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阅读,综合题,作文,八段可知第三个情节可概括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朗润(yùn) 棱镜(léng) 粗旷(guǎng) 疲倦不堪(kān)
B.贮蓄(chǔ) 奥秘(mì) 建壮(jiàn) 油然而生(yóu)
C.倜傥(tì) 着落(zhá) 吝啬(sè) 人声顶沸(dǐng)
D.徘徊(huái) 莅临(lì) 秕谷(bǐ) 混为一谈(hùn)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安排工作,让他们都能各取所需。
B.春天来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似一串串的银珠。
C.雪花好像小精灵般随风飘舞,望望窗外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
D.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学校认真采纳和听取了同学们关于改善伙食的意见。
B.对于云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约有71%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其存在过度美化之嫌。
C.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D.“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彰显的是一个民族。
4.下列句子中有关敬辞和谦辞的表述,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张磊接过朋友送的生日礼物说:“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B.刘达在纪念抗战胜利78周年活动中,采访抗日女英雄时问:“老奶奶,请问您高寿?”
C.令爱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D.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他。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古人称六十岁为“花甲”“耳顺”,七十岁为“古稀”,八九十岁为“耄耋”,一百岁为“期颐”。
B.“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C.《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英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部自传性质的作品。
D.汉语中表示时间的词语非常丰富,如“日中”表示正午时分,“俄而”“顷刻”都表示一会儿。
6.默写。(10分)
①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 ,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④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⑤ , ,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⑥诗人想象奇特,将明月人格化,借明月来抒发对友人的同情与关怀的句子是: ,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⑦既写景又点明时令,还蕴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诗句是: , 。(王湾《次北固山下》)
二、阅读(42分)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2分)
(2)根据要求,赏析下列的语句。(4分)
①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从词语的角度赏析)
②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3)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时,母亲一会坐下,一会站起来?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时,她却笑了。你从中看到了什么?(3分)
(4)把题目“秋天的怀念”换成“我的母亲”好不好?请结合内容说说。(3分)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2分)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人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半夜,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睡去。等他们兄弟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可帮你家度过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醒悟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晚,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⑨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选自《余华作品集》,文章有删改)
(1)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2分)
——放贼——送鱼——
(2)阅读文中第③段、第⑤段两处画线句,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贼人有怎样的心理变化。(4分)
①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②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
(3)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②段的作用。(3分)
(4)祖父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分析。(3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5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关于这首小令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全篇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B.这首小令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浓墨重彩地渲染出一幅游子深秋远行图。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在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断肠人在天涯”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请谈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2分)
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3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②与儿女讲论文义
③俄而雪骤
④撒盐空中差可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4)你认为把大雪纷飞的情景比作“撒盐空中”好,还是比作“柳絮因风起”好?为什么?(2分)
三、综合题(8分)
11.名著导读:根据内容完成填空。(6分)
(1)学校请你为同学们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每条横线上填写2个作品的英文序号)(3分)
亲爱的同学们: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去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 ;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 ;也有反映他在家乡赛会风俗的③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2)鲁迅是直面人生的斗士,他的作品如匕首,如投枪,直刺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陋;但他的作品也有温暖人心的一面,比如抒写童年生活、讴歌人性的美好。
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3分)
