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4.2.2第2课时等差数列的应用说课稿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4.2.2第2课时等差数列的应用说课稿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1页
    4.2.2第2课时等差数列的应用说课稿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2页
    4.2.2第2课时等差数列的应用说课稿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4.2 等差数列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4.2 等差数列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内容微观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教学环节阐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书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章第二单元第四课时《等差数列的应用》。基于“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理解技术”的教育理论,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教学说课:教材内容微观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的设置、教学环节阐释。
    一、教材内容微观分析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数列是刻画离散现象的函数,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高中数列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等差、等比两个基本数列.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的综合应用.它与前面学过的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性质以及前n项和公式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为后面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数列求和等内容做好准备﹒因此,本节课既是本章的重点也是教材的重点.基于以上分析,本单元知识框架结构可整理如下:
    (二)育人价值
    1.等差数列前n项和是等差数列概念、性质的运用;习得的方法有助于等比数列的并列结合学习;与函数、方程、算法等知识联系紧密.
    2.在探究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与二次函数关系的过程中采用的观察、归纳、猜想、证明的思维方式可以迁移,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从特殊到一般,抽象概括问题,形成数学模型,有助于发展学生数学抽象、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3.公式的运用中涉及的函数思想、化归思想﹑分类思想,对培育数学建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具备独特的育人价值.
    二、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的设置应基于《课标》要求、结合内容本身的特特征、同时充分考虑学情。
    (一)课程标准
    1.理解等差数列通向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关系;
    2.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重,发现数列的等差关系,并解决相应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数列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学习路径和函数有相似之处。对于高二的学生,从知识结构上来看,在高一时经历了研究函数的一般路径,在知识、经验方面有所积累,并且学生通过前面的的学习,对等差数列的概念、通项公式以及前n项和公式学生也有了初步的理解,这些都为本课时的应用提供了探究方法和理论基础;在能力水平上方面,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抽象、推理、类比等能力,但公式的灵活应用能力不足、从实际情境中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还有待提升.
    (三)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通过上述综合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1.目标解析:
    (1)通过观察与联系,能够说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代数特征,能够解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内在联系,体会转化与化归纳的数学思想;
    (2)通过数学问题情境,探索等差数学前n项和公式与二次函数的共性与区别,能够从函数角度解决求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感受数学的整体性,体会函数思想、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素养;
    (3)能将实际问题提炼成等差数列模型,识别等差数列的基本量,利用通向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解决问题,进一步体会转化与化归、方程思想,培育学生数学建模素养。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的应用.
    教学难点:(1)从实际情境中发现等差数列现象;
    (2)等差数列前n项和与二次函数的联系.
    三、教学环节阐释
    (一)教法分析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认为:把学习看成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因此,本节课设计以该理论指导思想,采用“诱思探究教学法”,在教学中采用以问题驱动,层层铺垫,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启发学生,并采用例题和练习的形式加强公式的掌握运用﹒整个教学过程分成探究与发现、应用公式、方法归纳三个阶段.
    (二)学法分析
    在教学中,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通过观察、探索、反思、交流参与学习,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学会学习,提升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三)教学思路
    环节一:复习导入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有哪几种形式?你能说出它们各自的使用范围吗?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两种形式及适用范围,有利于学生理解公式变化,认识变化的本质,让学生能在后续应用中根据不同的条件选用恰当的公式。
    环节二:再探公式,构建联系
    问题1:将公式(2)按项数n降幂排列,你有什么发现?
    ---(3),当时,可以看作常数项为0的二次函数
    追问1:从结构上看,公式(3)有什么特点?
    ①常数项为0;②具有的形式;③二次项系数的2倍等于公差;
    ④二次项系数和一次项系数之和等于首相.
    探究: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具有的形式,反之,更一般的情况:
    如果数列的前n项和为,其中为常数且,那么这个数列一定是等差数列吗?
    追问2:当时,计算出以及的值,你有什么发现?
    追问3:当时,计算出以及的值,你有什么发现?
    追问4: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
    (教师引导:①如何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②已知前n项和如何求通项公式)
    环节3:
    本环节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公式进行变形,发现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与二次函数的联系,进一步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函数特征,体会数学的整体性,形成分析代数表达式的一般思路,发展学生数学抽象素养;对于探究部分,教师通过3个追问为引导,学生经历从特殊到一般,使学生形成合理猜想并能严谨证明,培养学生辩证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提升学生“四能”,发展学生逻辑推理素养.
    环节三:运用公式,巩固理解
    例1 某校新建一个报告厅,要求容纳80个座位,报告厅共有20排座位,从第二排起后一排都比前一排多两个座位.问第1排安排多少个座位.
    追问5: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追问6:从例1中,你能总结建立数列模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吗?
    例2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公差,则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追问7:你能利用函数思想,研究更一般的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大(小)值吗?
    ①是否有最值,可以利用公式(3),结合数列的图象得出结论;
    ②如果有最值,对应的项数n是一个还是两个,关键要看中是否有一项为0,若有,则使得取得最值的n有两个;否则,n只有一个.
    对于例1及追问5、6,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发现实际问题中的等差关系,从而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问题,即:“已知,求”,有利于促进学生灵活应用公式,进一步体会建立数列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方法,发展数学建模素养;对于例2及追问7,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学生独立选用两种方法解题,并进行展示交流,通过综合运用求和公式和函数的思想方法解决问题,探讨等差数列的单调性与最值的关系,进一步强化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与一元二次函数的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列与函数的共性与差异的认识.
    环节四:课堂练习,内化公式
    教科书第24页练习第1,2,3,4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师生互动补充完善,可检验学生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掌握情况.
    环节五:课堂小结,反思升华
    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最大(小)值的方法有哪些?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本节课你体会到哪些思想方法?
    通过学生回顾、归纳、总结,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领会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积累运用公式的基本活动经验,落实数学抽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
    环节六:分层作业,应用迁移
    1.基础性作业
    (1)必做题:教科书24-25页习题4.2第1、3、6、7、8题;
    (2)选做题:教科书第24页练习第5题,第25页习题4.2第9题
    2.拓展性作业
    设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已知.
    (1)若,求的通项公式;
    (2)若,求使得时的取值范围.
    基础性作业主要考查学生对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运用等差数列的性质解决问题.拓展性作业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等差数列的通向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板书设计
    板书要基本体现整堂课的内容与方法,体现课堂进程,能简明扼要反映知识结构及其相互联系;能指导教师的教学进程、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对于本节课,我采用地是关系式板书设计。同时可以通过使用幻灯片辅助板书,节省课堂时间,使课堂进程更加连贯。
    (五)教学效果预测
    通过本节,我预设如下教学效果:
    1.通过观察与发现,能够说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代数特征,能够解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的内在联系,体会转化与化归纳的数学思想;
    2.通过具体问题探究,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能够理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与二次函数的关系,并能从函数角度解决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发展学生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
    3.深刻体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用相应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数学的应用广泛性,发展学生数学抽象素养.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教师可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导学案,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预习,逐步形成能学习、会学习、善学习的优良态势;
    (2)注重联系,突出转化,强化对等差数列的整体认识
    本单元概念和公式为主,因此,在教学设计时不仅要注重概念公式的形成过程,更要注重公式之间的联系,注重公式与函数之间的联系,强化对等差数列的整体认识,体会数学的整体性.
    (3)注重培育学生数学学科素养
    每一个堂课都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好契机。不论是从现实转化为数学、从特殊归纳为一般,或者是归纳小结形成知识框架等,都能发展学生数学抽象素养、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数学上大多数应用课都与运算有关,因此教科书设置了例题、练习和习题,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注重依据定义、性质和进行求解,发展学生数学运算素养;
    以上就是我对《等差数列的应用》这一节的认识和构想,不当之处,恳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谢谢!

    相关教案

    数学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4.2 等差数列教案:

    这是一份数学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4.2 等差数列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4.2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数学人教A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二册4.2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本节内容分析,学情整体分析,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活动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4.2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数学4.2 等差数列教学设计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本节内容分析,学情整体分析,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活动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