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有关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8-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请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选择题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书写。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第I卷 (共4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14小题,共42分。每小题3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 下列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 木炭不完全燃烧生成COB. 铁生锈
C. 和固体混合D. 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木炭燃烧放热,A错误;
B.铁生锈属于氧化过程,放热,B错误;
C.和固体混合吸热,C正确;
D.盐酸与NaOH溶液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放热,D错误;
答案选C。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
C.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D.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非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实现自发进行,如△H>0,△S>0的反应高温下可以自发进行,低温下反应非自发进行,故A错误;
B、自发反应不一定是熵增大,如△H<0,△S<0低温下反应自发进行,非自发反应不一定是熵减小,也可以增大,如△H>0,△S>0低温下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故B错误;更多免费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C、凡是放热反应不一定是自发的,如△H<0,△S<0高温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不一定是非自发的,如△H>0,△S>0的反应高温下可以自发进行,故C错误;
D、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即△H<0,△S>0,可得△H-T△S<0,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故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应选D。
【点睛】根据自发进行的反应判据△H-T△S<0分析判断,反应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熵变和温度因素的影响。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即△H<0,△S>0,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熵减小且吸热的反应,即△H>0,△S<0,反应一定是非自发反应;熵增加且吸热的反应,△H>0,△S>0的反应高温下可以自发进行,低温下反应非自发进行;熵减小且放热的反应,△H<0,△S<0低温下反应自发进行,高温下非自发进行。
3. 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实验室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氯气
B. 加入MnO2可以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
C. NO2与N2O4的平衡体系增大压强后颜色加深
D. 500°C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可以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以此来解析;
【详解】A.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存在溶解平衡,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饱和食盐水抑制了氯气的溶解,所以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符合题意;
B.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B不符合题意;
C.可逆反应为2NO2⇌N2O4增大压强变深是因为体积减小,二氧化氮浓度增大导致的,所以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C不符合题意;
D.合成氨是放热反应,室温比500℃左右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4. 科学家已获得了气态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形(如图所示)。已知断裂1 ml N—N键吸收193 kJ能量,断裂1 ml N≡N键吸收946 kJ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1 ml 转化为时要吸收734 kJ能量
C. 比消耗的能量少
D. 和互为同素异形体,转化为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D
【解析】
【详解】A.N4为氮的单质,不是化合物,A错误;
B.1mlN4中含有6mlN-N键,2mlN2中含有2ml氮氮三键,则1mlN4转化为2mlN2放出热量为(946×2-193×6)kJ/ml=734kJ,B错误;
C.选项中并未说明N4和N2的具体物质的量,且如都是1mlN4和1mlN2,前者转化为4N(g)消耗的能量高于1mlN2转化为2N(g)消耗的能量,C错误;
D.N4和N2都是氮的单质,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且N4转化为N2属于化学变化,D正确;
故答案选D。
5. 用简易量热计可测定NaOH和HCl发生中和反应的反应热。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 用铜质搅拌器代替玻璃搅拌器
B. 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未用蒸馏水冲洗温度计,直接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
C. 用氨水代替NaOH溶液
D. 用NaOH固体代替NaOH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铜为热的良导体,易造成热量损失,使最终结果偏大,A项错误;
B.未用蒸馏水冲洗温度计上的盐酸,直接测量 NaOH溶液的温度,会导致部分反应物提前反应,NaOH溶液初始温度偏高,使最终结果偏大,B项错误;
C.氨水为弱碱,电离时吸热,使最终结果偏大,C项错误;
D.NaOH固体溶于水时放热,使最终结果偏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6. 有关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下列对图像的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A. 图Ⅰ研究的是t0时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 图Ⅱ研究的是t0时增大压强(缩小体积)或使用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 图Ⅲ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D. 图Ⅲ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使用了催化剂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I在t0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图II在t0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图III 乙的反应速率较大,但CO的转化率降低,结合方程式的特征判断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详解】A.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速率都增大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图象符合,A正确;
B.由于反应中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变,则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图象符合,B正确;
C.该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降低,图象符合,C正确;
D.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图象不符合,D错误;
故选D。
7. 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首次人工由无机物合成尿素(有机物)。已知两个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1中正反应活化能大于逆反应活化能
B.