12.为了了解交友之道,学会如何交友,同学们分组收集了许多有关交友的名言、故事及经典论述。下面一组材料是某组同学在活动中搜集的关于交友方面的名人名言,请你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出其内容。(2分)
①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
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子
③门内有君子,门外有君子至。
﹣﹣冯梦龙
四、作文(50分)
1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50分)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
请以“那一刻,我感受到了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②写一件事,要写出真情实感;
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不得抄袭套写。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20分)
1.(2分)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朗润(yùn) 棱镜(léng) 粗旷(guǎng) 疲倦不堪(kān)
B.贮蓄(chǔ) 奥秘(mì) 建壮(jiàn) 油然而生(yóu)
C.倜傥(tì) 着落(zhá) 吝啬(sè) 人声顶沸(dǐng)
D.徘徊(huái) 莅临(lì) 秕谷(bǐ) 混为一谈(hùn)
【分析】本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解答】A.有误,“朗润”的“润”应读“rùn”,“粗旷”的“旷”应为“犷”;
B.有误,“贮蓄”的“贮”应读“zhù”,“建壮”的“建”应为“健”;
C.有误,“着落”的“着”应读“zhuó”,“人声顶沸”的“顶”应为“鼎”。
D.正确。
故选:D。
【点评】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2.(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安排工作,让他们都能各取所需。
B.春天来了,淅淅沥沥的春雨似一串串的银珠。
C.雪花好像小精灵般随风飘舞,望望窗外的美景,真是美不胜收。
D.历史上曾人来人往的丝绸古迹,如今已变成人迹罕至的沙漠。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运用正误的判断。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
【解答】A.有误,“各取所需”指各自选取自己所需要的。句子意思是指根据个人的能力来安排合适的工作,应使用“各得其所”;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要想正确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方面分析。
3.(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认真采纳和听取了同学们关于改善伙食的意见。
B.对于云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约有71%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其存在过度美化之嫌。
C.作文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人语文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D.“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彰显的是一个民族。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积累常见病句类型,掌握每种病句类型的常见设错规律,另一方面在答题时要注意“抓主干,理枝蔓”。
【解答】A.有误,语序不当,“采纳”和“听取”互换位置。
B.有误,语义重复,删去“约”或“以上”。
C.正确。
D.有误,成分残缺,在“民族”后面加“的集体意志”。
故选:C。
【点评】病句辨析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
4.(2分)下列句子中有关敬辞和谦辞的表述,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张磊接过朋友送的生日礼物说:“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B.刘达在纪念抗战胜利78周年活动中,采访抗日女英雄时问:“老奶奶,请问您高寿?”
C.令爱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D.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他。
【分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有误,“笑纳”是用于请人收下自己的礼物的客气话,此处指自己不恰当。
B.正确。
C.有误,“令爱”,是敬称他人的女儿,用在此处称呼自己的女儿不恰当。
D.有误,“绵薄之力”是一种谦虚的表达方式,已经帮助了却说只帮助一点点,一般用来说自己,用来形容别人不恰当。
故选:B。
【点评】文化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辨析。
5.(2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人称六十岁为“花甲”“耳顺”,七十岁为“古稀”,八九十岁为“耄耋”,一百岁为“期颐”。
B.“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C.《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英国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的一部自传性质的作品。
D.汉语中表示时间的词语非常丰富,如“日中”表示正午时分,“俄而”“顷刻”都表示一会儿。
【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问题时,一方面要注意在平时的课本学习中做好积累,准确记忆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答题时要注意仔细审题,认真辨析。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海伦•凯勒是美国人。
故选:C。
【点评】文学常识是基础部分常考题型之一,答题时要灵活运用日常学习所积累的知识,仔细甄别。
6.(10分)默写。
①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②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③ 强欲登高去 ,无人送酒来。(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④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⑤ 博学而笃志 , 切问而近思 ,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⑥诗人想象奇特,将明月人格化,借明月来抒发对友人的同情与关怀的句子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 , 随君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⑦既写景又点明时令,还蕴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的诗句是: 海日生残夜 , 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①夜发清溪向三峡
②落花时节又逢君
③强欲登高去
④不知何处吹芦管(注意“芦”的书写)
⑤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⑥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西
⑦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阅读(42分)
7.(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根据要求,赏析下列的语句。
①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从词语的角度赏析)
②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从景物描写的角度赏析)
(3)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时,母亲一会坐下,一会站起来?为什么“我”责备她“烦不烦”时,她却笑了。你从中看到了什么?
