建设中大量布置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以改善城市环境。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图1为我国东部某区域水循环示意图和图2为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问题。
(1)图1所示水循环的类型为 。
(2)水循环环节②名称为 ;下列能实现②环节是 (选择填空)。
A.我国冬季的西北风B.登陆深圳的台风C.人工降雨D.长江
(3)说出在城市建设中不透水地面对该地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地表径流 ;下渗 。
(4)从水循环角度看,相对不透水地面,植被浅沟对环境有以下积极作用:植被浅沟利于地表径流的汇集,增加地表水的 ,从而减少城市道路积水,缓解了城市 的发生。
合肥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 C 2. A
【解析】1. “揽星九天”的图形标识表示太阳系中八大行星及轨道,根据八大行星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判断,图中ABCDEFGH分别表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天问一号”属于火星探测卫星,因此代表“天问一号”探测对象天体是D,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图中信息显示,火星离太阳比地球远,火星表面温度低,不利于生命存在,A符合题意。火星没有适合生命呼吸的大气,但是图中信息无法判断火星的大气条件,B不符合题意。火星公转轨道与其他行星大致在同一平面,C不符合题意。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出火星易受小行星撞击,D不符合题意。故选A。
3. C 4. B 5. D
【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为资源丰富 带,即I为太阳能资源丰富带;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大部分地区由于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能辐射削弱得少,为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带,即II为资源较丰富带;我国东部季风区大部分地区由于降水天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较多,日照时间较短,因此太阳资源较少,为资源一般带,即III为资源一般带;我国的四川盆地由于地势低,多云雾,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多,为资源贫乏带。即IV为资源贫乏带。合肥市位于东部季风区,因此为资源一般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I区我国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为资源丰富带,;IV是我国的四川盆地,由于地势低,多云雾天气,因此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多,为资源贫乏带。因此导致I区域和Ⅳ区域的太阳能资源差异巨大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B正确;气候、植被、水源对太阳辐射的影响较小,不是形成两地差异的主要因素,ACD错误。故选B。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A错误;太阳活动与地球上某些自然灾害如地震、水旱灾害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太阳辐射与其关系不大,B错误;太阳活动产生的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干扰地球磁场,从而使地球上产生磁暴现象,C错误;太阳辐射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D正确。故选D。
6. D 7. A 8. D
【解析】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桫椤为蕨类植物,在中生代的侏罗纪时期繁盛,此时地球的主要动物是以恐龙为代表的爬行动物,D正确;无脊椎动物繁盛于早古生代、鱼类动物、爬行动物均繁盛于古生代,故ABC错误,本题应选D。
7.根据材料可知,桫椤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由此可知,此时其生长地的气候为温暖潮湿,A正确,而寒冷、干燥均不利于其生存,BCD错误。本题应选A。
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桫椤为蕨类植物,蕨类植物繁盛时期地球上形成了大面积的森林,是重要的成煤期,D正确;而铁和金为金属元素,不能由植物生成,AC错误;目前认为石油主要由海洋生物在地底经过漫长的化学变化所形成的,而桫椤为陆地植物,B错误。本题应选D。
9.D 10.A
【解析】9.据图可知,图中①圈层为生物圈,②圈层为水圈;③圈层位于莫霍面以上,为地壳;④位于莫霍面以下,为地幔。震源不会在水圈和生物圈,AB错误;本次震源深度为70千米,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且海洋相对较薄,故排除③圈层,C错误。软流层深度在80-400km之间,而震源深度为100千米,故最可能位于④圈层,D正确。故选D。
10.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地震后纵波到达水面后,使得船只上的人员只能受到纵波的影响,只感觉到上下颠簸,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1. A 12 C 13. B 14. D
【解析】11.①为②提供水蒸气,为④提供水,①为水圈,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A正确。有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为大气圈,由坚硬岩石组成为岩石圈,水圈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选A。
12.①为水圈,②为大气圈。水圈的水可以通过蒸发的方式进入大气圈,C正确。降水是大气圈物质进入水圈的方式,A错。与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无关,BD错。故选C。
13.④为岩石圈,岩石圈并非生物存在必需的条件,A错。③为生物圈,生物圈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方式影响大气圈的演化,B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①②可通过降水、水蒸气等形式直接联系,C错。生物圈占据岩石圈的上部,并非全部,D错。故选B。
