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满分:8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共20分。1-6题为单选题,7-10题为多选题,每小题均2分,多选题漏选得1分,错选得0分)
1. 下列对生活中物理量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时间约为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C. 物理教科书的宽度为D. 课桌的高度为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时间约为,故A不符合题意;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一拃的长度约为15cm,物理教科书的宽度大于一拃约为18.5cm,故C符合题意;
D.课桌的高度约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身高增长非常明显。如图所示,八(一)班的小明今年体检发现自己又长高了,则这一年他长高了( )
A. 5mmB. 5.0mmC. 5cmD. 5.0cm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由图甲可知,小明去年的身高为167.0cm;由图乙可知,小明今年的身高为172.0cm,则这一年他长高了更多免费优质滋元可 家 威杏 MXSJ663 h=172.0cm-167.0cm=5.0cm
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3. 姐姐和弟弟在同一所学校上学。某一天吃过早餐后,姐弟俩约定从小区门口出发去学校大门口会合。作出他们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分别如图中的两条实线所示,弟弟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弟弟比姐姐早5min离开家
B. 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相同
C. 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均为100m/min
D. 姐姐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上图可知,计时的第5分钟弟弟才出发,姐姐比弟弟早5min离开家,故A错误;
B.由上图可知,弟弟的平均速度为
姐姐的平均速度
故弟弟和姐姐的平均速度不相同,故B错误;
C.根据上图知,姐姐自5-15分钟通过的距离为0,即处于静止状态,故姐姐行走的时间为
t=20min-10min=10min
故姐姐行走时的速度
弟弟和姐姐行走时的速度相等,均为100m/min,故C正确;
D.因姐姐自5-15分钟处于静止状态,故D错误。
故选C。
4. 使用蓝牙耳机播放音乐时,为了保护听力,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 )
A. 音调B. 响度C. 频率D. 速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为了保护听力,要控制声音不超过90分贝,当声音的响度超过90分贝,会影响听力,所以需要适当调小声音的响度,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5. 古筝是中华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下列对古筝演奏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
A. 古筝演奏时用力拨动琴弦,音调升高B. 古筝演奏时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C. 古筝演奏时的声音悦耳动听,所以不是噪声D. 古筝演奏时拨动琴弦越快,声音传播速度越快
【答案】B
【解析】
【详解】A.演奏时拨动琴弦的力度越大,琴弦振动幅度越大,发声的响度就越大,但音调不变,故A错误;
B.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古筝演奏时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
C.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工作、学习的声音,或者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因此古筝演奏时的声音虽然悦耳动听,也有可能成为噪声,故C错误;
D.古筝演奏时拨动琴弦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传播速度与音调无关,故D错误。
故选B。
6.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带来不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
A. 摩托车安装消声器B. 有的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 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D. 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
【答案】D
【解析】
【详解】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
B.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
C.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
D.飞行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这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注意:第7—10题每题至少有两个选项正确。
7. 水是万物之源,亦是生命之源。斗转星移,岁月更迭,水的形态会发生变化。关于自然界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寒冬,堆好的雪人,过了几天发现变小了,是因为雪吸热后蒸发
B. 吃雪糕时,看到雪糕周围冒“冷气”,是因为水蒸气放热后液化
C. 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是因为水吸热后升华
