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知识点:文言句式
展开分析文言句式需要具备现代汉语的哪些语法规则呢?起码要知道句子结构和句子成分方面的知识。可以简单地概括为:1.(主谓句)句子的基本成分是:主语+谓语主语是句子陈述的对象(什么人或什么事物),谓语是陈述主语的情况(干什么或怎么样)。如:主队胜利了。分析:“主队”是句子陈述的对象,充当主语。“胜利”是陈述主语“主队”的情况,充当谓语。2.如果谓语由动宾短语充当,那么动宾短语的名词性成分就充当了句子的宾语。如:主队打败了对手。分析:“打败”这个动作的对象是“对手”,二者构成动宾关系,“对手”充当句子的宾语。3.主语和宾语如果由修饰语和中心语构成,那么修饰语就充当了句子的定语。如:顽强的主队打败了强大的对手。分析:“顽强的主队”和“强大的对手”是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的偏正短语。“顽强的”修饰“主队”,“强大的”修饰“对手”,这两个形容词都作了句子的定语。4.充当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如果前面有成分修饰它,修饰成分就是句子的状语;如果后面有成分补充它,补充成分就是句子的补语。如:顽强的主队刚刚打败了强大的对手。分析:谓语动词“打”的前面有表时间的副词“刚刚”来修饰,所以“刚刚”作了句子的状语。谓语动词“打”的后面有“败”来补充“打”的结果,所以“败”作了句子的补语。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个结构复杂的单句,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一般是:定语+主语中心语+状语+谓语中心语+补语+定语+宾语中心语。即:主语在前,谓语在后;谓语在前,宾语在后;修饰语在前,中心语在后;状语一般放在主谓之间。 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判断句一般要翻译成:“……是……”。文言文表判断有下列形式:(一)用“……,……也”或“……者,……也”的格式。如: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分析:“也”放在句尾表判断,可译为“项脊轩是破旧的南阁子。”2.南冥者,天池也。分析:由“……者,……也”表判断,可译为“南冥是天池。”上面的例子中“者”放在主语的后面,“者”还可以放在谓语的后面。如:3.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分析:原句省略了主语,“者”放在谓语后面,可译为“这就是沛公的参乘樊哙。”有时,“者”“也”都不用,或者用“耳”代替“也”。例如:4.刘备,天下枭雄。5.此亡秦之续耳。分析:例4构成判断既没有用“者”,也没有用“也”,可译为“刘备是天下杰出的英雄人物。”例5用“耳”代替“也”,可译为“这种行为是走秦灭亡的老路。”(二)用动词“为”或“是”表判断。如: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7.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注意:“是”表判断要与“是”作代词区别开来。(三)用副词兼表判断。如:8.予购三百盆,皆病梅。9.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10.梁父即楚将项燕。 1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四)文言文中的否定判断常用“非”、“不为”等来表示。如:12.六国破灭,非兵不利。13.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分析:例12用“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六个诸侯国灭亡,不是他们的兵器不锋利。”例13用“不为”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为天下治理财政,不能算是(与百姓)争夺财利。”前面说过,判断句一般翻译为“……是……”。陈蒲清先生提出翻译判断句有时要灵活处理,如“夫战,勇气也”,直翻译为“战争是勇气”就不通顺,可加入适当的词语,可译为“打战是靠勇气的”。 二、被动句句子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文言文表被动与现代文表被动有相同的方式,也有不同的方式。文言文表被动与现代文表被动相同的方式有两种:1.用“被”字表被动。如:(屈原)忠而被谤。分析:主语屈原是“谤”这个动作的承受者,所以这个句子是被动句。“谤”前面加“被”字构成被动,这种方式与现代汉语的被字句是一样的。句子可译为“(屈原)忠诚却被诽谤”。2.用主动形式表被动。如:函谷举。分析:“举”形式上是主动的(攻占),表达的意义却是被动的(被攻占),译为“函谷关被攻占”。用主动形式表被动在现代汉语中也有,如:“饭吃完了”,用主动形式“吃完”表达“被吃完”的意思。文言文表被动与现代文表被动不同的方式有四种:(一)在动词后面加介词“于”引出动作的施行者。如: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2.君幸于赵王。分析:例1中“制”(控制)这个动作的施行者是“人”(别人),用“于”引出表被动:被别人控制。例2中的“幸”(宠幸)这个动作的施行者是“赵王”, 用“于”引出表被动:被赵王宠幸。(二)在动词前面加“见”表被动,“见”大致相当于“被”。如: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分析:“欺”前面加“见”表被动,此处省略了主语赵国,可译为 “赵国白白地被欺骗”。(三)在动词前面加“见”, 在动词后面加“于”引出动作的施行者。如:4.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分析:“笑”前面加“见”表被动,“于”引出“笑”的施动者“大方之家”,句子可译为“我会长久地被博学的人耻笑”。(四)用“为”或“为……所”的形式表被动。如:5.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6.为仲卿母所遣。 三、倒装句※主谓倒装一般说来,一个句子的主语在前面,谓语在后面。有时候,为了强调谓语,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就变成了主谓倒装的句子。