C. 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1代表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正反应活化能小于逆反应活化能,A项错误;
B.由图2可知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项错误;
C.尿素为液态,不计入平衡常数表达式,C项错误;
D.根据图像可知,
①
②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①②得: ,D项正确。
答案为:D。
8. 某温度下,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的A、B发生反应:,12s时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1.2ml(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s时,用A表示反应的瞬时速率为
B. b∶c=1∶1
C. 图中m点达到了反应进行的限度
D. 12s时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压强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像描述的是反应物A和B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
【详解】A.2s内,A的物质的量的浓度的变化量为0.8-0.5=0.3ml/L,故用A表示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但反应物的浓度在减小,故用A表示反应的瞬时速率小于 0.15ml/(L∙s),A错误;
B.12s时,B的物质的量的浓度的变化量为0.2ml/L,B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0.4ml, C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为1.2ml,根据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系数之比可知b∶c=1∶3,B错误;
C.图中m点时A和B的物质的量还在减小,故未达到限度,C错误;
D.恒温恒容时,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物质的量之比,起始时体系内总的气体的物质的量ml,12s时容器内气体总的物质的量ml,故12s时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压强的,D正确;
故选D。
9. 在恒压、NO和O2的起始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催化反应相同时间,测得不同温度下NO转化为NO2的转化率如图中实线所示(图中虚线表示相同条件下N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2NO(g)+O2(g)2NO2(g)的∆H>0
B. 图中X点所示条件下,延长反应时间能提高NO转化率
C. 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不能提高NO转化率
D. 从X到Y的过程中,O2浓度减小
【答案】B
【解析】
【详解】A.从曲线中可以看出,NO转化率达到最高点后,升高温度,N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表明平衡逆向移动,所以反应2NO(g)+O2(g)2NO2(g)的∆H<0,A不正确;
B.图中X点,NO的转化率低于平衡转化率,表明反应时间不够,延长反应时间,反应将达平衡, NO转化率将提高,B正确;
C.图中Y点所示条件下,增加O2的浓度,平衡将发生正向移动,从而提高NO转化率,C不正确;
D.从X到Y的过程中,NO的平衡转化率先增大后减小,则O2浓度先减小后增大,D不正确;
故选B。
10. 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H=3和pH=4的醋酸溶液,醋酸浓度前者是后者的10倍
B. pH均为6的NH4Cl溶液与盐酸,水的电离程度前者是后者的100倍
C. 相同浓度的NH4Cl溶液与(NH4)2SO4溶液pH前者小于后者
D. pH=2的硫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酸性
【答案】B
【解析】
【详解】A.醋酸为弱电解质,弱电解质溶液的浓度越小,电离程度越大,则醋酸浓度前者大于后者的10倍,故A错误。
B. NH4Cl溶液中铵根离子促进水的电离,则pH均为6的NH4Cl溶液与盐酸水的电离程度前者是后者的,故B正确。
C.相同浓度的NH4Cl溶液与(NH4)2SO4溶液,(NH4)2SO4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大,则水解生成的氢离子浓度大,所以pH前者大于后者,故C错误。
D.pH=2的硫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中和,溶液为中性,故D错误。
故选B选项。
11. 已知在CuCl2水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蓝色)+4Cl-⇌CuCl(黄色)+4H2O △H>0,下列可以使黄绿色的CuCl2水溶液颜色变蓝的实验操作是
A. 加入适量NaCl固体B. 加入适量AgNO3溶液
C. 给溶液加热D.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答案】B
【解析】
【详解】A.加入适量NaCl固体,提供了氯离子,使c(Cl- )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黄色,故A选项错误;
B.加入适量AgNO3溶液,生成AgCl沉淀,使c(Cl- )减小,平衡逆向移动,使黄绿色的CuCl2水溶液颜色变蓝,故B选项正确;
C.△H>0,焓变为正,为吸热反应,加热时平衡正向移动,溶液变为黄色,故C选项错误;
D.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则加入合适的催化剂,溶液颜色不变,故D选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B。
12. 液氨与纯水类似,也存在微弱的电离:NH3+NH3NH+NH,T ℃时,液氨的离子积常数K=c(NH)•c(NH)=1.0×10﹣30,若用定义pH的方式来规定pN=﹣lg c(NH),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其他条件不变,增加液氨的量,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B. 液氨达到电离平衡时c(NH3)=c(NH)=c(NH)
C. T ℃时的液氨中,pN=15
D. 一定温度下,向液氨中加入氯化铵固体,电离平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液氨是浓度为定值的纯液体,增加液氨的量,电离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
B.液氨中电离程度微弱,达到电离平衡时c(NH3)>c(NH)=c(NH),故B错误;
C.T ℃时的液氨中c(NH)=c(NH)=ml/L=1.0×10—15 ml/L,则pN=﹣lg c(NH)=15,故C正确;
D.液氨的离子积常数为温度函数,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K值不变,故D错误;
