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01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02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03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Ⅰ,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I↩,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艺术形象的直接性(实)有其特点,其间接性(虚),那么后者的特点就在于它不脱离前者。这样,审美认识才有别于概念认识。概念认识是想象过渡于、归结于既定概念,以形成一套脱离具体感性的道理或知识。这就是生活中的一般间接性,其集中的形态就是科学。审美认识则是想象符合于、趋向于非既定的某种概念,以得到一种不脱离具体形象的感受和体会,这就是艺术特有的间接性。所以,是领悟而不是说教。领悟和说教虽也可说是一种认识,但不是概念认识。相反,则审美认识就反而要被阻抑,作品就常常因失去它的可以捉摸、可以玩味的艺术效果
    语言文字本是概念认识的手段,但在艺术里却要求它不再被当作推理符号来做逻辑论断,而要求利用它与感性经验的联系来唤起自由的生动表象与情感,就恰恰破坏了它的这一特性。所以,诗人作家的锻词炼句,艺术形象的间接性不能是抽象的思想、理论、概念,而必须本身也是具体感性的,而不能彼此割裂或外在拼凑。直接性与间接性形成互相交织、融为一体的虚实关系:实(直接性)里含虚(间接性);虚不离实,虽虚亦实
    (摘编自李泽厚《虚实隐显之间——艺术形象的直接性与间接性》)
    材料二:
    “虚”和“实”,作为一对美学范畴,是中国古代艺术创作中的优秀传统之一,即造成艺术空间,从而调动欣赏者无限想象力和联想力的独特创造功能的方法
    追本溯源,艺术中的“实”和“虚”的美学观,是哲学上的“有”与“无”的具体展现。它来源于古老的老子思想“大音希(稀)声,揭示出了文艺中的“虚”与“实”“无”与“有”的可贵的辩证关系。中国古代的文人作家自从受到老子的“有”与“无”的关系思想影响之后,时时从审美的角度
    中国古代诗文的创作传统,注重于表现。自然的“实境”往往都要经过作者主观心灵的过滤和情感化,从而使“实”化为“虚”,诗歌者,感情的产物也。”又说:“昔人论诗词,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景语皆情语,说明了对山川草木、造化自然的描写不是纯客观的,是“化实为虚”“避实就虚”的“境”。所以,中国诗文创作,因为那样,往往一览无余;而“因心造境,以手运心”的“虚境”,诱发读者的想象和联想,使读者参与其间进行能动的艺术再创造,中国大多数记叙和描写的艺术作品无不贯穿着这一美学要求。
    与以上相反的是,在创作过程中,作者总是要把那些无形的、看不见捉不着的思想情绪、心理趣味,就是要变无形为有形,要把虚飘抽象的事物用具体实在的或直观感性的形态表现出来。因为只有令人感受到的东西,在艺术创作中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早在《诗经》中就有了丰富的实践经验,“通感”也是“以实写虚”的重要艺术手段。
    “以虚代实”“以实写虚”,都可以说是“虚实相生”的艺术,只是各自表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而“虚实相生”(或称“虚实相成”),要求在艺术上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含蓄浑厚、难以穷言的绝妙境地,使之具有更丰富的审美价值。中国画特别重视虚实相生。譬如画中的空白,如果不去作画,这素纸的空白便与艺术毫无关系,这空白便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画的虚中之实。这种空白,可以“作天、作水、作烟断、作云断、作道路、作日光”,成为整体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造成虚实相生。在诗歌创作中,虚实相生的艺术实践也很成功
    总之,中国古代传统美学的“虚实”论及其艺术技巧,是非常丰富、系统而又十分高明的。它几乎渗透了民族艺术的各个方面。从绘画、书法到诗词、散文、小说,都从始至终贯穿着“虚”与“实”的统一。同时,从根本上说,因为它在具体的“实”中蓄藏着一般的“虚”,在一件细事微物里包容着整个宇宙。在这里,含与露、有限与无穷、空间与时间、短暂与永恒,都完全有机地融为一体,它实际也涉及比兴、意境、对比、映衬、兴象、神思、联想、含蓄、意趣、韵味等诸多方面,不愧为我国传统美学理论的基石之一。
    (摘编自朱靖华《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虚实论及其艺术表现技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认识优于概念认识,因此,如果出现了概念认识,作品常常失去可以玩味的艺术效果。