D. 滴水成冰,是因为水放热后凝固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寒冬,堆好的雪人,过了几天发现变小了,是因为雪吸热后发生了升华,直接变成了气态,故A错误;
B.雪糕周围冒“冷气”是雪糕周围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雪糕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故B正确;
C.游泳上岸后,身上感觉冷是因为水吸热后发生了汽化,故C错误;
D.滴水成冰,是因为水放热后凝固,从液态变为固态,故D正确。
故选BD。
8. 如图所示中,主要体现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是( )
A. 利用声呐探测海深
B. 回声定位
C. 敲击橡皮膜,火焰摇动
D 超声波探查胎儿
【答案】ABD
【解析】
【详解】A.利用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获得较集中声能等特点,人们制成了声呐,用声呐探测海深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故A符合题意;
B.蝙蝠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波的回声知道物体的位置,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符合题意;
C.敲击橡皮膜,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蜡烛处,使蜡烛的烛焰摇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利用超声波检查胎儿的健康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9. 机械运动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运动,如图所示的各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行星转动
B. 鲜花怒放
C. 骏马奔腾
D. 枯叶飘落
【答案】ACD
【解析】
【详解】机械运动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
ACD.行星转动、骏马奔腾、枯叶飘落都存在物体位置之间的变化,所以属于机械运动,故ACD符合题意;
B.鲜花怒放是一个生物生长的过程,中间存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故选ACD。
10. 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得罐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可观察到易拉罐外表面的下部和底部出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白霜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B. 冰块熔化过程中不断放热
C. 向罐中加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D. 家用水银体温计可以完成该实验
【答案】AC
【解析】
【详解】A.白霜是水蒸气遇冷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凝华形成的,故A正确;
B.冰块在熔化过程中是不断吸热,故B错误;
C.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得罐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说明向罐中加盐可以降低冰的熔点,故C正确;
D.家用水银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故家用水银体温计不可以完成该实验,故D错误。
故选AC。
二、填空题(本题共9道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1. 甲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_cm;乙图汽车速度仪表上所示的速度为_________km/h。
【答案】 ①. 1.60 ②. 80
【解析】
【详解】[1]图甲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7.60cm对齐,故木块的长度为
L=7.60cm-6.00cm=1.60cm
[2]图乙中,汽车时速表的分度值为5km/h,则示数为80km/h。
12. 小敏和小华在探究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时,用彩笔在一张很长的窄纸片上画出房屋、树木和白云作背景,再在一张宽卡片的下方画上两条横线代表公路,在公路上画一辆汽车,在宽卡片的上部两侧各开一条狭缝,使窄纸片恰好能插入,如图所示。①向左拉动窄纸片你会看到小车______运动;②向右拉动窄纸片你会看到小车______运动。(两空选填“向左”或“向右”)
【答案】 ①. 向右 ②. 向左
【解析】
【详解】[1][2]向左拉动窄纸片,以窄纸片上的背景作为参照物,公路上小车的相对位置在向右改变,因此会看到小车向右运动;向右拉动窄纸片,则公路上小车的相对位置在向左改变,因此会看到小车向左倒车。
13. 以物理创新小实验成为网红的光头强老师登上达人秀的舞台,他在节目中展示了自制的“声音炮”:将橡皮膜绷紧扎在圆桶的桶口,在桶底开一圆孔。将声音炮的圆孔对准远处的叠摞在一起的纸杯,拉紧橡皮膜后松手,远处的纸杯会被击落。这一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在___________ 中进行传播,声波能够传递___________ 。
【答案】 ① 空气 ②. 能量
【解析】
【详解】[1]拉紧橡皮膜后松手后,振动发声,远处的纸杯被击落,说明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纸杯处。
[2]由于声音能传播能量,带有能量的声音将远处的纸杯击落。
14. 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再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 _____现象。然后推动活塞,可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 _____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答案】 ①. 汽化 ②. 压缩体积
