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分)“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描述了鹅在水中游泳的场景,据此推测鹅的足具有的形态特征为( )
A.
B.
C.
D.
2.(2分)动物的运动方式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母靠伞部在海洋漂浮运动
B.蛇依靠肌肉收缩在陆地爬行
C.袋鼠靠后肢弹跳在草原跳跃
D.蝙蝠靠扇动翅膀在空中飞行
3.(2分)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分泌积液的结构是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4.(2分)跳绳深受中学生喜欢,下列有关跳绳(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需要多块的骨骼肌配合完成动作
B.所需能量来自于细胞的呼吸作用
C.只需运动系统即可完成跳绳运动
D.需要骨骼肌收缩提供运动的动力
5.(2分)人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存在于( )
A.骨松质B.骨密质C.骨髓腔D.骨膜
6.(2分)国庆节当天,同学们在广场上观看升国旗仪式时,怀着崇高的敬意向国旗敬礼。下列能正确表示敬礼动作中( )
A.B.
C.D.
7.(2分)下列成语中,体现了动物行为的是( )
A.螳螂捕蝉B.虎背熊腰C.尖嘴猴腮D.贼眉鼠眼
8.(2分)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老马识途B.孔雀开屏C.蜘蛛结网D.蜜蜂采蜜
9.(2分)“孔雀开屏”是孔雀的( )
A.攻击行为B.防御行为C.取食行为D.繁殖行为
10.(2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青蛙繁殖行为的是( )
A.捕捉害虫B.鸣叫C.抱对D.产卵
11.(2分)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下列动物行为能帮助植物繁衍后代的是( )
A.飞蛾扑火B.蜜蜂采蜜C.蜻蜓点水D.蜘蛛结网
12.(2分)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文献法
13.(2分)一种叫海绵等足虫的动物栖息在海绵中央腔中,雌虫外观都一样,而雄虫因基因不同出现大、中、小3种体型。这主要体现的是( )
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
C.生物种间关系D.生物种内斗争
14.(2分)2023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口号是“减塑捡塑”,旨在呼吁人们行动起来( )
A.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B.做好塑料垃圾的分类、回收
C.拒绝大量囤积、过度消费
D.用一次性吸管代替循环吸管
15.(2分)下面属于我国闻名世界的特有珍稀鸟类的是( )
A.金丝猴B.扭角羚C.黑颈鹤D.中华鲟
16.(2分)绿脓杆菌噬菌体能使绿脓杆菌裂解死亡,有效控制其感染。绿脓杆菌噬菌体是一种( )
A.细菌病毒B.植物病毒C.动物病毒D.细菌
17.(2分)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A.乳酸菌、银耳、猴头菇B.酵母菌、金针菇、青霉
C.根霉、大肠杆菌、木耳D.曲霉、双胞蘑菇、紫菜
18.(2分)香菇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用真菌。下列描述不符合其特征的是( )
A.有细胞壁和细胞膜B.有成形的细胞核
C.自身能制造有机物D.可利用孢子繁殖
19.(2分)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草→鼠→蛇→鹰B.虫→鸟→蛇→鹰
C.树←蝉←螳螂←黄雀D.太阳→水稻→虫→鸟
20.(2分)下列做法不能延长食品保存时间的是( )
A.将黄豆磨成豆浆B.将海带晾制成干
C.将水果制成蜜饯D.将鱼肉放入冷柜
21.(2分)2023年,科学家从永冻土中分离出了几万年前的生物样本,它们没有细胞结构( )
A.变形虫B.根霉菌C.葡萄球菌D.艾滋病毒
22.(2分)在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各自领取了制作各种发酵产品的任务,他们所选用的主要微生物与发酵产品对应错误的是( )
A.乳酸菌——酸奶B.醋酸菌——白醋
C.霉菌——酱油D.酵母菌——泡菜
23.(2分)人的个体发育开始于( )
A.卵细胞B.受精卵C.胎儿D.婴儿
24.(2分)男性主要性器官是( )
A.输精管B.睾丸C.前列腺D.阴茎
25.(2分)科学家记录小鼠在迷宫中的表现,甲组小鼠在完成迷宫任务后会得到食物奖励,乙组小鼠在完成迷宫任务后不会得到食物奖励( )
A.甲组小鼠的表现说明其形成了学习行为
B.乙组说明这些小鼠无法形成学习行为
C.长期取消奖励后,甲组的平均转错次数将会增加
D.学习行为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除特殊标外,每空1分,共50分。(“[]”内填序号或字母。)
26.(4分)同学们!你们正步入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在此期间,你们的身心都将发生显著的变化,你们感受到了吗?请判断下列有关青春期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身高和体重的突增是青春期发育特征之一。
(2)进入青春期后人的大脑将迅速生长和发育。
(3)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女孩开始出现第一性征。
(4)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女孩开始了萌发性意识。
27.(5分)灿烂的阳光照耀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在其中一颗树上,一只螳螂刚捕获了一只在啃食树叶的蝗虫。一转眼,这只螳螂却又成了变色龙的口中餐,两只雄性螳螂正在这棵树的树干上为争夺一只雌性螳螂而“大打出手”。在这棵树树下的背阴处,一段朽木上长出了朵朵的木耳。请结合如图的生态系统各成分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2)请写出资料中提及的最长一条食物链 。
(3)按行为的功能分,划线部分属于 行为。
(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木耳属于 者,对应图中的[ ]。