    B.艺术形象的间接性是具体感性的,它不能是抽象的思想、理论、概念,它与直接性彼此渗透、相互依存
    C.艺术中的“实”和“虚”是古老的老子哲学“有无相生”等的源头,是我国文艺含蓄蕴藉、简练深沉的表现形态的基础。
    D.“虚实”论基本渗透了民族艺术的各个方面,是我国传统美学理论的基石之一,但对今天新文学创作的丰富和发展并无重大价值。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论述了艺术形象的直接性与间接性,材料二探讨了中国传统美学中的虚实论的运用及其艺术表现技巧。
    B.“虚境”能造就艺术上的空间,使读者产生出无比愉悦的审美效果;中国古诗文的创作传统不喜欢再现
    C.中国画中的空白虽然不是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可以化为“有”,从而使欣赏者发生感情上的共振
    D.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句使用了材料二中所说的“以实写虚”的艺术手法。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虚实相生”这一说法的一项是
    A.“山川草木造化自然,此实境也。因心造境,以手运心(方士庶《天庸庵笔记》)
    B.“诗如神龙,神龙者,屈伸变化,恍惚望见者第指其一鳞一爪,而龙之首尾完好固宛然在也。”(赵执信《谈龙录》)
    C.“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刘勰《文心雕龙》)
    D.“意在笔先,神余言外……欲露不露,反复缠绵(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4)谢榛《四溟诗话》中有个例子说:“韦苏州曰:‘窗里人将老,门前树已秋。'白乐天曰:‘树初黄叶日,人欲白头时。’司空曙曰:‘雨中黄叶树,司空为优。”司空何以为优呢?作者没有说。请结合材料一的观点对司空曙的这一诗句加以分析。
    (5)“虚实论”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形式?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二)现代文阅读II↩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误 会
    柳青
    那是落雪季节。我在一次考察旅行中,到了一个乡镇,是在后方,已是黄昏。天气很冷,我想吃一点东西
    在那里,我和他初次相遇。
    他年约二十四五岁,瘦长的脸上长着一张长嘴巴,不单嘴巴长,能同各种的人谈各样的话,看他那憔悴的容颜,我想他可能是兵站医院的休养员。
    坐在饭铺小炕凳时,我咒骂这令人生厌的雪天。山头上、街道上、院子里……到处是白茫茫的。
    “好同志,就这天气,前方一样要打!”那个长嘴巴漠然地说着。
    他开始问我“贵姓”和“哪一部分”一类的见面话。我看他的样子,并不懂我说的“部分”。因为在这个偌大的战争中,“部分”实在多极了。不过,我并非什么坏蛋,因此
    “很辛苦吧,嘿嘿……”当他知道我长足旅行时,他不甚健康的脸和善地笑着。
    开始筹饭时,我递给他一支烟,他谦逊地接受了。吸着烟,仿佛老友相遇。
    “你哪部分的,同志?”我问。
    “一一五师!”他说。
    “一一五师哪部分?”我接着问。
    “听说现在归陈支队了。”他看我的脸,吸了两口烟。
    “那么,”我说,“你是挂了彩在这里休养的。”
    “对!”他点头说,“快好了,个把月工夫就回前方去。”
    一切都表现得很直率,我想:假若问他是怎样挂彩的,也许可听到一个有趣的故事。
    但是他等待的两碗水饺,这时端来了。他扔掉烟头子,就将一碗摆到我这边来,吃着吃着就满头汗珠。他用手揩一揩额头,擦一擦眼窝,可身体还没复原。他想多吃点好东西,早点好了就回部队去。
    吃过饭,他就比山说水地回答我怎样挂彩的问题。
    那是一九三八年九月十四日。他们一营人在薛公岭截击日本汽车。薛公岭是座乱石山,汽车路一转一弯、一上一下地盘着这座山。这一回,日本汽车要从东边到西边去。
    “这儿,你看!”他用食指在桌上画着,“这边一道沟,汽车路就在这中间通过。我们占领了这两道沟旁边的这个山头,这个山头……日本汽车过来了;往这边冲,这边也打,山头也打。这样,他们就上了我们的摆布……”他停了,“这回搞到的东西可多啦,枪呀,白米呀……”
    “那么,你是怎么挂的彩呢?”我问,忍不住笑。
    “你不要忙啊!”他改变了坐姿说,“战斗快解决时,我听见渠里有人呻吟,我就背他往上走。猛然觉得大腿上一痛,血就淌出来了……”
    “血就淌出来了”“个把月工夫就回前方去”“就这天气,前方一样要打”……我几乎把他的话都在脑子里转了一遍。我竭力想了解他。
    “你参加八路军几年了?”
