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检测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四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检测题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共18页。
第四章《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检测题一、单选题1.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20号主族元素,A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零,B与氢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H,C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D的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E-和F+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A<D<E B.金属性:F>B>CC.单质的熔点:B<F D.离子半径:E->F+2.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Br分子中存在极性共价键B.KOH晶体中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C.NaCl晶体溶于水时有离子键的断裂D.NH3分子中每个原子最外电子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4.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元素周期表和周期的划分时提出了以下观点:①周期表的形成是由原子的结构决定的;②元素周期表中IA族元素统称为碱金属元素;③每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均是从nsl开始至ns2np6结束;④元素周期表的每一周期元素的种类均相等;⑤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ls22s22p3和ls22s22p63s23p3的两元素的原子位于同一周期;⑥周期序号越大,该周期所含金属元素一般越多。你认为正确的是A.①⑥ B.①②③⑤⑥C.①④⑥ D.②③⑤5.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BD.化合物DCA、DEC的水溶液均显碱性12.“氮的固定”对保障人类生存具有重大意义。一种新型合成氨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热稳定性:NH3>H2OB.Li3N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只有离子键C.N2的电子式为D.如图所示过程的总反应方程式:2N2+6H2O4NH3+3O2二、填空题13.周期表中特殊位置的短周期元素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 ;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 ;④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 ;⑤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是: ;⑥只有负价的元素是: ;⑦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的元素是 。14.下表为元素周期表,表中每个字母代表一种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填字母)。(2)K、L分别属于第 族、第 族。(3)属于第Ⅷ族元素的有 (填字母)。(4)第四周期与第三周期所含元素的数目之差为 。(5)与代号为的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5.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1)I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In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 Ba(OH)2的碱性(填“>”或“<”)。(3)硒(34Se)是动物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与氧同族。Se原子电子式可表示为 。(4)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Se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b.热稳定性:H2Se<HCl<H2Sc.酸性:H2SeO4<HBrO4<HClO4 d.Se比S更易与氢气反应16.中学常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B→X+Y+H2O(未配平,反应条件略去),其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请回答:(1)若Y是黄绿色气体,则Y的电子式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若A为非金属单质,构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B的溶液为某浓酸,则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3)若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且A可溶于X溶液中。①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填所在周期和族);Y的化学式是 。②含a mol x的溶液溶解了一定量A后,若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被还原的X是 mol。(4)若A、B、X、Y均为化合物,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B的焰色为黄色,则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4恰好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17.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⑥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①的一种核素中,含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表示该核素组成的符号是 。(2)⑤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3)上述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写元素符号)。