28.(5分)9月28日,泉州运动员陈情缘、黄芊芊、王英璎获亚运会女子花剑团体冠军,为福建再添一枚金牌!花剑是完全的刺击武器,有效击中部位是除去四肢和头部的躯干部分。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运动员处于图一的动作时,图二中的①处于 状态,②处于 状态。完成刺击动作时,关节在运动中起 的作用。
(2)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往往具有很强的身体平衡能力,这主要是受 系统的协调控制。比赛运动过程中还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 的氧化分解。
29.(5分)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2020年9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指出,我们要同心协力,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资料二:由于长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专家建议将长江里的白鳍豚转移到湖北石首天鹅洲白鳍豚保护区进行保护和繁育。
(1)资料一中,习近平主席号召世界各国同心协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要保护动物的多样性,需要在 、物种和 三个层次上,制订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2)资料二中,专家建议保护白鳍豚的措施属于 ;这是一种保护动物的辅助措施,要保护动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3)作为一名中学生,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你能做什么? 。
30.(5分)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长尾维达鸟自己不孵卵,而是把卵产在梅花雀等鸟类的鸟巢中,让其他鸟类代为孵化。孵出之后,仍不辞辛劳地给长尾维达鸟雏鸟喂食,直到雏鸟长得比自己身体还大。
资料二:乌鲁木齐动物园的黑猩猩“佳库”有抽烟的嗜好,还会使用打火机;又在游客的“唆使”下懂得喝啤酒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资料一中梅花雀替长尾维达鸟孵卵及育雏的行为属于 行为,是由其体内的 决定的。
(2)资料二中,黑猩猩“佳库”抽烟喝酒的行为,是在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 获得的;动物越 (填“高等”或“低等”),该种行为会越多、越复杂。
31.(6分)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图中所有动物都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本食物网中共有 条食物链,其中具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是 。
(3)能否通过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来提高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请说明理由 。
32.(6分)母亲孕育新生命是一个相当艰辛的过程,我们要感恩自己的母亲。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是[ ] ,受精作用的场所是[ ] 。
(2)图二中,当胎儿在母亲的子宫中生长发育时,会不断地从母体内获取生长所需的 ,同时将代谢废物排放到母体中,再由母体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 ] 。
(3)图一中,胎儿发育成熟后会从母体的[ ] 产出,此过程称为 ,此时伟大的母亲需要忍受激烈的疼痛。
33.(7分)某些由细菌引起的疾病难以治疗,这是为什么呢?研究发现,有些种类的细菌附着在其他生物体上以后,并产生大量分泌物将菌落包裹起来。这些包裹小菌落的分泌物称为胞外聚合物,细菌菌落外面包裹上胞外聚合物就构成了一种叫做生物膜的结构。胞外聚合物可以阻挡大多数药物进入生物膜内部。如图所示
(1)细菌是 (填“单”或“多”)细胞生物,在生物膜形成的过程中,细菌通过 生殖的方式产生新个体,进而形成小菌落。
(2)根据资料推测,用抗生素杀死生物膜的药物浓度要 (填“大于”或“小于”)杀死单个细菌的药物浓度,原因之一是成熟的生物膜有 ,该物质可阻挡药物进入生物膜内部。
(3)请你提供一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议。 。
(4)有些微生物使人患病,但多数微生物有益于人类。如能利用 发酵来制作松软的面包,其在氧气充足时,可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 和水。
34.(7分)中华蜜蜂(中蜂)和意大利蜂(意蜂)是我国常见的蜜蜂品种。研究不同品种的蜜蜂在采集花粉、花蜜行为上的差异
(1)蜜蜂是社会性昆虫,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工蜂等,成员之间具有明确的 。
(2)工蜂的触角具有嗅觉感受器,对花粉、花蜜的气味敏感。当这类物质刺激触角时,口器会伸出(含采粉蜂和非采粉蜂)对蔗糖的敏感性,研究人员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研究表明,与意蜂相比,中蜂更善于利用花小且分散、流蜜量少的零星蜜源 (填“能”或“不能”)支持这个假设,判断依据是 。
(3)为比较不同日龄意蜂学习能力的差异,科研人员进一步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一:将发育为成虫后6、12、18日龄的工蜂分别用糖水刺激触角,通过观察有无伸吻反应进行筛选。
步骤二:将选出的工蜂按照以下流程进行训练(图2):
每只工蜂训练四次,每次训练间隔10分钟。第2~4次训练时,若工蜂在给予香叶醇气味刺激的3秒内发生伸吻反应
①步骤一中,应 (填“保留”或“淘汰”)不能对糖水产生伸吻反应的个体。
②由图3可知,第1次训练时工蜂均未对香叶醇气味刺激表现出伸吻反应。第2~4次训练时,部分工蜂对香叶醇气味刺激产生伸吻反应 (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实验结果表明,工蜂对香叶醇气味产生伸吻反应的效果随训练次数增加而 。
③通常情况下,主要由18日龄工蜂从事采集花蜜等巢外工作。但在某些情况下,未达到18日龄的工蜂也有提前出巢采集的行为。图3显示 ,说明这些工蜂具备了出巢采集的能力。
2023-2024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描述了鹅在水中游泳的场景,据此推测鹅的足具有的形态特征为( )
A.