    “四年了。”他说。
    “四年了!你是不是……”我考虑着词句地问,“你是一个党员,是不是?”
    看他的眼色,他见怪我了。
    “不是……”他迟疑了一下回答。
    我觉得空气很不自然,想找别的话头来改换一下。“陈支队里有多少人呢?”我问。
    “咱也不晓得。咱下火线多时了。”
    他简单地说了这一句,看了看我的脸。这样,空气依然是不愉快的。
    我自认我的态度是无邪的,一个想写点文章的人要求知道得更多更清楚的态度,而他却好像有了什么心事。当我用八路军生活很苦一类的话对他表示同情时,说着一些同起初显然矛盾的话。
    “八路军太苦,真不想干了……”说话完全没有讲他挂彩时的庄重。
    一会儿,我要的面条也端来了。他看了看天色说:“天黑了。你吃饭,我要回去了。院部还要查房哩。”他付过饺子钱就走了。
    当我正要起身回住室时,一道电光直向饭铺的门,接着进来一群人。我看他们一共五个人:一个拿电筒的;两个背步枪的;还有两个徒手,长嘴巴更长了。
    拿电筒的将电光在屋里兜了一圈,问长嘴巴:
    “在哪里?在这里?”
    “就这个!”他两只眼睛死盯着我回答。
    我是有根有底的——哪里来哪里去,办什么事,带护照……可没办法,好像我们结了冤仇一样。
    “带护照不干正经事的可多啦!”他那长嘴巴很快地煽动着。
    拿电筒的很稳健,用半命令式的口气说:
    “既然你讲认识我们的政治委员,就麻烦你踏踏雪,跟我们去院部一趟吧!”
    我们披着雪花,踏进院部门槛时,那天同我谈了一下午的政治委员就从桌前站起来
    “啊——捉了这样一个汉奸!”
    “哈哈……”他和我的笑声重叠着。
    政治委员向我解释误会,说有个休养员报告街上有个人,可能是汉奸。他表示他恨极了
    “没关系。”我一直微笑着,感到这误会很使我愉快。
    不久,我要辞别了。当我转到门口大院子时,后边雪上有些微小动静,那个长嘴巴不声不响地赶上来了。我听见他说话的声音——很小声的抱歉音调,他说完,暗中找寻着我的手,找到一只就握住它。在那落雪的夜间,是我的心感到他的心是温暖的!
