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二课时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015958/0-17004938257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北方地区 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 第二课时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5015958/0-1700493825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八章 教案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共5页。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严重的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及形成的主要原因。
(1)地表特征: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 支离破碎 。
(2)主要原因:长期的 水土流失 。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
(1)自然原因:黄土土质 疏松 ,多孔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地表裸露,缺乏 植被保护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人为原因:人多地少,开发历史悠久,长期的 过垦过牧 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修路、 采矿 等活动破坏地表;等等。
3.水土流失的危害。
(1)严重的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 土壤 ,破坏了农田和村庄,使得 自然灾害 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2)泥沙下泄导致河流 含沙量 剧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库,给 防洪 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难。
知识点2 水土保持
4.水土保持的意义:生活在黄土高原的人们已经认识到,要使社会、 经济 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 生态 建设,改善环境,治理水土流失。
5.水土保持的措施:
(1)采取 植树种草 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 生产活动 ,如陡坡地 退耕还林 、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严重的水土流失
1.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B)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B.千沟万壑,地表破碎
C.高山环抱,沙漠广布D.雪山连绵,冰川高悬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原因是(A)
①土质疏松 ②降水稀少 ③植被覆盖率低 ④过度放牧 ⑤缓坡地建梯田
A.①③④B.①②⑤
C.②④⑤D.③④⑤
3.下列不属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是(D)
A.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
B.沟谷增多、扩大、加深,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C.导致黄河含沙量剧增,淤塞下游水库
D.造成长江中下游河道淤积,给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巨大困难
知识点2 水土保持
读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发模式示意图,完成4~5题。
4.图示治理措施属于(A)
A.生物措施B.农业技术措施
C.工程措施D.政策措施
5.最符合图中①含义的是(C)
A.充分利用光热B.减小风沙
C.蓄水保土D.净化空气
6.读黄土高原地区丘陵利用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造成本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黄土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
(2)由图可知,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耕地减少,村舍迁移,水土淤积。
(3)防治水土流失应采取的措施中,除图中的修造 水土保持工程 外,另一重要的生物措施是 植树种草 。
课后巩固提升
1.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有一句著名的信天游歌词“见面面容易拉话话难”,其原因是地表(B)
A.河道纵横B.千沟万壑
C.冰川广布D.沼泽遍布
2.读水土流失过程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图,图中序号表示的内容,正确的是(D)
A.①地表起伏大 ②地表侵蚀 ③植被条件差
B.①植被条件差 ②地表起伏大 ③地表侵蚀
C.①地表起伏大 ②植被条件差 ③地表侵蚀
D.①地表侵蚀 ②地表起伏大 ③植被条件差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由于流水侵蚀作用,使地表呈现出千沟万壑的地貌特征。其中典型地貌有黄土塬,又称黄土平台,其顶面平坦宽阔,两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坡地。据此回答3~4题。
3.图中能够反映出黄土塬地貌的是(C)
A.①B.②C.③D.①②③
4.下列对黄土塬的治理措施,正确的是(A)
A.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
B.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C.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D.在支沟分段营造防护林
读下图,完成5~7题.
5.图中阴影区(B)
A.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B.水土流失是当地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C.人口稠密,需要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
D.应大力发展采矿业,增加农民收入
6.与淮河相比,图示河流水文特征表述正确的是(C)
A.结冰期较短B.长度短
C.含沙量较大D.汛期较长
7.造成该地环境问题严重的人为原因是(D)
A.黄土土质疏松
B.降水集中、多暴雨
C.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
D.陡坡地开荒、植被遭破坏
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当地的村庄和耕地主要分布在高原面和缓坡上。由于水土流失,黄河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读图a和图b,完成8~9题。
8.下列关于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叙述错误的是(D)
A.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破坏交通和村庄
B.肥沃土壤大量流失,影响农业生产
C.下游河床抬升,水库淤积,易产生洪涝灾害
D.地震、台风加剧,生态环境恶化
9.图b所示,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目的是(B)
A.防止滑坡B.保持水土
C.有利于耕作D.修筑窑洞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读开封“地上河”示意图,完成10~11题。
10.出现图示现象的原因是(C)
A.初春的凌汛B.上游草地退化
C.中游水土流失D.下游的洪水
11.为了根治该忧患,应采取的生物措施是(A)
A.植树种草B.减少放牧的牲畜
C.陡坡地退耕D.建挡土坝和梯田
12.读图a和图b,完成下列问题。
(1)图a中山脉A是 秦岭 ,它与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界线大致相当于我国1月 0 ℃ 等温线。
(2)读图b,观察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甲、乙、丙中,沙土最多的是 丙 。由此可以得出:同等降水量、同等坡度,植被越茂密,水土流失越 少 (多/少)。因此,为了保持黄土高原的水土,可采取的生物措施是 植树种草 。
(3)我们漫步在黄土高原上,看到的景观是(D)
A.椰树林立、竹楼掩映
B.小桥流水、前街后河
C.河网密布,水乡处处
D.千沟万壑,窑洞层叠
1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的 黄土高原 地区。
(2)该地区是我国农业由农耕区向 牧(畜牧) 区的过渡地带。
(3)图中数据说明该地区 水土流失 现象严重。造成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土质疏松 、 降水少 ,导致黄河下游形成典型的“ 地上河 ”现象。
(4)对该地区的治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D)
A.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B.坡地筑梯田、沟谷修堤坝,实现土不下坡
C.禁止小煤窑的私挖滥采,减少对地表的破坏
D.无条件地扩大煤炭开采量,筹集治理环境的资金
(5)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该地区正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绿色产业。该地区山川特色鲜明,历史古迹众多,民俗文化独特,为大力发展 旅游业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六章 北方地区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第一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级阶梯分界线,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