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客观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阴影部分表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9.66人以上的区域。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世界人口密集区分布的共性是( )
A.临近海洋分布 B.沿江河分布C.趋向低纬度分布D.以赤道对称分布
2.①区域人口密度小的原因是( )
A.海拔高B.气候湿热C.深居内陆D.水资源短缺
3.②处人口密度大,主要得益于(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农业水平高 C.开发历史早D.水热条件充足
L县地处青藏高原向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山区面积达95.5%,辖103个村(含6个居委会),是以纳西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2015年该县户籍人口为23.78万人,常住人口为22.91万人。下图示意L县自西向东不同区域人口流动状况。据此完成4-6题。更多优质滋源请 家 威杏 MXSJ663
4.L县政府驻地位于( )
A.甲区B.乙区C.丙区D.丁区
5.L县村域人口流动活跃度东部显著高于西部,可能是东部( )
A.自然灾害较少B.医疗设施较好C.人均耕地较少D.旅游业较发达
6.为进一步振兴当地乡村经济发展,当地宜采用的发展策略是( )
A.大力发展种植农业B.借助互联网,提高产品宣传、营销能力
C.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容村貌。 D.取缔农业生产,打造特色民族旅游村
下图示意某山区小流域人口规模测算数据,目前该流域人口数量为12.4万。据此完成7-8题。
7.该流域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 )
A.7.5万人B.10.9万人
C.18.5万人D.32.5万人
8.为使该地的人口规模趋于合理,适宜采取的措施是( )
A.部分耕地转为林地B.加快矿产资源开发
C.适当开荒增加耕地D.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我国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图为“江南丘陵某区域四种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
9.模式I中乡村聚落迁移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强功能区竞争力 B.保护环境敏感区域
C.促进劳动力就业 D.提高城镇化水平
10.反映乡村聚落空间演化过程从受自然要素影响转向受经济社会要素影响的模式是( )
A.I B.II C.IIID.IV
11.在我国重大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乡村聚落空间演化的总趋势是( )
A.集聚扩大B.原地保护C.均衡布局D.分散迁移
我国境内公民的经常居住地和常住户口登记地不一致,称为“人户分离”,包括“户在人不在”和“人在户不在”两种情况。2020年11月1日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东部地区人口占39.93%,中部地区占25.83%,西部地区占27.12%,东北地区占6.98%。与2010年相比,东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中部地区下降0.79%,西部地区上升0.22%,东北地区下降1.20%。据此完成12-14题。
12.近些年来,导致我国人户分离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B.家庭婚姻
C.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存在差距D.现代化快速交通的发展
13.“人户分离”中“户在人不在”的地区( )
A.以东北地区为主B.交通通达度低
C.就业岗位相对较少D.自然环境恶劣
14.“人户分离”对“户在人不在”地区的主要影响( )
A.加剧人地矛盾B.提高环境容量
C.城市化水平降低D.老龄化程度加深
为吸引更多人才,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下图为2018年我国部分城市对“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吸引力综合评价图(人才政策为0,表示当地政府该年未出台引才政策)。据此完成15-17题。
15.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厦门的城市舒适性吸引力强于青岛
B.北京对本科毕业生的引才力度不足
C.青岛的城市经济吸引力较哈尔滨弱
D.兰州对本科毕业生综合吸引力较强
16.与海口相比,广州城市舒适性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温暖湿润 ②城市空气质量好 ③教育资源丰富 ④医疗设施完善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③④
17.积极参与“人才争夺战”,对武汉的影响表现在( )
A.促进产业结构升级B.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C.缓解城市就业压力D.降低人口管理难度
素有“人间天堂”美誉的苏州,有近2500年的历史。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苏州常住人口为1275万人。左图为苏州市中心景观图,右图为苏州市两次人口普查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18-19题。
18.苏州市中心( )
A.地租高,形成大型中心商务区B.高楼林立,人口稠密,交通通达度高
C.受历史因素影响,注重文化遗产保护D.建筑物低矮稠密,形成典型的低级住宅区
19.苏州城镇化( )
A.水平较低,进程快,区域经济快速发展B.水平较高,出现逆城镇化,大量人口外迁
C.水平较低,进程慢,区域经济快速趋缓D.水平较高,进程快,大量人口迁入
位于湖南雪峰山河谷带的洪江古商城,民居独特,每栋古建筑四面高墙,外围四壁少有窗户,方方正正如同印章,当地人称其为“窨子屋”(下左图),洪江古城是我国千年古商集散中心,古商城发展的早期,街巷(右图)宽高比值维持在0.9左右,而较晚时期缩减为0.4左右,据此完成20-21题。
20.古窨子屋每栋四面建有高墙,主要体现的自然环境功能是( )
A.避风 B.排洪 C.采光D.防盗
21.古商城街巷宽高比值发生变化主要是为了( )
A.增强光照强度B.提高通风效果
C.满足交通需求D.满足当地居住需求
2021年8月,袁隆平团队的科研项目之一“巨型稻”在重庆市大足区的拾万镇长虹村试种成功。“巨型稻”的叶子从分裂到收割整个过程都是很青、很绿,叶面更大更宽。专家称,“巨型稻”亩产预计在1500斤至1800斤之间,它不仅产量高而且米质也非常好,能达到国家二级米质的标准。“巨型稻”的田里还可以蓄水发展“稻鱼共生”项目,养鱼、养虾、养蟹,增产增收。左图为“巨型稻”景观图,读图完成22-24题。
