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二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展开1.(2分)24÷4=6读作 ,计算时用到的口诀是 。
2.(3分)下面的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5<32
65> ×9
7× <25
3.(3分)左边一共有6个,如果每 个一份,可以分成 份。算式是 。
4.(3分)表示把8个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算式是 。
5.(1分)从10里连续减去 个2,结果为0。
6.(2分)荡秋千是 现象,电梯上升是 现象。
7.(2分)计算“18+27÷3”时,要先算 法,结果是 。
8.(6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9.(1分)二(1)班有男生17人,女生19人。每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一共可以分成 个学习小组。
10.(1分)18+25=43,54﹣43=11,把这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
11.(2分)18÷6=3既可以表示 ,也可以表示 。
12.(1分)有一堆糖,比20块多,比30块少。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一样多,正好分完。这堆糖有 块。
13.(1分)一道除法题,除数是6,小明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商是4。这道题正确的商是 。
二、判一判。(正确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5分)
14.(1分)把12个苹果放在3个盘子里,这叫平均分。
15.(1分)所有的乘法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不同的除法算式.
16.(1分)计算7×8和56÷8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17.(1分)物体运动发生平移或旋转现象时,物体的方向和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
18.(1分)72﹣64÷8与(72﹣64)÷8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都一样。
三、选一选。(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6分)
19.(1分)下面的图形中( )不能通过平移或旋转与重合。
A.B.C.
20.(1分)下面算式中先算加法的是( )
A.25﹣12+45B.18+5×7C.9×(2+4)
21.(1分)下面不能表示6÷2=3的是( )
A.B.
C.
22.(1分)把8个松果平均分给4只松鼠,下面的分法中正确的是( )
A.B.
C.
23.(1分)买2瓶饮料需要8元,买6瓶饮料需要( )元。
A.48B.24C.16
24.(1分)下面图形中,有2条对称轴的是( )
A.B.
C.
四、算一算。(共24分)
25.(12分)口算
26.(12分)脱式计算。
73﹣26+35
19+6×7
64﹣40÷8
(88﹣56)÷8
五、看图列综合算式。(3+3=6分)
27.(3分)看图列综合算式。
28.(3分)看图列综合算式。
六、开动脑筋,动手操作。(2+3=5分)
29.(2分)画图表示下面算式的含义。
10÷2=5
30.(3分)继续画,表示算式“3×4+2”。
△△△
七、走进生活,解决问题。(5+4+4+4+4+5=26分)
31.(5分)
(1)喜欢看 书的人数最多,喜欢看 书的人数最少。
(2)喜欢看科幻的比喜欢看童话的少 人。
(3)全班一共有 人。
(4)小丽所在的班准备购买一批图书,你认为多买 最合适。
32.(4分)“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为了激发小学生硬笔书写的兴趣,某小学开展了硬笔书法社团活动。学校准备在展览板上展示硬笔书法社团的作品,如果每行展示6幅作品,24幅作品需要排成几行?
33.(4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树造林,利国利民”。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植树活动。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领了100棵树苗。二年级种了32棵,三年级种了48棵,还剩下多少棵没有种?
34.(4分)冰淇淋店在“六一”这天推出一种冰淇淋,原来10元一个。现在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35.(4分)小明有35元钱,买一个用了3元,如果用剩下的钱买8元一个的笔袋,可以买几个?
36.(5分)二(1)班的小杰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某公园玩,公园的门票价格如下。用20元买3个人的票够吗?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二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8分)
1.(2分)24÷4=6读作 24除以4等于6 ,计算时用到的口诀是 四六十二四 。
【分析】根据除法算式的读法可知:24÷4=6读作:24除以4等于6;在计算24÷4时,想:4和几相乘得24,口诀:四六十二四;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24÷4=6读作:24除以4等于6,计算时用到的口诀是四六十二四。
故答案为:24除以4等于6,四六十二四。
【点评】此题考查利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法。
2.(3分)下面的横线上最大能填几?
