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三中联合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展开1.(1分)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诗句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1分)2021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下列运用的研究方法与人口普查相同的是( )
A.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检测
B.探究蚂蚁的通讯
C.森林资源清查
D.测定肾蕨的高度
3.(1分)下列诗词中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A.AB.BC.CD.D
4.(1分)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鸭子、蟹等生物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归为一类。他们归类的依据是( )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数量
D.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5.(1分)下列各项中,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关系的是( )
A.猎豹追羚羊B.小鸡炖蘑菇
C.农民种水稻D.乌鸦喝水
6.(1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名句。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与诗句中“草”和“豆苗”的关系相同的是( )
A.水稻和稗草B.草和羚羊
C.蜜蜂和油菜花D.跳蚤和猫
7.(1分)海洋中不同水层分布的藻类不同,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盐度B.阳光C.温度D.水压
8.(1分)学校生物园地中的部分生物构成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存在一条食物链:蟾蜍→蝗虫→玉米
B.食虫鸟和蜘蛛除捕食关系外,还具有竞争关系
C.油菜、玉米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9.(1分)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如下表。据此下列所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改造后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可得到适度改善
D.改造后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减弱
10.(1分)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需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少生产者B.没有消费者
C.分解者很少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11.(1分)假定在一个由草原、兔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把狼杀绝,兔的数量将会( )
A.迅速上升B.缓慢上升
C.不变D.上升后又下降
12.(1分)某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的影响”,设计了实验方案如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
A.蚯蚓数量B.光照条件C.温度D.土壤
13.(1分)影片《流浪地球》发人深省,以下有关地球和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整个地球就是生物圈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应该加倍珍惜和爱护
D.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14.(1分)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很多微塑料的大小只有微米级别。2022年9月29日消息称,我国科学家首次在人体血栓中发现了微塑料和染料颗粒,并沉积在器官中。此次的研究发现也提醒我们,要加强对微塑料、染料颗粒的环境污染控制和排放监测。以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海洋、湖泊和河流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
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C.微塑料进入人体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D.微塑料能够广泛分布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5.(1分)如图是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重量的比例且该四种生物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某一难分解有毒物质进入食物链,则丁含有的有毒成分总量最多
B.丁的个体数量一定比甲的个体数量多
C.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丙→乙→甲→丁
D.在短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甲与丙数量也会增加
16.(1分)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有6条食物链
B.图中鹰和蛇之间不只有捕食关系
C.由于人的捕杀,蛇的数量减少,有可能不会对该生态系统的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D.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17.(1分)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视野内光线较弱时,应使用凹面镜或较大的光圈
B.下降镜筒时,眼睛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C.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闭上或用手遮挡
D.物像位于下方时,应向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18.(1分)小茗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并利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c→d→b→a→e
B.c滴清水的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C.若视野中出现气泡,最可能是因为步骤a操作不当引起的
D.观察图像由甲到乙时,视野亮度不会有变化
19.(1分)实验课上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亮
B.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C.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
D.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亮
20.(1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应科学规范。下列操作方法有误的是( )
A.对光时,应使用低倍物镜
B.镜头上有污点,用擦镜纸擦拭
C.10×目镜和40×物镜组合,则物像被放大50倍
D.下降镜筒时,从侧面注视物镜
21.(1分)实验课上,赵同学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情形(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图甲中③与④的放大倍数之和
