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吉林白城通榆县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吉林白城通榆县五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右边的两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一填。
从( )面看 从( )面看
【答案】 ①. 正 ②. 上
【解析】
【分析】,从正面看有2层,下边1层4个小正方形,上边从左第2个有1个小正方形;从上面看有2层,后边1层3个小正方形,上边1层靠右1个小正方形,左边错位1个小正方形;从左面看有2层,下边1层2个小正方形,上边靠右1个小正方形,据此分析。
【详解】
【点睛】从不同角度方向观察物体,常常得到不同的结果。
2. 63÷7=9,被除数63是除数7的倍数,7是63的( )。
【答案】因数
【解析】
【分析】在乘法算式a×b=c(a、b、c均为非0的自然数)中,a、b就是c的因数,c就是a、b的倍数。
【详解】根据63÷7=9可得,9×7=63,被除数63是除数7的倍数,7是63的因数。
【点睛】因数和倍数两个不同的概念是相互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3.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 )。
【答案】100
【解析】
【分析】既是2又是5的倍数的数,个位是0。
【详解】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是0;最小的三位数,百位为1,十位为0。则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小三位数是100。
【点睛】此题的关键在于掌握2和5的倍数的尾数特征。
4. 长方体一共有( )条棱。正方体一共有( )个顶点。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V=a·a·a一般写成( )。
【答案】 ①. 12 ②. 8 ③. V=a3
【解析】
【详解】长方体有12条棱,可分为三组(水平横向一组、竖直方向一组,水平纵向一组),每组的4条棱互相平行,长度相等,长方体有8个顶点;
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也有8个顶点,它每条棱、每个面都一样,所以说它是特殊的长方体。
正方体体积公式:V=棱长×棱长×棱长=a·a·a=a3。
如图:
长方体:
正方体:
5. 3mL=( )cm3;60000cm3=( )dm3;
的分数单位是( );天有( )小时;
化成小数是( );0.23化成分数是( );
成最简分数是( );化成带分数是( );
6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 );12和35的最大公因数是( )。
【答案】 ①. 3 ②. 60 ③. ④. 4 ⑤. 0.7 ⑥. ⑦. ⑧. ⑨. 30 ⑩. 1
【解析】
【分析】根据1mL=1cm3,所以3mL=3cm3;低级单位换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根据1dm3=1000cm3,用60000÷1000即可;一个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根据1天=24小时,把24小时平均分成6份,一份就是4小时;分数化小数,用分子除以分母即可化为小数;小数化分数,两位小数化为分数的分母是100,把小数变为整数作为分子;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即可化为最简分数;假分数化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作为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分母不变,余数作为分子;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公有质因数和独有质因数的乘积;互为质数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详解】3mL=3cm3;60000cm3=60000÷1000dm3=60dm3;
的分数单位是;
24÷6=4
天有4小时;
7÷10=0.7
化成小数是0.7
0.23=
0.23化成分数是;
=
成最简分数是;化成带分数是;
6=2×3,15=3×5
所以6和15的最小公倍数是2×3×5=30;
12和35的最大公因数是1。
【点睛】本题考查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明确求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6. 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在括号里填“>”“<”“=”。
( ) ( ) ( )
【答案】 ①. < ②. = ③. >
【解析】
【分析】(1)把括号左边的分数化为分母为6的分数,两个同分母分数再比较大小;
(2)把括号左边的分数约分化为最简分数,再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3)把分数化为小数,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据此解答。
【详解】(1)==,因为<,所以<;
(2)==,则=;
(3)=9÷10=0.9,=1÷8=0.125,因为0.9>0.125,所以>。
【点睛】掌握异分母异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二、判断(在括号里打“√”或“×”共5分)
7.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一个数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进而判断即可。
【详解】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求法,应明确: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 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
【答案】×
【解析】
【分析】整数中,是2倍数的数叫做偶数(0也是偶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据此解答。
【详解】2是2的倍数,则2是偶数;2的因数只有1和它本身,则2是质数;所以2是偶数但不是合数。
故答案为:×
【点睛】掌握偶数与合数的意义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9. 0.008里面有8个千分之一。( )
【答案】√
【解析】
【分析】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三位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去掉小数点和最高位上的零就是计数单位的个数,据此分析。
