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惠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惠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1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惠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2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惠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惠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金惠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根据提示,填写诗句,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3.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积累• 运用(24分)
    1.根据拼音书写汉字和给加线的汉字注音。(4分)
    打开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精彩的语文世界。莫怀戚用一个散步的温xīn ( )场景,让我们感受到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史铁生用包含深情的回忆,让我们领略到母亲的爱深入骨suǐ( );刘湛秋用细腻的文笔,让我们欣赏到雨的娇媚,雨的粗犷( )。一霎( )时,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2.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央行调查显示,中国居民收入总额已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贮蓄总额却连年减少。
    B.由波音公司研发的航天飞机在历经七百多天的太空漫游后,终于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成功着落。
    C.由于意见无法统一,这两个暑假实践小队只能各得其所,完成各自拟定的计划。
    D.露天市场里人声鼎沸,大家忙着挑选年货,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新年。
    3.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句意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然而,这剥夺了孩子一个非常重要的全面“学以成人”的机会。
    ②可见,古人讲究从细节培养生活自理的劳动习惯,从而保持身体和精神的基本健康。
    ③现在有的家长却不让孩子做家务或参加其他劳动,习惯大包大揽,目的是让孩子多点时间读书学习。
    ④我们必须谨记:尽管人类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劳动仍然是我们“学以成人”的基础性活动。
    ⑤家长这样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帮助孩子提升学业成绩,反而可能会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不足,难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责任意识。
    A. ③⑤②①④ B. ②③①⑤④ C. ②④①③⑤ D. ④③⑤①②
    4.在整理文化常识时,小语发现文言文中称谓语非常丰富,有:A、名;B、谥号;C、字;D、号;E、籍贯;F、官名;等等。下列句子中的称谓语属于哪一种?请选择。(4分)
    (1)“闻道龙标过五溪”中的“龙标”是( ) (2)“青莲居士”是李白的( )
    (3)“文”是朱熹的( ) (4)“元方”是他的( )
    5.下面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朱自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等。
    B.自古以来中国在称谓上谦敬有别。比如,谦辞有“拙见”“敝人”“鄙见”“奉劝”等,敬辞有“惠赠” “赐教”“尊君”“久仰”等。
    C.《世说新语》是南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D.守岁、竞舟、赏月、登高习俗,对应的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
    6.根据提示,填写诗句(7分)
