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5025076/0-170071298358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七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我理解的家是 ( )
①地域—“我家在某省、某市”②是住所—“那座房子是我家”
③是亲情—“家中有亲人”
④与家庭有关,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⑤在家庭关系中,对我们来说,最主要的是与父母的关系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 ①②③ D.①③④⑤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我们对父母的孝敬是在平等的基础上对父母的尊敬和侍奉,是在当代道德和法律基础上对父母辛勤劳动和养育之恩的报答
B.我们与父母的年龄差距,是产生代沟的直接原因,代沟的实质是反映在年龄差异背后的多重代际差异
C.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是惩罚了自己,也伤害了父母
D.和父母商量沟通是没有可能的,在许多问题上,分歧太大
3.孝敬父母,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侍奉和赡养。其中最重要的是 ( )
A.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 B.敬重和爱戴父母
C.早早打工挣钱赡养父母
D.现在只需搞好学习,其余的事等长大后再说
4.吴竞坚持将好朋友小晖和几个社会青年去游戏厅的事告诉了小晖的爸爸,因为吴竞懂得友谊需要 ( )
A.忠诚去播种 B.热情去灌溉 C.原则去培养 D.谅解去护理
5.提到日本,人们会想到和服、寿司、樱花;提到英国,人们会想到绅士风度;提到巴西,人们会想到足球;提到埃及,人们会想到金字塔……提到安徒生,人们会想到丹麦,提到孔子,人们会想到 ( )
A.美国 B.印度 C.中国 D.法国
6.与父母交往的艺术有 ( )
①赞赏父母,交往起来无烦恼 ②认真聆听,交往起来免误会
③帮助父母,交往起来无障碍 ④对错输赢不必太计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7.古人说:“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我们要慎交朋友。你认为交友的原则有 ( )
①善交益友 ②乐交诤友 ③不交损友 ④自己有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古诗的实质是 ( )
A.关心他人 B.尊重他人 C.理解他人 D.考验他人
9.“王婆卖瓜”的故事,告诉人们诚信做人的道理,你认为诚实与信任的关系是 ( ) A.诚信做人要虚虚实实 B.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C.诚实是信任的前提 D.信任是诚实的前提
10.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 ( )
①社会地位平等②财富拥有量相同
③人格上的平等④法律地位平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礼仪在不同场合,有不同要求,要想使自己在家庭.学校和各类公共场所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要求,就必须注意个人的礼仪修养。就在学校的个人礼仪来说,表现于 ( )①举止文明②动作优雅③佩带首饰④容貌整洁⑤表情自然 ⑥服装整洁⑦仪表端庄⑧讲究卫生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②④⑤⑥⑦⑧
C.①③④⑤⑥⑦⑧ D.①②④⑤⑥⑦⑧
12.我们在合作中竞争的目标是 ( )①取长补短携手共进②各显神通打败对手
③精诚合作敬业奉献 ④爱国守法,明理诚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3.一位医生的儿子从医科大学毕业后,治好了父亲多年没有治好的一位董事长夫人的病,父亲却不高兴,对儿子说:“董事长夫人的病,使你有钱上完中学和大学,我本来还想她再为你买辆新轿车呢。”父亲的言行
A.说明父亲没有儿子医术高明 B.违反了诚信原则
C.是对儿子爱护的表现 D.是可以理解的
14.子女在与父母相处中应该做到尊重父母有礼貌,具体表现( ) ①外出或回来打招呼②有错主动承认③父母当着外人的面误会子女子女可以顶撞父母④听从父母的意见和教导⑤只听老师的话父母的话当耳旁风⑥父母下班回家主动迎上前去接过东西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③④⑤ D.①②④⑥
15.“仅靠一句赞美我就能很好地活两个月”马克•吐闻的话告诉我们要( )
A.把赞美的阳光慷慨地施与别人 B.理解宽容他人
C.珍爱他人生命 D.心中有他人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16.玲玲是个活泼开朗的女孩,喜欢与朋友聚会。一次她去参加朋友的聚会,事先没告诉家长,回家晚了三个小时。家长非常着急,打电话问老师,又到学校去找。玲玲回家后受到父母的严厉批评。玲玲很难过,她想不通为什么家长对她有那么多的约束。
假如你是玲玲,你会和她有一样的想法吗?为什么?(6分)
你同意玲玲父母的做法吗?为什么?(6分)
很多中学生都抱怨跟父母无法沟通,殊不知,沟通是需要有方法的。你能说说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或方法吗?通过学习以后有类似情况,你怎样和父母沟通?(8分)
17.所思所想(阅读材料,完成问题。共16分)
“我自愿参加无人监考考试,保证牢记学校重托,勿忘诚信为本;严守考试纪律,珍惜自我声誉……”带着这样的誓言,东北师大附中140名高一学生走进该校期末考试的4个无人监考考场。但是,面对无人监考,有些人提出了质疑:学生能那么自觉么?
在考场上我们看到看到除了讲台前缺少一名监考老师外,无人监考考场与有人监考考场并无二样。考场中很安静,学生都在低头认真答题,听得见的除了翻试卷的声音就是笔和纸的摩擦声。如果学生发现试卷有问题或发生紧急情况怎么办?在考场外走廊这4个考场的中间,坐着一位不是监考而是考场服务的老师,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紧急情况。在这位老师身边的窗台上摆放着一个“举报箱”,如果有学生发现考场内有违纪现象,可以进行无记名的举报。
那么同学们又是怎么看待这场无人监考考试的呢?“我很羡慕坐在隔壁考场的同学,感觉坐在那里就是一种荣誉。”许洋所在考场的隔壁就是无人监考考场。从无人监考考场走出来的葛越说,“也无所谓什么优越感,考试本来就是我们自己的事,遵守考场纪律也是对自己负责,但毕竟是经过了宣誓、签名的,这种自我诚信和声誉的维护欲望,比千百位监考老师的目光都有力量。
那么各位参加期末考试的同学们你们是如何看待无人监考考场这种考试方式的呢?
18.某中学初二的学生李婷在学校除了上课听讲,课余时间几乎就是趴在课桌上睡觉,既不愿出去活动,也不愿与同学交流。即使在家里,李婷也与父母交流极少,其实李婷也很想交朋友,但是与别人交往时显得拘谨甚至尴尬,对人怀有很深的戒备。
根据上述事例,请你回答:
李婷属于什么心理?这种心理有什么危害?(8分)
假如你是李婷的同学,你打算怎样帮助她?(10分)
19.请你参与:
材料一:一位中国留学生在海外曾有这样的经历:一位法国太太热情的免费教她女儿学法语。原来老人太热爱自己的祖国,希望更多的人学习她的母语。这位留学生想到自己总是要求女儿学外语,在家不许说汉语,心里万分难过。从此她也免费教外国人汉语,她要让更多的外国人知道中国语言是多么博大精深。
材料二:中华文化是我们的民族魂,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做人之本。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请谈谈材料一中留学生行为的意义。(6分)
我们怎样承担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底历史责任?(8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冷水江市七年级下学期政治期末试卷及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鲁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试题及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七年级政治期末模拟试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问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