B.在图乙物像清晰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①状态时
C.图丙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D.图丁中黑色圆圈可能是由于盖盖玻片操作不当造成的
22.(1分)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转换器
②移动载玻片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圈。
A.①②③④B.②①⑤④C.①④②⑤D.②①⑤③
23.(1分)某同学想通过“制作苦草片叶片细胞的临时装片”和“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完成后使用低倍镜观察,视野范围大,更容易找到细胞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
C.装片制作过程中都是先用碘液对实验材料染色,再盖上盖玻片
D.视野中可以看到上述两种细胞结构上的区别只是叶绿体和液泡的有无
24.(1分)小刘同学将草莓放入酒精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酒精颜色变红,这说明酒精破坏了草莓细胞的保护结构( )中的物质释放出来。
A.细胞质B.细胞核C.液泡D.细胞膜
25.(1分)小华同学又用黑藻叶片制作临时装片,如图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流动情况画出的简图(小黑圆表示某叶绿体,箭头表示流动方向),那么载玻片上该叶绿体的位置以及流动方向是( )
A.B.C.D.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5分)
26.(9分)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地球卫土奖”授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55年来,塞罕坝人变茫茫荒原为郁郁林海,物种丰富,有浩瀚的林海、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湖泊,成为了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有人说:塞罕坝林海属于中国,而中国的环保行动则属于世界
(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 。
(2)从总体上看,植食性动物的总数量比食肉动物 。
(3)在此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
(4)从图中可以看出,鹰和蛇的关系是 ,如果大量捕杀松毛虫,那么鼠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 。图中有 条食物链。
(5)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 的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27.(5分)请结合图显微镜的图形,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已知目镜①的放大倍数为10×,两个物镜的放大倍数一个为10×,一个为40×,应该选哪个物镜? (填“10×或40×”)。如果用10×的物镜进行观察,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了 倍;若换用40×的物镜观察标本,则视野较 (答“亮或暗”)。
(2)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转动[ ](填序号)目镜,发现污点不动,发现污点没有移动,可以确定污点在[ ] 。
28.(9分)某同学分别制作了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后,绘制了细胞结构简图(示例:[②]细胞质)
(1)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中,要将口腔碎屑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的 (试剂)中,均匀涂抹的目的是让细胞 ,以便于观察。需要用稀碘液染色的是 (填“番茄果肉细胞”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便于看清细胞的 结构,染色约1分钟后才能看清该结构,说明细胞的 结构被染色剂破坏了活性。
(2)判断该同学所绘制的是 结构简图,依据是:1. ,2. (至少两条)。
(3)番茄果鲜红美丽,味道酸甜可口,都是由于 中含有 。
29.(4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发现,辣条以味道重、气味香、颜色鲜艳、价格低廉而深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有些学生几乎每天都要购买辣条食用。组员疑问:辣条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呢?现以仓鼠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辣条、仓鼠20只、普通鼠粮、可关仓鼠的笼子等)请完善探究方案:
第一步,提出问题:辣条对仓鼠身体有伤害吗?
第二步,作出假设: 。
第三步,制订计划与实施计划:
第四步,记录结果,得出结论。
第五步,交流讨论: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
(2)甲、乙两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组。
(3)每组用10只仓鼠,而不是只用1只的原因是 。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0.(8分)探究香烟烟雾对生物的危害
为探究香烟对生物的危害,某研究小组进行了“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是否有影响”的探究活动。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三个长、宽、高均为60cm的透明玻璃缸作为实验舱,分别标记为A、B、C。玻璃缸的上方有玻璃盖,一侧开有圆孔
②每个实验舱内放入一盆同品种且 基本一致的绿萝,盖上玻璃盖并密封。
③将三个实验舱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④向A、B两个实验舱内通入香烟烟雾(烟雾量均为2支同型号香烟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雾),向C实验舱内通入等量某气体。用宽胶带密封圆孔。
该实验的主要操作及72小时后绿萝呈现的状态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实验的三盆绿萝为什么需要基本一致? 。
(2)C组通入的气体应是 。
(3)A组与C组对照,探究的变量是 。实验的初步结论是 。
(4)A组与B组对照,所得实验结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
(5)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你对该研究小组的建议是 。
(6)若研究小组想同时探究“绿萝是否可以吸收香烟烟雾中的PM2.5”,需要增加D组与A组形成对照,并定时测定两个实验舱中PM2.5的浓度。D组玻璃缸中除 外,其他实验条件均应与A组相同。
2023-2024学年陕西省西安三中联合体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5分)
1.(1分)下列与生命现象无关的诗句是( )
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D.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忽如一夜春风来,体现了植物的繁殖现象;
B、“苔痕上阶绿,体现了苔藓植物的生长现象;
C、“小荷才露尖尖角,体现了荷的生长现象;
D、“夕阳无限好,没有生物,D错误。
故选:D。
2.(1分)2021年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下列运用的研究方法与人口普查相同的是( )
A.水稻种子发芽率的检测
B.探究蚂蚁的通讯
C.森林资源清查
D.测定肾蕨的高度
【答案】C