    诗人常将自己的情思寄托在一草一木等景物之中。暮春时节,“(1)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借助特定的一些意象,抒发无尽的离愁别绪,表达对友人的关切与同情;年老病衰的杜甫在此刻竟又与故人重逢,“(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尽显深沉的悲哀与感慨;“(3)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满目凄凉,马致远为之断肠;同是秋天,“峨眉山月半轮秋,(4)______”,秋夜行船,月映清江,陪伴李白远行,意境空灵美妙;“水何澹澹,(5)______。(6) ,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在秋风萧瑟中勾画大海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展现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秋去冬来,一片银装素裹,谢道韫吟咏“(7)______”,贴切传神,新颖入妙,意境优美,才气逼人……
    二.名著阅读(6分)
    7.填空
    (1)《五猖会》中,父亲让我背 ,让我感到痛苦。(写出书名)
    (2)鲁迅寓居的东墙上,一直挂着他的老师 的照片。(写出人名)
    (3)欲扬先抑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冬天百草园这个部分就也曾巧妙运用。请在下面选项中,选出作者运用了该写法的一位人物,并结合该人物的相关内容阐释理由。
    A.阿长 B.衍太太 C.范爱农
    我选( ),理由是
    三.文学作品阅读(28分)
    (一)我把嘴凑近流水(节选)
    夏真
    (1) 四月半,花老得快。吧嗒一声,落在书本上。翌日清晨,花瓣沾了露珠,便有了衰腐的气息。
    (2) 在医院,我凝视着病床上的父亲。老父亲撑起头来叫唤我,如同一把旧斧子砍在树上,发出锈的声音。
    (3) 父亲是一块刚硬的石头。父亲性格刚直,不向外求,不存一丝坏心,不说人一句坏话。现在,这块石头渐渐腐蚀,一些器官已经老化,尘世皮囊呈现出一处处破碎:血栓,中风,房颤,肺部积水……
    (4) 我凝视着平躺在病床上的父亲,父亲朝着他的小女儿笑,笑容显露最大的慈祥和善良,但略微空洞,因牙齿露风。
    (5) 父亲在盛年时候,面容硬朗,像版画里棱角分明的鲁迅。现在,父亲原本硬朗的五官变得松懈,有些肌肉已经消亡——这是苍老在每一个肉体上发生的物质流失。眼窝陷了,牙齿掉了,嘴巴如一张风干的网向颚部收拢。呃,老人的嘴,渐渐是一张收拢的网,皱巴,退缩,消去了向外界捕猎能量的旺盛张力。
    (6) 父亲出院后,躺在家中的床上,有几次哭,一块老去的石头会流泪,为此我很难过。
    (7) 一次,父亲对着最热心的二姐哭:“颉,我软弱兮!没有力气。”父亲尽管中风多年,但精神好时,仍喜欢慢慢走几步。他最喜欢去五马街坐坐,看老街上人来人往;吃上一碗长人馄饨,咀嚼这热而香的人间烟火,再坐坐,然后回家。
    (8) 又一次,父亲躺着翻日历,翻到他旧历七月生日那天,竟然伤感,还直流老泪,对母亲说:“ 今年生日,还过得上吗?”一个老人,对那一截生命的尾巴,有了一丝丝衰弱的恐惧与战栗。像一个孩子,梦醒了,嘴边那颗糖变成空了。不,这个譬喻不贴切。但父亲老了,更多时候确实像一个小孩,生日时由儿女陪着吃一顿,是重要而盛大的事。
    (9) 父亲退休前是一个小学校长。在更年轻的时候,他极能“打路走”①。每在教完书之余,他沿着故乡那条血脉一样蜿蜒而绵长的溪流,行行复行行,行行复行行。走过溪口,走过外潭,走到溪尾;溪尾返回,走过外潭,走回溪口——那是一条多长的路!跟着山峦一起绵延,随着谷风一起回湖溯。父亲当年打路走,挨家挨户去家访,免费辅导学生功课,助他们考上大学;也去朋友家喝酒,父亲嗜酒。
    (10) 但年迈的父亲早已无法再去丈量大地。一屋一床,是一个中风老人从世界溃败下来的退缩之所。时间滴答滴答响于墙上的时钟,一屋之内,时间的回音如心脏的颤动。父亲房颤厉害。
    (11) 服红参,黄芪。父亲在体力稍微恢复后,日常拿起钢笔写写字。他在纸上写:你们放心,我体力好些了……
    (12) 生命是什么?问题太大,不能回答。有点像一张虚无的纸,曾在纸上画了许多画,写了许多字,一边被放入时间的流水中,一张纸渐渐被流水腐蚀,击碎。生命由旺盛到稀薄。
    (13) ……
    (14) 五月初夏降世。春天归入流水。
    (15) 我把嘴靠近流水……
    (选文有删改)
    注:①打路走:方言,表示“步行”之意。
    8.文章在叙述时,将现实与回忆相交融,请你梳理叙述顺序,填写下图,体会父亲形象的变化。(3分)
    9.文章的叙述平静而节制,却蕴含着感人的力量。对下面句子进行赏析,体会其中流露出的情感。(4分)
    A.老父亲撑起头来叫唤我,如同一把旧斧子砍在树上,发出锈的声音。
    B.走过溪口,走过外潭,走到溪尾;溪尾返回,走过外潭,走回溪口——那是一条多长的路!
    10.谈完这篇文章后,同学们就文章的思想情感进行了讨论,你的看法是什么?有何启示?请你结合本文及《秋天的怀念》的阅读体验,参与他们的对话。(6分)
    (二)人闲桂花落
    仇士鹏
    (1)王维在《鸟鸣涧》中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我一直好奇,究竟是人闲,所以感到了桂花落,还是桂花飘落的时候,人会感到片刻的安闲?