(4)仅由①、⑥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该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 (填“极性”或“非极性”)共价键。(5)金属性:③ ④(填“>”或“<”),列举一条能证明该结论的实验事实: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②、③组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b.②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高于⑤c.⑥在化合物中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为+7价18.C、Si是构成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重要元素。(1)S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 。(2)为比较C、Si的非金属性,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资料:硅酸(H2SiO3)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沉淀装置①中盛放的试剂是 ,理论预测装置②中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SiC是一种重要的高温耐磨材料。SiC中,C元素显 (填“正”或“负”)化合价19.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表中的9种元素,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1)在①~⑨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金属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2)在①~⑨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3)③、⑤、⑥对应的元素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4)⑦和⑨可形成 (填“离子”或“共价”)化合物。20.某学习小组欲确定某混合溶液中是否含有以下离子Al3+、Fe3+、Cl-、Na+,采取如下方法,请回答问题:(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 ,向该溶液中加入铁粉,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实验发现产生的沉淀先增加后略有减少,说明溶液中存在 ,写出沉淀减少的化学方程式 。(3)请用简要的文字,结合离子方程式说明检验Cl-的实验方法 ,离子方程式为 。(4)在焰色反应实验中,若观察到火焰的颜色为黄色,则证明该溶液中存在 。21.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律,并在此基础上发表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为了纪念元素周期表诞生150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并认为元素周期表是“科学共同的语言”。(1)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①在元素周期表中,第ⅠB、ⅡB元素属于 区。②2017年5月9日我国发布了113号Nh、115号Mc、117号Ts、118号Og四种元素的中文名称,分别为“(nǐ)”“镆(mò)”“(tián)”“(à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115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七周期VB族b.117号元素Ts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上,属于准金属,可能是半导体c.这四种元素都是主族元素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Nh>Mc(2)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见表中元素G的信息,其中“3d64s2”称为该元素原子的 ,该元素M能层上具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3)认识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①第三周期元素的第一电离能:D E(填“>”“<”或“=”)。②气态氢化物的沸点:B F(填“>”“<”或“=”),理由是 。XYZ①NaOH溶液Al(OH)3稀硫酸②氨水SO2浓盐酸③O2N2H2④FeCl3溶液Cu浓硝酸元素代号XYZW原子半径/pm1601437574主要化合价+2+3+5、-3-2ⅠⅡⅢⅣⅤⅥⅦ01①2②③3④⑤⑥⑦⑧4⑨参考答案:1.C【分析】C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其电子层数,且C之前还有A、B两主族元素,则C为第三周期,为Al;A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零,A为H或C;B与氢元素可形成离子化合物BH,则B为Na;D的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倍,D为第三周期,即D为S;E-和F+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E为Cl、F为K。【详解】A.分析可知,A为H或C,D、E分别为S、Cl,非金属性:A<D<E,A说法正确;B.B、C、F分别为Na、Al、K,Na、Al为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弱,Na、K同主族,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则金属性:K>Na>Al,B说法正确;C.B、F分别为Na、K,碱金属元素,原子序数越大,熔点越低,则单质的熔点:Na>K,C说法错误;D.E-和F+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则离子半径:Cl->K+,D说法正确;答案为C。2.B【详解】①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能与强碱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与水,也能与强酸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与水,①符合题意;②氨水与二氧化硫、浓盐酸反应,但不能与浓盐酸不反应,②不符合题意;③氮气与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反应得到NO,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气反应,但在常温下氮气不能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③不符合题意;④常温下,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NO2与水,与氯化铁溶液反应得到氯化铜、氯化亚铁,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可知,与两种物质均反应的物质序号为①④,故合理选项是B。