【分析】(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量法、资料分析法等。
(2)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3)人口普查是指在国家统一规定的时间内,按照统一的方法、统一的项目、统一的调查表和统一的标准时点,对全国人口普遍地、逐户逐人地进行的一次性调查登记,因此人口普查属于调查法中的全面调查。
【解答】解:A.测定水稻种子的发芽率时,随机抽取一部分种子作为样本进行抽样检测,A 不符合题意。
B.探究蚂蚁的通讯,通过有目的,记录,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B不符合题意。
C.森林资源清查,按规定的目的、测树,系统地收集,属于全面调查,森林资源清查与人口普查采用的方法相同。
D.测定肾蕨的高度运用了测量法。
故选:C。
3.(1分)下列诗词中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A.AB.BC.CD.D
【答案】C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春种一粒票,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春色满园关不住,说明生物能对外界(阳光)刺激作出反应。
C、稻花香里说丰年,雄蛙鸣叫是为呼唤雌蛙来抱对,C错误。
D、芳林新叶催陈叶,植物落叶,D正确。
故选:C。
4.(1分)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鸭子、蟹等生物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归为一类。他们归类的依据是( )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数量
D.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答案】D
【分析】生物的分类依据很多,可根据具体的例子灵活分类。据此解答。
【解答】解:由题中的叙述可知,鲫鱼、水草、水鸭,而松、柏、蝇、麻雀等生物都生活在陆地上。可见D符合题意。
故选:D。
5.(1分)下列各项中,属于消费者与生产者关系的是( )
A.猎豹追羚羊B.小鸡炖蘑菇
C.农民种水稻D.乌鸦喝水
【答案】C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找到:(1)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2)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生是分解者。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A、猎豹和羚羊都属于消费者。
B、小鸡属于消费者,不符合题意。
C、农民属于消费者,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捕食关系。
D、乌鸦属于消费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1分)“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归园田居》中的名句。下列生物之间的关系与诗句中“草”和“豆苗”的关系相同的是( )
A.水稻和稗草B.草和羚羊
C.蜜蜂和油菜花D.跳蚤和猫
【答案】A
【分析】生物之间的联系有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包括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等。种间关系按性质包括两方面:一是种间互助性的相互关系,如原始合作、共栖、共生等;二是种间对抗性的相互关系,如寄生、捕食、竞争等。
【解答】解:A、豆苗与草、水分,属于竞争关系,即草多了、无机盐就多,遮挡阳光影响豆苗的光合作用,因此才有了“草盛豆苗稀”景象,A符合题意;
B、羚羊以草为食物,B不符合题意;
C、蜜蜂采油菜花蜜的时候身上会沾到油菜花的花粉,油菜花就可以授粉了,蜜蜂和油菜花属于互助关系,C
不符合题意;
D、跳蚤是一种以吸取宿主身上血液为生的昆虫,因此跳蚤和猫属于寄生关系;
故选:A。
7.(1分)海洋中不同水层分布的藻类不同,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盐度B.阳光C.温度D.水压
【答案】B
【分析】在海水中的穿透性由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深处几乎没有光线.
【解答】解:光在海水中的穿透性由浅到深越来越弱,最浅处光最强,有利于绿藻利用;往下一些红光穿透性不强被海水吸收,褐藻有利于吸收蓝紫光;再往下,是红藻,因此没有植物生存。
故选:B。
8.(1分)学校生物园地中的部分生物构成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存在一条食物链:蟾蜍→蝗虫→玉米
B.食虫鸟和蜘蛛除捕食关系外,还具有竞争关系
C.油菜、玉米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答案】A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A、该食物网中的食物链有:油菜(或玉米)→蝗虫→食虫鸟;油菜(或玉米)→蝗虫→蜘蛛→蟾蜍;选项中的食物链起始点不是生产者,A错误。
B、食虫鸟捕食蜘蛛,食虫鸟与蜘蛛都以蝗虫为食,B正确。
C、油菜,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
D、在生态系统中。所以,各种生物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故选:A。
9.(1分)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如下表。据此下列所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A.改造后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可得到适度改善
D.改造后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减弱
【答案】D
【分析】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就能更长时间地维持相对的稳定。
【解答】解:A、菖蒲、睡莲都适于生活在水中。A正确。
B、植物种类由20种增加到30种。B正确。
C、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C正确。
D、生物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D错误。
故选:D。
10.(1分)为了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需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少生产者B.没有消费者
C.分解者很少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答案】C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大多数的细菌、真菌能把动物、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这些腐生的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解答】解:由于人体的尿液、粪便中含有的有机物必须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转变成植物可利用的简单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南极地区生态系统中的各种成分都较少,所以为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还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
故选:C。
11.(1分)假定在一个由草原、兔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把狼杀绝,兔的数量将会( )
A.迅速上升B.缓慢上升
C.不变D.上升后又下降
【答案】D
【分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的一种现象.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比例不是不变、而是相对稳定.