B.
C.
D.
【答案】B
【分析】在生物界中,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和行为方式等方面都表现出对环境的适应性,这些都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解答】解:鸟类的足的形态因种而异,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游禽的嘴宽而扁平、趾间有发达的蹼,喜欢生活在水中、潜水和在水中捕食,鹅的足蹼。
故选:B。
2.(2分)动物的运动方式总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母靠伞部在海洋漂浮运动
B.蛇依靠肌肉收缩在陆地爬行
C.袋鼠靠后肢弹跳在草原跳跃
D.蝙蝠靠扇动翅膀在空中飞行
【答案】D
【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运动是动物的重要特征,不同的动物借助不同的结构进行运动,动物的运动都需要以一定的结构作为基础的。
【解答】解:A、水母依靠身体的伞部在海洋中漂浮运动。
B、蛇属于爬行动物,正确。
C、袋鼠后肢发达,正确。
D、蝙蝠前肢除第一指外均极细长,通常后肢之间也有翼膜,借助翼膜飞行。
故选:D。
3.(2分)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疾病,患者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分泌积液的结构是图中的(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A
【分析】图中:①关节囊,②关节腔,③关节软骨,④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
【解答】解:AB、①关节囊是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结缔组织囊,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少量滑液,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分泌积液的结构是图中的①关节囊、B错误;
CD、④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凸的是关节头。关节面表面覆有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使关节的运动更加灵活。
故选:A。
4.(2分)跳绳深受中学生喜欢,下列有关跳绳(如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需要多块的骨骼肌配合完成动作
B.所需能量来自于细胞的呼吸作用
C.只需运动系统即可完成跳绳运动
D.需要骨骼肌收缩提供运动的动力
【答案】C
【分析】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解答】解:A、跳绳是全身的运动。可见,A正确;
B、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正确;
C、跳绳等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运动所需的能量、呼吸系统,C错误;
D、人体能产生运动,再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关节起支点作用。可见,D正确。
故选:C。
5.(2分)人体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存在于( )
A.骨松质B.骨密质C.骨髓腔D.骨膜
【答案】A
【分析】骨的基本结构包括骨膜、骨质和骨髓三部分组成。其中骨膜是紧密贴附在骨表面的一层致密结缔组织膜,骨膜内含有神经和血管分布,起营养骨质的作用,神经还有感觉的作用;骨膜内还有成骨细胞,成骨细胞可以产生新的骨质,与骨的长粗和骨的愈合有关。
【解答】解:人体内的骨髓有两种,一种是红骨髓。幼年时人的骨髓腔里是红骨髓。成年后骨髓腔里的红骨髓转变成了黄骨髓失去造血功能,骨髓腔里的黄骨髓还可以转化为红骨髓。在人的骨松质里有红骨髓。
故选:A。
6.(2分)国庆节当天,同学们在广场上观看升国旗仪式时,怀着崇高的敬意向国旗敬礼。下列能正确表示敬礼动作中( )
A.B.
C.D.
【答案】B
【分析】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同一块骨骼肌两端的两根肌腱跨过关节分别附着在两块相邻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共同完成。
【解答】解:A.图中只有一块骨骼肌附着在骨上。
B.两组肌肉两端的肌腱都附着在相邻的两块不同的骨上。
C.两组肌肉都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D.两组肌肉没有附着在相邻的两块骨上。
故选:B。
7.(2分)下列成语中,体现了动物行为的是( )
A.螳螂捕蝉B.虎背熊腰C.尖嘴猴腮D.贼眉鼠眼
【答案】A
【分析】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称为动物的行为。包括身体的运动,还包括静止的姿势、体色的改变或身体标志的显示、发声,以及气味的释放等。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身体结构。
【解答】解:结合分析可知:“螳螂捕蝉”属于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具体是捕食行为、“尖嘴猴腮”,A正确。
故选:A。
8.(2分)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老马识途B.孔雀开屏C.蜘蛛结网D.蜜蜂采蜜
【答案】A
【分析】本题考查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据此答题.