3.D【详解】A.HBr分子中的化合键位极性共价键,A正确;B.KOH晶体中既OH-间为共价键,钾离子与氢氧根之间为离子键,B正确;C.NaCl晶体溶于水形成钠离子和氯离子有离子键的断裂,C正确;D.NH3分子中N原子最外电子层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H原子只有2个电子也是稳定结构,D错误;答案选D。4.A【详解】①周期表中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最外层的电子数等于族序数,所以周期表的形成是由原子的结构决定的,故①正确;②元素周期表中IA族元素除氢外称为碱金属元素,故②错误;③除第一周期以外的每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均是从ns1开始至ns2np6结束,故③错误;④元素周期表从第一周期到第六周期元素种类依次为2、8、8、18、18、32,所以各周期元素种类各不相等,故④错误;⑤基态原子电子排布为ls22s22p3是第二周期,ls22s22p63s23p3处第三周期,所以不在同一周期,故⑤错误;⑥由元素周期表可知周期序号越大,该周期所含金属元素一般越多,故⑥正确。所以选A。5.C【分析】根据元素周期律:元素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同一主族元素,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主族元素中,最高正化合价与其主族序数相同(O、F除外),最低负化合价=主族序数-8,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X为Mg、Y为Al、Z为N、W为O。【详解】A.Mg和Al位于同一周期相邻主族,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选项A错误;B.、、、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它们的离子半径,选项B错误;C.Y(Al)与W(O)形成的化合物为属于 两性氧化物,既可以和酸反应又可以和强碱反应,选项C正确;D.Mg和N形成的化合物为,为离子化合物,选项D错误;答案选C。6.D【详解】A.AlCl3虽然属于盐,但熔融时不能导电,所以它不是由离子构成,不是离子化合物,A不正确;B.FeCl3在沸水中能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从而制得Fe(OH)3胶体,B不正确;C.盐酸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所以盐酸不是强电解质,C不正确;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NH4Cl由和Cl-构成,两离子间形成离子键,内N、H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所以它是离子化合物,D正确;故选D。7.A【详解】A.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称为离子键,这种相互作用包含排斥力和吸引力,A错误;B.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离子键,B正确;C.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如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C正确;D.固体中含有离子键和氢氧极性共价键,D正确;答案选A。8.C【详解】A. 硫酸亚铁可用于生产防治缺铁性贫血的药剂,故A错误;B. 氢氧化铝胶体能用于自来水的净化,不能消毒,故B错误;C. 镁合金密度小,但硬度和强度都大,被大量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的部件,故C正确;D. 由于NaHCO3能与胃酸反应,因此常用于制胃酸中和剂,故D错误;故选C。9.C【详解】A.HF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是弱酸,故A错误;B.氟气的氧化性太强,碱液中水反应生成氧气,故B错误;C.第三周期的Si、P、S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2SiO3、H3PO4、H2SO4酸性逐渐增强,故C正确;D.Mg(OH)2是弱碱,故D错误;故选C。10.A【分析】X、Y、Z、W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的气态氢化物可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则离子化合物为硝酸铵,可知X为N;Y与Z同主族,W的最高价含氧酸是同周期元素中最强的无机酸,W为Cl,则Y、Z位于ⅥA族,结合原子序数可知,Y为O,Z为S,以此来解答。【详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N,Y为O,Z为S,W为Cl;A.钠元素与Y元素在加热下反应可形成化合物Na2O2,故A正确;B.NH3、H2O的分子间均含氢键,但水分子间氢键数目多且氢键的强度大,则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Y>X,故B错误;C.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简单阴离子的半径:Y<W<Z,故C错误;D.W元素的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可体现氧化性、还原性,如氯气与水的反应,故D错误;故答案为A。11.B【分析】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C为O元素,C和D可形成两种化合物(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2:1),分别是Na2O2、Na2O,D为Na元素,A、D同主族,A和D也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A为H元素,其中B、C、E分处三个连续的主族,且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B为N元素,E为Cl元素。【详解】A. 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Na>Cl、N>O,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半径:D>E>B>C即Na>Cl>N>O,故A正确;B. H与其他四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NaH中H化合价为-1,故B错误;C.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ClO4>HNO3,故C正确;D. 化合物NaOH是强碱、NaClO是强碱弱酸盐,前者为碱,后者水解,它们的水溶液均显碱性,故D正确;故选B。12.A【详解】A.