【解答】解:因为在生态系统中,某种动物与其他生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兔→狼的食物链,从而使兔场上的植物(兔的食物)减少,后来兔的数量会随着植物(兔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
故选:D。
12.(1分)某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的影响”,设计了实验方案如表,其中需要修改的内容是( )
A.蚯蚓数量B.光照条件C.温度D.土壤
【答案】D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光照对蚯蚓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光照,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温度、土壤干湿度等,改为均为一层湿土。
故选:D。
13.(1分)影片《流浪地球》发人深省,以下有关地球和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整个地球就是生物圈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地球仍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唯一家园,应该加倍珍惜和爱护
D.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答案】A
【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生物圈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生物圈是一个复杂的,全球性的开放系统,是一个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的自我调节系统,是地球上适合生物生存的地方。
【解答】解: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A错误。
B.生物圈包括所有的生态系统,B正确。
C.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我们要好好保护它。
D.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故选:A。
14.(1分)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很多微塑料的大小只有微米级别。2022年9月29日消息称,我国科学家首次在人体血栓中发现了微塑料和染料颗粒,并沉积在器官中。此次的研究发现也提醒我们,要加强对微塑料、染料颗粒的环境污染控制和排放监测。以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海洋、湖泊和河流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
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C.微塑料进入人体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D.微塑料能够广泛分布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答案】C
【分析】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内容),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和岩石圈的上部(范围)。它是地球的理化环境与生物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家。包括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解答】解:A、在生物圈中,生物种类也是千差万别的,如:草原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
B、每一个生态系统与许多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联系,B正确。
C、人类摄入的微塑料尽管大部分随粪便排出,长期的蓄积就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D、微塑料能够广泛分布说明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
故选:C。
15.(1分)如图是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重量的比例且该四种生物构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某一难分解有毒物质进入食物链,则丁含有的有毒成分总量最多
B.丁的个体数量一定比甲的个体数量多
C.该食物链可以表示为丙→乙→甲→丁
D.在短时间内,如果乙的数量增加,甲与丙数量也会增加
【答案】A
【分析】1、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
2、食物链反映的只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链的起始点一定是生产者(绿色植物).食物链通常写成“甲→乙→丙→…”的形式,由被吃的生物指向吃它的生物,线段不能代替箭头。
【解答】解:A、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有毒物质的总量也最多,A正确;
B、图中食物链为:丁→甲→乙→丙,丁的有机总量最多,例如松树和松树上松毛虫的数量;
C、能量沿食物链逐级递减,有机物的总量越多,C错误;
D、图中食物链为:丁→甲→乙→丙,则甲的数量会减少。
故选:A。
16.(1分)如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有6条食物链
B.图中鹰和蛇之间不只有捕食关系
C.由于人的捕杀,蛇的数量减少,有可能不会对该生态系统的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D.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A
【分析】(1)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解答】解:A、图中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鼠→狐、草→鼠→蛇→鹰。
B、鹰以蛇为食,鹰和蛇都以鼠为食物,B正确。
C、由于人的捕杀,鼠因天敌减少,鼠吃的草就多,会对该生态系统的稳定造成严重影响。
D、该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来自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故选:A。
17.(1分)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视野内光线较弱时,应使用凹面镜或较大的光圈
B.下降镜筒时,眼睛注视目镜内的物像
C.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闭上或用手遮挡
D.物像位于下方时,应向上方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答案】A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是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收纳。
【解答】解:A、凹面镜能聚光。光圈越大通光量越大。故视野内光线较弱时,A正确。
B、下降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物镜。
C、使用显微镜观察时,故应用左眼注视目镜内,C错误。