故选C。
13. 根据下表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
B. 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溶液:
C. 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
D. 向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强弱,H2CO3>H2S>HClO>HCO>HS-,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判断下列方程式:
【详解】A.HClO的电离常数小于H2CO3的第一步电离常数,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不能生成二氧化碳,应该生成HCO,A项错误;
B.H2S酸性强于HCO,向Na2S中通入NaHCO3,应生成HS-,B错误;
C.H2CO3酸性强于HClO,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可得到NaHCO3和HClO,C正确;
D.向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考虑氧化还原,,D错误;
故答案选C。
14. 用0.10 ml·L-1 NaOH溶液滴定20.0 mL0.10 ml·L-1溶液,溶液pH和温度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 滴定终点X可选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
B. 25℃,的电离常数
C. 当时,
D. 从W至Z点,增大,且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当=1时反应达到第一反应终点X,H2A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生成NaHA;当=2时反应达到第二反应终点Z,H2A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生成Na2A,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大。
【详解】A.X点为第一反应终点,溶质为NaHA,溶液呈酸性,能选用甲基橙作为指示剂,A正确;
B.由图可知,当c(HA-)=c(A2-)时,反应温度为27℃,由电离常数公式Ka2=c(H+) =10-9.7,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降低温度平衡向左移动,则25℃时,电离常数Ka2<10-9.7,故B错误;
C.由分析可知,当=1时反应达到第一反应终点X,H2A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反应生成NaHA,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关系c(Na+)=c(H2A)+c(HA-)+c(A2-),故C正确;
D.由图可知,从W至Z点的过程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溶液的温度逐渐升高,平衡向右移动,电离常数Kw增大,W点和Z点溶液中都存在电荷守恒关系c(H+)+ c(Na+) =2c(A2-)+c(HA-)+ c(OH-),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第Ⅱ卷 (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5小题,共58分。
15. 回答下列问题
(1)在高温、高压、催化剂作用下,1 m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收1.9 kJ的热量,则___________(选填“石墨”或“金刚石”)更稳定。
(2)用50 mL 0.50 ml/L盐酸与50 mL 0.55 m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缺少一种实验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
②使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得中和热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3)在25℃、101 kPa下,1 g 完全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 kJ。写出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4)用催化还原氮氧化物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① kJ·ml-1
② kJ·ml-1
据此,写出将还原为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答案】15. 石墨 16. ①. 环形玻璃搅拌棒 ②. 偏大
17.
18.
【解析】
【小问1详解】
1ml石墨转化为金刚石,吸热,则石墨能量低,石墨稳定;
故答案为:石墨;
【小问2详解】
①根据图示可知,缺少环形玻璃搅拌棒;
②大小烧杯中间有空隙,会散失热量,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焓变偏大;
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偏大;
【小问3详解】
,则1mlCH3OH放出的热量;
故答案为:;
【小问4详解】
①根据盖斯定律,得到热化学方程式:;
故答案为:。
16. 科学家对汽车尾气进行无害化处理反应为:2CO+2NO⇌2CO2+N2。一定条件下,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2.00mlCO和2.00mlNO,一段时间后测得CO、CO2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起始投料比m的关系如图2所示,图中起始投料比m=,完成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_,根据图1,用N2表示该反应达平衡过程中的平均反应速率是___________。
(2)该反应的正反应是_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图2中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a、Kb、Kc相对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3)关于该可逆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加入催化剂可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
b.当体系中c(CO2):c(N2)=2:1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充入N2,则达到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d.投料比:m1>m2>m3
(4)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投料比下CO的平衡转化率趋于相近的原因为___________。
【答案】(1) ①. K= ②.
