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作图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历史上首先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 )
A. 卢瑟福B. 托里拆利C. 牛顿D. 阿基米德
【答案】B
【解析】
【详解】A.卢瑟福发现了质子,在放射性和原子结构等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故A不符合题意;
B.托里拆利实验是历史上首次准确的测出大气压值实验。故B符合题意;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故C不符合题意;
D.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故D不符合题意。
2. 下列物体中,利用空气浮力而升空的是( )
A. 氢气球B. 人造卫星
C 风筝D. 飞机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气球里所充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密度,气球所受浮力大于重力而上升,故A符合题意;
B.人造卫星是通过火箭向下喷射气体,利用气体的反推力升空,故B不合题意;
C.风筝是利用风筝上下方空气的流速不同产生的升力升空的,故C不合题意,
D.飞机是利用机翼上下方空气的流速不同产生的升力升空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3. 运用你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特殊测量”,下面的几种方法中( )
①用天平、水测出墨水瓶的容积
②用天平、刻度尺测出一卷细铜丝的长度
③用量筒、水测出小钢珠的质量
④用量筒测出20g酒精
A 只有①③正确B. 只有②④正确
C. 只有①②③正确D. ①②③④都正确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先用天平称出空瓶的质量,瓶中装满水,再用天平称出瓶子和水的总质量,两次质量之差就是更多优质支援请 嘉 威杏 MXSJ663 水的质量,根据
可得
天平称量出水的质量,除以水的密度,就是水的体积,即为墨水瓶的容积,所以①方法可行。
②利用刻度尺测量出10m细铜丝,再利用天平测量出10m细铜丝和一卷细铜丝的质量,一卷细铜丝的质量与10m细铜丝的质量比乘以10m等于一卷细铜丝的长度,所以②方法可行。
③根据
可得
用量筒和水测量出钢珠的体积,再乘以钢珠的密度,就得到钢珠的质量,故③方法可行。
④根据
可得
已知酒精的质量20g,除以酒精的密度求出酒精的体积,再用量筒测出20g酒精的体积即可,故④方法可行,故ABC不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 自行车是“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下列自行车上的设计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 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B. 轮胎上刻有花纹
C. 脚踏板做得扁平粗糙D. 坐垫做得较宽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A.车轴处装有滚动轴承,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故A符合题意;
B.轮胎上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B不符合题意;
C.脚踏板做得扁平粗糙,一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二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
D.坐垫做得较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2022年2月8日,中国选手谷爱凌在女子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决赛中勇夺冠军。她脚踩滑雪板在雪地里滑行,用雪杖用力杵雪地,滑雪板加速向前滑行,收起雪杖后又从高处加速滑下,不计空气阻力。对此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 滑雪板加速向前滑行是由于雪杖对雪地的力大于雪地对雪杖的力
B. 滑行过程中,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滑雪板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谷爱凌运动到最高点时,假设所有力全部消失,则谷爱凌会静止在空中
D. 收起雪杖后从高处滑下,是因为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
【答案】D
【解析】
【详解】A.雪杖给雪地的力和雪地给雪杖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的大小相等,故A错误;
B.滑行过程中,地面对滑雪板的支持力等于滑雪板和人的重力之和,因此,滑雪板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滑雪板的支持力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
C.谷爱凌运动到最高点时,水平方向上有一定的速度,假设所有力全部消失,则谷爱凌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谷爱凌从高处滑下,她受到的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故D正确。
故选D。
6. 如图所示,这是我校运动健将小强训练撑竿跳高的情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小强的重约为600N
B. 撑竿弯曲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 撑竿弯曲后其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D. 撑竿跳高利用了撑竿的弹性好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运动健将小强的质量约60kg,重力约为
G=mg=60kg×10N/kg=600N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撑杆弯曲,形状发生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撑杆弯曲后,形状变化,质量和密度均不变,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撑杆跳高选用的撑杆,要有弹性好的特点,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 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传统风俗,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木桨
B. 木桨向后划水,龙舟就向前运动,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C. 龙舟静止在水面上时,龙舟所受的浮力大于龙舟所受的总重力
