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4届高考区域地理精品课件
3.4.1+中国的气温与降水-备战2024届高考区域地理精品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3.4.1+中国的气温与降水-备战2024届高考区域地理精品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常见天气符号,气候的基本要素,气温和降水,气候的特征描述,储备知识,影响气候的成因,主要的气候类型,主要的气象灾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能正确描述我国冬(1月)、夏季(7月)气温(等温线)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2、能够在我国等降水量图上正确描述我国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成因。3、掌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4、知道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5、能在天气图上正确判读影响某一地区的天气系统。
秋裤已然hld不住,御寒需得穿棉裤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们不用穿秋裤
宁可一日不耍酷,不可一日无秋裤
1、天气与气候概念的辨析
天气指某地区的大气在短时段内的状态(阴晴、冷热、风、雨、气压等) ,突出特点是多变。
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天气多变的影响因素:天气系统(锋面、气旋、反气旋、锋面气旋等)
气温:气温高低及变化(日较差、年较差)
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及变化(日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
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洋流、人类活动等
热带(4种)亚热带(2种)温带(3种)寒带(2种)高原山地
低温冻害(寒潮)、高温、干旱、暴雨(雪)、台风、沙尘暴、大风、冰雹、干热风、冻雨、龙卷风、浓雾等
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
(一)一月份气温分布特点
思考一:结合右图,描述我国一月份的气温分布特征。
①南暖北寒,自南向北递减;②最高气温在海口(–32°C以下),最低气温在漠河(16-20℃),南北温差大;③东部等温线与纬线接近平行,西部等温线比较弯曲, 部分地方出现闭合。
思考二:结合下图,分析我国冬季气温“南暖北寒,南北温差较大”的成因。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示意图
①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②A段大致东西走向,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的影响。③B段呈东北-西南走向,主要受地形(山脉)的影响。
思考三:指出A段与B段等温线的大致走向,并说出主要影响因素?
差异:成都1月气温比上海高。形成原因:上海处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受冬季风影响大;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山阻挡,冬季风难以到达,且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温度较高。
思考三:与上海相比,成都1月平均气温有何差异?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1、气温: 1月份0℃等温线2、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3、气候带:暖温带和亚热带分界线4、降水: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5、干湿地区: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6、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7、农业: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8、作物: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分界线9、植物: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10、河流: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有结冰期、含沙量大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含沙量小11、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漠河:①纬度高,太阳高度角较小,白昼时间较短,获太阳辐射较少;②邻近冬季风源地,故漠河冬季气温较低。
青藏高原: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较大,白昼时间较长,获太阳辐射较多;②远离近冬季风源地,且位地势较高,冬季风影响较小,故冬季气温较高。
思考四:为什么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为漠河而不是青藏高原。
思考一:结合右图,描述我国七月份的气温分布特征并分析原因。
(二)七月份气温分布特点
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等温线稀疏,东部等温线平行于海岸,高山地区等温线闭合,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最低值-青藏高原;最高值-新疆吐鲁番盆地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北方比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但白昼时间长,缩小了南北方获光热的差别;
北方雨季短,晴天多,增加了太阳辐射,故北方气温不低,南北温差较小。
夏季南方海洋的暖气团能够影响我国的最北方地区
思考二: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吐鲁番的原因。
①纬度:纬度较高,夏季昼长长,日照时间长。②天气: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盆地四周高,受海洋影响小,多晴天,太阳辐射强。③下垫面:内陆荒漠,比热容小,升温快④地形:吐鲁番盆地低洼而闭塞, 不易散热。气流越过山地时,下沉增温作用强。
思考三:读图分析:夏季青藏高原气温低(5.4°C)的原因?
①海拔:海拔高,气温低。②大气: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易散失。
(1)等温线图中各地温度数值大小、变化、极值和较差
纬度因素→气温随纬度变化→大致与纬线平行海陆位置因素→与海岸线平行(与纬线斜交)地形因素→与等高线平行或呈封闭曲线
等温线越密集,气温差别大,气温变化剧烈
受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影响可能使等温线弯曲
(4)弯曲:“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受海陆位置、地形、城市热岛等影响可能使等温线闭合
(5)闭合:“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生长期: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0℃ 的持续时期。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平均气温达到10℃以上的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
积温:生长期内,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之和。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和1个青藏高原区。
无霜期:一年中终霜后至初霜前的一整段时间。在这一期间内,没有霜的出现。农作物的生长期与无霜期有密切关系。无霜期愈长,生长期也愈长。
生长周期:某一作物从播种到收获所需的时间。
积温>8000℃耕作制度:一年三熟地区:台、粤、滇的南部、琼主要农作物:水稻、热带经济作物(橡胶、椰子、油棕、胡椒、剑麻、香茅、腰果、可可)
积温:4500℃—8000℃耕作制度:一年两至三熟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主要农作物:水稻(双季稻,就是一年中种一季早稻再种一季晚稻。五月中下旬开始插种早稻秧,到七月中下旬时收割早稻,然后紧跟着翻耕水田、插种晚稻秧苗,要赶在农历立秋前插种完毕,到11月时收割晚稻,赶在降霜前完成收割。)、油菜(冬油菜,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各省和云贵高原地区)、亚热带水果(柑橘、甘蔗、李、樱桃、枇杷、葡萄、梨、桃子、油橄榄)
积温:3400℃—4500℃耕作制度:两年三熟至一年二熟地区: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塔里木盆地主要农作物: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温带水果(苹果、梨、葡萄、桃、杏、枣、柿)
积温:1600℃—3400℃耕作制度:一年一熟地区:东北,内蒙古大部分,准噶尔盆地主要农作物:春小麦、大豆、谷子、亚麻、玉米、甜菜
积温:蒸发量植被:森林分布: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内蒙古东北部、东北三省东部和北部土地利用:以水田为主的农业
年降水量:400—800mm干湿状况:降水量>蒸发量植被:森林、草原分布:东北和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青藏高原东南部土地利用:以旱地为主的农业
年降水量:200—400mm干湿状况:降水量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3.9 中国的交通运输-备战2024届高考区域地理精品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呈现,命题趋势,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概述,思考探究,1铁路运输,2公路运输,3水路运输,4航空运输,5管道运输,知识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3.8 中国的工业-备战2024届高考区域地理精品课件,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工业区位因素,一工业的基本概况,现代农业,城乡建设,现代交通,现代科技,-OA辽中南工业基地,-OB京津唐工业基地,-OC沪宁杭工业基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3.7.2 中国的农业-备战2024届高考区域地理精品课件,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绿洲农业,立体农业,基塘农业,坝子农业,河谷农业,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限制性条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