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水调歌头教案设计
展开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 14 课《诗词三首》中的苏轼所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描绘中秋月夜的脍炙人口的诗词。教材提供了作者简介、注释、作品赏析等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欣赏这首诗。
2.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对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理解力。然而,苏轼的诗词风格独特,可能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结构、修辞手法等方面,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 核心素养
1.语言的建构和运用:通过学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汉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如理解诗句中的关键词语、短语,以及运用这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思维的发展和提升:通过分析诗句,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如理解诗人的创作思路,分析诗句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3.审美的鉴赏和创造:学生可以通过欣赏《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优美诗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可以尝试模仿、创作类似的诗词。
4.文化的理解和传承:通过学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和中秋文化的深厚内涵,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内容、结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诗句中的隐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手法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讲解诗句的内容、结构、修辞手法等,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情感。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诗句中的难点,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3.练习法:学生模仿、创作类似的诗词,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和审美能力。
4.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展示诗句的意境、朗诵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
➽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中秋月夜的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和描述月夜的美景。
2.教师引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询问学生是否了解这首诗,简要介绍作者苏轼及其创作背景。
苏轼(1037-1101),原名苏东坡,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书画家、诗人、词人。他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散文等多种体裁,代表作品有《赤壁赋》、《水调歌头》等。苏轼的诗歌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散文则出入自如,议论畅达;词作则以豪放、婉约两大流派的融合为特点,对后世影响深远。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著名的词作,写于公元 1076 年(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担任太守。由于他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请求调任到离其弟弟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然而,在密州任职期间,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在中秋节这个特定的时刻,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轼与胞弟苏辙分别已有七年未得团聚。面对一轮明月,他心潮起伏,借酒消愁,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在词中,苏轼以中秋明月为背景,表达了对亲人、兄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词抒发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之情,充分体现出苏轼独特的豪放与婉约相融合的艺术风格。
二、自主学习:
学生自读诗歌,注音生字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师解疑并讲解。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逐句翻译如下:
1.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翻译:在丙辰年的中秋节,畅饮至天明,大醉之后,创作了这首词,同时怀念我的弟弟苏辙。
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翻译:明亮的月亮何时才出现?我拿起酒杯问青天。
3.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翻译:不知道天上的宫殿和阙楼,今天是哪一年?
4.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翻译:我想乘着风的力量回到过去,但又担心琼楼玉宇的高处太过寒冷。
5.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翻译:翩翩起舞,欣赏那清澈的月光,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6.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翻译:月亮移动到朱红色的楼阁,低下窗户,照耀着我这个失眠的人。
7.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翻译:不应该有遗憾,为何总是在离别时月亮才显得如此圆满?
8.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翻译:人生有悲欢离合,月亮有阴晴圆缺,这是自古以来难以圆满的事情。
9.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翻译:只愿亲人长久健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光。
这首词以中秋明月为背景,表达了苏轼对亲人、兄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词中意境优美,抒发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之情,充分体现出苏轼独特的豪放与婉约相融合的艺术风格。
三、合作探究:
1.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情感、修辞手法等方面,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境。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示学生关注诗句的主题、情感和修辞手法。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下面从主题、情感、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1. 主题:本词的主题是中秋明月夜,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通过描绘中秋明月夜的壮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兄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情感:词中充满了诗人对亲人、兄弟的思念之情。在美好的中秋月夜,诗人把酒问天,对月怀人,表现出对亲人的思念之深。同时,词中也展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既有对离别的惆怅,又有对美好未来的期许。
3. 修辞手法:
- 拟人:词中运用了拟人手法,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将月亮人格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把酒问天的场景。
- 对仗:词中的对仗句式工整,如“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等,展示了词人的文学功力。
- 设问:词中运用设问手法,如“明月几时有?”引起读者的关注和思考,同时引导词篇的发展。
- 比喻:词中运用了比喻手法,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用“琼楼玉宇”比喻天上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对比:词中通过对比手法,如“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惆怅和对团圆的渴望。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一首以中秋明月夜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亲人、兄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词作。在词中,诗人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展示了高超的文学技巧,使词篇既有优美的意境,又具有深刻的情感内涵。
四、课堂分享:
1.学生代表分享小组讨论成果,全班同学进行点评和补充。
2.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总结诗歌的主题、情感、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要点。
五、诗词鉴赏:
1.教师引导学生从诗歌的结构、意象、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鉴赏,体会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2.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六、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学生仿写、创作一首以中秋月夜为题材的诗词,要求学生注意学习和借鉴苏轼的创作手法。
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全班同学进行点评和欣赏。
七、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阅读和欣赏优秀的诗词作品。
八、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仿写或创作一首以中秋月夜为题材的诗词。
3.收集并阅读苏轼的其他诗词作品,了解其创作风格和特点。
➽ 教学反思
一、优点: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思考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课堂分享和讨论环节,我注意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3.重视诗歌鉴赏方法的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从诗歌的结构、意象、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鉴赏,帮助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二、不足:
1.时间分配不够合理:在课堂分享和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发言时间过长,导致其他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讨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意时间分配,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活动。
2.拓展延伸部分不够深入: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在仿写、创作诗词方面的展示和分享不够充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在课后开展相关活动,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3.对学生诗词创作的评价不够具体:在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诗词时,我的评价过于笼统,没有给出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创作过程,给出更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
三、改进措施:
1.优化课堂活动设计:在设计课堂活动时,我将更加注重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充分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3.提高教学评价的针对性:在评价学生的诗词创作时,我将更加具体、深入地分析学生的作品,给出更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建议,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通过本次教学反思,我将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46650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水调歌头教案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了解有关文学常识,自主学习,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预习交流,朗读感知,赏析全词,深入探究,写作特色,本课总结,教师寄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水调歌头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激发兴趣,了解作者,熟悉背景,反复诵读,赏读课文,品析语言,体悟拓展,妙笔生花,课堂结束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