【解答】解:动物行为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一出生就有的一种行为方式,由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蜘蛛结网、蜜蜂采蜜的取食行为都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而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新的行为活动,老马识途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的行为。
故选:A。
9.(2分)“孔雀开屏”是孔雀的( )
A.攻击行为B.防御行为C.取食行为D.繁殖行为
【答案】D
【分析】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解答】解:“孔雀开屏”是雄孔雀为了吸引雌孔雀,是求偶行为,D正确。
故选:D。
10.(2分)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青蛙繁殖行为的是( )
A.捕捉害虫B.鸣叫C.抱对D.产卵
【答案】A
【分析】繁殖行为是指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
【解答】解:青蛙在繁殖时期的行为是雄蛙先鸣叫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抱对,而捕捉害虫属于取食行为。
故选:A。
11.(2分)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下列动物行为能帮助植物繁衍后代的是( )
A.飞蛾扑火B.蜜蜂采蜜C.蜻蜓点水D.蜘蛛结网
【答案】B
【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例如,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解答】解:A、飞蛾扑火体现飞蛾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A错误;
B、蜜蜂采蜜能够帮助植物传粉,B正确;
C、蜻蜓点水是蜻蜓在产卵,C错误;
D、蜘蛛结网的目的是捕食,D错误。
故选:B。
12.(2分)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采用的方法是( )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文献法
【答案】B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资料分析法等。
【解答】解:实验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记录,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
故选:B。
13.(2分)一种叫海绵等足虫的动物栖息在海绵中央腔中,雌虫外观都一样,而雄虫因基因不同出现大、中、小3种体型。这主要体现的是( )
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
C.生物种间关系D.生物种内斗争
【答案】B
【分析】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解答】解:海绵等足虫的雌虫外观都一样,而雄虫因基因不同出现大、中,这种形态有明显的差异,体现了遗传(基因)多样性。
故选:B。
14.(2分)2023年6月5日是第50个世界环境日,今年的口号是“减塑捡塑”,旨在呼吁人们行动起来( )
A.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B.做好塑料垃圾的分类、回收
C.拒绝大量囤积、过度消费
D.用一次性吸管代替循环吸管
【答案】D
【分析】塑料垃圾会造成白色污染,容易污染空气和水体,故应当提倡“减塑捡塑”。
【解答】解:A、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可以减少塑料污染。
B、做好塑料垃圾的分类,可以减少塑料污染。
C、大量囤积,故拒绝大量囤积,C不符合题意。
D、用一次性吸管代替循环吸管,增加塑料污染。
故选:D。
15.(2分)下面属于我国闻名世界的特有珍稀鸟类的是( )
A.金丝猴B.扭角羚C.黑颈鹤D.中华鲟
【答案】C
【分析】我国特有的珍稀动植物:大熊猫、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中生代动物的“活化石”)、丹顶鹤、黑颈鹤、银杉(植物中的“活化石”“大熊猫”)、珙桐等。
【解答】解:AB、金丝猴。
C、黑颈鹤属于我国闻名世界的特有珍稀鸟类。
D、中华鲟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
故选:C。
16.(2分)绿脓杆菌噬菌体能使绿脓杆菌裂解死亡,有效控制其感染。绿脓杆菌噬菌体是一种( )
A.细菌病毒B.植物病毒C.动物病毒D.细菌
【答案】A
【分析】病毒从其它生物的活细胞中获得营养物质,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繁殖新病毒。病毒分为三类: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解答】解:噬菌体是病毒的一种,其特别之处是专以细菌为宿主,属于细菌病毒,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7.(2分)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
A.乳酸菌、银耳、猴头菇B.酵母菌、金针菇、青霉
C.根霉、大肠杆菌、木耳D.曲霉、双胞蘑菇、紫菜
【答案】B
【分析】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菌基本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成形的细胞核。
【解答】解:A、乳酸菌属于细菌,A错误。
B、酵母菌、青霉都是真菌。
C、根霉,大肠杆菌属于细菌。
D、曲霉,紫菜属于藻类植物。
故选:B。
18.(2分)香菇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食用真菌。下列描述不符合其特征的是( )
A.有细胞壁和细胞膜B.有成形的细胞核
C.自身能制造有机物D.可利用孢子繁殖
【答案】C
【分析】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它们从动物、植物的活体、死体和它们的排泄物,以及断枝、落叶和土壤腐殖质中来吸收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作为自己的营养。真菌的异养方式有寄生和腐生。孢子生殖,孢子落到适宜的环境就会萌发生出菌丝,形成新个体。大多数真菌用孢子繁殖后代。香菇是一种多细胞真菌。
【解答】解:AB、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没有叶绿体,香菇有细胞壁和细胞膜,AB不符合题意。
