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图中③处岩石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座号、考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 0.5mm 黑色签字笔书写并在规定区域内作答,绘图时,可用2B铅笔作答,字体工
整、笔迹清楚;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墨脱县(图1)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段都在该县境内。县城平均海
拔1200m, 最低处巴昔卡村海拔仅154m, 年降水量高达4428mm。据此完成1~2题。
图1
1. 巴昔卡村年降水量丰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洋流 ②地形 ③纬度位置 ④大气环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 巴昔卡村当地的自然植被类型主要是
A. 高山草原 B, 常绿硬叶林 C. 季雨林 D. 落叶阔叶林
云贵地区的准静止锋是南下冷气团受云贵高原地形阻挡形成的,锋面形成后位置相 对稳定,有的年份锋线西进或东移时往往引发锋面附近气象要素的变化。图2示意云贵地区准静止锋锋面附近14时日平均气温分布。据此完成3~4题。
高二地理试题 第1页(共8页)
图 2
3. 云贵地区多年平均准静止锋锋线位置最可能出现在
A.I处 B.Ⅱ处 C.Ⅲ处 D.IV处
4. 若该准静止锋锋线西进后,则多年平均锋线位置附近
A. 气温升高 B. 昼夜温差增大 C. 气压降低 D. 偏南风增强
底格里斯-幼发拉底河水系是西亚最大的河流体系(图3),包含了底格里斯河和幼
发拉底河,沿河修建了诸多水坝。据此完成5~6题。
图 3
5. 与底格里斯河相比,幼发拉底河支流多季节性河流的主要原因是
A. 流域面积大 B, 降水较少 C, 距海较远 D. 用水较多
6. 两河流上大量修建水坝的主要目的是
A. 防洪 B. 发电 C. 航运 D. 灌溉
高二地理试题 第2页(共8页)
海洋锋是指不同性质海水之间狭窄过渡带,东海黑潮海表温度锋是由高温、高盐、 高水色、透明度高的黑潮水与低温、低盐、浑浊度高、透明度低的东海陆架水相互作用
形成,其强度季节差异明显。图4示意东海黑潮海表温度锋。据此完成7~8题。
图4
7. 推测东海黑潮海表温度锋最强的月份是
A.2月 B.6月 C.8月 D.11月
8. 东海黑潮海表温度锋形成时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①注入河流带来营养盐 ②海水扰动导致营养物质上泛 ③温度锋附近形成水障 ④海水温度比较适宜鱼类生长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图5示意某地区地质构造,数字序号代表不同位置的岩石类型。据此完成9~10题。
图 5
9.①②③④四处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③④① D.③④②①
10. 图中③处岩石可能是
A.石灰岩 B.大理岩 C.砾岩 D.玄武岩
高二地理试题 第3页(共8页)
图6示意湖南张家界的峰林石英砂岩地貌,图7示意广西喀斯特峰林峰丛地貌。相
比喀斯特峰林的圆润,峰林石英砂岩地貌显得嶙峋。据此完成11~12题。
图6 图7
11. 造成两种峰林地貌外形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岩性 B.气候 C.植被 D.水文
12. 两种地貌景观的形成均受
A.海浪作用 B.风力作用 C.冰川作用 D.流水作用
武夷山国家公园随海拔的递增,植被垂直带谱(图8)差异明显。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武夷山国家公园垂直带谱上的各植被群落迁移,面积随之变化。据此完成13~15题。
图 8
13. 导致武夷山国家公园垂直带谱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地形 D.土壤
14. 图中甲地植被可能是
A. 落叶阔叶林 B. 高山草原
C. 山地针叶林 D. 高寒荒漠
15.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草甸面积减小的原因可能是
A.蒸发旺盛 B. 林线上移 C.降水减少 D.光照不足
高二地理试题 第4页(共8页)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图9示意我国部分地区3月初某日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甲、乙表示两种锋 面,乙锋面附近出现降水天气。
图 9
(1)绘制甲锋的锋面天气示意图。( 4 分)
(2)与乙锋相比,说出甲锋移动速度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 5 分)
(3) 简述乙锋降水的形成过程。(4分)
高二地理试题 第5页(共8页)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莱州湾指从黄河口至龙口此姆岛 一 线以南的海域(图10),沿岸多淤泥质海 滩,是我国重要的渔业产区。近几十年来,受海陆相互作用的影响,南岸海岸 线后退明显。