D、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倒像,应向下方移动玻片标本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故选:A。
18.(1分)小茗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并利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制作该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c→d→b→a→e
B.c滴清水的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C.若视野中出现气泡,最可能是因为步骤a操作不当引起的
D.观察图像由甲到乙时,视野亮度不会有变化
【答案】D
【分析】1、图中显微镜的结构有:①细准焦螺旋、②低倍物镜、③转换器、④高倍物镜、⑤粗准焦螺旋。
2、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概况为:擦→滴→撕→展→盖→染。
【解答】解:A、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概况为:擦→滴→撕→展→盖→染,正确的顺序是:c→d→b→a→e。
B、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故c滴清水的目的是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C、正确的盖盖玻片的操作可以防止视野中出现气泡,最可能是因为步骤a盖盖玻片操作不当引起的。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暗,故此时视野亮度会变暗。
故选:D。
19.(1分)实验课上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
A.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亮
B.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暗
C.细胞数目增多,视野变暗
D.细胞数目减少,视野变亮
【答案】B
【分析】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因此视野内的细胞数目由多到少,细胞体积由小到大;放大倍数增大但视野变小,故通过的光线变少,视野的亮度由亮变暗。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变得越暗,物像放大倍数越小。所以使用显微镜由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0.(1分)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应科学规范。下列操作方法有误的是( )
A.对光时,应使用低倍物镜
B.镜头上有污点,用擦镜纸擦拭
C.10×目镜和40×物镜组合,则物像被放大50倍
D.下降镜筒时,从侧面注视物镜
【答案】C
【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
【解答】解:A、对光时,A正确。
B、清洁镜身时用纱布,应用擦镜纸。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则物像被放大:10×40=400(倍)。
D、下降镜筒时,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故选:C。
21.(1分)实验课上,赵同学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情形(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图甲中③与④的放大倍数之和
B.在图乙物像清晰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①状态时
C.图丙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
D.图丁中黑色圆圈可能是由于盖盖玻片操作不当造成的
【答案】A
【分析】图甲中,①是细准焦螺旋,②是粗准焦螺旋,③是物镜,④目镜,图乙中,物镜放大倍数低的短,放大倍数高的长,则①是低倍物镜,②是高倍数物镜,图丙物像在视野右下方,丁图出现气泡。
【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A错误。
B.观察同一视野的同一部位:低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小、视野亮,数量少,①物镜离载玻片比②物镜离载玻片远,在①状态时,B正确。
C.显微镜成的物像是倒像。即物像偏向哪一方,物像可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C正确。
D.气泡在显微镜的视野中呈现为具有较黑,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会移动,可能是由于盖盖玻片操作不当造成的。
故选:A。
22.(1分)如图为显微镜观察中的两个视野,其中细胞甲为主要观察对象,由视野(1)(2)时,操作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①转动转换器
②移动载玻片
③转动粗准焦螺旋
④转动细准焦螺旋
⑤调节光圈。
A.①②③④B.②①⑤④C.①④②⑤D.②①⑤③
【答案】B
【分析】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
【解答】解:由图可知,图(2)为图(1)中甲的放大,可将装片向左移动,移走低倍镜;此时视野可能变暗,最后再④转动细准焦螺旋即可。
故选:B。
23.(1分)某同学想通过“制作苦草片叶片细胞的临时装片”和“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对光完成后使用低倍镜观察,视野范围大,更容易找到细胞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目镜
C.装片制作过程中都是先用碘液对实验材料染色,再盖上盖玻片
D.视野中可以看到上述两种细胞结构上的区别只是叶绿体和液泡的有无
【答案】A
【分析】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滴→撕→展→盖→染→吸。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顺序是:擦→滴→刮→涂→盖→染。
【解答】解:A、对光完成后使用低倍镜,视野中细胞数目多,A正确。
B、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以免物镜压坏玻片标本。
C、染色时,应该是先盖上盖玻片,C错误。
D、苦草片叶片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核、叶绿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
故选:A。
24.(1分)小刘同学将草莓放入酒精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酒精颜色变红,这说明酒精破坏了草莓细胞的保护结构( )中的物质释放出来。
A.细胞质B.细胞核C.液泡D.细胞膜
【答案】C
【分析】植物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线粒体等结构,它们各自行使不同的功能,维持细胞的正常生活。
【解答】解:细胞膜除了起着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既不让有用物质任意地渗出细胞。液泡里含有细胞液,如色素等,一段时间后发现酒精颜色变红,并将液泡中的色素释放出来。
故选:C。
25.(1分)小华同学又用黑藻叶片制作临时装片,如图是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流动情况画出的简图(小黑圆表示某叶绿体,箭头表示流动方向),那么载玻片上该叶绿体的位置以及流动方向是( )
A.B.C.D.