C、香茹细胞中没有叶绿体,香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身能制造有机物。
D、香菇属于真菌,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9.(2分)下列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草→鼠→蛇→鹰B.虫→鸟→蛇→鹰
C.树←蝉←螳螂←黄雀D.太阳→水稻→虫→鸟
【答案】A
【分析】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是: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解答】解:A、“草→鼠→蛇→鹰”符合食物链的书写要求。
B、食物链的起始点是生产者。
C、食物链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D、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不包括非生物部分。
故选:A。
20.(2分)下列做法不能延长食品保存时间的是( )
A.将黄豆磨成豆浆B.将海带晾制成干
C.将水果制成蜜饯D.将鱼肉放入冷柜
【答案】A
【分析】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盐腌、糖渍、干制、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解答】解:A、将黄豆磨成豆浆,不能延长食品保存时间。
B、将海带晾制成干,贮存时间会更长。
C、将水果制成蜜饯,阻止细菌,贮存时间会更长。
D、将鱼肉放入冷柜,其主要原因是低温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故选:A。
21.(2分)2023年,科学家从永冻土中分离出了几万年前的生物样本,它们没有细胞结构( )
A.变形虫B.根霉菌C.葡萄球菌D.艾滋病毒
【答案】D
【分析】病毒无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只营寄生生活,要是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解答】解:题干中的生物样本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选项中:变形虫属于原生动物,根霉菌属于真菌,艾滋病毒属于病毒。
故选:D。
22.(2分)在劳动实践课上,同学们各自领取了制作各种发酵产品的任务,他们所选用的主要微生物与发酵产品对应错误的是( )
A.乳酸菌——酸奶B.醋酸菌——白醋
C.霉菌——酱油D.酵母菌——泡菜
【答案】D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药品等的制作和生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馒头、做面包、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等。
【解答】解:A、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
B、制作白醋要用到醋酸菌;
C、制作酱油要用到曲霉等;
D、制馒头、酿酒等要用到酵母菌,错误。
故选:D。
23.(2分)人的个体发育开始于( )
A.卵细胞B.受精卵C.胎儿D.婴儿
【答案】B
【分析】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进而形成人体。据此解答。
【解答】解:人体的产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结合,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发育等生命活动,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分化、器官,进而形成胎儿。
故选:B。
24.(2分)男性主要性器官是( )
A.输精管B.睾丸C.前列腺D.阴茎
【答案】B
【分析】生殖器官是生物体产生生殖细胞用来繁殖后代的器官,男性的生殖系统由精囊、输精管、睾丸和阴茎等组成的,其主要的生殖器官是睾丸,分析作答。
【解答】解:男性的生殖系统由精囊、输精管,如图:,
A、输精管具有运输精子的作用。
B、男性生殖系统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同时睾丸也可以分泌雄性激素。
C、前列腺位于膀胱与原生殖膈之间,前列腺每天分泌约2毫升的前列腺液;为错误项。
D、阴茎有排出精液和尿液的作用。
故选:B。
25.(2分)科学家记录小鼠在迷宫中的表现,甲组小鼠在完成迷宫任务后会得到食物奖励,乙组小鼠在完成迷宫任务后不会得到食物奖励( )
A.甲组小鼠的表现说明其形成了学习行为
B.乙组说明这些小鼠无法形成学习行为
C.长期取消奖励后,甲组的平均转错次数将会增加
D.学习行为建立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
【答案】B
【分析】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解:A、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由此得出的结论:经过训练。A正确;
B、据表中数据可见:乙组小鼠的转错次数逐渐减少,B错误;
C、当学习行为建立以后,才能巩固已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就会消退,甲组转错次数将会增加;
D、学习行为的建立要以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
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除特殊标外,每空1分,共50分。(“[]”内填序号或字母。)
26.(4分)同学们!你们正步入一生中最重要的生长发育时期——青春期。在此期间,你们的身心都将发生显著的变化,你们感受到了吗?请判断下列有关青春期的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身高和体重的突增是青春期发育特征之一。 √
(2)进入青春期后人的大脑将迅速生长和发育。 √
(3)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女孩开始出现第一性征。 ×
(4)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女孩开始了萌发性意识。 √
【答案】(1)√
(2)√
(3)×
(4)√
【分析】青春期是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是一个人发育的重要时期。
【解答】解:(1)身高、体重显著增加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体重增加是内脏。(1)正确。
(2)到了青春期,脑的重量虽然增长有限,大脑皮层内部结构和功能却发育得更加复杂和完善,进入青春期后人的大脑将迅速生长和发育。
