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原电池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原电池同步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原电池同步练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A.AB.BC.CD.D
2.某甲烷燃料电池的构造如图所示,a、b为电极,C、D为选择性离子交换膜,只允许一种离子通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是电池负极
B.电流由b沿导线流向a,再由a通过电解质溶液流回b
C.出口Y中KOH的质量分数小于ω%
D.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4−8e-+8OH-=CO2+6H2O
3.根据Fe+Cu2+===Fe2++Cu的反应原理设计一个原电池,当铁为负极时,正极不可以选用的材料是
A.铂B.石墨
C.铜D.锌
4.下列叙述对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用、石墨设计“双液”原电池:
B.医疗上不能用作“钡餐”:
C.用溶液与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用溶液探究或大小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5.由U形管、质量为m g的铁棒、质量为m g的碳棒和1 L 0.2 ml·L-1 CuCl2溶液组成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K,电子通过电解质溶液移到碳棒上
B.闭合K,Cu2+移向铁棒
C.闭合K,当电路中有0.3NA个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碳棒与铁棒的质量差为18 g
D.闭合K,铁棒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
6.下列措施不能加快Zn与1ml/LH2SO4反应产生H2的速率的是
A.用Zn粉代替Zn粒B.滴加少量的CuSO4溶液
C.升高温度D.再加入1ml/LCH3COOH溶液
7.铅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Pb、PbO2,电解质溶液为H2SO4溶液,工作时的电池反应为:Pb+ PbO2+2H2SO4 =2PbSO4+2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Pb为正极,被氧化
B.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不断减小
C.向PbO2极移动
D.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pH不断增大
8.下列装置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Ⅰ用于制备无水B.装置Ⅱ可增大溶液中HClO的浓度
C.装置Ⅲ不能构成原电池,电流表指针不偏转D.装置Ⅳ工作时,电子由锌通过电解质溶液流向碳棒
二、非选择题
9.人们应用原电池原理制作了多种电池,以满足不同的需要。请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填写空格。
(1)铅蓄电池在放电时发生的电池反应式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
(2) FeCl3溶液常用于腐蚀印刷电路铜板,发生2FeCl3+Cu =2FeCl2+CuCl2,若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所用电极材料为:__。当线路中转移0.2ml电子时,则被腐蚀铜的质量为:____g。
(3)将铝片和铜片用导线相连,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烧碱溶液中,分别形成了原电池,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别为____。
A.铝片、铜片 B.铜片、铝片 C.铝片、铝片
(4)燃料电池是一种高效、环境友好的供电装置,如图是电解质为稀硫酸溶液的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硫酸溶液的浓度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0.化学电源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构成原电池的本质判断,下列化学(或离子)方程式正确且能设计成原电池的是_______(填字母,下同)。
A.KOH+HCl=KCl+H2OB.Cu+Fe3+=Fe2++Cu2+
C.Na2O+H2O=2NaOHD.Fe+H2SO4=FeSO4+H2↑
(2)为了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实验(如图)。
①有关反应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图I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II的示数
B.图I和图II中温度计的示数相等,且均高于室温
C.图I和图II的气泡均产生于锌棒表面
D.图II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比I慢
②写出图II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
③图II中随着反应的进行,负极质量将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当外电路上有2ml电子通过时,溶液中消耗H2SO4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浊液变澄清
酸性:苯酚>碳酸
B
溶液中加入少量溶液,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
将镁片和铝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NaOH溶液中,镁片表面产生气泡
该装置构成了原电池,铝片做负极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无明显现象
溶液中一定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A.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生成苯酚钠、碳酸氢钠,可知苯酚的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的酸性,A错误;
B.加入少量AgNO3溶液,有砖红色沉淀Ag2CrO4生成,但初始pH及离子浓度不知,无法判断Ksp大小,B错误;
C.铝、镁和氢氧化钠溶液构成原电池,铝失去电子作负极,镁作正极,C正确;
D.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合成一水合氨,由实验及现象可知,溶液中可能含有铵根离子,D错误;
故答案选C。
2.B
【分析】某甲烷燃料电池的构造如图所示,根据图中分析甲烷是还原剂,因此a为原电池负极,氧气为氧化剂,因此b为原电池正极。
解析:A.根据前面分析b是电池正极,a是电池负极,故A错误;
B.电流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即电流由b沿导线流向a,再由a通过电解质溶液流回b,故B正确;
C.KOH溶液中的钾离子穿过D膜向b移动,氧气变为氢氧根离子,因此出口Y中KOH的质量分数大于ω%,故C错误;
D.a电极上甲烷变为碳酸根,其电极反应式为:CH4−8e-+10OH-=+7H2O,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3.D
解析:当铁做负极时,正极的金属材料的金属活动性应该弱于铁的金属活动性,所以锌不可选,D项符合题意。
4.A
解析:A.用、石墨设计“双液”原电池的总反应为氯化铁和铜反应:,A项错误;
B.医疗上不能用作“钡餐”,胃酸的成分是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项正确;