6 ×5<32
65> 7 ×9
7× 3 <25
【分析】根据表内乘法口诀直接填空。
【解答】解:6×5<32
65>7×9
7×3<25
故答案为:6;7;3。
【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表内乘法口诀。
3.(3分)左边一共有6个,如果每 2 个一份,可以分成 3 份。算式是 6÷2=3 。
【分析】一共有6个三角形,是把2个圈一份,所以是每2个一份,可以圈3份,用除法解答,列式是6÷2=3。
【解答】解:左边一共有6个,如果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3份。算式是6÷2=3。
故答案为:2,3,6÷2=3。
【点评】本题考查了除法的意义和平均分的意义。
4.(3分)表示把8个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4 。算式是 8÷2=4 。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除法的意义:把一些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解答】解:表示把8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算式是:8÷2=4。
故答案为:2;4;8÷2=4。
【点评】此题考查了除法的意义,要熟练掌握。
5.(1分)从10里连续减去 5 个2,结果为0。
【分析】求从10里连续减去2,减几次结果得0,就是求10里面有几个2,用除法计算。
【解答】解:10÷2=5
答:从10里连续减去5个2,结果为0。
故答案为:5。
【点评】本题考查表内除法的应用,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列式计算。
6.(2分)荡秋千是 旋转 现象,电梯上升是 平移 现象。
【分析】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移动的图形运动。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方向不变。
旋转: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前后图形的位置和方向改变,形状、大小不变。
【解答】解:荡秋千是旋转现象,电梯上升是平移现象。
故答案为:旋转,平移。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移与旋转的意义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7.(2分)计算“18+27÷3”时,要先算 除 法,结果是 27 。
【分析】计算“18+27÷3”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解答】解:计算“18+27÷3”时,要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18+27÷3
=18+9
=27
故答案为:除,27。
【点评】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8.(6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分析】比较数的大小,先看数位的多少,数位多的数就大,数位相同,从高位比较,高位上的数大则这个数大,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位。
【解答】解: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整数大小的比较,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
9.(1分)二(1)班有男生17人,女生19人。每4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一共可以分成 9 个学习小组。
【分析】把男女生人数相加,即可计算出二(1)班的总人数,再用二(1)班的总人数除以4,即可计算出一共可以分成多少个学习小组。
【解答】解:(17+19)÷4
=36÷4
=9(个)
答:一共可以分成9个学习小组。
故答案为:9。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加法的意义计算出二(1)班的总人数,再用除法计算出一共可以分成多少个学习小组。
10.(1分)18+25=43,54﹣43=11,把这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54﹣(18+25)=11 .
【分析】18+25=43,54﹣43=11,是先用18加上25求出和,再用54减去求出的和.
【解答】解:18+25=43,54﹣43=11,把这两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54﹣(18+25)=11.
故答案为:54﹣(18+25)=11.
【点评】解决这类题目,要分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据运算顺序列出综合算式,注意合理利用小括号.
11.(2分)18÷6=3既可以表示 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3 ,也可以表示 18里面有3个6 。
【分析】根据平均分除法的意义,18÷6=3可以表示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3;也可以表示18里面有3个6,据此解答。
【解答】解:18÷6=3既可以表示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3;也可以表示18里面有3个6。
故答案为:把18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3;18里面有3个6。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包含除法和平均分除法的意义。
12.(1分)有一堆糖,比20块多,比30块少。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一样多,正好分完。这堆糖有 25 块。
【分析】在5的乘法口诀中,得数大于20而小于30是25,据此解答。
【解答】解:在5的乘法口诀中,得数大于20而小于30是25。
5×5=25(块)
答:这堆糖有25块。
故答案为:25。
【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表内乘法口诀。
13.(1分)一道除法题,除数是6,小明把被除数的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看颠倒了,结果商是4。这道题正确的商是 7 。
【分析】根据题意,用错误的商乘上除数,求出看错的被除数,然后再把错误的被除数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颠倒过来,求出正确的被除数,然后再除以6即可。
【解答】解:4×6=24
24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颠倒过来是42
42÷6=7
答:这道题正确的商是7。
故答案为:7。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商×除数=被除数,求出错误的被除数,再把被除数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颠倒过来,求出正确的被除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二、判一判。(正确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5分)
14.(1分)把12个苹果放在3个盘子里,这叫平均分。 ×
【分析】把15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这叫平均分。题干中没有说明是平均分,由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把15个苹果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这叫平均分。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除法的认识与平均分。
15.(1分)所有的乘法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不同的除法算式. ×
【分析】在表内乘法中,一般情况下一句口诀都可以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但特殊情况下一句口诀并不能写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解答】解:九九八十一,只能写出一道乘法算式9×9=81和一道除法算式81÷9=9,
所以所有的乘法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不同的除法算式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此题应熟练掌握表内乘法口诀,并能灵活运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6.(1分)计算7×8和56÷8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
【分析】根据表内乘法口诀解答,熟练掌握表内乘法口诀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解答】解:7×8用的乘法口诀是“七八五十六”;
56÷8用的乘法口诀是“七八五十六”。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根据乘法口诀写乘法、除法算式,要灵活运用乘法口诀。
17.(1分)物体运动发生平移或旋转现象时,物体的方向和形状都没有发生变化。 ×
【分析】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作图形的旋转;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据此解答。
【解答】解:物体运动发生平移或旋转现象时,平移时物体的方向不变,旋转时物体方向发生变化了,形状不变,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旋转的意义的应用。
18.(1分)72﹣64÷8与(72﹣64)÷8的运算顺序和计算结果都一样。 ×
【分析】计算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按照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同一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运算顺序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既含有小括号又含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解答】解:72﹣64÷8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72﹣64)÷8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除法。它们的运算顺序不同,所以计算结果也不一样。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运算顺序不同,计算结果一般也不相同。
三、选一选。(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6分)
19.(1分)下面的图形中( )不能通过平移或旋转与重合。
A.B.C.