【解析】
【详解】[1]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变成了气态的乙醚而“消失”,这是汽化现象。
[2]推动活塞,气态的乙醚体积被压缩,从气态变成液态的乙醚,这是液化现象,这表明用压缩体积的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15. 小宇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教材的宽度,先后五次测量的结果分别为:18.42cm、18.21cm、18.43cm、18.44cm、18.43cm,这些数据中________(选填“有”或“无”)错误数据,该物理教材的宽度应记录为_________cm。
【答案】 ①. 有 ②. 18.43cm
【解析】
【详解】[1]在五个长度测量结果中,18.21cm与其它测量值偏差较大,所以是错误的,应该舍去。
[2]物理课本的宽度为
16. 已知人耳区分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0.1s以上。现有一根长为68m的铁管,如果你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击一下铁管的另一端,则敲击声由空气传入你的耳朵需要______s,你会听到______次敲打的声音。(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340m/s,在铁中传播速度为5200m/s)
【答案】 ①. 0.2 ②. 2
【解析】
【详解】[1]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
[2]在铁管中传播的时间
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
故能听到两次声音。
17.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蜀中有夹瓷盏,注水于盏唇窍中,可省油之半。”这是陆游笔下的省油灯。省油灯的灯体如坦口碗状,为上下夹层,面上一层为盛油的油盏,油盏下腹部中空,在其腰部开出一小孔,从小孔处注入冷水,每天一换,如图所示。其原理是利用夹层里的水可以_____(选填“降低”或“提高”)油的温度,使油蒸发_______(选填“加快”或“减慢”),达到省油的目的。
【答案】 ①. 降低 ②. 减慢
【解析】
【详解】[1]由于夹层里注入是冷水,冷水的温度比油的温度低,所以可以降低油的温度。
[2]由于蒸发的影响因素有温度的高度、表面积大小、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所以温度越低,蒸发越慢,所以降低油的温度,可以使油蒸发减慢。
18. 甲、乙两位运动员参加10公里赛,甲运动员成绩是50min,其平均速度约为______km/h。乙运动员的成绩是36min,则______(选填“甲”或“乙”)运动员先到达终点。
【答案】 ①. 12 ②. 乙
【解析】
【详解】[1]甲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2]由于甲所用的时间大于乙所用的时间,所用乙运动员先到达终点。
19. 蝴蝶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60次,其振动频率是6Hz,蚊子的翅膀在2s内做了1200次振动,其振动频率是______Hz。当蚊子和蝴蝶飞到你身边,闭上眼的你不能听到的是______(选填“蝴蝶”或“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答案】 ①. 600 ②. 蝴蝶
【解析】
【详解】[1][2]蚊子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1200次,则蚊子的频率为
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人耳听不到蝴蝶飞行时的声音。
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
20. 为响应国家的“低碳出行”,住在学校附近的邹老师准备每天步行上下班,邹老师从三教楼步行到校门口共行走300米,用时4分钟,以这样的速度继续匀速从学校大门口步行到家用时20分钟。求:
(1)邹老师从三教楼步行到校门口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
(2)邹老师家离学校大门口有多远?
【答案】(1)1.25m/s;(2)1500m
【解析】
【详解】解:(1)邹老师从三教楼步行到校门口的平均速度
(2)邹老师家离学校大门口
s2=vt2=1.25m/s×20×60s=1500m
答:(1)邹老师从三教楼步行到校门口的平均速度是1.25m/s;
(2)邹老师家离学校大门口有1500m。
21. 一辆汽车沿直线匀速驶向前方山脚下的隧道,当车头距隧道口875m处鸣笛,向前行驶50m后司机听到了鸣笛的回声,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2)求汽车行驶的速度。
【答案】(1)1700m;(2)10m/s
【解析】
【详解】解:(1)声音传播的距离
s声=2s-s车=2×875m-50m=1700m
(2)由可得,声音传播的时间(即车行驶的时间)
汽车行驶速度
答:(1)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距离是1700m;
(2)汽车行驶的速度为10m/s。
四、综合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22.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为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选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______cm,vAC=______m/s(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______(选填“大”、“小”);
(5)小明发现公路旁每隔一段距离就立着一个标记公里数的里程碑,他想利用里程碑估测自行车的行驶速度.测量步骤如下:①从某一地点出发,并按下计时器开始计时;②到达某一个里程碑,记下里程碑上的数值:s1、计时器上的时刻t1;③到达另一个里程碑,记下里程碑上的数值s2、计时器上的时刻t2。则自行车在这两个里程碑之间路段行驶的平均速度v=______(用题中物理量符号表示)。
【答案】 ①. ②. 小 ③. 50 ④. 0.33 ⑤. 偏大 ⑥.