【答案】C
【分析】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时,需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但液体的流动方向不变,即液体的流动方向和实际液体的流动方向一致。
【解答】解: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而实际上;但细胞质的环流方向和实际细胞质的环流方向一致,则实际上。
故选:C。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35分)
26.(9分)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地球卫土奖”授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55年来,塞罕坝人变茫茫荒原为郁郁林海,物种丰富,有浩瀚的林海、广袤的草原、清澈的湖泊,成为了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有人说:塞罕坝林海属于中国,而中国的环保行动则属于世界
(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 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
(2)从总体上看,植食性动物的总数量比食肉动物 多 。
(3)在此生态系统中,所有生命活动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太阳能(或光能) ,该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松树、草 。
(4)从图中可以看出,鹰和蛇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如果大量捕杀松毛虫,那么鼠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 增加 。图中有 6 条食物链。
(5)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松树→松毛虫→山雀→蛇→鹰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 鹰 的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答案】(1)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多
(3)太阳能(或光能);松树、草
(4)捕食和竞争;增加;6
(5)松树→松毛虫→山雀→蛇→鹰;鹰
【分析】1、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2、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解:(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等、消费者和分解者,若要构成生态系统还应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营养级越高。食肉动物能够捕食植食性动物,从总体上看。
(3)能量是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能量开始于太阳能的固定。在该生态系统中。因此。该生态系统中、草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仅供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属于生产者。
(4)题图食物网中,鹰以蛇为食是捕食关系;鹰和蛇又都以鼠为食物。所以。如果大量捕杀松毛虫,进而导致鼠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增加,分别是:松树→松毛虫→山雀→鹰,松树→鼠→鹰,草→鼠→蛇→鹰。
(5)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松树→松毛虫→山雀→蛇→鹰,营养级越低有毒物质积累越少。所以,营养级最高的鹰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故答案为:
(1)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
(2)多
(3)太阳能(或光能);松树、草
(4)捕食和竞争;增加;6
(5)松树→松毛虫→山雀→蛇→鹰;鹰
27.(5分)请结合图显微镜的图形,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已知目镜①的放大倍数为10×,两个物镜的放大倍数一个为10×,一个为40×,应该选哪个物镜? 10× (填“10×或40×”)。如果用10×的物镜进行观察,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了 100 倍;若换用40×的物镜观察标本,则视野较 暗 (答“亮或暗”)。
(2)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转动[ ① ](填序号)目镜,发现污点不动,发现污点没有移动,可以确定污点在[ ③ ] 物镜 。
【答案】(1)10×;100;暗。
(2)①;③物镜。
【分析】观图可知:①是目镜、②是转换器、③是物镜、④是载物台、⑤是反光镜、⑥是粗准焦螺旋、⑦是细准焦螺旋。
【解答】解:(1)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如果用10×的物镜进行观察;若用40×的物镜观察标本,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污点、物镜或玻片标本,污点动就在目镜;微调玻片,不动就不在玻片,那就一定在③物镜上。