(4)把题目“秋天的怀念”换成“我的母亲”好不好?请结合内容说说。
【分析】本文是《秋天的怀念》节选部分,记叙了母亲忍受巨大的病痛,要陪着儿子去北海看菊花。文章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爱的赞美,对母亲深深的怀念。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本文是《秋天的怀念》节选部分,记叙了母亲忍受巨大的病痛,要陪着儿子去北海看菊花。文章表现了母亲对子女真挚无私的爱,也表达了子女对母爱的赞美,对母亲深深的怀念。据此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词句赏析。
①第一个“艰难”指母亲呼吸困难;第二个“艰难”指母亲承受着身患绝症的痛苦。母亲用自己全部的爱甚至生命去唤醒儿子重生的过程的艰辛。结合“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分析,表现了母亲对未成年女儿的牵挂,对“我”深深的爱。
②菊花烂漫的开放,象征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正是母亲要劝我去看花的原因。花的高洁淡雅,象征了母亲坚韧、高贵的品质。花的热烈深沉,象征了母爱伟大。我自己去看花,也正表达了对母爱的理解和怀念。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因为母亲觉得儿子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终于又有了兴趣;能使儿子得到快乐就是她最大的快乐,即使责备她,她也不放在心上;让“我”能够重新感受生活的美好,是母亲的心愿,这一愿望终于要实现了。这说明母亲有着最伟大、无私的母爱。
(4)本题考查标题分析。不好。文章在“秋天”的背景下写人叙事。“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标题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理过程,才懂得母亲的期待,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表达了作者身残志坚的信念和对母亲深深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我的母亲”只是表明写作对象是母亲,没有“秋天的怀念”好。
答案:
(1)本文写了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并鼓励儿子勇敢面对生活的故事。
(2)①两个“艰难”写出母亲呼吸困难,承受着身患绝症的痛苦。母亲用自己全部的爱甚至生命去唤醒儿子重生的过程的艰辛,以及对未成年女儿的牵挂。
②这句话写出菊花蓬勃的生命力,秋风中绽放的菊花象征我已从痛苦绝望中走出来,变得乐观坚强了,已懂得了母亲“好好活儿”的嘱托,要活出生命的多姿多彩。
(3)①看到了母亲对“我”答应去看花的惊喜和兴奋;②“我”同意去看花,说明“我”消沉的情绪有所好转;③让“我”能够重新感受生活的美好,是母亲的心愿,这一愿望终于要实现了。
(4)不好。“秋天的怀念”表层含义是故事发生时间在秋天,文章表达的是对母亲的怀念。深层含义是暗示着作者经受过命运残酷的打击,经历过暴躁绝望的心理过程,才懂得母亲的期待,悟出了生命存在的意义。“我的母亲”只是表明写作对象是母亲,没有“秋天的怀念”好。
【点评】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8.(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家徽
余华
①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
②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人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
③一天半夜,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条人影窜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来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睡去。等他们兄弟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④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
⑤贼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可帮你家度过几天日子。”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走到门口,“慢着,”祖父又叫住他,塞给他一串铜钱,“你拿这些钱去做点小生意,再也不要干这伤天害理的勾当了。”
⑥贼“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给祖父磕了几个响头,便走了。
⑦不知过了多久,一天清晨,祖父一开门,便在门环上发现了一条两斤多的鲜鱼。祖父先是感到奇怪,但马上醒悟到是那贼送来的,那人大约是做了贩鱼的生意。
⑧自此以后,我家门环上经常出现鲜鱼,家里便经常可以改善生活。大约吃了几十条鱼后,祖父感到不安,说人家是小本经营,别吃垮了人家。于是连着几天半夜候着,一直熬了三个夜晚,终于让祖父遇见了那送鱼人。谁知不是那个贼,却是一个年轻渔人。这渔人是那贼的儿子,贼在临终前嘱咐他要坚持送鱼到我家来。祖父和父亲听着连连点头。为了不违亡人遗愿,祖父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家门上刻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刻下的鱼替代好了。
⑨于是,我们家按照祖父的意思,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这鱼的图案。
⑩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家的家徽。
(选自《余华作品集》,文章有删改)
(1)请根据文章内容,依次概括故事主要情节,每空限两个字。
捉贼 ——放贼——送鱼—— 刻鱼
(2)阅读文中第③段、第⑤段两处画线句,说说作者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贼人有怎样的心理变化。
①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
②贼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提着米袋子往外走。
(3)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第②段的作用。
(4)祖父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文章内容作分析。
【分析】这篇文章主要讲祖父在世时,有一个贼来“我”家偷米,祖父放走了他并给了他一串铜钱,贼很感激。后来那个贼的儿子经常给我们送鲜鱼,祖父为了不违亡人遗愿,拿过一把刀子,让年轻人在我“我”家门上刻一条鱼,并说从此不许他再送鱼,就用这条刻下的鱼替代好了。它,自然而然地成了“我”的家徽。
【解答】(1)本题考查故事情节概括。从第三段可知第一个情节可概括为:捉贼;从第七、八段可知第三个情节可概括为:送鱼;从第九段可知第四个情节可概括为:刻鱼。