14.图中各个圈层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并非简单的上下平行分布,A错,D正确。岩石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向外部圈层过度的特殊圈层,并不属于外部圈层,B错。生物圈并不单独占有空间,主要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以及岩石圈的上部,C错。故选D。
15. C 16. A
【解析】15.根据大气的垂直分层,大型客机飞行一般在平流层,海拔高,氧气含量低,空气平流作用强,A错误。平流层下冷上热,平流为主,节省飞行燃料,B错误,C正确。客机选择平流层飞行的主要原因透明度高,结构稳定,利于飞机安全飞行,不是为了利用臭氧层臭氧,臭氧层在平流层中上部,客机飞行高度一般达不到臭氧层高度,D错误。故选C。
16.飞机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水蒸气,尾气中的水汽在高空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从而呈现云状,A正确,故选A。
17.C 18.D
【解析】17.读图可知,④为大气逆辐射,不影响白天的气温,D错误。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白天,11月1日至2日都是多云天气,大气削弱作用②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减弱,导致地面辐射③减弱,气温较低,C正确,AB错误。。
18.读图可知,图中①表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②表示大气反射作用,③表示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多云的天气云层较厚,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②增强,使得白天的温度不至于过高;夜间大气逆辐射即④增强,保温作用较强,夜晚的温度不至于过低,导致昼夜温差较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9. A 20. C
【解析】19.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减弱了地面辐射造成的热量损失,并不是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A正确,D错误。地膜不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BC错误。故选A。
20.果树在夏季枝叶繁茂,果实质量大下垂,被枝叶遮住了阳光,故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利于苹果着色,C正确。夏季气温高,地温合适,覆盖地膜不是为了保持或增加地温,AD错误;降低地温不是目的,B错误。故选C。
21. A 22. B 23. C
【解析】21.结合气压图可知,甲、乙越往中心气压越高,为高压中心,①②对;丙和丁越往中心气压越低,为低压中心,③④错误。故本题选A。
22.结合图中的气压示意图,找到高压和低压的位置,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北半球风向往右偏转,判断出来为偏北风,B对,A、C、D错。本题选B。
2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等压线越稀疏,风力越小。由图可以看出,济南等压线最稀疏,故风力最小,C对,ABD错。本题选C。
24. A 25. C
【解析】24.①是地表径流,②是海水蒸发,③是水汽输送,④是陆地降水,⑤是地下径流,⑥是海上降水,⑦是蒸腾,⑧是下渗。百川东到海是指地表径流流入海洋,水循环环节是①;何时复西归是指水汽输送,水循环环节是③;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5.水循环过程中水在地表各圈层中运动,从而促使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水循环促使圈层之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从而影响全球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人类活动对地表径流等环节影响明显,但对海洋蒸发、海洋降水和水汽输送等环节影响很小,并不能深刻地影响水循环各个环节,C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水循环过程中水在地表各圈层中运动,从而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
二、综合题(共50分)
26. (10分,每空1分)
(1)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B
(2)地壳 岩石圈 地幔 地核/外核
(3)④
(4)横 A
27. (10分,每空1分)
(1)A A B
(2)B C
(3)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③
(4)② ④
28. (16分)
(1)风向相同,由郊区吹向城区;风速不同,7时的风速大于17时的风速。(4分)
(2)强降雪后,郊区地面多被积雪覆盖,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较强,积雪融化吸收热量,气温降幅较大;而城区积雪清理较及时,人工制热较多,气温降幅较小,故城区与郊区之间的气温差值加大,因而城市热岛强度加大。(4分)
(3)白天。原因:白天受海风影响,海风从气温较低的海洋吹来,对城区具有降温作用,从而降低城市热岛强度。(4分)
(4)从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及城市发展等角度提出措施,如增加城市绿地、水体面积,建设城市绿色通风廊道;分散城市中心人口、产业等。(答案合理即可,4分)
29. (14分,每空2分)
(1)海陆间循环
(2)水汽输送 B
(3)增多 减少
(4)下渗 内涝10月31日星期二
11月1日星期三
11月2日星期四
晴,4-16℃
晴转多云,5-15℃
多云,4-1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C
A
C
B
D
D
A
D
D
A
A
C
B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D
C
A
C
D
A
C
A
B
C
A
C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本卷命题范围,受太阳活动影响,2023年,此次地震震源位于,该地可能位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安徽省合肥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二地理试题卷docx、地理参考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