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3.4.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导学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3.4.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导学案 高中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4页。
专题四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学习目标1、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对共点力进行合成与分解2、能够按照题目要求建立正确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3、进一步理解合力与分力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学习重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运用学习难点合力与分力关系的正确建立学习过程课堂笔记【课前预习】1.正误判断 (1)合力与分力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合力产生的效果与分力共同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因此可以用合力代替分力.( )(3)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意一个分力.( )(4)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和F2,那么物体同时受到F1,F2和F三个力的作用.( )(5)一个力只能分解为一组分力.( )(6)矢量、标量的运算方法不同.( )2.(1)两个分力F1,F2中,其中一个分力增大时,其合力F一定增大吗?(2)两个员工共拉起一块招聘时,要想省力,两个人拉力间的夹角应大些还是小些?为什么?【课堂探究】一、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例1】把一个80 N的力F分解成两个分力F1、F2,其中力F1与F的夹角为30°,求:(1)当F2最小时,另一个分力F1的大小;(2)F2=50 N时,F1的大小.【课堂练习1】 两个共点力的大小都是F,其合力的大小( )A.一定大于FB.一定小于FC.由F及两个力间的夹角决定D.一定满足【题后反思】一般讲,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方向都会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二、两个以上共点力的合成方法【例2】试写出计算图中四个共点力的合力的过程。【课堂练习2】如图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有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若橡皮条的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3L(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A. 2kL B. kL C. kL D. kL三、绳子的“死结”与“活结”模型模型“死结”“活结”区别图解特点(1)“死结”是不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2)“死结”两侧的绳因打结而变成了两根独立的绳.(1)“活结”一般是由绳跨过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的.(2)两段绳子合力的方向一定沿这两段绳子夹角的平分线.【例3】如图所示,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光滑的小滑轮B. 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 kg的重物,∠CBA=30°,轻绳会对滑轮产生挤压作用,则绳子对滑轮挤压的总效果力的大小为(g取10 N/kg) ( )A.50 N B.60 NC.120 N D.100 N【课堂小结】【课后巩固】1.为了行车的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如图所示.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 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C.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 D.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2、两个共点力,大小都是50N,如果要使这两个力的合力也是50N,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应为( )A.30° B.45° C.90° D.120°3、一个力的大小为30 N,将此力分解为两个分力,这两个分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 )A.10 N 10 N B.20 N 40 N C.200 N 200 N D.700 N 720 N4、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光滑均匀球,用长度为r的细绳挂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则绳子的拉力FT和球对墙壁的压力FN的大小分别是( )A.G,eq \f(G,2) B.2G,G C.eq \r(3)G,eq \f(\r(3)G,3) D.eq \f(2\r(3),3)G,eq \f(\r(3)G,3)
专题四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应用学习目标1、会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对共点力进行合成与分解2、能够按照题目要求建立正确的合力与分力的关系3、进一步理解合力与分力之间的等效替代关系学习重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运用学习难点合力与分力关系的正确建立学习过程课堂笔记【课前预习】1.正误判断 (1)合力与分力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合力产生的效果与分力共同产生的效果一定相同,因此可以用合力代替分力.( )(3)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意一个分力.( )(4)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和F2,那么物体同时受到F1,F2和F三个力的作用.( )(5)一个力只能分解为一组分力.( )(6)矢量、标量的运算方法不同.( )2.(1)两个分力F1,F2中,其中一个分力增大时,其合力F一定增大吗?(2)两个员工共拉起一块招聘时,要想省力,两个人拉力间的夹角应大些还是小些?为什么?【课堂探究】一、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例1】把一个80 N的力F分解成两个分力F1、F2,其中力F1与F的夹角为30°,求:(1)当F2最小时,另一个分力F1的大小;(2)F2=50 N时,F1的大小.【课堂练习1】 两个共点力的大小都是F,其合力的大小( )A.一定大于FB.一定小于FC.由F及两个力间的夹角决定D.一定满足【题后反思】一般讲,合力与分力的大小、方向都会对它们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二、两个以上共点力的合成方法【例2】试写出计算图中四个共点力的合力的过程。【课堂练习2】如图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在两橡皮条的末端有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若橡皮条的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3L(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A. 2kL B. kL C. kL D. kL三、绳子的“死结”与“活结”模型模型“死结”“活结”区别图解特点(1)“死结”是不可以沿绳子移动的结.(2)“死结”两侧的绳因打结而变成了两根独立的绳.(1)“活结”一般是由绳跨过滑轮或者绳上挂一光滑挂钩而形成的.(2)两段绳子合力的方向一定沿这两段绳子夹角的平分线.【例3】如图所示,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光滑的小滑轮B. 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 kg的重物,∠CBA=30°,轻绳会对滑轮产生挤压作用,则绳子对滑轮挤压的总效果力的大小为(g取10 N/kg) ( )A.50 N B.60 NC.120 N D.100 N【课堂小结】【课后巩固】1.为了行车的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如图所示.其主要目的是( )A.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 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C.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 D.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2、两个共点力,大小都是50N,如果要使这两个力的合力也是50N,这两个力之间的夹角应为( )A.30° B.45° C.90° D.120°3、一个力的大小为30 N,将此力分解为两个分力,这两个分力的大小不可能是 ( )A.10 N 10 N B.20 N 40 N C.200 N 200 N D.700 N 720 N4、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重为G的光滑均匀球,用长度为r的细绳挂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则绳子的拉力FT和球对墙壁的压力FN的大小分别是( )A.G,eq \f(G,2) B.2G,G C.eq \r(3)G,eq \f(\r(3)G,3) D.eq \f(2\r(3),3)G,eq \f(\r(3)G,3)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