(2)本题考查分析人物的心理。通常情况下,人的动作行为的变化是心理变化的外在表现,第一句话写的是贼刚被发现时的状态,“擎着水缸木盖”“攥着一布袋大米”是对贼的动作描写,“浑身颤抖,面无人色”是对贼的神态的描写,表现了他内心的害怕与紧张。第二句话“眼眶却红了,低着头”是对贼的神态描写;“提着米袋子往外走”是动作描写,此时的他心中已没有害怕,只有对祖父的感激与羞愧之情。可据此作答。
(3)本题考查段落作用分析。“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交代了时代背景。“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人高马大的男子汉”写父亲兄弟四人个个人高马大,有足够力量制服贼人,结合“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分析,为下文贼人被发现时的恐惧作铺垫,从侧面看出贼人是迫于生计不得已才去偷米。结合“‘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贼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吧,它可帮你家度过几天日子’”分析,也为下文祖父对贼人的宽恕作铺垫,表现了祖父宽容、善良、慈悲。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父亲兄弟四人搜遍了厨房都没有发现贼,而祖父很轻易地就发现了贼,可知祖父经验老到。根据祖父没有为难贼,反而放走了贼。祖父是一个善良、慈悲、有生活智慧的人;祖父不仅放走了贼,还给了贼一袋米和铜钱可知祖父的待人宽容。祖父知道送鱼是贼的报恩方式,但担心吃垮了人家,所以用在门板上刻鱼代替送鱼。体现了祖父是一个淳朴、厚道的人;祖父是一个体谅别人又善于教育子孙的人: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可见祖父是一个体谅别人又善于教育子孙的人。据此分析综合表述即可。
答案:
(1)捉贼 刻鱼
(2)①“浑身颤抖,面无人色”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写出了贼人被发现时的害怕与紧张;“攥”这个动词表现出贼人虽然被发现,但迫于生计不愿放弃米袋的心理。
②“要说什么,眼眶却红了”运用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表现了贼人对祖父宽恕他的感动;④由前一句的“攥”到后一句的“提”以及“低着头”这些动作的变化,表现出贼人从害怕到羞愧的心理变化过程。
(3)交代了时代背景,父亲兄弟四人个个人高马大,有足够力量制服贼人,为下文贼人被发现时的恐惧作铺垫,从侧面看出贼人是迫于生计不得已才去偷米,也为下文祖父对贼人的宽恕作铺垫。
(4)①祖父是一个经验老到、细心睿智的当家人:父亲兄弟四人搜遍了厨房都没有发现贼,而祖父很轻易地就发现了贼。②祖父是一个宽容的人:祖父没有为难贼,反而放走了贼。③祖父是一个善良、慈悲、有生活智慧的人:祖父不仅放走了贼,还给了贼一袋米和铜钱。④祖父是一个淳朴、厚道的人:祖父知道送鱼是贼的报恩方式,但担心吃垮了人家,所以用在门板上刻鱼代替送鱼。⑤祖父是一个体谅别人又善于教育子孙的人:每次做屋或换门时,都保留着这鱼的图案。
【点评】解答梳理情节类题,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线索;然后根据文章内容,找到相关语段,结合关键语句,筛选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9.(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问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关于这首小令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B
A.“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全篇仅用28字就生动地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
B.这首小令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浓墨重彩地渲染出一幅游子深秋远行图。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描写了伫立在寒风之中诗人孤独、寂寥的形象,由马的“瘦”可以联想到诗人的疲惫、困乏。
D.“断肠人在天涯”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在前几句“景”的渲染下,诗人的思乡之情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2)“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请谈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分析】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解答】(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辨析能力。
ACD.正确;
B.有误,运用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游子深秋远行图。
故选:B。
(2)本题考查诗词写作手法的分析。“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幽静而甜蜜的景象: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温馨,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的家乡。在这里,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令人倍感凄凉。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内心彷徨无助的悲苦。
答案:
(1)B
(2)以乐景写哀情,反衬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参考译文:
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黄昏时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异乡的西风里踌躇而行。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游子,何处是归宿?家乡在何方?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能不愁肠寸断!
【点评】理解诗歌内容:
1.了解诗歌基本意思;
2.结合关键词语理解诗歌内容;
3.注意重点句子。
10.(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D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②与儿女讲论文义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③俄而雪骤 急
④撒盐空中差可拟 大体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②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4)你认为把大雪纷飞的情景比作“撒盐空中”好,还是比作“柳絮因风起”好?为什么?