    一九三八年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来后方考察旅行的目的是写点文章,因此,“我”对长嘴巴挂彩的故事饶有兴趣。
    B.吃饭时满头汗珠,连讲故事时都缓了口气,这表明长嘴巴伤情不轻
    C.长嘴巴告密回来,态度与之前相比变化很大,主要是因为他们共进来五个人
    D.这次误会让“我”看到了后方战士的斗争风貌,给了“我”别样体验,因此心生愉快。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长嘴巴来称呼休养员,既强化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又使他的告密行为显得合理。
    B.长嘴巴讲述薛公岭战斗时,破碎的语言配上比划的动作,贴合人物的身份与心情。
    C.小说中人物对话占较大篇幅,使情节更为集中紧凑,同时又有助于人物形象刻画。
    D.小说表现敌我斗争,回避正面战场的描写,而选择叙写后方平凡小事
    (3)文中写长嘴巴对“我”的怀疑有一个逐步加深的过程,请简要分析。
    (4)请谈谈小说是如何围绕“误会”把故事讲得曲折生动的。
    三、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道者,万物之始,是非之纪①也。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故虚静以待,虚则知实之情,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②。故曰: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故有智而不以虑,使万物知其处,观臣下之所因;有勇而不以怒,百官有常,因能而使之,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穷于智;贤者勃其材,君因而任之,故君不穷于能。
    (节选自《韩非子•主道》)
    材料二:
    观听不参则诚不闻,听有门户则臣壅塞。鲁哀公问于孔子曰:“鄙谚曰:‘莫众而迷。’今寡人举事与群臣虑之,而国愈乱,其故何也?”孔子对曰:“明主之问臣,一人知之,一人不知也。如是者,群臣直议于下。今群臣无不一辞同轨乎季孙者举鲁国尽化为一君虽问境内之人犹不免于乱也。”
    张仪欲以秦、韩与魏之势伐齐、荆,而惠施欲以齐、荆偃兵。二人争之。群臣左右皆为张子言,而以攻齐、荆为利,而英为惠子言。王果听张子,惠子入见。王言曰:“先生毋言矣。攻齐、荆之事果利矣,一国尽以为然。”惠子因说:“不可不察也。夫齐、荆之事也诚利,是何智者之众也?攻齐、荆之事诚不可利,一国尽以为利,疑也。疑也者,诚疑以为可者半,是王亡半也。劫主者,固亡其半者一也。”
    (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注]①纪,纲领,纲纪。②表异,即伪装。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将加句读处的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今群臣A无不一辞B同轨乎C季孙者D举鲁国E尽化为一F君虽问G境内之人H犹不免于乱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文中指万物本原,与《师说》中“吾师道也”的“道”词义不同。
    B.素,本义是未经加工的丝织品,引申为本色
    C.门户,指派别、门派,文中指一个派别之言
    D.偃兵,指停止战争;其中的“偃”与“偃仰啸歌”的“偃”意思相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主张用道来指导君主治国,认为圣明的君主一定要把握“道”这一本原和准则,去探知万物的本原、成败的原因。
    B.君主不要表现出自己的好恶,去掉自己的成见与智巧,臣下才会各守其职、各尽其能
    C.正如谚语所说的,不听取众人的想法就会迷惑,君主如果只听信某一个人的话
    D.惠子劝说君王要明察臣子的进言,如果攻打齐、楚确实有利,且整个国家都因此获利,因为聪明人多不这样认为。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智者尽其虑,而君因以断事,故君不穷于智。
    ②今寡人举事与群臣虑之,而国愈乱,其故何也?
    (5)材料一强调君主要虚静无为,而材料二强调君主要主动察言,两者是否矛盾?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
    4.(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过洞庭湖
    许 棠
    惊波常不定,半日鬓堪斑。
    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
    鸟高恒畏坠,帆远却如闲。
    渔父时相引,行歌浩渺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游湖之感,次联写湖上所见,当船儿行至湖中时
    B.渡湖的时间只有半日,但湖水广阔无边,时间紧迫
    C.颈联从高处远处写起,借鸟儿“畏坠”与帆船之“闲”,写出湖面的辽阔、空旷。
    D.尾联写渔夫正在湖上打鱼,他们互相招呼,行歌于烟波浩渺之中
    (2)同是这洞庭湖,这首诗与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所体现出的主题思想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十思”中告诫君王不要因为自己的喜恶而赏罚不公的句子是: , 。
    (2)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可谓“ , ”。
    (3)小明画了一幅江水图,想在上面题两句诗,却一直没有想好。王老师认为不妨直接用唐宋诗人成句 , ”就很好。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
    6.(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行走在初夏的早上,尽是雨后的微凉和氤湿的绿意,令人①____。清晨,忽然瞥见路边花园里有几株石榴树开花了。“只待绿荫芳树合,蕊珠如火一时开。”远看,红红的,缀满在朦胧的绿丛里