图10
(1)说明莱州湾沿岸多为淤泥质海滩的原因。(4分)
(2)从入海径流角度,分析莱州湾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4分)
(3)推测近几十年来莱州湾南岸海岸线后退的原因。(4分)
高二地理试题 第6页(共8页)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海温距平是指某海域一定时间内的海温与同期多年平均海温的差值。图11示意某年 太平洋局部海域表层水温距平等值线分布。受海温变化影响,该年冬季西北太平洋和南
海上空对流层低层盛行异常反气旋型环流。
0°
图11
(1)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该年份海水温度变化对甲海域气温的影响。(6分)
(2)分析该年份海水温度变化对我国冬季气温可能的影响。( 6 分)
高二地理试题 第7页(共8页)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8分)
罗布泊(图12)位于塔里木盆地的东端,新生代以来的喜马拉雅运动,导致塔里木 盆地西部抬升,东部持续下降,罗布泊成为塔里木盆地的最低洼处,形成塔里木盆地唯 一的尾闾湖。塔里木盆地自新生代以来经历了半湿润—半干旱—干旱—极端干旱的气候 变化。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水库的大量修建,孔雀河断流,罗布泊地区逐
图12
(1)分析新生代初期古罗布泊湖一度为淡水湖的原因。(4分)
(2)分析喜马拉雅运动使古罗布泊变为咸水湖的原因。 ( 6 分 )
(3)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孔雀河断流后罗布泊湖演变为荒漠的过程。(8分)
高二地理试题 第8页(共8页)
高二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D2.C3.C4.B 5.B6.D 7.A 8.C 9.D10.B
11.A12.D13.A14.C15.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3分)
(1)(4分)
(冷暖气团箭头、文字、倾斜方向、云各1分;绘制成暖锋不得分)
(2)甲锋移动速度较快(1分)
甲锋面附近冷暖气团温差较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锋面移动速度较快。(4分)
(3)乙锋南侧暖气团受偏南风影响,水汽含量较高,持续北上,与南下冷气团相遇,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形成降水。(4分)
17.(12分)
(1)莱州湾沿岸河流较多,携带大量泥沙在海岸堆积;莱州湾沿岸地形平缓,河水流速慢,沉积颗粒较小;沿岸潮流搬运能力弱。(4分)
(2)入海径流带来大量泥沙,使莱州湾近海海域变浅,光照充足,入海径流带来大量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饵料。(4分)
(3)入海泥沙量减少,海平面上升,风暴潮及海浪侵蚀加剧,侵蚀作用大于堆积作用。(4分)
18.(12分)
(1)海水温度升高,海面长波辐射增强;蒸发增强,海水向大气释放的潜热(水汽在大气中凝结释放的热量)增多,气温升高。(6分)
(2)受海温变化影响,该年份冬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出现异常反气旋环流)我国东部海域气压升高,海陆之间的气压差减小,冬季风减弱,我国冬季气温升高。(6分)
19.(18分)
(1)新生代初期,塔里木盆地气候较为湿润,(喜马拉雅运动,周围地势抬升)塔里木盆地的水系汇聚于罗布泊,入湖水量大于蒸发量。(4分)
(2)河流携带无机盐注入湖泊,地势抬升使古罗布泊湖成为尾闾湖,无排盐通道;周围地势的抬升,阻挡西南季风和西风带的水汽深入,塔里木盆地气候变干,蒸发加剧,湖水盐度逐渐升高,演变为咸水湖。(6分)
(3)孔雀河断流后,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湖盆逐渐裸露;水生生物逐渐演变为陆生生物,湖底底泥转化为土壤;气候更加干燥,蒸发旺盛,湖泊干枯,形成干盐湖;风力侵蚀作用增强,陆生植被死亡,土壤肥力下降,逐渐演变为荒漠。(8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齐鲁名校大联考高二上学期期中学业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最先形成的平坦面是, 该断面河流流速最慢的时期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北大西洋涛动强时, 北大西洋涛动弱时, 苔原植被常绿是为了, 下列山地可能分布苔原植被的是, 与本次地震的构造原理相同的是, 诱发本次地震的地质作用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潍坊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含答案),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