22.“巨型稻”试种成功的决定因素是( )
A.水热组合B.技术条件C.市场需求D.政策支持
23.“巨型稻”叶面特点对“稻田共生”种植模式的有利影响是( )
A.减少鸟类捕食水田里的鱼、虾B.增大水田温差,提高水稻品质
C.减少水田热量损失,提高水温D.减少水田害虫危害,提高品质
24.重庆大足“巨型稻”米质非常好,能达到国家二级米质的标准,其原因可能是( )
①品种优良 ②昼夜温差大 ③生态环境优 ④光合作用强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2016年9月,中国-苏丹农业合作开发园正式成立,以“一园多区”模式发展。前期,开发园在长绒棉生产基地-杰济拉灌区推广优质棉花种植、加工;现今,向下游的纺纱、织布、印染到成衣制作延伸,同时将产业横向扩展到粮食、油料作物、畜牧业养殖及农产品出口加工、物流、贸易等领域,实现全产业链覆盖。下图示意中国-苏丹农业合作开发园地理位置。据此完成25-27题。
25.杰济拉灌区发展长绒棉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B.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低
C.土壤有机质含量高D.降水稳定
26.棉花加工园区在选址时主要考虑的条件有( )
①原料 ②交通 ③市场 ④劳动力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7.“一园多区”模式对中国-苏丹农业合作开发园发展的益处是( )
A.控制农业产业规模,减轻土地承载压力B.减少基础设施建设,节省园区资金投入
C.减少园区人口流动,缓解交通运输压力D.发挥不同区域优势,促进农业整体发展
近年来,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津巴布韦制药企业遭受严重打击,许多制药企业无能力采购到生产原料,以至于药品生产成本大大增加。如何确保药品生产的持续性和可靠性,是津巴布韦制药企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据此完成28-30题。
28.推测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津巴布韦制药企业遭受严重打击的主要原因是( )
A.信息封闭B.技术落后C.资金短缺D.市场萎缩
29.近年来,津巴布韦药品生产成本增加会导致当地制药企业( )
A.生产规模扩大B.数量大幅减少C.生产周期延长D.竞争优势减弱
30.津巴布韦政府为确保制药企业生产的持续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多渠道筹集资金,扩大原料来源途径B.保障运输通达性,发展快捷物流运输
C.延长工人的培训周期,提高工人技术水平D.抓好市场层次性,稳定药品市场价格
第II卷(主观题)
二、综合题(共40分)
31.下图为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不可能是( )(1分)
A.南风 B.北风 C.西风 D.东风
(2)图例中甲、乙表示该城市两个重要功能区,其中表示商业区的是________。(1分)
(3)请你在图中A、B两处选择布局自来水厂和钢铁厂,并说明布局理由。(8分)
32.草莓生产受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影响。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1∶草莓喜温凉,适宜温度为15℃-22℃。自然条件下,草莓的主要生长周期有两个∶春季种植,一般在6-8月成熟采摘;秋季种植,一般在次年1-3月成熟采摘。草莓保鲜期短,常温下1-3天就变色、变味。
材料2∶我国J市Z村以生产草莓而闻名。该村位于J市东部,距市中心约20千米,汽车约20分钟车程。高速公路、省道、机场路横穿纵贯。
材料3∶Z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穷村。1990年开始,随着多条公路的竣工,从Z村到市区的交通方便了。在政府主导下,经过考察和论证,Z村开展了草莓项目。Z村每年选派优秀种植户外出学习,请专家讲课。随着滴灌、生物菌、立体栽培等技术的应用,Z村打出了“丰香”“甜宝”“红脸颊”等草莓新品牌。
材料4∶随着草莓产量和质量的不断提高,销售又成了一个难题。2008年开始,Z村举办一年一度的草莓文化节,加上平时的观光采摘,每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现在,Z村的草莓60%以游客采摘的形式销售,剩下的40%大多进入J市市场,少部分草莓发往京津沪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销售。
读材料1、2及图,从中找到并推测从Z村空运草莓到上海销售的条件。(4分)
材料3,分析影响Z村草莓发展的区位因素。(6分)
(3)读材料4,指出Z村举办草莓文化节的意义。(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浙江省工业布局呈现分散化的特点,具体表现就是在各个地区出现各种大小不同的块状经济,相对分散地分布在11个地级市,而各个地级市的工业又分散在不同县市,形成不同层面上的工业布局分散化。同时,这些大小不同的块状经济相对独立且各具特色,都拥有自己的特色产业,表现为“一镇一品,一县一业”,总体上呈现遍地开花式的分散化特点。
材料二:2020年6月5日国家发改委公布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浙江有10个县级市入围。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持,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标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小城镇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在浙江备受重视,浙江小城镇建设正朝着“更加宜居、更具特色、更富活力”的目标迈进。
材料三:下图示意2008~2019年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和工业集聚程度。
据图描述浙江省城市化水平、工业化水平和工业集聚程度的特点。(6分)
简述“一镇一品,一县一业”模式对村镇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
(3)说明浙江省在推进建设新型城镇化道路上可能采取的措施。(4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地理试题,共11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大连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地理试题,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