    我②_____地停下脚步,走近栅栏,来到石榴树下,空气是那样清新,石榴树的枝叶上还有一层水滴。绿叶红花,石榴花越发显得纤细、秀美、娇艳。漫步于石榴树下的蜿蜒小径,我忽然读懂了苏轼口中的“微雨过,榴花开欲然”,此时
    红红的石榴花,一树树,一簇簇,抓人眼球,张力十足,烂漫,飞扬,成为初夏时节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望着石榴花,遐想着金秋时满树的石榴果,我的思绪又飘飞到老家的那棵石榴树身上,石榴花红艳似火,秋后③_____,那棵石榴树结出的果实,汁液饱满,还未入口,已让我满口生津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请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7.(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正常的皮肤有完整的屏障功能,可以抵御外界物理、化学等各种刺激。皮肤屏障就像一堵坚实的砖墙,表皮角质形成的细胞①_______,将砖头紧密连接在一起,最外层还有皮肤分泌的脂质等成分覆盖
    当屏障功能受损时,砖墙结构出现松散、变薄的情况,这时外界灰尘、花粉、病原体、化妆品等物理、化学刺激就很容易进入皮肤,皮肤会出现干燥、红肿、瘙痒、刺痛等不适感,如果皮肤屏障功能②_______,就形成了敏感肌。
    皮肤角质层变薄、脂质消失都会造成皮肤屏障功能,而导致皮肤角质层变薄、脂质消失的原因,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过度清洁。现在的小仙女们都很重视面部清洁,应运而生的洁面产品也非常多,这些产品会使皮肤自身分泌的油脂被过度清除,新生的角质形成的细胞来不及补充脱落的细胞,角质层长期变薄、松散,非常容易出现红斑、刺痛、瘙痒、干燥等敏感症状。
    (1)下列句子中的“就”和“就很容易进入皮肤”中的“就”,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春天就要来了,可也不要忘却寒冬里紧紧呵护着你的人儿。
    B.试着去了解一个人,爱一个人,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C.发布会由大会发言人就大会议程和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D.这些年他就爱书法,对唱歌、跳舞、运动等似乎兴趣不浓。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每处不超过10个字。
    (3)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答题纸上。
    六、写作(60分)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女孩要保护好皮肤,清洁时要掌握好“度”,一些事情如果把握不好“度”,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但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说:突破极限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1)B
    (2)C
    (3)B
    (4)①司空曙的诗句将雨景、黄叶树、白头人等意象进行组合。
    ②司空曙的诗句让人进行一种非既定的想象,间接地刻画了一位白头老人的形象,感染力强、融为一体。
    (5)①以虚代实。在艺术创作中就是把实有的景物化为虚像的情感和思绪。
    ②以实写虚。把作者的情思加以物化,把虚飘抽象的事物用具体实在的。
    ③虚实相生。“虚”与“实”相互影响,相互表现、实中有虚的境地。
    2.(1)C
    (2)A
    (3)①当“我”问他是否党员时,他警觉(迟疑),他故意隐瞒;③当我用八路军生活很苦一类的话对他表示同情时;④趁我吃面条时。
    (4)①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的“看”和“想”来推展故事,因所知有限;②“我”不停探问,这种延缓让情节更具戏剧性,这与小说开头的伏笔形成照应。
    3.(1)DFH
    (2)D
    (3)D
    (4)①让明智的人完全使出他们的智慧去思虑问题,而君主借助他们的智慧去决断政事。
    ②现在我所有的事情都和群臣一起谋划,但国家却越来越乱了?
    (5)不矛盾。材料一针对使臣子保持本真。材料二针对君主不被蒙蔽。
    4.(1)B
    (2)①许棠的《过洞庭湖》表现了诗人经过洞庭湖时看到的壮阔景象和感悟,既有对洞庭湖的赞美、变幻无常,亦有“渔父时相引。②张孝祥的作品表现作者的高洁忠贞,同时隐隐透露出作者被贬谪的悲凉。
    5.(1)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2)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3)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6.(1)①神清气爽/心旷神怡②不由自主③硕果累累
    (2)①运用叠词(排比),音韵和谐,形象地写出了石榴花数量之多。②巧用修辞,“飞扬”则运用拟人。③句式灵活,又有二字,句式参差多变。
    7.(1)B
    (2)①相当于一块块砖头
    ②长期得不到恢复
    ③如果频繁、长期使用
    (3)皮肤角质层变薄、脂质消失都会破坏皮肤屏障功能、脂质消失。
    8.略
    相关试卷

    03,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03,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检测语文试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养驴的海云,诗歌阅读,默写,语言文字应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市郊联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Ⅰ,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