D. 冲过终点后,龙舟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龙舟受到惯性的作用
【答案】B
【解析】
【详解】AB.桨往后划,给水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同时龙舟也受到水向前的反作用力,使龙舟前进,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使龙舟前进的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故A错误,B正确;
C.龙舟静止在水面上时,处于漂浮状态,则龙舟所受的浮力等于龙舟所受的总重力,故C错误;
D.龙舟静止在水面上时,处于漂浮状态,则龙舟所受的浮力等于龙舟所受的总重力,故D错误。
故选B。
8. 如图所示,四个力中的一个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A. 球拍对乒乓球的力B. 斧头对木柴的力
C. 手对弹簧的拉力D. 瓶对海绵的力
【答案】A
【解析】
【详解】ABCD.球拍对乒乓球的力改变了乒乓球的运动方向,即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斧头对木柴的力,使木柴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手对弹簧的拉力,使弹簧变长,弹簧的形状发生变化;瓶子对海绵的力使海绵凹陷,海绵的形状发生变化。可见A项中的力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故A符合题意。
故选A。
9.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装有适量的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将两个相同的实心小球,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小球静止后两容器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B. 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C. 小球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
D. 放入小球前,装甲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小于装乙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两个相同的实心小球,其密度、体积、重力都相同,设两小球的密度为ρ球。
A.由图可知,小球在甲、乙两液体中分别处于漂浮和悬浮状态,根据浮沉条件可知,ρ甲>ρ球,ρ乙=ρ球,所以ρ甲>ρ乙,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小球静止后两容器的液面相平,即两液体的深度相同,因液体密度ρ甲>ρ乙,则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因为物体漂浮或悬浮时,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且两球的重力相等,所以小球在两种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相等,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两个容器完全相同,小球静止后两容器的液面相平,说明液体体积与小球排开液体体积之和相等;由图知,小球在甲液体中排开液体的体积较小,则可知甲液体的体积较大;由A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大,根据
可知甲液体的重力大,即
放入小球前,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等于容器和液体重力之和,两容器的重力相同,且,则放入小球前,装甲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力较大,而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则根据可知装甲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大于装乙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 如图1所示,用弹簧测力计缓慢将物体从装有水的烧杯中匀速拉出,烧杯的底面积为100cm2,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水=1.0×103kg/m3,g取10N/kg)( )
A. 上升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浮力不断变小
B. 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5N
C. 物体的密度是2.5×103kg/m3
D. 物体离开水面后,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变化了400Pa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物体上升过程中测力计的示数先不变、后增大,根据F浮=G-F示可知,上升过程中物体所受的浮力先不变、后减小,故A错误;
B.由图像可知,露出水面后测力计的拉力F拉2=5N,物体的重力
G=F拉2=5N
未露出水面时,物体受到的拉力F拉1=3N,所以浸没时物体受到的浮力
F浮=G-F拉1=5N-3N=2N
故B错误;
C.由F浮=ρ水gV排得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密度
故C正确;
D.物体离开水面后,排开水的体积变化量
ΔV排=V=2×10-4m3
杯内水的深度变化量
水对杯底的压强变化量
Δp=ρ水gΔh=1.0×103kg/m3×10N/kg×0.02m=200Pa
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与作图题(共9小题,计26分)
11. 自然界存在 _____种电荷,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_____(选填“正”或“负”)电荷;验电器利用了同种电荷相互 _______的原理。
【答案】 ①. 两 ②. 正 ③. 排斥
【解析】
【详解】[1][2]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毛皮摩擦的橡胶棒带负电。
[3]根据电荷的相互作用情况可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这是验电器的原理。
12. 如图是2018年4月8日在溱湖湿地公园展示的“水上飞人”极限运动,人利用脚上装置喷 水产生的动力,可以实现在水面之上腾空而起,通过手动控制喷水,用于稳定空中飞行姿态,若人和喷水装置的总质量为150kg,人在空中静止时所受动力大小是_______(g取10N/kg),方向是_______,水上飞人欲向左飞行,应将手动控制的喷嘴朝向_______(选填“左侧”或“右侧”)喷水。
【答案】 ①. 1500 ②. 竖直向上 ③. 右侧
【解析】
【详解】[1][2]人在空中静止时受重力和喷水装置产生的动力作用,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则大小
F=G=mg=150kg×10N/kg=1500N
方向是竖直向上。