【详解】0.008里面有8个千分之一,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睛】小数跟整数一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10. 妈妈买了一个西瓜,小龙高兴得一口气吃了四分之五。( )
【答案】×
【解析】
【分析】把整个西瓜看作单位“1”,吃完的部分小于等于1,不可能比1大,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是一个假分数,则>1,所以小龙不可能吃了整个西瓜的。
故答案为:×
【点睛】准确找出题目中的单位“1”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1. 因为823个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所以823是3的倍数。( )
【答案】×
【解析】
【分析】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据此解答。
【详解】个位上的数是3的倍数的数不一定是3的倍数,
8+2+3=13
13不是3的倍数,所以823不是3的倍数。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了3的倍数特征: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3的倍数。
三、选择(括号里填序号,共10分)
12. 30以内8的倍数有( )。
A. 1B. 2C. 3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可用8依次与自然数1、2、3…相乘,所得的积就是8的倍数。
【详解】8×1=8
8×2=16
8×3=24
8×4=32
8×5=40
8×6=48
8×7=56
8的倍数有:8、16、24、32、40、48、56…,30以内8的倍数有8、16、24,共计3个。
故答案:C
【点睛】明确因数倍数的含义,熟悉找出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是解题关键。
13. 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 )。
A. 约分B. 通分C. 化简
【答案】B
【解析】
【分析】根据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同,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详解】由分析可知:
分母不同的分数相加减,要先通分。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明确其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4. 36可以化成质数( )。
A. 1和36B. 3和12C. 2、2、3和3
【答案】C
【解析】
【分析】质因数:如果一个质数是某个数的因数,那么就说这个质数是这个数的质因数;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据此解答。
【详解】36=2×2×3×3
其中,2、2、3、3叫作36的质因数,所以36可以化成质数2、2、3、3。
故答案为:C
【点睛】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意义,明确分解质因数的方法(例如短除法),是解题关键。
15. 分数单位( )的分数单位。
A. 小于B. 大于C. 等于
【答案】A
【解析】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同分子比较大小: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分母小的分数比较大。
【详解】分数单位是,的分数单位是。
<
所以分数单位小于的分数单位。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分数单位的认识以及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
16. 把5m长绳子平均剪成6段,每段长( )m。
A. B. C.
【答案】C
【解析】
【分析】绳子总长为5m,平均剪成了6段,根据每段长=总长÷段数,可得5÷6=(m),即每段长m。
【详解】结合分数与除法关系可得:
5÷6=(m)
故答案为:C
【点睛】结合题意,运用相关数量关系代入数据求解,同时要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四、计算(共37分)
17. 直接得数。
【答案】;1;;;;
;0;;;
【解析】
18. 脱式计算。
【答案】0;;
【解析】
【分析】(1)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2)先算括号里面的分数减法,再算括号外面的分数加法;
(3)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便计算。
【详解】(1)
=
=0
(2)
=
=
(3)
=
=
=
=
19. 把0.6、、0.25、、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答案】
【解析】
【分析】把分数化成小数,然后按照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0.9
=0.49
=0.04
因为0.9>0.6>0.49>0.25>0.04
所以
【点睛】本题考查了小数和分数的大小比较,题干将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更方便。
20. 括号里填最简分数。
35cm=( )m 600g=( )kg 450mL=( )L
【答案】 ①. ②. ③.
【解析】
【分析】1m=100cm,1kg=1000g,1L=1000mL,用小单位数据÷进率,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表示出结果化简即可。
【详解】35÷100==(m);600÷1000==(kg);450÷1000==(L)
【点睛】分数的分子相当于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五、应用(共28分)
21. 画出图形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的图形。
【答案】见详解
【解析】
【分析】作旋转一定角度后的图形步骤:
(1)根据题目要求,确定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
(2)分析所作图形,找出构成图形的关键点;
(3)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按一定的方向和角度分别作出各关键点的对应点;
(4)作出新图形,顺次连接作出的各点即可。
【详解】
【点睛】决定旋转后图形的位置的要素:一是旋转中心或轴,二是旋转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三是旋转角度。
22. 一个长方体的包装盒,长1.5分米、宽0.8分米、高1.2分米。
(1)如果给各面都贴上商标纸(下面不贴),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商标纸?
(2)这个包装盒的体积是多少?