主谓倒装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主谓倒装。例:1.甚矣,汝之不惠! 2.谁与,哭者?分析:例1是感叹句,主语是“汝之不惠”,谓语是“甚”,为了强调“甚”,把它提到主语前面,可译为“太过分啊,你不聪明!”。例2是疑问句,主语是“哭者”,谓语是“谁”,可译为“谁啊,那个啼哭的人?”。(二)疑问代词作为名词性的谓语,可放在主语前面,形成主谓倒装。如:3.谁可使者?分析:这个句子的主语是“可使者”,谓语是疑问代词“谁”,但它放在主语的前面,可译为“可以担任出使任务的人是谁?”。 ※宾语前置宾语的位置一般放在动词或者介词的后面。为了强调宾语,把宾语放在谓语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就是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有下面几种情况:(一)在反问句或陈述句中,用“之”或“是”字使宾语前置。这时的“之”“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在意义(王力先生认为,“之”“是”是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如:1.宋何罪之有?2.姜氏何厌之有?3.唯余马首是瞻。分析:例1“何罪”作了动词“有”的宾语,用“之”字把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可译为“宋国有什么罪过呢?”。例2“何厌”作了动词“有”的宾语,用“之”字把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可译为“姜氏有什么满足呢?”。例3“余马首”作了动词“瞻”的宾语,用“是”字把宾语放在动词的前面,可译为“只看我的马头行事(只听我的指挥)”。例1和例2是反问句,例3是陈述句。(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一般要前置。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未”、“毋”“无”、“莫”等。如: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古之人不余欺也。分析:例4“未”构成否定句,代词“之”作“有”的宾语,前置,可译为“这样却不能统一天下,没有这样的情况”。例5“不”构成否定句,代词“余”作“欺”的宾语,前置,可译为“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三)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奚”、“安”等。如:6.沛公安在? 7.大王来何操?8.微斯人吾谁与归?分析:例6是疑问句,代词“安”作动词“在”的宾语,前置,可译为“沛公在哪里?”例7是疑问句,代词“何”作动词“操”的宾语,前置,可译为“大王来时带了什么(礼物)?”例7是疑问句,“谁”作了介词“与”的宾语,前置,可译为“没有这样的人,我和谁在一起呢?”(四)代词“自”作宾语,无论在肯定句中还是否定句中,都可以前置。如:9.忌不自信。10.自欺欺人。分析:例9是否定句,“自”作“信”的宾语,前置,可译为“邹忌我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例10是肯定句,“自”作“欺”的宾语,前置,可译为“欺骗自己又欺骗别人”。 ※ 定语后置一般说来,句子的定语要放在中心语的前面。有时候,为了强调定语,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变成定语后置的结构。例:1.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 客有吹洞箫者。3.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分析:例1的定语“利”放在了中心语“爪牙”的后面,定语“强”放在了中心语“筋骨”的后面,用标志性的词语“之”来形成定语后置,可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没有强健的筋骨” 。例2的定语“吹洞箫”放在了中心语“客”的后面,用标志性的词语“者”来形成定语后置,可译为“有一个吹洞箫的客人”。例3的定语“千里”放在中心语“马”的后面,用标志性的词语“之”和“者”来形成定语后置,可译为“日行千里的马,一餐有时吃完一石粮食”。上面定语后置的句子都有标志性的词语,文言文中还有一种没有标志性词语的定语后置,就是修饰名词的数量词放在名词后面。如:4.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分析:“五”修饰“人”,“八”修饰“窗”,都放在了了名词的后面,形成定语后置,可译为“总计一只船上,雕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 ※ 状语后置在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作状语一般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但是在文言文中,介宾短语却经常放在动词后面作补语。翻译时,有的介宾短语仍然当补语来处理。有的介宾短语则要放在动词前面当成状语来处理,这就是后置的状语。如:1.月出于东山之上。2.私见张良,具告以事。3.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分析:例1“于东山之上”是后置的状语,放回动词“出”前面来理解,可译为“月亮从东山的上面出现”。例2“以事”是后置的状语,放回动词“告”前面来理解,可译为“详细地把事情告诉他”。例3“乎吾”是后置的状语,放回形容词“先”前面来理解,可译为“比我先”。 四、省略句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句子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可省略的成分有主语、宾语、谓语、介词、中心语、兼语和分句。如:1.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2.可以()一战3.一鼓作气,再( )而衰,三( )而竭。4.将军战( )河南,臣战( )河北5.大都不过叁国之一,中( )五之一,小( )九之一。6.必使( )勿反。7.然力足以至焉( ),于人为可讥,在己为可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