[3]水上飞人欲向左侧飞行,则喷水装置应产生向左的动力,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应将手动控制的喷嘴朝向右侧喷水。
13. 陕西安康水电站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防洪、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电枢纽工程。大坝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由于随着水的深度增大,大坝所受水的压强 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距离水面8m深的大坝所受水的压强为 _______Pa。水凝固成冰后,体积 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ρ水=1.0×103kg/m3,ρ冰=0.9×103kg/m3)
【答案】 ①. 增大 ②. 8×104 ③. 变大
【解析】
【详解】[1]因为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水坝要建成“上窄下宽”的形状,可以承受更大的液体压强。
[2]距离水面8m深处的水坝受到水的压强
p=ρ水gh=1×103kg/m3×10N/kg×8m=8×104Pa
[3]水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可知,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
14.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如图所示,茶壶的壶嘴与壶身构成了一个 ________,茶水静止时,壶嘴与壶身中茶水的液面是 _______的。茶壶盖上有一个小孔,若用手指堵住小孔,盖上茶壶盖倒茶时,茶水 ________(选填“容易”或“不容易”)流出来。刚泡好的茶水,闻到茶叶散发的清香,这是 _______现象。
【答案】 ① 连通器 ②. 相平 ③. 不容易 ④. 扩散
【解析】
【详解】[1]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连通器中装同种液体,液体静止时液面是相平的。
[2][3]壶盖上留有一个小孔,作用是使壶内与壶外的大气相通,在重力的作用下,水才容易倒出。若用手指堵住小孔,盖上茶壶盖倒茶时,茶水不容易流出来。
[4]刚泡好的茶水,闻到茶叶散发的清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
15. 生活现象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如用吸管“吸”饮料,饮料是在 ______的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干燥的冬天,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头发,说明带电体能够吸引 _______;龙卷风“吸”起地面上的树叶等物体,是由于流速越大,流体的压强越 _____。
【答案】 ①. 大气压 ②. 轻小物体 ③. 小
【解析】
【详解】[1]用吸管吸饮料时,吸管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饮料被压入吸管。
[2]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由于摩擦而带上了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吸”头发。
[3]刮龙卷风时,龙卷风中心的空气流动最快,压强最小,所以能“吸”起地面上的树叶。
16. 如图所示,这是小明自制的潜艇模型,其体积为50cm3。悬浮在水中的潜艇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N,为了让悬浮在水中的潜艇上浮,小明应该 ______(选填“向右拉”或“向左推”)注射器。在潜艇上浮过程中露出水面前,潜艇所受浮力 _______,潜艇上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强 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g取10N/kg,ρ水=1.0×103kg/m3)
【答案】 ①. 0.5 ②. 向左推 ③. 不变 ④. 变小
【解析】
【详解】[1]悬浮在水中的潜艇受到的浮力
F浮=ρ水gV排=ρ水gV=1.0×103kg/m3×10N/kg×50×10﹣6m3=0.5N
[2]潜艇模型处于悬浮状态时,模型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要使模型上浮(F浮>G),根据潜艇的工作原理和浮沉条件可知,应减小模型的重力,应将试管内的水压出去,所以需要增大试管内的气压,则此时应向左推注射器。
[3]在潜艇模型露出水面前(浸没在水中),水的密度不变,其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潜艇所受浮力不变。
[4]潜艇上浮,其所处的深度减小,由p=ρgh可知,潜艇上表面所受液体压强变小。
17. 如图所示,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行。不计空气阻力,请在图中画出足球的受力示意图。
【答案】
【解析】
【详解】不计空气阻力,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飞,只受中重力作用,重力的作用点在球心,方向竖直向下,过球心作竖直向下的带箭头的直线表示重力,如图所示:
18. 如图所示,一木球静止在水面上,请在图中作出木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O为重心);
【答案】
【解析】
【详解】静止在水面上的木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下图所示。
19. 如图,物体重为10N,用一个水平向左的30N的压力F压在物体表面,物体在竖直墙面上静止,请画出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示意图,并标出摩擦力的大小。(O为力的作用点)
【答案】
【解析】
【详解】木块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由于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摩擦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物体受到墙面的摩擦力
f=G=10N
方向竖直向上;过物体的重心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大小为10N,如图所示: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计26分)
20. 请完成与下列实验有关的填空。
(1)如图﹣1,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下面吊一个钩码也不会将铅块拉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_______。如图﹣2,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说明分子间存在 _______。
