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三节 化学键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三节 化学键精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化学键 同步练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B.过氧化氢的电子式:
C.的分子结构模型:
D.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
2.已知A、B、C、D、E是短周期中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其中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C是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l由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
B.元素C、D的简单离子半径:CN>CB.和CO互为同素异形体
C.为离子化合物D.CO为有毒性气体且具有可燃性
7.下列化学用语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A.H2B.CuC.CO2D.HCl
8.白磷是一种白色的固体,在空气中容易自燃,其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磷与红磷互为同位素B.分子中只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C.1 ml 分子含4 ml共价键D.等质量的白磷和红磷所含原子数不相同
二、非选择题
9.下列物质:①N2②CO2③NH3④Na2O⑤Na2O2⑥NaOH⑦CaBr2⑧H2O2⑨NH4Cl⑩HBr。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只含非极性键的是 。
(2)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 。
(3)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4)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H2O 、KCl 、CH4 。
(5)用电子式表示NaCl和HCl的形成过程:
NaCl ;HCl 。
10.氯原子的结构
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最外层有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 电子形成Cl-,使最外电子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11.下表列出了①~⑩十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请用化学用语和必要的文字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的同位素氘的原子符号 ;元素③和⑧形成的化合物中的化学键类型为 ,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 ;元素①、⑤和⑧形成的三原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2)①-⑩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呈两性的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元素⑤、⑥、⑦的单质氧化性依次 (填“增强”或“减弱”),其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弱的是 。(均填化学式)
(4)②③④⑥⑧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①~⑥元素能形成10电子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大的是 。(均用化学符号表示)
12.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处于同一周期,C、D、E同处另一周期。C、B可按原子个数比2:l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合物甲和乙。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3个。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 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乙物质的电子式是 。
(2) A、B、C、D、E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用元素符号填写)。
(3) E的单质加入到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简述比较D与E金属性强弱的实验方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A.在水中碳酸氢钠电离为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A错误;
B. 过氧化氢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 ,B错误;
C. 水是共价化合物,呈V形,其分子结构模型:,C正确;
D. 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质量数为146+92=238,则表示为,D错误;
答案选C。
2.C
【分析】元素B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B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B为C;元素C在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C为Na;元素D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D为Al;其中元素A、E的单质在常温下呈气态,A的原子序数小于碳元素,A为H,E的原子序数大于铝元素,则E为Cl。
解析:A.由元素A、B组成的化合物可能是,也可能是其他烃类,故1ml相应的化合物分子中不一定含有,A错误;
B.电子层数相同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反而越小,故的半径大于,B错误;
C.Na与H形成的化合物NaH是离子化合物,C正确;
D.化合物AE是HCl,含共价键,化合物CE是NaCl,含离子键,D正确;
故选:C。
3.C
解析: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为,A错误;
B.分子的结构式为,B错误;
C.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C正确;
D.的电子式为,D错误;
故答案为:C。
4.D
解析:A.H2O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故不选A;
B.MgCl2是离子化合物,由Mg2+、Cl-构成,只含离子键,故不选B;
C.CCl4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故不选C;
D.NaOH是离子化合物,由Na+、OH-构成,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故选D;
选D。
5.A
解析:A.离子化合物即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所以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A错误;
B.H2O2为共价化合物,含有过氧键,电子式为,B正确;
C.CaO和NaCl均为离子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熔化时要破坏离子键,C正确;
D.H2SO4为共价化合物,熔融态不能电离出离子,不导电,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A。
6.D
解析:A.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C >N> O,A项错误;
B.同素异形体是指由同样的单一化学元素组成,因排列方式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质的单质,和CO是化合物,不互为同素异形体,B项错误;
C.由分子构成,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以共价键结合,为共价化合物,C项错误;
D.CO为有毒性气体且具有可燃性,D项正确;
答案选D。
7.B
【分析】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三层意义。
解析:A.该符号是氢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A项错误;
B.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B项正确;
C.该符号是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C项错误;
D.该符号是氯化氢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D项错误;
答案选B。
8.B
解析:A.白磷与红磷属于同种单质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两者互为同素异形体,A错误;
B.分子中只含有磷原子与磷原子之间的非极性共价键,B正确;
C.根据图示结构可知看出,1 ml 分子含6ml共价键,C错误;
D.白磷与红磷的最简式均为“P”,所以等质量的白磷和红磷所含原子数相同,D错误;
故选B。
二、非选择题
9.(1)②③⑩
(2)⑧
(3)⑥⑨
(4)
(5) ,
解析:(1)①N2只含有非极性键的单质;
②CO2 只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③NH3只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④Na2O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
⑤Na2O2含有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⑥NaOH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⑦CaBr2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
⑧H2O2含有极性和非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⑨NH4Cl含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⑩HBr只含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综上所述,只含极性键的②③⑩;
(2)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⑧;
(3)含有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⑥⑨;
(4)水中存在两个氧氢键,氧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水的电子式为:;KCl是离子化合物,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电子式为:; 碳原子的最外层有4个电子,氢原子最外层1个电子,一个碳原子形成4对共用电子对,一个氢原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所以电子式为;
(5)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钠离子与氯离子通过离子键结合而成,NaCl的形成过程为;HCl属于共价化合物,氢原子最外层电子与Cl最外层电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对,其形成过程可写为:,。
10.得到1个
解析:氯为17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有7个电子,为达到8个电子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Cl-。
11. H 离子键 HClO4 KOH Al2O3+2OH-=2AlO+H2O 减弱 H2Se Na>Mg>Al>S>Cl O2-
【分析】由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①~⑩分别为H、Na、Mg、Al、O、S、Se、Cl、K、Ca,据此分析结合元素性质及元素周期表递变规律分析解答。
解析:(1)①的同位素氘的质子数为1、质量数为2,原子符号为H,元素③和⑧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镁,含离子键,为离子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其形成过程为,元素①、⑤和⑧形成的三原子化合物为HClO,其电子式为;
(2)金属性(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酸)性越强,①-⑩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为Cl,金属性最强的为K,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HClO4,碱性最强的是KOH,呈两性的氧化物与强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
(3)同主族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则元素⑤、⑥、⑦的单质氧化性依次减弱,其气态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弱的是H2Se;
(4)②③④⑥⑧元素位于同周期,同周期元素随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Mg>Al>S>Cl;①~⑥元素能形成10电子简单离子有Na+、Mg2+、Al3+、O2-,四种微粒核外电子排布结构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半径最大的是O2-。
12. 第三周期第ⅡA族 O<N<Al<Mg<Na 2Al+2OH-+2H2O=2AlO-2+3H2↑ 镁与热水可以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但铝和热水不反应(其他合理也可)
【分析】A、B、C、D、E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C、B可按原子个数比2:1和1:1分别形成两种离子化台物甲和乙,则C为Na,B为O;A、B处于同一周期,且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层多3个,则A为N元素,C、D、E同处另一周期,E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则E为Al,所以D为Mg。
解析:(1)D为Mg,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ⅡA族,Na、O以1:1形成离子化合物乙,则乙为Na2O2,其电子式为:;
(2)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在减小,则原子半径为O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课堂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化学键 同步练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化学键课后测评,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化学键 同步练习题,089 n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三节 化学键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化学键 同步练习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