【分析】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作图形的旋转,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据此解答。
【解答】解:分析可知,B选项中比原来的图形变小了,不能通过平移或旋转与重合。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移和旋转的应用,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明确平移和旋转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不改变图形的大小是解答关键。
20.(1分)下面算式中先算加法的是( )
A.25﹣12+45B.18+5×7C.9×(2+4)
【分析】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分析选项中的各个算式,弄清楚各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找出先算加法的即可。
【解答】解:选项A:从左往右计算,先算减法,不符合题意。
选项B: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不符合题意。
选项C: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加法,再算乘法。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1.(1分)下面不能表示6÷2=3的是( )
A.B.
C.
【分析】6÷2=3可以表示:①把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②表示有6个,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3份,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由此判断。
【解答】解:6÷2=3表示把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所以选项C符合题意;
6÷2=3还表示有6个,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3份,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
这样选项A和C都正确,所以选项B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除法的两个意义,一个是等分,一个是包含分。
22.(1分)把8个松果平均分给4只松鼠,下面的分法中正确的是( )
A.B.
C.
【分析】把8个松果平均分给4只松鼠,是把8平均分成4份,观察3个选项,分法正确的是选项A。
【解答】解:把8个松果平均分给4只松鼠,分法中正确的是A。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23.(1分)买2瓶饮料需要8元,买6瓶饮料需要( )元。
A.48B.24C.16
【分析】用除法先求出每瓶的价钱,再乘6瓶,即可求出买6瓶饮料需要多少元。
【解答】解:8÷2×6
=4×6
=24(元)
答:买6瓶饮料需要24元。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表内乘除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24.(1分)下面图形中,有2条对称轴的是( )
A.B.
C.
【分析】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上面图形中,有2条对称轴的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轴对称的意义及在实际当中的运用。
四、算一算。(共24分)
25.(12分)口算
【分析】根据整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解答】解:
故答案为:8;6;8。
【点评】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26.(12分)脱式计算。
73﹣26+35
19+6×7
64﹣40÷8
(88﹣56)÷8
【分析】(1)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2)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4)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解答】解:(1)73﹣26+35
=47+35
=82
(2)19+6×7
=19+42
=61
(3)64﹣40÷8
=64﹣5
=59
(4)(88﹣56)÷8
=32÷8
=4
【点评】本题考查了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计算时先理清楚运算顺序,根据运算顺序逐步求解即可。
五、看图列综合算式。(3+3=6分)
27.(3分)看图列综合算式。
【分析】由图可知,从50个里先减去16个,再减去23个,即可求出剩下的个数。
【解答】解:50﹣16﹣23
=34﹣23
=11(个)
答:还剩11个。
【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100以内数的减法法则,准确识图是关键。
28.(3分)看图列综合算式。
【分析】用96元减去一双鞋子的钱数,用所得的差除以3,即可求出一双袜子的价格。
【解答】解:(96﹣87×1)÷3
=9÷3
=3(元)
答:每双袜子3元。
【点评】解答本题需熟练掌握单价、数量和总价之间的关系。
六、开动脑筋,动手操作。(2+3=5分)
29.(2分)画图表示下面算式的含义。
10÷2=5
【分析】10÷2=5,用画图法表示为:把10个三角形,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5个。
【解答】解:
(画法不唯一)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分除法的意义,画图表示。
30.(3分)继续画,表示算式“3×4+2”。
△△△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3×4表示4个3,再加上一个2,据此画出即可。
【解答】解:解答如下:
△△△△△△△△△△△△△△。
【点评】本题考查表内乘加乘减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七、走进生活,解决问题。(5+4+4+4+4+5=26分)
31.(5分)
(1)喜欢看 童话 书的人数最多,喜欢看 探险 书的人数最少。
(2)喜欢看科幻的比喜欢看童话的少 4 人。
(3)全班一共有 57 人。
(4)小丽所在的班准备购买一批图书,你认为多买 童话 最合适。
【分析】根据统计表可知,喜欢看童话书的有20人,喜欢看探险书的有8人,喜欢看科幻书的有16人,喜欢看漫画书的有13人。
(1)比较喜欢各种书的人数,解答即可。
(2)求喜欢科幻的比喜欢童话的少的人数,用减法计算。
(3)把喜欢各种书的人数相加,解答即可。
(4)要新买一批图书,应该多买童话书,少买其他书。(合理即可)
【解答】解:(1)喜欢看童话书的有20人,喜欢看探险书的有8人,喜欢看科幻书的有16人,喜欢看漫画书的有13人。
20>16>13>8
所以喜欢看童话书的人数最多,喜欢看探险书的人数最少。
(2)20﹣16=4(人)
答:喜欢看科幻的比喜欢看童话的少4人。
(3)20+8+13+16=57(人)
答:全班一共有57人。
(4)小丽所在的班准备购买一批图书,应该多买童话最合适。
故答案为:童话,探险;4;57,童话。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的意识,结合题意分析解答即可。
32.(4分)“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为了激发小学生硬笔书写的兴趣,某小学开展了硬笔书法社团活动。学校准备在展览板上展示硬笔书法社团的作品,如果每行展示6幅作品,24幅作品需要排成几行?