【答案】(1)6.72平方分米
(2)1.44立方分米
【解析】
【分析】(1)由题意,只在四周和上面贴上商标纸,是指长×宽的面积只有一个,长×高、宽×高的面积分别有2个,列综合算式为:1.5×0.8+1.5×1.2×2+0.8×1.2×2;
(2)可根据长方体体积公式:V长方体=长×宽×高,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1)1.5×0.8+1.5×1.2×2+0.8×1.2×2
=1.2+3.6+1.92
=6.72(平方分米)
答:至少需要6.72平方分米的商标纸。
(2)1.5×0.8×1.2
=1.2×1.2
=1.44(立方分米)
答:这个包装盒的体积是1.44立方分米。
【点睛】熟练掌握长方体表面积公式、体积公式,结合题意灵活处理公式,是解题关键。
23. 五年一班有22人参加了学校的春季长跑比赛,其中5人从全校264名参赛人中脱颖而出获奖。
(1)五年一班获奖人数占全班参赛人数的几分之几?
(2)五年一班参赛人数占全校参赛人数的几分之几?
【答案】(1)
(2)
【解析】
【分析】(1)获奖人数÷全班参赛人数=获奖人数占全班参赛人数的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2)参赛人数÷全校参赛人数=参赛人数占全校参赛人数的几分之几,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1)
答:五年一班获奖人数占全班参赛人数的。
(2)
答:五年一班参赛人数占全校参赛人数的。
【点睛】此类问题一般用表示单位“1”的量作除数。
24. 用一根1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三角形,其中一边是米,另一边是米,第三条边长多少米?
【答案】米
【解析】
【分析】用三角形的周长减去其中两条边长的长度和即可得第三条边的长度。据此解答。
【详解】
(米)
答:第三条边长米
【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周长公式的灵活应用。
25. 某校六年级喜欢足球运动的学生人数如下表。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
(2)根据折线统计图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答案】(1)见详解
(2)随着年级的升高,喜欢足球的人数越来越多
【解析】
【分析】(1)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根据图纸的大小,确定纵轴和横轴每一个单位的长度;根据纵轴、横轴的单位长度,画出纵轴和横轴,并画出方格图;根据各数量的多少,在方格图的纵线或横线(或纵、横的交点)上描出表示数量多少的点;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写出标题,注明单位,可以写明调查日期或制图日期。
(2)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详解】(1)某校六年级喜欢足球运动的学生人数统计图
(2)答:根据折线统计图,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喜欢足球的人数越来越多。
【点睛】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附加题(共10分)
26. 有27瓶水,其中26瓶质量相同,另有1瓶是盐水(略重些)。至少称( )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答案】3##三
【解析】
【分析】第一次:把27瓶水分成(9、9、9)三组,称量任意两组,若天平平衡,则另外的那一组里有次品;若天平不平衡,则天平较低端的那一组里有次品;
第二次:把有次品的9瓶分成(3、3、3)三组,称量任意两组,若天平平衡,则另外的那一组里有次品;若天平不平衡,则天平较低端的那一组里有次品;
第三次:把含有次品的那一组再分为(1、1、1)三组,称量任意两组,若天平平衡,则另外的那一瓶就是次品;若天平不平衡,则天平较低端的那一个就是次品;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知:
至少称3次能保证找出这瓶盐水。
【点睛】本题考查找次品问题,明确把待测物品尽量平均分成三份是解题的关键。
27. 化简一个分数时,用2约了两次,用3约了两次,得。化简之前原来的分数是( )。
【答案】
【解析】
【分析】约分的意义: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逐步约分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直到除到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为止。而求得约分前的数的过程,与约分的过程是互逆的,即本题中要求得原数,需要将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2次2,2次3。
【详解】==
化简之前原来的分数是。
【点睛】对于约分的概念、方法,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其次懂得乘除法互逆的性质。
28. 把6块月饼平均分给10个孩子,每个孩子可以分到( )个月饼(结果最简分数)。每个孩子可以分到( )份。每个孩子分得这些月饼的几分之几?( )
【答案】 ①. ②. 3 ③.
【解析】
【分析】用月饼的个数除以孩子的人数,即可求出每个孩子可以分到多少个月饼,最后再化简即可;根据分数的意义,每个孩子分到月饼的个数,分子是几,每个孩子就可以分到几份;把这些月饼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0份,每个孩子可以分得这些月饼的。
【详解】6÷10=
1÷10=
把6块月饼平均分给10个孩子,每个孩子可以分到个月饼(结果最简分数)。每个孩子可以分到3份。每个孩子分得这些月饼的。
【点睛】本题考查分数与除法,明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年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人数
22
27
30
42
46
5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0-2021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断,选择,计算,应用题,附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0-2021学年一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认真填空,仔细判断,直接写得数,动手动脑,解决问题,附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0-2021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一填,判一判,选一选,算一算,解决问题,附加题,九的乘法口诀填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