C.用溶液与不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硫代硫酸根和氢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项正确;
D.用溶液探究或大小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D项正确;
答案选A。
5.C
【分析】该装置为原电池,铁比较活泼,做原电池的负极,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碳棒为正极,溶液中铜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解析:A.闭合K,电子由铁棒通过导线移到碳棒上,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闭合K,碳棒为正极,溶液中铜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铜,碳棒上有紫红色固体析出,故B错误;
C.闭合K,当电路中有0.3NA个电子通过时,负极上减少的质量为,正极上增加的质量为,则理论上碳棒与铁棒的质量差为(8.4g+9.6g)=18g,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闭合K,铁棒做原电池的负极,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D错误;
故选C。
6.D
解析:A.用Zn粉代替Zn粒,可以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A不符合题意;
B.滴加少量的CuSO4溶液,Zn会先置换出铜,之后形成原电池,可以加快反应速率,B不符合题意;
C.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C不符合题意;
D.CH3COOH为弱酸,1ml/LCH3COOH溶液溶液中c(H+)<1ml/L,加入后相当于稀释,会使氢离子浓度变小,减慢反应速率,D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D。
7.D
【分析】根据题意,该电池的电极反应式为:
正极(PbO2):PbO2+4H+++2e-= PbSO4 +2H2O
负极(Pb):Pb+–2e-=PbSO4
可在此基础上对各选项作出判断。
解析:A.Pb为负极被氧化,A错误;
B.根据题给反应可知,反应消耗了酸,溶液的pH不断增大,B错误;
C.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向Pb电极移动,C错误;
D.由电极反应可知,放电过程中消耗硫酸,导致氢离子浓度减小,pH值增大,D正确;
故选:D。
8.B
解析:A.装置Ⅰ中溶液会发生水解反应,A错误;
B.装置Ⅱ中可消耗溶液中的HCl,使的平衡正向移动,可增大溶液中HClO的浓度,B正确;
C.装置Ⅲ为简易电池装置,能构成原电池,电流表的指针偏转,C错误;
D.装置Ⅳ工作时,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9. Pb-2e-+=PbSO4 Cu 6.4 B 2H2+O2=2H2O 减小
解析:(1)铅蓄电池的正极为PbO2,负极为Pb,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Pb-2e-+=PbSO4;
(2)由方程式2FeCl3+Cu = 2FeCl2+CuCl2可知,该反应中Cu失电子被氧化,做原电池的负极;负极的电极反应为Cu-2e-=Cu2+,当线路中转移0.2ml电子时,则被腐蚀铜的物质的量为0.1ml,质量为0.1ml×64g/ml=6.4g;
(3)铝片和铜片插入浓HNO3溶液中,金属铝会钝化,金属铜和浓硝酸之间会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4HNO3(浓)+Cu=Cu(NO3)2+2NO2↑+2H2O,此时金属铜时负极,金属铝是正极;铝片和铜片插入稀NaOH溶液中,金属铜不反应,金属铝能和氢氧化钠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2Al +2NaOH+2H2O=2NaAlO2 +3H2↑,此时金属铝是负极,金属铜是正极,故选B;
(4) ①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即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H2+O2=2H2O;
②由于氢氧燃料电池的总反应是2H2+O2=2H2O,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生成的水稀释了硫酸,故硫酸的浓度减小。
10.(1)D
(2) B 2H++2e—= H2↑ 减小 1ml
解析: (1)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A.氢氧化钾和盐酸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可能构成原电池,故错误;
B.铜与铁离子的反应生成铜离子和亚铁离子,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可构成原电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2Fe2++Cu2+,故错误;
C.氧化钠与水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不可能构成原电池,故错误;
D.铁与稀硫酸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可构成原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故正确;
故选D;
(2)①A.图Ⅰ中发生的是锌的化学腐蚀,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图Ⅱ形成铜锌原电池,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则图Ⅰ中温度计的示数高于图Ⅱ的示数,故正确;
B.图Ⅰ中发生的是锌的化学腐蚀,图Ⅱ形成铜锌原电池,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反应中都放出热量,但放出的热量不同,则图I和图II中温示数不相等,但均高于室温,故错误;
C.图Ⅱ形成铜锌原电池,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被损耗,铜为正极,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则铜棒的表面有气泡产生,故错误;
D.图Ⅰ中发生的是锌的化学腐蚀,图Ⅱ形成铜锌原电池,原电池反应可以使金属与酸的反应速率加快,故图Ⅱ中产生气体的速率比Ⅰ快,故错误;
故选A。
②图Ⅱ形成铜锌原电池,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被损耗,铜为正极,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e—= H2↑,故答案为:2H++2e—= H2↑;
③图Ⅱ形成铜锌原电池,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被损耗,负极质量减小;由总反应方程式Zn+H2SO4=ZnSO4+H2↑可知,当外电路上有2 ml电子通过时,溶液中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1ml,故答案为:减小;1ml。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原电池同步测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原电池同步练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一节 原电池测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原电池 同步练习,04kJ/ml,46kJ/ml,76 kJ/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1第四章 化学反应与电能第一节 原电池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原电池同步练习题,5g锌被溶解,电路中就有0,4ml电子转移,则应有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