【解析】
【详解】(1)[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为
(2)[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小些。
(3)[3]上半段的路程
[4]小车从顶端到底端时间
tAC=15︰35︰23-15︰35︰20=3s
总路程
sAC=10dm=1m
故全程平均速度
(4)[5]计时晚,所以计时间t偏小,由算出的平均速度偏大。
(5)[6]两个里程碑之间路段的总路程
s=s2-s1
总时间
t=t2-t1
两个里程碑之间路段行驶的平均速度
23. 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丽所在学习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如图1所示),水面溅起水花,该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这种研究方法在物理上称为______法,请你用该方法重新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这个结论______;
(2)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可封口的塑料袋子,密封好之后放入水中(如图2)仍然能听到闹铃声,这说明______能传播声音;
(3)小丽轻敲桌子,小组另一位同学用耳朵贴在桌子另一侧(如图3),也能听到明显的敲击声,这说明______能传播声音;
(4)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小,由此推断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则______,因此可得结论______。
【答案】 ①. 转换 ②. 见解析 ③. 液体 ④. 固体 ⑤. 听不到闹铃声 ⑥. 真空不能传声
【解析】
【详解】(1)[1]图1中,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音叉微弱的振动转换为水的振动,属于转换法。
[2]用振动的音叉靠近悬挂的乒乓球,乒乓球被弹起,也是用转换法验证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将在响铃的闹钟用塑料袋包好,放入水中,能听到铃声,这说明液体可以传声。
(3)[4]小丽用耳朵贴在桌子另一侧,也能听到明显的敲击声,声音是通过桌子传到人耳中,说明固体可以传声。
(4)[5][6]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减少,听到罩内的铃声逐渐变小,继续推理可知: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玻璃罩内没有可以传播声音的介质,就听不到闹钟响铃的声音了,因此可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这种研究方法称为理想实验法。
24. 在探究“声音的特性”实验中。
(1)为了探究声音的特性,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是________,通过探究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_______决定的。
A. 使纸片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
B. 用不同的力敲击鼓面
C. 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
D. 改变纸片划过梳子的速度
(2)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的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下同)变大;若只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能听出声音的________发生了变化。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
【答案】 ①. AD ②. 频率 ③. 响度 ④. 音调 ⑤. 钢尺的频率小于20Hz,人耳听不到
【解析】
【详解】(1)[1] A.使纸片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A符合题意;
B.用不同力敲击鼓面,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
C.将钢尺紧压在桌面上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C不符合题意;
D.改变纸片划过梳子的速度,可以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2]通过上面的探究实验可知,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2)[3]响度与振幅有关,所以,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拨动钢尺就可听到钢尺振动发出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改变了振幅,所以,听到的声音的响度变大。
[4]若只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声音的音调发生变化。
[5]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因为钢尺的频率小于20Hz,人耳听不到了。
25. 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设计了“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装置。
(1)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______;
(2)小明某一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海波应处于______态;
(3)在确认第5min海波开始熔化后,根据实验数据,小明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海波属于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分析图象可知海波熔化时温度______,在此过程中需要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答案】 ①. 受热均匀 ②. 固 ③. 晶体 ④. 不变 ⑤. 吸热
【解析】
【详解】(1)[1]为了海波能够受热均匀,可以采用水浴法进行加热。
(2)[2]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摄氏度,液柱处于45摄氏度到50摄氏度之间,读数是46摄氏度,根据丙图可知,海波的熔点是48摄氏度,所以此时海波应处于固态。
(3)[3]由图可知,海波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
[4][5]分析图象可知,因为海波是晶体,所以海波熔化时,温度不变,但是在熔化过程中,还需要继续吸热。
26. 小聪和几名同学在实验室里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的温度计;
(2)该实验装置存在的错误地方是______;
(3)纠正错误后,小聪开始进行实验,他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B、C所示,则图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4)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D所示,说明此时气压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5)同班的三、四两组虽然选用的实验仪器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E: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______不同。
(6)通过学习,小华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______(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的道理了。
【答案】 ①. 水银 ②.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③. C ④. 小于 ⑤. 质量 ⑥. 调为小火
【解析】
【详解】(1)[1]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酒精的沸点是78摄氏度,水银的沸点是357摄氏度,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
(2)[2]由图A可知,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这是错误的。
(3)[3]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C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4)[4]图D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摄氏度,温度计的示数为97摄氏度,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有关,大气压强越大,沸点越高,大气压强越小,沸点越低,由于
则说明此时气压小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5)[5]由图E可以看出,在同样加热的情况下,b的升温较慢,其原因是水的质量多于a的缘故。
(6)[6]水沸腾的特点是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调为小火。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营口市盖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营口市育才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辽宁省营口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