故答案为:
(1)10×;100;暗。
(2)①;③物镜。
28.(9分)某同学分别制作了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后,绘制了细胞结构简图(示例:[②]细胞质)
(1)临时装片制作过程中,要将口腔碎屑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的 生理盐水 (试剂)中,均匀涂抹的目的是让细胞 均匀散开 ,以便于观察。需要用稀碘液染色的是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填“番茄果肉细胞”或“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便于看清细胞的 细胞核 结构,染色约1分钟后才能看清该结构,说明细胞的 细胞膜 结构被染色剂破坏了活性。
(2)判断该同学所绘制的是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结构简图,依据是:1. 无细胞壁 ,2. 无液泡 (至少两条)。
(3)番茄果鲜红美丽,味道酸甜可口,都是由于 液泡 中含有 细胞液 。
【答案】(1)生理盐水;均匀散开;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细胞核;细胞膜;
(2)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无细胞壁;无液泡;
(3)液泡;细胞液。
【分析】(1)制作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可简单总结为:擦、滴、取、放、盖、染(碘液)。
(2)图中:①细胞膜、②细胞质、③细胞核、④线粒体。
【解答】解:(1)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将口腔碎屑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防止细胞的重叠以免影响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本身具有色素。细胞核中有染色体,常用的染色试剂为稀碘液,因此使用稀碘液染色后为了便于看清细胞内的细胞核,说明细胞的细胞膜被染色剂破坏了活性。
(2)由图中:①细胞膜、②细胞质、④线粒体,判断的依据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比番茄果肉细胞少了液泡和细胞壁。
(3)植物细胞的细胞质内有液泡,液泡内含有细胞液,色素等物质,味道莎甜可口。
故答案为:(1)生理盐水;均匀散开;细胞核;
(2)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无细胞壁;
(3)液泡;细胞液。
29.(4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发现,辣条以味道重、气味香、颜色鲜艳、价格低廉而深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有些学生几乎每天都要购买辣条食用。组员疑问:辣条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呢?现以仓鼠为研究对象设计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辣条、仓鼠20只、普通鼠粮、可关仓鼠的笼子等)请完善探究方案:
第一步,提出问题:辣条对仓鼠身体有伤害吗?
第二步,作出假设: 辣条对仓鼠身体有伤害(或辣条对仓鼠身体无伤害) 。
第三步,制订计划与实施计划:
第四步,记录结果,得出结论。
第五步,交流讨论: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 是否食用辣条 。
(2)甲、乙两组实验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甲 组。
(3)每组用10只仓鼠,而不是只用1只的原因是 避免偶然性 。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辣条对仓鼠身体有伤害 。
【答案】辣条对仓鼠身体有伤害(或辣条对仓鼠身体无伤害)
(1)是否食用辣条(注:合理即可)
(2)甲
(3)避免偶然性
(4)辣条对仓鼠身体有伤害
【分析】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变量才行,该生物小组探究的是辣条对仓鼠身体的影响,所以变量应该是辣条。因此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必须遵照辣条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合理。
【解答】解:根据提出的问题:辣条对仓鼠身体有伤害吗?作出假设:辣条对仓鼠身体有伤害。)
(1)、(2)由图表中可以看到甲,甲组投放普通鼠粮,其余条件相同。实验组是变量有变化的一组。甲、乙两组实验中。
(3)仓鼠在实验不数目不易过少,少了会因为偶然性容易产生误差,太多了会增加实验难度,而不是只用1只。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辣条会对仓鼠身体有伤害。
故答案为:
辣条对仓鼠身体有伤害(或辣条对仓鼠身体无伤害)
(1)是否食用辣条(注:合理即可)
(2)甲
(3)避免偶然性
(4)辣条对仓鼠身体有伤害
30.(8分)探究香烟烟雾对生物的危害
为探究香烟对生物的危害,某研究小组进行了“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是否有影响”的探究活动。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三个长、宽、高均为60cm的透明玻璃缸作为实验舱,分别标记为A、B、C。玻璃缸的上方有玻璃盖,一侧开有圆孔
②每个实验舱内放入一盆同品种且 生长状况 基本一致的绿萝,盖上玻璃盖并密封。