【分析】求24幅作品需要排成几行,就是求24里面有几个6,用除法计算。
【解答】解:24÷6=4(行)
答:24幅作品需要排成4行。
【点评】本题考查表内除法的应用,根据包含除法的意义列式计算。
33.(4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植树造林,利国利民”。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某学校组织学生开展植树活动。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领了100棵树苗。二年级种了32棵,三年级种了48棵,还剩下多少棵没有种?
【分析】用一共领树苗的数量减去二年级、三年级种的数量,即可求出还剩下多少棵树苗没有种。
【解答】解:100﹣32﹣48
=68﹣48
=20(棵)
答:还剩下20棵没有种。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100以内连减的运算,也可以先求出二年级、三年级种了多少棵,再用一共领树苗的棵数减去种的棵数即可解答。列式为:100﹣(32+48)。
34.(4分)冰淇淋店在“六一”这天推出一种冰淇淋,原来10元一个。现在每个比原来便宜多少元?
【分析】先用36除以4,求出现在每个多少元;再用10元减去现在每个的钱数即可。
【解答】解:10﹣36÷4
=10﹣9
=1(元)
答:现在每个比原来便宜1元。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表内除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需准确理解题意。
35.(4分)小明有35元钱,买一个用了3元,如果用剩下的钱买8元一个的笔袋,可以买几个?
【分析】根据题意,用35减去3求出剩下的钱数,然后再除以8即可。
【解答】解:(35﹣3)÷8
=32÷8
=4(个)
答:可以买4个。
【点评】考查了运用整数除法和减法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6.(5分)二(1)班的小杰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某公园玩,公园的门票价格如下。用20元买3个人的票够吗?
【分析】先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9乘2,求出爸爸和妈妈买门票花的钱数;再加上小杰买门票花的5元,将所得的结果与20元比较大小即可。
【解答】解:9×2+5
=18+5
=23(元)
20<23
答:用20元买3个人的票不够。
【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表内乘加混合运算及比较数的大小解决问题,需准确理解题意。
28÷7 7
16﹣8÷2 36÷4
9÷9 6÷6
4×8 30
45﹣9×3 5×8﹣22
45÷9 48÷8
35÷5=
9×6=
56÷7×3=
6× =48
24÷4=
81+19=
12÷2÷3=
54÷ =9
64﹣8=
72÷9=
20﹣8÷2=
÷8=1
课外书的种类
童话
探险
科幻
漫画
人数
正正正正
正
正正正一
正正
优惠活动促销
4个36元
成人票:9元/人
学生票:5元/人
28÷7 < 7
16﹣8÷2 > 36÷4
9÷9 = 6÷6
4×8 > 30
45﹣9×3 = 5×8﹣22
45÷9 < 48÷8
28÷7<7
16﹣8÷2>36÷4
9÷9=6÷6
4×8>30
45﹣9×3=5×8﹣22
45÷9<48÷8
35÷5=
9×6=
56÷7×3=
6× 8 =48
24÷4=
81+19=
12÷2÷3=
54÷ 6 =9
64﹣8=
72÷9=
20﹣8÷2=
8 ÷8=1
35÷5=7
9×6=54
56÷7×3=24
6×8=48
24÷4=6
81+19=100
12÷2÷3=2
54÷6=9
64﹣8=56
72÷9=8
20﹣8÷2=16
8÷8=1
课外书的种类
童话
探险
科幻
漫画
人数
正正正正
正
正正正一
正正
优惠活动促销
4个36元
成人票:9元/人
学生票:5元/人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六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六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读题,细心填空,仔细辨析,准确判断,反复比较,谨慎选择,看清数据,认真计算,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灵活应用,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二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二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完成下面各题,解决问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数学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数学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