(2)如图﹣3,水沸腾后把烧瓶从火焰上拿开,水会停止沸腾。迅速塞上瓶塞,把烧瓶倒置并向瓶底浇冷水,发现水 _________(选填“重新沸腾”或“不会沸腾”),这是因为烧瓶内水面上方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 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3)如图﹣4,通过观察比较压强计U形管液面的 _______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图中h3>h2,说明液体A的密度 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答案】 ①. 引力 ②. 间隙 ③. 重新沸腾 ④. 降低 ⑤. 高度差 ⑥. 大于
【解析】
【详解】(1)[1]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说明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2]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2)[3][4]当向瓶底浇冷水时,瓶内气体温度突然降低,气压减小,瓶内液面上方气压减小,导致沸点降低,所以水重新沸腾起来的。
(3)[5][6]利用U形管压强计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端液面的高度差比较液体压强大小的,h3>h2,说明所测A液体的压强大于所测水的压强,由图可知,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所以A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21. 小聪去郊区游玩时捡到一个漂亮的小石块,带回实验室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1)小聪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_______处,指针静止时如图﹣1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水平平衡;
(2)调好天平,小聪将小石块放在天平的左盘,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所示时,天平恢复平衡,则测得小石块的质量是 _________g;
(3)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3所示,将用细线系住的小石块轻放入量筒,如图﹣4所示,测得小石块的体积为 _______c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 ______kg/m3;
(4)在如图﹣4所示的实验中,小聪发现有部分水被小石块溅起附在量筒水面上方的内壁,则小聪所测小石块的密度 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 ①. 零刻度线 ②. 右 ③. 43.4 ④. 20 ⑤. 2.17×103 ⑥. 偏大
【解析】
【详解】(1)[1][2]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用镊子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由图﹣1所示可知,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水平平衡。
(2)[3]由图﹣2所示可知,标尺的分度值是0.2g,小石块的质量
m=20g+20g+3.4g=43.4g
(3)[4][5]由图﹣3所示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V1=20mL,由图﹣4所示可知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40mL,小石块的体积
V=V2﹣V1=40mL﹣20mL=20mL=20cm3
小石块的密度
(4)[6]有部分水被小石块溅起附在量筒水面上方的内壁,则小聪所测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偏小,计算出的石块体积偏小,使得密度测量值偏大。
22. 某小组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1)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先进行__________。
(2)实验步骤如图1所示,甲、乙、丁、戊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由图甲和丁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
(3)以下选项中若__________成立,则可以得出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
A. B. C.
(4)另一小组利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A和B、饮料瓶和吸管组成的溢水杯、薄塑料袋(质量忽略不计)对实验进行改进,装置如图2所示。向下移动水平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观察到A的示数逐渐__________,B的示数逐渐__________,且A、B示数的变化量___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5)比较两种实验方案,改进后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多选)。
A.测力计A的示数就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B.实验器材生活化,测力计固定、示数更稳定
C.能同步观察测力A、B示数的变化
【答案】 ①. 调零 ②. F1-F3 ③. B ④. 变小 ⑤. 变大 ⑥. 相等 ⑦. BC
【解析】
【分析】
【详解】(1)[1]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先对它进行调零,不然会影响测量。
(2)[2]因为浮力和测力计示数和等于重力,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F浮=F1-F3
(3)[3]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G排=F4-F2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故F1-F3= F4-F2,故选B。
(4)[4][5][6]向下移动水平横杆,使重物缓慢浸入继满水的溢水杯中,物体排开液体体积变大,浮力变大,所以A的示数逐渐变小,塑料袋中水增加,B的示数逐渐增大,因为AB示数变化量都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所以变化量相等。
(5)[7]A.A的示数和浮力之和等于重力,故A不符合题意;
B.塑料袋在生活中常见,测力计不用手提,固定了,示数更稳定,故B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能同步观察测力A、B示数的变化,便于比较,故C符合题意。
故选BC。