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非金属性O>N,热稳定性:H2O>NH3,故A错误;B.N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得3个电子形成N3-,Li失去1个电子,形成Li+,Li+和N3-之间形成离子键,Li3N中含有的化学键只有离子键,故B正确;C.N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两个N原子各用三个电子形成叁键后还剩一个未成键电子对,N2的电子式为,故C正确;D.由图中进入体系的是N2、H2O,是反应物,出体系的是NH3、O2,为生成物,反应条件为通电,该图所示的总反应式为:2N2+6H2O4NH3+3O2,故D正确;答案选A。13. H、Be、Al C、S O Li Na O、F C【详解】①族序数等于周期数的元素,可能均为1、2、3,则第一周期第ⅠA族为H,第二周期第ⅡA族为Be、第三周期第ⅢA族为Al; ②族序数等于周期数2倍的元素,周期数为2,族序数为4或周期数为3,族序数为6,分别为C或S;③族序数等于周期数3倍的元素,只有周期数为2,族序数为6符合,第二周期第ⅥA族为O元素;④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只有族序数为1,周期数为2符合,第二周期第ⅠA族为Li元素;⑤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只有族序数为1,周期数为3符合,第三周期第ⅠA族为Na元素; ⑥只有负价的元素是:O、F⑦最高正价等于最低负价的元素是:C。14. A、B、M、N、O、P、Q ⅠB ⅡB H、I、J 10 【详解】(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属于主族元素的是A、B、M、N、O、P、Q;答案:A、B、M、N、O、P、Q;(2)K、L分别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IB族、第ⅡB族;答案:IB族;第ⅡB族;(3)元素周期表中第8、9、10三个纵行统称为第Ⅷ族,属于第Ⅷ族元素的有H、I、J;答案:H、I、J;(4)第三周期有8种元素,第四周期有18种元素,第四周期与第三周期所含元素的数目之差为10;答案:10;(5)代号为O的元素是,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与浓硝酸反应生成、、,其化学方程式为;答案:。【点睛】第一周期有2种元素,第二、三周期有8种元素,第四、五周期有18种元素,第六、七周期(如果排满)含有32种元素。15.(1)第五周期第ⅢA族(2)<(3)(4)ac【详解】(1)In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2)因为金属性:,所以氢氧化物的碱性:;(3)为第ⅥA族元素,最外层电子为6,原子电子式可表示为;(4)a.与相似,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a正确; b.因为非金属性:,所以氢化物的热稳定性:,b错误;c.因为非金属性:,酸性:,c正确; d.非金属性:,所以比更易与氢气反应,d错误;故选ac。16.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4∶1 第4周期Ⅷ族 NO 0.4a c(Na+)>c(Cl-)>c(AlO2-)>c(OH-)>c(H+)【详解】试题分析:(1)因黄绿色气体为氯气,氯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则氯气中存在一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反应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2)A为非金属单质,构成它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若为2个电子层,则第一层电子数为2,第二层电子数为4,其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等于6,即A为碳元素,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该反应为碳与浓硝酸反应,其反应为C+4HNO3═CO2↑+4NO2↑+2H2O,由化合价可知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碳作还原剂,硝酸中氮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硝酸作氧化剂,由化学计量数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3)A为金属单质,常温下A在B的浓溶液中“钝化”,则A为铁或铝,B为浓硫酸或浓硝酸,又A可溶于X溶液中则A为铁,由A、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该反应为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一氧化氮和水;①铁为26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第4周期Ⅷ族,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Y为NO;②设被还原的硝酸铁的物质的量为x,则2Fe3++Fe═3Fe2+,2 3x 3x/2由溶液中两种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恰好相等,则a-x=3x/2,解得x=0.4a;(4)向A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A中含有氯离子,B的焰色为黄色, 则B中含有钠元素,A与B按物质的量之比1:4恰好反应,则该反应为氯化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其反应为AlCl3+4NaOH=3NaCl+NaAlO2+2H2O,显然若A与B的物质的量分别为1mol、4mol,则钠离子4mol, 氯离子3mol,偏绿酸根离子略小于1mol,因偏铝酸根离子水解则溶液显碱性,即c(OH-)>c(H+),则离子大小为c(Na+)>c(Cl-)>c(AlO2-)>c(OH-)>c(H+)。【考点定位】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表、电解质溶液等。【名师点晴】本题难度较大,考查知识点较多,学生应熟悉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常见物质的性质、对元素周期表及周期律的认识以及电解质溶液是所存在的电守恒和物料守恒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要求学生能熟练利用离子方程式或化学反应方程式来分析解答问题、解决问题,对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很大帮助。17. H Na 极性 > 同条件下与同浓度盐酸反应Na比Al更容易 bc【分析】由表可知,①为H、②为O、③为Na、④为Al、⑤为S、⑥为Cl。