【分析】译文: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文一词多义。
A.同、和;
B.可以;
C.快乐;
D.日子/每天。
故选:D。
(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①句意为: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②句意为: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③句意为:一会儿,雪下得紧了。骤:急。
④句意为: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体。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①重点词:欣,高兴;何,什么;似,像。句意: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②重点词:若,如。因,乘,趁。句意为:他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风而飞起。”
(4)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句子的赏析。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再从修辞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认为“撒盐空中”好,也可以认为“柳絮因风起”好。如果认为“撒盐空中”好,可以从形似上进行分析,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如果认为“柳絮因风起”好,可以从神似上进行分析,“柳絮因风起”比喻雪花满天飞舞的景象,给人空灵唯美的感觉。
答案:
(1)D
(2)①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②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③急;④大体。
(3)①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
②谢太傅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4)示例一:我认为“柳絮因风起”好,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
示例二:我认为“撒盐空中”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见雪粒、雪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撒盐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
【点评】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三、综合题(8分)
11.(6分)名著导读:根据内容完成填空。
(1)学校请你为同学们做《朝花夕拾》的荐读演讲。下面是演讲稿的片段,请将下面篇目的序号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每条横线上填写2个作品的英文序号)
亲爱的同学们:
《朝花夕拾》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我建议大家去读一读。在书中,有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的① AF ;有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交往的② IJ ;也有反映他在家乡赛会风俗的③ DE 。在这些温馨的回忆里,蕴含着深沉的情感和理性的批判,令人回味无穷。
A.《狗•猫•鼠》
B.《阿长与<山海经>》
C.《<二十四孝图>》
D.《五猖会》
E.《无常》
F.《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G.《父亲的病》
H.《琐记》
I.《藤野先生》
J.《范爱农》
(2)鲁迅是直面人生的斗士,他的作品如匕首,如投枪,直刺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丑陋;但他的作品也有温暖人心的一面,比如抒写童年生活、讴歌人性的美好。
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分析】《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作品富有诗情画意,又不时穿插着幽默和讽喻;形象生动,有强烈的感染力。
【解答】(1)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朝花夕拾》一书中,巜狗•猫•鼠》巜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小鲁迅与小动物为友;《藤野先生》巜范爱农》表现他在日本与师友的交往;巜五猖会》巜无常》反映他家乡赛会风俗。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及评点。
①选段内容是长妈妈让我吃福橘的情节,可知①应填阿长(长妈妈)。
②巜琐记》中衍太太教唆“我”偷母亲的首饰变卖,可知②应填衍太太。
③衍太太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鼓励小孩子吃冰,打旋,怂恿鲁迅看黄色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可知,衍太太是一位心术不正,表里不一的人。
答案:
(1)①AF②IJ③DE
(2)①阿长(长妈妈)
②衍太太
③心术不正,表里不一。
【点评】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12.(2分)为了了解交友之道,学会如何交友,同学们分组收集了许多有关交友的名言、故事及经典论述。下面一组材料是某组同学在活动中搜集的关于交友方面的名人名言,请你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出其内容。
①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孔子
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孟子
③门内有君子,门外有君子至。
﹣﹣冯梦龙
【分析】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结合所给的三则交友名言的意思,概括内容,写出其道理。①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这则名言告诉人们要交往正直、诚信、知识广博的人,不要结交谄媚、两面派、花言巧语的人。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人可以使人变好,接近坏人可以使人变坏。这则名言告诉人们朋友对自己的影响很大,要和好人交朋友。③门内有君子,门外有君子至:屋里面有君子住着,门外的君子就会到来。这则名言则告诉人们只有自己品德端正了,才能交到品德好的人。可据此进行概括。
【解答】答案:
示例:交友要交那些正直、诚信、博学多知的朋友。
【点评】综合读写题给出一段材料,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发挥能力,而且材料不仅仅是课本中设置的专题,更多的是会灵活地联系生活,联系社会实际,考查学生在一个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看学生是否可以发现问题,是否可以简洁、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四、作文(50分)
13.(5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有悲伤……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在你成长的过程中,有什么经历让你深受触动,难以忘怀?