    (2)齐白石曾画过《桂花双兔图》,画中,一白一黑两只兔子匍匐着,头顶是一树桂花,枝条苍劲,堆满了鹅黄的桂花。兔与桂相映成趣,我想,齐白石画这幅画时,必然是带着笑的,于是那桂花的枝条才能从岁月的留白处伸来。
    (3)文人墨客对桂花似乎都有着别样的喜爱,比如林清玄曾在书中分享过做桂花酱的秘方:“把盛开的桂花采下,在玻璃罐中放够半罐,然后把酸梅的肉剥下,撕成片片,放入桂花罐中,最后以蜂蜜倒满罐子,用蜡密封,10天后就可以食用,而且愈陈愈香。”
    (4)可能,是因为桂花香最符合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平和而又婉约,芬芳而不甜腻,悠远而有余韵,如甘露般滋润,如清泉般清冽,如明月般轻柔;也可能是因为桂花独特的一抹淡黄,“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不去附庸风雅,而是重新定义人们眼中的风流雅韵,在象征名贵的红与碧之外开辟新的审美领地。恰如谢懋所言,桂花占断了花中声誉,香与韵,两清洁。
    (5)记得小时候,喜欢抓一把桂花,爬上墙头,一朵朵地取出来,托在掌上,轻轻地掷出去。桂花的花瓣便像竹蜻蜓的羽翼般,迅速旋转起来。花朵成为一团黄色的漩涡,以一种狂欢的舞姿落向大地,在美中诞生,亦在美中消亡。我能乐此不疲地玩上小半天,来享受这份短暂而浪漫的美。
    (6)母亲不懂,只以为我在浪费时间,便把我喊下来,和她一起摇桂花。她先在地上铺好塑料布,然后使劲儿地摇。她的力气小,所以整个身子都在用力,像与树拔河一般,抓着树枝迅速地半蹲,靠着体重硬是把高大的桂花树摇出扬米去糠般的沙沙声。她还会喊我和她各站一边,把桂树摇得快散架般哆嗦,细小的桂花便纷纷逃离了树的掌控,像是等了太久的经年的雪,落得毫不留恋,落得迫不及待,落得浩浩荡荡。一时间,清香四溢,久久不散。
    (7)母亲蹲在地上,鬓角上挂着星星点点的桂花,如果不是岁月给了她太多的沧桑,这应当是一幅美人弄花图。作家琦君曾在《桂花雨》中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摇桂花雨的场景,她在树下大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或许,对我们这一代人,没有被桂花雨淋湿过的童年,也是不完整的。
    (8)把桂花都装进簸箕里,晒干后就能泡茶了。冲出来的茶水泛着温润的黄绿色,在秋天的肠胃里唤醒春天的念想。它的香气很柔,软软地敷在舌尖,让说出来的话都有着醇厚的质感,使人忍不住地亲近。
    (9)曾见过生活精致的人,专程到桂花树下喝桂花茶。你分不清茶中漂浮的桂花是撒进去的,还是树上飘落的,它在茶水中重新焕发了活力,快活地兜着圈,如戏水的小黄鸭。把桂花含在嘴里,每一次饮茶,让茶水裹挟着清香在口中氤氲,以涓涓细流的方式一点点地沁入喉咙,唇齿都会享受到一次清福。此刻,上有花枝招展,中有杯含桂韵,下有落英满地,人和花在这一刻形成了圆融而和谐的统一。
    (10)不过,相比于品茗,我更喜欢睡觉,找一棵桂花树下铺张席子,便是一场幽梦。风来时,一两朵桂花落下来,直接潜入了梦里,用丝丝缕缕的清香织成翅膀,让我似蝴蝶般,在庄子的无何有之乡发出千秋的大问。我躺在厚厚的桂花之中,像是一只渺小的虫子,被天地以浪漫的礼遇送入梦境。在我起身的时候,风在我的脚下打着旋儿,我逐渐化成纷纷扬扬的桂花,把自己的全部都交给一束秋阳的光芒。
    (11)有些人天生灵魂里就透着香,我想,就是因为他的上一段旅程,是以桂花填入了结尾。
    (12)如果说桂花是一首诗,那么闲就是它的诗眼。把岁月当作杯盏,摇进三朵桂花,三寸月光,三点星辉,添上一缕茶香,秋日最美的风露便能如辛弃疾所言,“染教世界都香”。
    (选自《北京日报》2021.10.8)
    【圈点勾画寻“桂花”】
    初读本文,梳理作者写了哪些与“桂花”有关的事。(3分)
    读《鸟鸣涧》
    品《桂花双兔图》

    林清玄分享桂花酱秘方

    桂花树下喝桂花茶

    【朗读设计品“桂花”】
    12.再读本文,为文中画线句进行朗读设计。(从重读、语速、语气等方面设计)(4分)
    记得小时候,喜欢抓一把桂花,爬上墙头,一朵朵地取出来,托在掌上,轻轻地掷出去。
    【思辨探究悟“桂花”】
    13.如果将标题“人闲桂花落”改为“桂花”,你是否赞同?(4分)
    14.小语关注到了第四段中的关键句“桂花最符合中国人的性格品质”,于是结合自己的阅读与生活经验表达了以下看法,请你也参与讨论。(4分)
    小语:桂花让我想到了谢道韫,当她在家庭聚会上自信地吟出“未若柳絮因风起”时,我们不仅为她的才气所折服,更被她诗句中所蕴含的悠远意境所感染。漫漫人生,能用如此温暖而有诗意的眼光去看待,我想这必定是一个思想如桂花般悠远而有余韵的人。
    我:桂花让我想到了 ______ (第二单元所学课文中的人物),
    四.文言文阅读(17分)
    [甲]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