(3)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叫作第一性征。进入青春期以后,男女之间还出现除了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3)错误。
(4)进入青春期后睾丸和卵巢的迅速发育,导致男孩女孩开始了萌发性意识。
故答案为:(1)√
(2)√
(3)×
(4)√
27.(5分)灿烂的阳光照耀着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在其中一颗树上,一只螳螂刚捕获了一只在啃食树叶的蝗虫。一转眼,这只螳螂却又成了变色龙的口中餐,两只雄性螳螂正在这棵树的树干上为争夺一只雌性螳螂而“大打出手”。在这棵树树下的背阴处,一段朽木上长出了朵朵的木耳。请结合如图的生态系统各成分关系示意图回答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太阳能 。
(2)请写出资料中提及的最长一条食物链 树叶→蝗虫→螳螂→变色龙→犀鸟 。
(3)按行为的功能分,划线部分属于 攻击 行为。
(4)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木耳属于 分解 者,对应图中的[ d ]。
【答案】(1)太阳能。
(2)树叶→蝗虫→螳螂→变色龙→犀鸟。
(3)攻击。
(4)分解;d。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的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动物所进行的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行为。从行为目的来看,动物的行为分为取食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攻击行为、迁徙行为、社会行为、节律行为。
(4)观图可知:a生产者、b消费者、c无机环境、d分解者。
【解答】解:(1)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2)根据题干可知:一只螳螂刚捕获了一只在啃食树叶的蝗虫。一转眼,而这只变色龙又被空中的犀鸟作为猎物给“锁定”了,可写出最长一条食物链:树叶→蝗虫→螳螂→变色龙→犀鸟。
(3)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两只雄性螳螂正在这棵树的树干上为争夺一只雌性螳螂而“大打出手。
(4)绝大多数的细菌和真菌会分解动植物遗体或动物的排泄物中取得有机物来生成无机物,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因此真菌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扮演分解者。a既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说明a是生产者,b是消费者;a、b,c是无机环境、b都指向d。木耳对应图中的d。
故答案为:
(1)太阳能。
(2)树叶→蝗虫→螳螂→变色龙→犀鸟。
(3)攻击。
(4)分解;d。
28.(5分)9月28日,泉州运动员陈情缘、黄芊芊、王英璎获亚运会女子花剑团体冠军,为福建再添一枚金牌!花剑是完全的刺击武器,有效击中部位是除去四肢和头部的躯干部分。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运动员处于图一的动作时,图二中的①处于 收缩 状态,②处于 舒张 状态。完成刺击动作时,关节在运动中起 支点 的作用。
(2)在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往往具有很强的身体平衡能力,这主要是受 神经 系统的协调控制。比赛运动过程中还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 有机物 的氧化分解。
【答案】(1)收缩;舒张;支点
(2)神经;有机物
【分析】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2、图二中:①表示肱二头肌,②表示肱三头肌。
【解答】解:(1)人体能产生运动,是因为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骨起杠杆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屈肘时,肱三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结合题图可知,是屈肘状态,②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的作用。
(2)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调节身体的各个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致。小脑位于脑干背侧,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维持身体的平衡,在比赛过程中,这主要是受神经系统的协调控制,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可见,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故答案为:
(1)收缩;舒张
(2)神经;有机物
29.(5分)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2020年9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指出,我们要同心协力,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资料二:由于长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专家建议将长江里的白鳍豚转移到湖北石首天鹅洲白鳍豚保护区进行保护和繁育。
(1)资料一中,习近平主席号召世界各国同心协力保护生物多样性。我们要保护动物的多样性,需要在 基因 、物种和 生态系统 三个层次上,制订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2)资料二中,专家建议保护白鳍豚的措施属于 迁地保护 ;这是一种保护动物的辅助措施,要保护动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建立自然保护区 。
(3)作为一名中学生,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你能做什么? 不捕杀动物,不破坏环境,植树造林等。 。
【答案】(1)基因;生态系统。
(2)迁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不捕杀动物,不破坏环境,植树造林等。
【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
(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