【详解】(1)元素①为H,H的一种核素中,含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其质量数为2,表示该核素组成的符号是为:;(2)⑤为S,S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6,核外三个电子层,其结构示意图是:;(3)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增大,所以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4)①为H、⑥为Cl,组成的化合物是HCl,其电子式为,该化合物的分子中含有H-Cl之间的极性共价键;(5)③为Na、④为Al,属于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其金属性:Na>Al,能证明该结论的实验事实是同等条件下与同浓度盐酸反应Na比Al更剧烈,故答案为:同条件下与同浓度盐酸反应Na比Al更剧烈;(6)a. ②为O、③为Na,组成的化合物Na2O、Na2O2,a错误;b. ②为O,⑤为S,属于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所以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b正确;c. ⑥为Cl,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7,在化合物中呈现的最高化合价为+7价,c正确;答案为:bc。18.(1)第三周期IVA族(2) 饱和NaHCO3溶液 CO2+H2O+=H2SiO3↓+(3)负【详解】(1)硅的原子序数为14,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第IVA族。(2)为比较C、Si的非金属性,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但生成的二氧化碳中混有HCl,会对实验造成影响,应先除去二氧化碳中的HCl,再通入硅酸钠溶液中,因此装置①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NaHCO3溶液,二氧化碳和硅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沉淀和碳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H2SiO3↓+。(3)SiC中,硅元素显正价,则碳元素显负价。19. K Al(OH)3 Si 离子【分析】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知①~⑨号元素分别是H、C、O、Al、Si、S、Cl、Ar、K元素,据此回答。【详解】(1)同一主族元素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增强,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增大而减弱,在①~⑨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金属元素是K,正确答案:K;(2)在①~⑨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呈两性的是氢氧化铝,正确答案:Al(OH)3 ;(3)原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原子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原子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③、⑤、⑥对应的元素原子分别是O、Si、S,半径最大的是Si,故正确答案:Si;(4)⑦和⑨对应的元素是Cl和K,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易形成离子化合物,正确答案:离子。20. Fe3+ 2Fe3++Fe =3Fe2+ Al3+ Al(OH)3+NaOH=NaAlO2+2H2O 取少量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有氯离子 Ag++Cl-=AgCl ↓ Na+【详解】(1)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有Fe3+,向该溶液中加入铁粉,与Fe3+反应生成Fe2+,离子方程式为:2Fe3++Fe =3Fe2+;(2)取少量溶液,逐滴滴加NaOH溶液,先生成Fe(OH)3、Al(OH)3沉淀:Fe3++3OH-=Fe(OH)3↓,Al3++3OH-=Al(OH)3↓;NaOH溶液过量时Al(OH)3会溶解:Al(OH)3+NaOH=NaAlO2+2H2O;(3)利用生成的AgCl沉淀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性质进行Cl-的检验,Cl-的具体检验方法是:取少量样品,先滴加足量的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过量的稀硝酸,发现沉淀不溶解,可以证明有Cl-;(4)钠元素的焰色反应显黄色,钠元素在溶液中以Na+的形式存在。21. ds bd 外围电子排布式(或价层电子排布式) 14 > > NH3中N的电负性较大,分子间会形成氢键,所以NH3沸点高于PH3【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确定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位置,根据元素G的信息分析,M能层上的电子数目,再得到运动状态电子数目,根据电离能规律分析。【详解】(1)①在元素周期表中,第ⅠB、ⅡB元素属于ds区;故答案为:ds。②a.118号元素是第七周期0族元素,因此115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七周期VA族,故a错误;b.117号元素Ts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上,属于准金属,可能是半导体,故b正确;c.118号元素是0族元素,故c错误;d.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因此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Nh>Mc,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d。(2)元素G的信息,其中“3d64s2”称为该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或价层电子排布式),该元素M能层上电子是3s23p63d6,一个电子就是一种运动状态的电子,因此M能层上具有14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故答案为:外围电子排布式(或价层电子排布式);14。(3)①镁原子的最外层3s能级达到全满稳定状态,能量较低,所以第一电离能Mg>Al;故答案为:>。②N、O、F三种元素的电负性较大,其氢化物分子间易形成氢键,氢键的作用力大于范德华力,所以此三种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比同主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故答案为:NH3中N的电负性较大,分子间会形成氢键,所以NH3沸点高于PH3。【点睛】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的性质是常考题型,主要考查电子排布式、电离能、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沸点大小的原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