(2) ①. 放热 ②. Ka>Kb=Kc
(3)cd (4)温度较高时,温度变化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大于浓度变化对平衡的影响
【解析】
【小问1详解】
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根据图1,达到平衡时v(CO2)=;根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v(N2)=v(CO2)=;
【小问2详解】
由图2可知,随温度的升高CO的转化率减小,可知升温使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向为放热反应;K只有温度有关,温度不变K不变,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K减小,则Ka>Kb=Kc;
【小问3详解】
a.加入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对平衡无影响,不能提高NO的平衡转化率,故a错误;
b.CO2、N2为生成物,两者物质的量之比始终未2:1,则c(CO2):c(N2)=2:1,恒定不变,不能据此判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充入N2,增大生成物浓度,达到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故c正确;
d.投料比m=,投料比越大等同于NO的浓度增加,使平衡正向移动, CO的转化率增大,结合图2可知投料比:m1>m2>m3,故d正确;
故答案为:cd;
【小问4详解】
随温度的升高,不同投料比下CO的平衡转化率趋于相近,说明温度较高时,温度变化对平衡移动的影响大于浓度变化对平衡的影响。
17. 常温下,有以下四种常见的物质:a.HA;b.NaOH;c.HCl;d.,已知0.1 ml·L-1 NaA的。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c、d的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用代号表示)。
(2)常温下,的a溶液与的b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3)常温下,取20 mL 0.1 ml·L-1 a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 ml·L-1 b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反应体系中HA和的物质的量分数(φ)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向锥形瓶中滴入几滴___________作指示剂,判定滴定到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
②M点溶液中:___________(填“>”“c()>c()>c(OH-)=c(H+)
【解析】
【小问1详解】
铵根水解程酸性,,Al3+水解显酸性,抑制铵根水解;NH4HSO4电离出氢离子,对铵根水解抑制程度大,铵根浓度大;
故答案为:小于;
【小问2详解】
①NH4Al(SO4)2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升高温度,其水解程度增大,pH减小,所以曲线Ⅰ代表NH4Al(SO4)2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故答案为:Ⅰ;NH4Al(SO4)2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升高温度,其水解程度增大,pH减小;
②根据电荷守恒,,则,根据图像,20℃时NH4Al(SO4)2的pH=3,,,;
故答案为:;
【小问3详解】
①根据分析,a点恰好消耗完H+,溶液中只有(NH4)2SO4和Na2SO4,b、c、d三点溶液均含有,抑制水的电离,而(NH4)2SO4促进水的电离,a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故答案为:a;
②b点显中性,溶质为(NH4)2SO4和Na2SO4、,但一水合氨浓度小于c点;,故离子浓度大小为;
故答案为:。
19. 研究碳、氮及其化合物气体的相关反应对治理大气污染、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定条件下焦炭可以还原,反应为:。
(1)已知:一定条件下,由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ml纯物质的热效应,称为该物质的生成焓()。
则 ___________kJ/ml
(2)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若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平衡正向移动B. 平衡逆向移动
C. 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D. 减小导致K值减小
(3)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试判断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
②800℃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物质的浓度分别为:为4.5 ml/L,为1.5 ml/L,为3 ml/L,则此时反应向___________(填“正反应方向”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4)有人利用反应对进行吸附。在T℃下,将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碳粉的反应器,在不同压强下,相同时间内的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出现该变化趋势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②在T℃、1100 KPa时,已知混合气体通过反应器的时间为9 s,请计算分压的平均变化率为___________KPa·s-1(气体分压=气体总压×体积分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 (2)AC
(3) ①. 700 ②. 正反应方向
(4) ①. 此反应的正反应方向为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相同时间的转化率升高;未达到平衡前,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的转化率升高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②;根据盖斯定律:②×2-①得;
【小问2详解】
A.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逆反应速率立即减小,平衡正向移动,A正确;
B.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逆反应速率立即减小,平衡正向移动,B错误;
C.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逆反应速率立即减小,平衡右移动,生成物浓度由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又逐渐增大,即逆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C正确;
D.减小,温度不变,K值不变,D错误;
答案选AC;
【小问3详解】
①某温度下,平衡浓度符合下式:,,此时的温度为700℃;
②800℃时发生上述反应,某一时刻测得容器内物质的浓度分别为:为4.5 ml/L,为1.5 ml/L,为3 ml/L,,反应正向移动;
【小问4详解】
①此反应的正反应方向为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则相同时间的转化率升高;未达到平衡前,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相同时间内的转化率升高;
②T℃下,将的比例通入,起始分压:,此时转化率为,其分压变化量:,分压的平均变化率:;化学式
电离常数
;
HClO
;
物质
生成焓/kJ·ml-1
+33.2
0
0
-393.5
t℃
500
600
700
800
1000
K
2.6
1.9
10
0.7
0.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卷4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有关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8-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