请以“那一刻,我感受到了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
②写一件事,要写出真情实感;
③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不得抄袭套写。
【分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审题可知,命题中的空白处填写的应是自己在那一刻感受到的具体内容。“那一刻”点明时间极点。“我”点明了生发出感受的对象。“感受到了”点明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写作时,应把写作内容的重点放在“那一刻”上,自己在那一刻的所见、所闻、所遇。应把自己在那一刻生发出的心理感受作为表现的主旨。生活中,总会有一些特殊的时刻给我们以深刻的触动。自己在妈妈偶一低头的那一刻,看到几根白发,从而感受到母亲的辛苦与不易,表达对母爱的感激与赞美之情;出去旅行,在登上山顶极目远眺的那一刻,自己看到了祖国的壮美河山,感受到了祖国的美好与强大,表达自己对祖国的赞美与讴歌之情;在仍有些寒冷的初春,自己看到一株小草顽强的从墙缝里钻出来,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与力量。表达自己对于生命的赞美与歌颂……文体适合写成记叙文,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描写当以对“那一刻”的细节描写为主。末段可用议论或抒情点明主旨,抒发真情。
【解答】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幸福
一轮暖阳在冬日缓缓升起,温暖着我的心灵……
——题记
窗外,北风呼呼地吹着,光秃秃的树枝在风中肆意摇晃,地上铺着一层薄雪,一派萧杀的气息。
这么冷的天气,同学们都躲在教室里,生怕与屋外寒冷的北风正面接触。就连平日里最爱动的同学,也乖乖地坐在教室里,手捧一本书,眼巴巴地望着窗外。
一阵寒风呼啸而过,窗外的树枝打到玻璃上,啪啪的响。我抬头望去,似乎隔着厚厚的墙壁也能感受到北风的寒冷。我不禁打了个哆嗦。心中难过起来:唉!这鬼天气,白天都这么冷,晚上呢?那岂不是更冷!怎么办呢,宿舍里就那么一床被子,我该怎么熬过这寒冷的冬夜呢?
正纠结间,班主任过来了:“小玲,出来下,校门口有人找你,快去看看吧!”“会是谁呢?”我带着疑惑走向校门口。一路上,北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又冷又疼。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寒冷的北风中,走近一看,竟然是妈妈!
我高兴地跑过去:“妈,你怎么来了?”“这天突然降温,怕你晚上冷,这不,又给你送了一床棉被,可别冻着。”妈妈用她温暖的大手捂着我冰冷的脸。我抬头看着妈妈,岁月在妈妈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风肆意吹着妈妈的头发,不知何时,妈妈的两鬓竟然有了白发!忽然,心中一股暖流直抵眼眶。“快回教室吧,外边冷。”妈妈把被子递到我的手里。“嗯。妈,路上小心点。”
抱着厚厚的棉被,心里暖烘烘的。低头嗅一嗅,上面还有妈妈的味道。北风依旧吹着,但我已不再惧怕寒冷。因为妈妈的爱,像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温暖着我的心灵。
妈妈,谢谢您!人生路上,有您的陪伴,我无所畏惧。妈妈,有你,我真的很幸福。
【点评】本文以妈妈给“我”送被子这一件小事写起,以小见大,突出了“幸福”的主题。本文两大特点,一是题记的运用,二是环境描写的运用。两者都为文章增色不少。
A.与儿女讲论文义
陈太丘与友期行
B.撒盐空中差可拟
可以为师矣
C.公大笑乐
不亦乐乎
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吾日三省吾身
鲁迅作品
人物
人物描写/情节
人物评点
《阿长与<山海经>》
①
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
渴望幸福,容易满足
《琐记》
②
教唆“我”偷母亲的首饰变卖,我并没有偷,她却放出了流言。
③
A.与儿女讲论文义
陈太丘与友期行
B.撒盐空中差可拟
可以为师矣
C.公大笑乐
不亦乐乎
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吾日三省吾身
鲁迅作品
人物
人物描写/情节
人物评点
《阿长与<山海经>》
① 阿长(长妈妈)
她于是十分喜欢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我大吃一惊之后,也就忽而记得,这就是所谓福橘……
渴望幸福,容易满足
《琐记》
② 衍太太
教唆“我”偷母亲的首饰变卖,我并没有偷,她却放出了流言。
③ 心术不正,表里不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平南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古诗文阅读,综合性学习,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