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学情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学情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双空题,问答题,解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A=,B=,则=( )
A.B.C.D.
【答案】D
【解析】直接利用集合并集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因为集合A=,B=,
所以=,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集合并集的定义,属于基础题.
2.哥德巴赫猜想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即所谓的“”问题.1966年,我国数学家陈景润证明了“”成立.哥德巴赫猜想的内容是“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能写成两个质数之和”,则该猜想的否定为( )
A.每一个小于2的偶数都不能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B.存在一个小于2的偶数不能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C.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不能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D.存在一个大于2的偶数不能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答案】D
【分析】根据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的关系,准确否定,即可求解.
【详解】根据全称量词命题的否定为存在量词命题,A,C错误;
哥德巴赫猜想的否定为“存在一个大于2的偶数不能写成两个质数之和”.
故选:D.
3.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A.若,则
B.若,则
C.若,则
D.若,则
【答案】D
【分析】根据不等式性质结合特例法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对于A,,当时,,故A错误;
对于B,当时,,故B错误;
对于C,当时,满足,但是,故C错误;
对于D,因为,所以,,所以,故D正确.
故选:D.
4.甲、乙两人解关于x的不等式,甲写错了常数b,得到的解集为;乙写错了常数c,得到的解集为.那么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A.B.C.D.
【答案】D
【分析】根据韦达定理即可求解.
【详解】解:根据韦达定理得,,原不等式的两根满足,解得:,
故解集为:,
故选:D.
5.已知非零实数,,,“”是“”成立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D
【分析】举例分别说明充分性以及必要性,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若,,,
则由可得或;
若,,,
则由可得.
此时有,但是,
所以,“”不是“”成立的充分条件;
设,
因为恒成立,所以;
设,
因为恒成立,所以,此时有.
但是,,,即不成立,
所以,“”不是“”成立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是“”成立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故选:D.
6.现设计一个两邻边的长度分别为的矩形广告牌,其面积为,且,则当该广告牌的周长最小时, ( )
A.3B.4C.5D.6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求得,得到矩形的周长为,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由题意知,且,所以,
则该矩形的周长为
,当且仅当,即时,取得等号,
此时.
故选:A.
7.质数也叫素数,17世纪法国数学家马林·梅森曾对“”(p是素数)型素数作过较为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因此数学界将“”(p是素数)形式的素数称为梅森素数.已知第6个梅森素数为,第14个梅森素数为,则下列各数中与最接近的数为( )(参考数据:)
A.B.C.D.
【答案】B
【分析】根据题意,得到,再结合对数的运算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由第6个梅森素数为,第14个梅森素数为,,
可得,
令,两边同时取对数,则,可得,
又,所以,
与最接近的数为.
故选:B.
8.已知a>0,且a2-b+4=0,则( )
A.有最大值B.有最大值C.有最小值D.有最小值
【答案】D
【分析】根据,变形为,然后由可得,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详解】因为,
所以,
所以,
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 有最小值
故选:D.
二、多选题
9.图中阴影部分用集合符号可以表示为( )
A.B.
C.D.
【答案】AD
【分析】在阴影部分区域内任取一个元素,分析与集合、、的关系,利用集合的运算关系,逐个分析各个选项,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如图,在阴影部分区域内任取一个元素,则或,所以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 ,再根据集合的运算可知,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也可表示为,
所以选项AD正确,选项CD不正确,
故选:AD.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B.“”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C.若“”是“”的充分条件,则
D.“”是“”的充要条件
【答案】BC
【解析】A.根据互相推出的情况分析属于何种条件;B.举例说明;C.根据充分条件的推出情况说明;D.举例说明.
【详解】A.不能推出,比如,而可以推出,
所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故错误;
B.不能推出,比如,但是;不能推出,比如,,
所以“”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正确;
C.因为“”是“”的充分条件,所以可以推出,即,故正确;
D.不能推出,比如,
满足,但是不满足,所以必要性不满足,故错误;
故选:BC.
【点睛】本题考查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判断,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难度一般.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时,要注意“小范围推出大范围”.
11.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为,且,若,是方程的两个不等实根,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有( )
A.B.
C.D.
【答案】BC
【分析】由不等式的解集,可知,从而判断A错误;根据图像的平移变换,可得变换前后对称轴不变,即,变形后可判断B正确;根据,亦可判断C正确,通过举反例,即可判断D错误.
【详解】解:由题意得,故A错误,
因为将二次函数的图像上的所有点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
得到二次函数的图像,
所以,即,B正确,
如图,又,所以,C正确,
当时,,,
所以,D错误.
故选:BC.
12.已知均为正数,且满足,则下列各选项正确的是( )
A.B.
C.D.
【答案】ACD
【分析】由,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判断A;由已知可得,,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判断B;利用已知不等式进行放缩可求得的范围,由此判断C;将已知不等式变形后可得,利用基本不等式即可判断D.
【详解】对于A,由,得,
则,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所以,故A正确;
对于B,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故,
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
又,故B错误;
对于C,因为,所以,所以,
因为,所以,所以,
所以,即,所以,故C正确;
对于D,因为,所以,
因为,所以,
所以,
当且仅当,即时取等号,故D正确.
故选:ACD.
【点睛】关键点点睛:解题关键是能够将已知不等式进行合适的等价变形,结合放缩法和基本不等式来进行判断.