③将三个实验舱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④向A、B两个实验舱内通入香烟烟雾(烟雾量均为2支同型号香烟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雾),向C实验舱内通入等量某气体。用宽胶带密封圆孔。
该实验的主要操作及72小时后绿萝呈现的状态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实验的三盆绿萝为什么需要基本一致? 控制变量 。
(2)C组通入的气体应是 空气 。
(3)A组与C组对照,探究的变量是 通入气体 。实验的初步结论是 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有影响 。
(4)A组与B组对照,所得实验结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 不在室内吸烟 。
(5)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你对该研究小组的建议是 进行重复实验 。
(6)若研究小组想同时探究“绿萝是否可以吸收香烟烟雾中的PM2.5”,需要增加D组与A组形成对照,并定时测定两个实验舱中PM2.5的浓度。D组玻璃缸中除 不放置绿萝 外,其他实验条件均应与A组相同。
【答案】生长状况;
(1)控制变量;
(2)空气;
(3)通入气体;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有影响;
(4)不在室内吸烟
(5)进行重复实验;
(6)不放置绿萝。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每个实验舱内放入一盆同品种且生长状况基本一致的绿萝。
(1)为控制单一变量,使实验结果更使人信服。
(2)C组作为对照组,通入的气体应是空气。
(3)A组与C组对照,探究的变量是通入的气体,绿萝的多数叶片发黄;通入空气的C组,叶面未见水渍状斑点。
(4)A组通入香烟烟雾,保持密闭,叶面多见水渍状斑点,定时开盖通风,叶面偶见水渍状斑点。
(5)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取几次重复实验数据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可进行重复实验。
(6)若研究小组想同时探究“绿萝是否可以吸收香烟烟雾中的PM2.5”,需要增加D组与A组形成对照。D组玻璃缸中除不放置绿萝外。
故答案为:生长状况;
(1)控制变量;
(2)空气;
(3)通入气体;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有影响;
(4)不在室内吸烟
(5)进行重复实验;
(6)不放置绿萝。选项
诗词
生物特征
A
春种一粒票,秋收万颗籽
生长和繁殖
B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生长发育
D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排出体内的废物
植物种类
植被覆盖率
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
改造前
20种
10%
狗尾草、艾蒿、蒲公英
改造后
30种
25%
菖蒲、芦苇、睡莲
蚯蚓数量
光照条件
温度
土壤
20只
阴暗
适宜
一层湿土
20只
明亮
适宜
一层干土
组别
实验材料
每次投放等量的鼠粮
4个月以后结果
甲组
各10只大小、生长状况、活动能力相同的仓鼠
普通鼠粮
10只活动能力正常
乙组
将辣条磨碎,与普通鼠粮均匀混合,制成掺入辣条的鼠粮(大小形状与普通鼠粮一致)
4只已经死亡
6只活动能力弱
组别
通入气体
密闭情况
72小时后绿萝呈现的状态
A组
香烟烟雾
保持密闭
多数叶片发黄,叶面多见水渍状斑点
B组
香烟烟雾
定时开盖通风
少数叶尖发黄,叶面偶见水渍状斑点
C组
某气体
保持密闭
个别叶尖微黄,叶面未见水渍状斑点
选项
诗词
生物特征
A
春种一粒票,秋收万颗籽
生长和繁殖
B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生长发育
D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排出体内的废物
植物种类
植被覆盖率
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
改造前
20种
10%
狗尾草、艾蒿、蒲公英
改造后
30种
25%
菖蒲、芦苇、睡莲
蚯蚓数量
光照条件
温度
土壤
20只
阴暗
适宜
一层湿土
20只
明亮
适宜
一层干土
组别
实验材料
每次投放等量的鼠粮
4个月以后结果
甲组
各10只大小、生长状况、活动能力相同的仓鼠
普通鼠粮
10只活动能力正常
乙组
将辣条磨碎,与普通鼠粮均匀混合,制成掺入辣条的鼠粮(大小形状与普通鼠粮一致)
4只已经死亡
6只活动能力弱
组别
通入气体
密闭情况
72小时后绿萝呈现的状态
A组
香烟烟雾
保持密闭
多数叶片发黄,叶面多见水渍状斑点
B组
香烟烟雾
定时开盖通风
少数叶尖发黄,叶面偶见水渍状斑点
C组
某气体
保持密闭
个别叶尖微黄,叶面未见水渍状斑点
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第八十三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共24页。
陕西省西安市第三中学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第三中学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7页。
陕西省西安市第三中学名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第三中学名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