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第2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第2课时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师引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字体要求:1、标题方正仿宋简体五号加粗,行距固定值20榜
正文方正仿宋简体五号不加粗,行距固定值20榜
附加课堂检测课题
1.3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课型
授课教师
核
心
素
养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知道速度的定义。
(2)知道速度是矢量,知道速度的单位、符号和读法。了解生活实际中的某些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数据。
(3)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速度的定义式,会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解答有关的问题,知道瞬时速度的概念及意义,知道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区别和联系。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平均速度的定义,把变速直线运动等效成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从而渗透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等效的方法;
(2)培养迁移类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解决一些问题,而向复杂问题过渡,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速度-时间图像当中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
怎么画出速度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授法
学习方法
讨论法
教学工具
教材,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互动及互动意图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3—5分钟)
【教师引导】
根据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可以通过x-t图像形象直观的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不同时刻的位置关系,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图像的办法,把物体的每个时刻的速度也反映出来呢?
互动:学生尝试画图像
意图:培养学生动手画图能力
(二)讲授新课(15—20分钟)
1.图像绘制(视频展示)
(1)以时间t为横轴,速度v为纵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2)根据自己算出的是手拉纸带的v、t,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
(3)用一条平滑的曲线描出这些点,曲线所反映的情况就是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
2.速度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直观地反映了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3.注意:
①速度时间图像并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且只能描述直线运动,因为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速度只有正、负两个方向。
②图线在t轴上方速度方向为正,图线在t轴下方速度方向为负。
互动:学生动手再画图像
学生记忆并掌握速度时间图像的物理意义。
意图: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三)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2分钟)
巩固训练
巩固训练(10—12分钟)
(1)如图为一个物体的位移图像,根据它在右边图中画出该物体的速度图像。(标明坐标轴对应的物理量及单位)
【答案】
(2)小李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小李讲的故事情节,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 兔子和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
B. 乌龟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兔子是沿着折线跑的
C. 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两次
D. 兔子先通过预定位移到达终点
答案C
(3)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则该物体( )
A. 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同
B. 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反
C. 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同
D. 先做减速运动,后做加速运动,速度方向相反
【答案】A
作业布置(分层)
作业布置(1分钟)
基础作业:
选做作业:
板书设计
1.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
一、速度
1.定义: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比值定义法)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2.大小:
3.方向:速度v的方向与时间Δt内的位移Δx的方向相同
二、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平均速度:物体运动的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2.瞬时速度:物体经过某一位置或在某一时刻的运动快慢程度
3.实验 :测量纸带的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三、速度-时间图像
备课组长审批
意见及签名
年 月 日
教学反思
(手写)
优点:
不足:
改进措施: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物理人教版 (2019)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位置变化快慢的描述——速度公开课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度—时间图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