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物理观念
(1)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中的图线与t轴所夹的四边形面积表示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位移;
(2)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v-t图像中的面积对应关系;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及其应用。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领悟数形结合、微分、极限思维等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时间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
三、教学分析
学生是初中到高中学习的适应期,明白一些理念,比如说物理不仅仅需要学习一些公式,一些思想方法也是必要的,还有就是要学会灵活运用不同式子解答题目。也应该去感受一些物理公式的推导原理。
四、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复习引入
本节我们将一起来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在此前,我们先回忆一些旧知识,看看对我们的能够有些什么启示。
提问1:我们学过哪些关于位移的运算?
提问2:我们学过v-t图,知道从v-t图中可以看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可以知道加速度,那么能否看到位移呢?
活动2【活动】猜想假设
在这里我们看到,在处理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我们有两种方法获得其位移。一种是直接由速度公式变形得到位移公式;另一种就是由v-t图中图线与t轴所夹面积来表示。那么我们能不能从这两个方面来寻找突破?
将学生所想到猜测进行梳理,并将梳理好的几种写在黑板上以待后面推理论证。
v0t,vt都有明显的问题,前者一定比真实位移小,后者一定比位移大(以加速运动为例,后同)。倒是可能,图像也有可能。那么现在的问题就是如何去论证它。
活动3【活动】互动探究
用课件投影出课本思考与讨论的内容(只投影出前部分学生A提出估算方法哪里)。并分组展开讨论,是否赞同学生A的方法。
肯定同学们所提出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A同学的方法是将每个0.1s近似当作是匀速运动处理,可用于估算,但肯定不会等于位移。
提问3:A同学的方法估算的位移比实际位移大还是小?为什么?
提问4:为了提高估算的精确度,时间间隔小些好还是大些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回到开始的两个猜想,或许我们可以先想想将A同学的方法用v-t图表示出来。
在学生尝试画出图像后,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出上面图片。进行总结,按照A同学的方法把全程分五段。每段近似当匀速处理,算出的结果对应于该图片中的黄色部分面积。
提问5:按照时间间隔越小越精确的想法,若时间间隔越小,图形会怎么变化?
课件展示这个变化的过程:
时间间隔越小,v-t图中对应于估算位移的黄色部分面积越来越接近于梯形的面积;估计值也越来越接近于实际位移。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梯形的面积数量上与位移相等。
要求学生分组,通过面积推导出位移的计算公式。
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总结。我们使用了微元法,寻找到了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的时间关系。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及反思,共2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引入,新课教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