    (《世说新语•言语》)
    [乙]
    高念东少宰①家居时,夏月独行郊外,于堤边柳阴中乘凉,一人车载瓦器抵堤下,屡拥不得上,招②公挽其车,公欣然从之。适③县尉张盖至,惊曰:“此高公,何乃尔④?”公笑而去。达官遣役⑤来候公,公方与群儿浴河内,役亦就浴呼公为洗背问高侍郎家何在一儿笑指公曰:“此即是。”役于水中跪谢⑥,公亦于水中答之。
    (节选自《筠廊二笔》)
    【注释】①少宰:刑部侍郎。②招:招呼。③适:恰好。④何乃尔:为何做这种事。⑤役(yì):差役,在官府中当差的人。⑥谢:认错,道歉。
    15.请根据提示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6.文中划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 )(3分)
    A役亦就浴呼公/为洗背问高侍郎/家何在/一儿笑指公曰
    B役亦就浴/呼公为洗背/问高侍郎家何在/一儿笑指公曰
    C役亦就浴/呼公为洗背/问高侍郎家何在一儿笑/指公曰
    D役亦就浴呼公/为洗背/问高侍郎家何在/一儿笑指公曰
    17.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役于水中跪谢,公亦于水中答之。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分别刻画了谢太傅、高念东怎样的人物形象?(6分)
    五.写作(45分)
    19.小作文(5分)
    早上收作业的时候,小华推了推同桌明明,并凑过去小声说:“明明,把你的语文作业借我抄抄!”明明毫不犹豫的拒绝了,小华生气的说:“你真不够朋友!”一整天小华都气哼哼的不理明明,放学时,明明悄悄递给小华一张小纸条,小华看完小纸条,觉得自己对“朋友”的理解真是太肤浅了,两人相视一笑,重归于好。请你设想一下,明明在小纸条上都写了什么呢?(100字左右)
    20.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40分)
    与父母相伴的日子,我们承欢膝下,享受亲情;与挚友相伴的日子,我们互励互助,共同成长;与书籍相伴的日子,我们博览古今,通晓世事;与美景相伴的日子,我们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与爱相伴的日子,我们学会关心,懂得感恩……
    请以“与 _____相伴的日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500字;②作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
    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语文试卷答案
    1.馨 髓 ɡuǎnɡ shà (每空1分)
    2.2.D (3分)
    3. 3.B (3分)
    4. 4.(1)F (2)D (3)B (4)C (每空1分)
    5 5.A(3分)
    6.(1)杨花落尽子规啼(2)落花时节又逢君(3)枯藤老树昏鸦(4)影入平羌江水流(5)山岛竦峙 (6)树木丛生(7)未若柳絮因风起 (每空1分)
    7.(1)《鉴略》 (2) 藤野先生(2分)
    (3) 我选A,鲁迅最初描绘了长妈妈外貌矮胖,有许多他不喜欢的坏习惯,比如睡相不好,讲究许多烦琐的规矩,喜欢“切切察察”。而最后连字都不认识的阿长却为鲁迅买来了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经》,鲁迅从此对她大为改观,感受到了长妈妈对自己的关心与爱,文末作者表达了对长妈妈的深深怀念之情。(4分)
    我选C,作者对范爱农的印象并不好,如在是否发电报这件事上彼此意见不合,又如在火车上看到他们推让座位觉得很迂腐。而多年后他们重逢时他对范爱农的认识大为改观,对于他坎坷遭遇流露出了同情,对他不明原因的死因更是表达了深深的悼念。(4分)
    选B不得分。
    8.①硬朗 ②软弱(或脆弱、伤感) ③父亲退休前(每空1分)
    9.A,运用比喻,把父亲叫唤我的声音比作旧斧头砍在树上发出的声音,(1分)写出父亲声音的软弱无力,表达“我”对父亲病痛衰老的心疼。(1分)
    B,连用五个“走”,写出父亲挨家挨户去家访,免费辅导学生功课的情景,(1分)刻画了父亲热心、负责的形象,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敬佩。(1分)
    10.示例:《秋天的怀念》记叙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愧疚之情,同时母亲隐忍、坚强的形象让他懂得了,面对磨难要坚强地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和美丽(2分);