(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解答】解:(1)生物多样性内涵包括基因多样性、生物种类多样性,所以,需要在基因,制订保护战略和采取保护措施。
(2)专家建议将长江里的白鳍豚转移到湖北石首天鹅洲白鳍豚保护区进行保护和繁育,属于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植物园,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专家建议保护白鳍豚的措施属于迁地保护,要保护动物多样性。
(3)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可以做到:不捕杀动物,植树造林等。
故答案为:(1)基因;生态系统。
(2)迁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3)不捕杀动物,不破坏环境。
30.(5分)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一:长尾维达鸟自己不孵卵,而是把卵产在梅花雀等鸟类的鸟巢中,让其他鸟类代为孵化。孵出之后,仍不辞辛劳地给长尾维达鸟雏鸟喂食,直到雏鸟长得比自己身体还大。
资料二:乌鲁木齐动物园的黑猩猩“佳库”有抽烟的嗜好,还会使用打火机;又在游客的“唆使”下懂得喝啤酒
(1)从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资料一中梅花雀替长尾维达鸟孵卵及育雏的行为属于 先天性 行为,是由其体内的 遗传物质 决定的。
(2)资料二中,黑猩猩“佳库”抽烟喝酒的行为,是在 遗传 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生活经验和 学习 获得的;动物越 高等 (填“高等”或“低等”),该种行为会越多、越复杂。
【答案】(1)先天性;遗传物质;
(2)遗传;学习;高等。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本物种的一种遗传特性,不需要后天学习,生来就有的一种行为能力。
2、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解答】解:(1)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是本物种的一种遗传特性,生来就有的一种行为能力,资料一中梅花雀替长尾维达鸟孵卵及育雏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2)学习行为是指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在环境因素作用下。资料二中,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动物越高等、越复杂。
故答案为:
(1)先天性;遗传物质;
(2)遗传;学习。
31.(6分)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生物关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 草本植物和乔木 ,图中所有动物都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消费者 。
(2)本食物网中共有 4 条食物链,其中具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是 蜘蛛和杂食性鸟、蝗虫和杂食性鸟 。
(3)能否通过大量引进外来物种来提高本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不能 ,请说明理由 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使本地物种受到影响 。
【答案】(1)草本植物和乔木;消费者。
(2)4;蜘蛛和杂食性鸟、蝗虫和杂食性鸟。
(3)不能;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使本地物种受到影响。(合理即可)
【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食物链中只包含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食物链中的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解答】解:(1)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即图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草本植物和乔木,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进入动物体内。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关系,图中有4条食物链:草本植物→蝗虫→蜘蛛→杂食性鸟;草本植物→杂食性鸟;其中杂食性鸟吃蜘蛛,杂食性鸟吃蝗虫,杂食性鸟和蜘蛛。
(3)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可能使本地物种受到影响。
故答案为:
(1)草本植物和乔木;消费者。
(2)4;蜘蛛和杂食性鸟。
(3)不能;大量引进外来物种。(合理即可)
32.(6分)母亲孕育新生命是一个相当艰辛的过程,我们要感恩自己的母亲。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能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是[ ① ] 卵巢 ,受精作用的场所是[ ② ] 输卵管 。
(2)图二中,当胎儿在母亲的子宫中生长发育时,会不断地从母体内获取生长所需的 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 ,同时将代谢废物排放到母体中,再由母体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 A ] 胎盘 。
(3)图一中,胎儿发育成熟后会从母体的[ ④ ] 阴道 产出,此过程称为 分娩 ,此时伟大的母亲需要忍受激烈的疼痛。
【答案】(1)①卵巢;②输卵管。
(2)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A胎盘。
(3)④阴道;分娩。
【分析】图一中①卵巢、②输卵管、③子宫、④阴道。图二中A胎盘、B脐带、C子宫、D胎儿。
【解答】解:(1)①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②输卵管是受精作用发生的场所。
(2)胚胎发育的最终场所是子宫,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脐带从母体的血液里获得氧气和营养物质,再由母体排出体外,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A胎盘。
(3)成熟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④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分娩意味着新生儿的诞生。