三、填空题
13.已知集合,若且,则的个数为 .
【答案】
【分析】根据且,可得,然后求出的子集个数,即可求解.
【详解】因为且,集合,
可得:,又因为,
所以:集合的子集有:,,,,共种情况,
所以集合的个数为.
故答案为:.
14.若命题“使”是假命题,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答案】
【分析】原命题等价于命题“,”是真命题
【详解】由题意得若命题“”是假命题,
则命题“,”是真命题,
则需,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以及二次函数恒成立的问题.属于基础题.
15.已知正实数满足,且对任意恒成立,则实数的最小值是 .
【答案】
【分析】利用分离常数法,结合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得正确答案.
【详解】依题意,,解得,则
由得,
其中
①,
则当时①式取得最大值.
所以的最小值是.
故答案为:
四、双空题
16.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中恰有3个整数,写出符合题意的的两个值 , .
【答案】 /-0.5
【分析】讨论a的取值范围,判断出,确定不等式的解集,根据题意确定可能的三个整数,由此列出相应的不等式组,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当时,不等式即,则解集中有无数个整数,不符合题意;
故,则的解集中恰有3个整数,
即的解集中恰有3个整数,
当时,不等式的解集为或,
解集中有无数个整数,不合题意;
则,原不等式即为,
而,故不等式解集为,
不等式的解集中恰有3个整数,又,
故另外1个整数为或,
则或,解得或,
故答案为:,
五、问答题
17.已知集合.
(1)当时,求;
(2)若且,求实数的值.
【答案】(1)
(2)
【分析】(1)直接利用交集运算求解即可;
(2)对于的结果分类讨论,分别得到不等式(方程)组,解得即可.
【详解】(1)当时,,
又,所以.
(2)因为,
①时,,解得;
②时,,此时满足条件的m不存在;
③时,,解得,
综上得,m的取值范围为.
六、解答题
18.已知命题p:,命题q:.
(1)若命题p为真命题,求实数x的取值范围.
(2)若p是q的充分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答案】(1);(2).
【分析】(1)由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得的范围;
(2)由p是q的充分条件,转化为集合的包含关系,从而可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详解】(1)由p:为真,解得.
(2)q:,若p是q的充分条件,则是的子集
所以.即.
七、计算题
19.化简求值:
(1);
(2).
【答案】(1)
(2)
【分析】(1)根据分数指数幂以及根式的运算法则,化简求值,可得答案;
(2)根据对数的运算法则化简求值,可得答案.
【详解】(1)
;
(2)
.
八、解答题
20.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轴在地平面上,轴垂直于地平面,单位长度为1千米.某炮位于坐标原点.已知炮弹发射后的轨迹在方程表示的曲线上,其中与发射方向有关.炮的射程是指炮弹落地点的横坐标.
(1)求炮的最大射程;
(2)设在第一象限有一飞行物(忽略其大小),其飞行高度为3.2千米,试问它的横坐标不超过多少时,炮弹可以击中它?请说明理由.
【答案】(1)炮的最大射程是10千米.
(2)当不超过6千米时,炮弹可以击中目标.
【详解】试题分析:(1)求炮的最大射程即求(k>0)与x轴的横坐标,求出后应用基本不等式求解.(2)求炮弹击中目标时的横坐标的最大值,由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求解
试题解析:(1)令y=0,得kx- (1+k2)x2=0,
由实际意义和题设条件知x>0,k>0,
故x==≤=10,当且仅当k=1时取等号.所以炮的最大射程为10千米.
(2)因为a>0,所以炮弹可击中目标
⇔存在k>0,使3.2=ka- (1+k2)a2成立
⇔关于k的方程a2k2-20ak+a2+64=0有正根
⇔判别式Δ=(-20a)2-4a2(a2+64)≥0
⇔a≤6.
所以当a不超过6(千米)时,可击中目标.
【解析】函数模型的选择与应用
21.已知函数().
(1)若的解集为,解关于x的不等式;
(2)若对任意的恒成立,求的最大值.
【答案】(1)
(2)
【分析】(1)根据解集和韦达定理可得a,b,c的关系,及,代入目标不等式化简可解;
(2)根据不等式恒成立可得和,利用判别式所得关系放缩目标式,然后换元,分离常数后,利用基本不等式可得.
【详解】(1)因为的解集为,
所以,,,得,(),
所以等价于,
又,所以,解得,
即关于x的不等式的解集为.
(2)因为对任意的恒成立,
即对任意的恒成立,
所以,,
所以,
所以,时等号成立.
令,又,
所以,即,所以,
所以,
令(),当时,;
当时,,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
所以的最大值为.
九、计算题
22.问题:已知均为正实数,且,求证:.
证明:,当且仅当时,等号成立.学习上述解法并解决下列问题:
(1)若实数满足,试比较和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2)求的最小值,并求出使得最小的的值.
【答案】(1)
(2)
【分析】(1)根据以上解法,利用“1”的代换,结合基本不等式求解;
(2)令,得到,从而,利用(1)的结论求解.
【详解】(1)解:,
,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所以;
(2)令,则,即,
所以,
则,
当且仅当,即时,等号成立,
此时,解得,
所以当时,M的最小值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阶段性检测数学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月考重点复习数学试题含答案,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问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双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