    本文作者记叙了父亲从盛年的硬朗到老年时的衰弱,从对生命流逝的恐惧到逐渐平静的心理,表达了对父亲衰老年华的悲悯,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对父亲释然情怀的理解。(2分)
    总之,两文都启示我们,生命中种种失去的落寞和痛楚那是我们生命必然的经历,无论身处何种状态,都要坦然接受,学会释怀。(2分)
    11.(3)墙头掷桂花;(5)和母亲摇桂花;(7)桂花树下睡觉(3分)
    12.“抓”“爬”“取”“托”“掷”等动词重读,表现“我”摘桂花后爬上墙头取桂花、掷桂花的闲适、愉悦的心理。(2分)“轻轻”一词语气轻柔,表现了“我”掷桂花时的力度之轻、动作之谨慎,表现了儿童的童真童趣以及对桂花的喜爱。(2分)
    13.示例一:不赞同,我认为原标题比较好(1分),“人闲桂花落”引用王维的诗句富有诗情画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在平淡的生活中,作者读诗品画,寻觅生活中有情趣的点滴,“人闲桂花落”表现出现实生活中的悠闲、乐趣和诗意。(2分)
    示例二:赞同,“桂花”是本文的线索,在漫漫的人生中,作者感悟中国人桂花般的品质,桂花象征内心世界的平和与洁净;在成年之后,作者回忆儿时掷桂花、摇桂花的往事,桂花象征着童年时光的快乐与自由,象征自我排遣时的闲适与单纯。(选赞同,最多得3分)
    14.示例:桂花让我想到了《散步》中的母亲,当她摸摸孙儿的小脑瓜,改变主意,选择依从孙儿的想法时,我们不禁为她的温和慈爱、善解人意所折服。(2分)面对不平的小路,母亲是那么的平和,漫漫人生,母亲抱有坦然处之的态度,我想这必定是一个如桂花般平和而婉约的人。(2分)
    15.①抵达;②高兴的样子;③离开;④C(每空1分,共4分)
    16.B (3分)
    17.(1)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下雪天将家人聚集在一起,和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2分)
    (2)差役在水中下跪道歉,高念东也在水里应答他。(2分)
    18.谢太傅在寒雪日召集家人聚会,和小辈一起探讨问题,对于子侄辈回答的问题,只是大笑,刻画了他情趣高雅、慈爱可亲、注重教育的特点。(内容1分、形象特点2分)
    高念东身为高官,却一点架子都没有,给人推车,和小孩子们一起洗澡,刻画了他平易近人、乐于助人、为人宽厚、超凡脱俗的特点。(内容1分、形象特点2分)
    参考译文:
    高念东以少宰职位而在家里居住时,夏天独自在郊外行走,于堤边柳阴中乘凉时,见一个推车的人车上载满了陶器来到河堤下,几次往上拱都没有推上河堤,招呼高念东拉车,高念东很高兴地答应了他。恰恰县尉张盖这时候来了,吃惊地说:“这不是高公吗?为何做这种事?”高念东笑一笑走了。一个大官派遣差役来看望高念东,高念东正与一群小孩儿在河里洗澡,这个差役也下去洗,喊高念东帮着搓背,并问高侍郎的家在哪里,一个小孩儿笑着指高念东说:“这就是的。”差役在水中下跪道歉,高念东也在水里应答他。
    19.小作文(5分)
    评分标准:称呼1分,安慰朋友1分,告知什么是真正的朋友1分(例如用坚守原则、底线,理智对待是非等一些理由去阐述),表达和好1分,字数1分。
    20.大作文(40分)
    解读:“与 相伴的日子”,可补充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是人,如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等陪自己共同走过一程的人;可以是具体可感的实体,如书、动植物、艺术作品、兴趣爱好等;也可以是虚化的道德品质方面的,如诚实、勇敢、毅力、好奇心等。文体不限,但这个题目最适合写成记叙文或散文。以第一人称叙事,记叙自己与亲人、老师、同学、朋友的事例,感谢有他们一路相伴;可记叙书籍、艺术品、兴趣爱好等对自己成长的促进作用等。要坚持从小处入手、笔墨集中、主题明确的原则。
    原文
    方法
    解释
    ①一人车载瓦器抵堤下
    根据上下语境推测
    抵: ______
    ②公欣然从之
    课内迁移:公欣然曰——《咏雪》
    欣然: ______
    ③公笑而去
    联系成语:扬长而去
    去: ______
    ④公方与群儿浴河内
    查找词典:“方”在《古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解释供参考:
    A.方形,与“圆”相对。 B.正直。
    C.正;正在。 D.方圆;周围。
    方: ______ (填序号)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