故答案为:
(1)①卵巢;②输卵管。
(2)各种营养物质和氧气;A胎盘。
(3)④阴道;分娩。
33.(7分)某些由细菌引起的疾病难以治疗,这是为什么呢?研究发现,有些种类的细菌附着在其他生物体上以后,并产生大量分泌物将菌落包裹起来。这些包裹小菌落的分泌物称为胞外聚合物,细菌菌落外面包裹上胞外聚合物就构成了一种叫做生物膜的结构。胞外聚合物可以阻挡大多数药物进入生物膜内部。如图所示
(1)细菌是 单 (填“单”或“多”)细胞生物,在生物膜形成的过程中,细菌通过 分裂 生殖的方式产生新个体,进而形成小菌落。
(2)根据资料推测,用抗生素杀死生物膜的药物浓度要 大于 (填“大于”或“小于”)杀死单个细菌的药物浓度,原因之一是成熟的生物膜有 胞外聚合体 ,该物质可阻挡药物进入生物膜内部。
(3)请你提供一条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建议。 根据病因、病情按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不滥用抗生素 。
(4)有些微生物使人患病,但多数微生物有益于人类。如能利用 酵母菌 发酵来制作松软的面包,其在氧气充足时,可将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为 二氧化碳 和水。
【答案】(1)单;分裂。
(2)大于;胞外聚合物。
(3)根据病因、病情按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不滥用抗生素。
(4)酵母菌;二氧化碳。
【分析】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安全用药是指根据病情需要,正确选择药物的品种、剂量和服用时间等,以充分发挥最佳效果,尽量避免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作用或危害。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
【解答】解:(1)细菌是单细胞个体,靠分裂进行生殖,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
(2)阅读材料可知,细菌群体外面包裹的细菌分泌物构成了生物膜结构,可以看到生物膜外有胞外聚合体,使得膜内的细菌耐药性增强。
(3)抗生素是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药物,能杀死致病的细菌。我们要根据病因,滥用抗生素类药物会使细菌耐药性逐渐增强;肌肉注射时一般要进行皮试。
(4)有些微生物使人患病,但多数微生物有益于人类,其在氧气充足时,使面包松软多孔。
故答案为:
(1)单;分裂。
(2)大于;胞外聚合物。
(3)根据病因、病情按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4)酵母菌;二氧化碳。
34.(7分)中华蜜蜂(中蜂)和意大利蜂(意蜂)是我国常见的蜜蜂品种。研究不同品种的蜜蜂在采集花粉、花蜜行为上的差异
(1)蜜蜂是社会性昆虫,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工蜂等,成员之间具有明确的 分工 。
(2)工蜂的触角具有嗅觉感受器,对花粉、花蜜的气味敏感。当这类物质刺激触角时,口器会伸出(含采粉蜂和非采粉蜂)对蔗糖的敏感性,研究人员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研究表明,与意蜂相比,中蜂更善于利用花小且分散、流蜜量少的零星蜜源 不能 (填“能”或“不能”)支持这个假设,判断依据是 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时,无论何种采集蜂,中蜂的伸吻反应率均低于意蜂 。
(3)为比较不同日龄意蜂学习能力的差异,科研人员进一步进行以下实验。
步骤一:将发育为成虫后6、12、18日龄的工蜂分别用糖水刺激触角,通过观察有无伸吻反应进行筛选。
步骤二:将选出的工蜂按照以下流程进行训练(图2):
每只工蜂训练四次,每次训练间隔10分钟。第2~4次训练时,若工蜂在给予香叶醇气味刺激的3秒内发生伸吻反应
①步骤一中,应 淘汰 (填“保留”或“淘汰”)不能对糖水产生伸吻反应的个体。
②由图3可知,第1次训练时工蜂均未对香叶醇气味刺激表现出伸吻反应。第2~4次训练时,部分工蜂对香叶醇气味刺激产生伸吻反应 复杂 (填“非条件”或“条件”)反射。实验结果表明,工蜂对香叶醇气味产生伸吻反应的效果随训练次数增加而 加强 。
③通常情况下,主要由18日龄工蜂从事采集花蜜等巢外工作。但在某些情况下,未达到18日龄的工蜂也有提前出巢采集的行为。图3显示 伸吻反应率相差不大 ,说明这些工蜂具备了出巢采集的能力。
【答案】(1)分工;
(2)不能;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时,无论何种采集蜂,中蜂的伸吻反应率均低于意蜂;
(3)①淘汰; ②复杂;加强;③伸吻反应率相差不大。
【分析】1、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搜集数权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学习行为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3、动物的社会行为特征为:形成一定组织;组织内有明确的分工;有明显的等级分明。在动物中,社会行为最明显的是蜜蜂和蚂蚁。
【解答】解:(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雄蜂,成员之间具有明确的分工、采集,工蜂完成这些工作属于先天性行为。
(2)根据图1分析:中蜂对糖的敏感性低于意蜂,因此本实验的结果不能支持中蜂对糖的敏感性高于意蜂的假设,无论何种采集蜂。
(3)①该实验目的是要比较不同日龄意蜂学习能力的差异,因此步骤一中。
②由图2可知,第7次训练时工蜂均未对香叶醇气味刺激表现出伸吻反应,部分工蜂对香叶醇气味刺激产生伸吻反应。
③图2显示,经过训练,说明这些工蜂具备了出巢采集的能力。
故答案为:
(1)分工;
(2)不能;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处理时,中蜂的伸吻反应率均低于意蜂;
(3)①淘汰; ②复杂;③伸吻反应率相差不大。天数
分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转错
次数
甲组
9
8
7
6
5
4
3
2
1
1
乙组
10
9
10
9
9
8
7
8
6
5
天数
分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
转错
次数
甲组
9
8
7
6
5
4
3
2
1
1
乙组
10
9
10
9
9
8
7
8
6
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10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下列生物中,无细胞结构的是,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春季的杨柳飞絮会给空气造成污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