23.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的大小有关,物理兴趣实验小组的同学们想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的大小的具体关系,于是选用弹簧测力计、长木板、重为1N的木块A及重均为1N的钩码,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其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实验过程中,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A做_________运动,由_________知识可知,此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2中绘制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f与接触面所受压力的大小FN的关系图像;_______
(3)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可得出结论:_________;
(4)物理学中,把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的比值定义为接触面的滑动摩擦系数μ,下列物理量也是用比值定义的是 _______(多选,选填序号);
A.质量
B.密度
C.压强
D.浮力
(5)实验后,同学们通过交流讨论,对图﹣1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3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A,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当木块A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请写出实验装置改进以后的好处: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 ①. 匀速直线 ②. 二力平衡 ③. ④.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成正比 ⑤. BC ⑥. 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方便实验操作
【解析】
【详解】(1)[1][2]实验过程中,弹簧测力计必须沿水平方向拉着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物块处于平衡状态,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3]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3)[4]由图像知,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图像是一条斜直线,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成正比。
(4)[5]物理学中,把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的比值定义为接触面的滑动摩擦系数μ,我们学过的利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有很多,如:速度,密度,压强等,而质量,浮力不符合上述特点。故AD不符合题意,BC符合题意。
故选BC。
(5)[6]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中,木块与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拉动木板运动,该装置的优点是:不需要控制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方便实验操作;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易于读数。
四、综合题(共2小题,计18分)
24. 雪地摩托车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使用的交通工具,如图所示,雪地摩托车空车质量为90kg,静止在水平雪面时与雪面的总接触面积为0.5m2。某次执行运输任务时,装载110kg的人和物资在水平雪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过程中受到雪面的阻力为总重的。(g取10N/kg)
(1)雪地摩托车的雪橇和履带做得比较宽大是为了 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
(2)雪地摩托车空车所受的重力是多少?( )雪地摩托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的牵引力是多少?( )
(3)雪地摩托车空车静止在水平雪面时对雪面的压强是多少?( )
【答案】 ① 减小 ②. 900N ③. 40N ④. 1800Pa
【解析】
【详解】(1)[1]雪地摩托车的雪橇和履带做得比较宽大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
(2)[2]雪地摩托车空车所受的重力
G=mg=90kg×10N/kg=900N
[3]某次执行运输任务时,装载110kg的人和物资在水平雪面上匀速直线行驶过程中受到雪面的阻力
雪地摩托车在匀速行驶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所受的牵引力
F=f=40N
(3)[4]雪地摩托车空车静止在水平雪面时对雪面的压力
F压=G=900N
雪地摩托车空车静止在水平雪面时对雪面的压强
25. 如图所示,这是我国国产某型号导弹护卫舰,该导弹护卫舰满载排水量为2800t,满载时的吃水深度为3.87m,最大航速为50.4km/h。(g取10N/kg,ρ海水=1.0×103kg/m3)
(1)某次演习时,该导弹护卫舰发射导弹后受到海水的浮力 _______,吃水深度 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该导弹护卫舰在海水面下3.5m深处、200cm2的舰体受到海水的压力是多少?( )
(3)该导弹护卫舰满载时所受的浮力和排开海水的体积各是多少?( )( )
【答案】 ①. 变小 ②. 变小 ③. 700N ④. 2.8×107N ⑤. 2.8×103m3
【解析】
【详解】(1)[1]由于物体漂浮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发射导弹后,护卫舰仍漂浮,但自重减小,因此护卫舰所受浮力变小。
[2]护卫舰所受浮力减小,根据F浮=ρ液gV排可知,排开海水的体积减小,护卫舰的舰体会略微上浮一些,护卫舰吃水深度减小。
(2)[3]舰体受到海水的压强
p=ρ海水gh=1.0×103kg/m3×10N/kg×3.5m=3.5×104Pa
由可知,舰体受到海水的压力
F=pS=3.5×104Pa×200×10﹣4m2=700N
(3)[4][5]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护卫舰满载时所受的浮力
F浮=G排=m排g=2800×103kg×10N/kg=2.8×107N
由F浮=ρ液gV排可知,护卫舰满载时排开海水的体积
实验次数
1
2
3
4
压力/N
2.0
3.0
4.0
5.0
测力计示数/N
0.8
1.2
1.6
2.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为第一部分,5h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作图题,实验与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线上测试物理试卷(无答案),共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