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1节多种多样的区域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33032/0-170101001261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1节多种多样的区域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33032/0-170101001264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1节多种多样的区域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33032/0-170101001267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课时作业(21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2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1章区域与区域发展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1课时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1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2课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课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次时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试卷 0 次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复习练习题,共8页。
[基础巩固练]
一、选择题
(2023·北京通州高二期中改编)江苏省由南向北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据此完成1~3题。
1.江苏省划分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的主要依据是( D )
A.地形 B.自然资源禀赋
C.气候 D.经济发展水平
2.江苏省可以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之一。这说明了区域具有( C )
A.整体性 B.差异性
C.层次性 D.开放性
3.江苏省省内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 A )
A.①②地区流向③地区
B.②③地区流向①地区
C.②地区流向①③地区
D.③地区流向①②地区
[解析] 第1题,考查区域划分的指标和方法。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苏南城镇化水平最高,苏中次之,苏北最低,由此可以推知江苏省划分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域的主要依据是经济发展水平,D正确。苏南、苏中、苏北三个区域地形、自然资源禀赋、气候差别不大。第2题,考查区域的特征。区域的层次性是指区域具有等级,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划分出下一级区域。江苏省可以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组成部分之一,这说明了区域具有层次性。故选C。第3题,考查区域之间的联系。①②地区相对于③地区经济欠发达,人口主要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故选A。
读黄土高原南小河沟综合治理措施平面分布图。据此完成4~6题。
4.图示区域属于( B )
A.功能区 B.均质区
C.大尺度区域 D.经济发达地区
5.南小河沟作为一个区域,它具有的基本区域特征是( A )
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开放性 ④季节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在一个区域的内部往往表现出( B )
A.显著的差异性 B.明显的相似性
C.基本的不连续性 D.完全的相同性
[解析] 第4题,在南小河沟中地理环境特征具有相对的一致性且具有一定的面积、范围,是均质区,范围较小,属于经济落后地区。南小河沟是根据自然地理特征划分的,不行使功能,不是功能区。B正确,A、C、D错误。故选B。第5题,南小河沟作为一个区域,内部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和其他区域之间有差异性;和其他区域是有联系的,有开放性。季节性不是区域特征。①②③正确,④错误。A正确,故选A。第6题,一个区域内部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在一个区域的内部往往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B正确。和其他区域之间有差异性,A、C、D错误。故选B。
(2023·山东菏泽实验中学高二月考)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的平沙岛是珠江的江心岛,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按照国家规定,这里划出了基本农田保护区。为此,广东省下拨专项建设经费,修建水利设施;佛山市每年给农户发放农田保护补贴,以弥补农田不得他用的损失。据此完成7~8题。
7.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的目标是( A )
A.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B.有助于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
C.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D.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
8.关于平沙岛基本农田保护区涉及的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C )
A.隶属两个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域
B.佛山市与南海区发挥的作用相同
C.广东省包含若干个与佛山市层级相同的区域
D.该基本农田保护区没有明确的边界和形状
[解析] 第7题,考查区域划分的目标。政府为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划分了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可以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A正确。第8题,考查区域的特征。据材料可知,平沙岛隶属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隶属的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域超过两个,A错误;佛山市与南海区空间尺度不同,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同,B错误;佛山市属于地级市,广东省包括的这一层级的区域有二十一个,C正确;该基本农田保护区是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划分的,有明确边界和形状,D错误。
二、综合题
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示意秦岭南北地理要素剖面。
材料二 陕西省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境内的最高点为太白山,其海拔为3 767 m,最低点海拔为740 m,平均海拔在1 000 m以上,年均降水量约为800 mm。下表示意太白县四季平均气温资料。
(1)比较说明西安与汉中的主要气候特点。
(2)说明甲、乙两地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异同点,并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
(3)太白县的发展方向之一是打造生态休闲产业,分析其考虑的主要自然条件有哪些。
[答案] (1)两地气候类型不同,西安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汉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安年降水量较汉中少,年均温较汉中低,气温年较差较汉中大。
(2)相同点:甲、乙两地都位于山前冲积平原,主要发展种植业。
不同点:甲地为水田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乙地为旱地农业,以种植小麦为主。
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两地气候条件的不同,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3)地处秦岭腹地,地表崎岖,地貌景观丰富;海拔较高,植被茂盛,夏季凉爽,气候适宜。
[解析] 第(1)题,材料一的剖面图中西安、汉中分别处于秦岭的北侧、南侧,结合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进行分析。西安地处秦岭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汉中地处秦岭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安受夏季风影响较小,年降水量较汉中少;西安所处纬度较高,所以年均温较汉中低,气温年较差较汉中大。第(2)题,甲、乙两地都位于山前冲积平原,地势平坦,主要发展种植业。但两地的农业类型与种植作物不同,其原因在于两地气候条件不同。由图可知,甲地位于秦岭以南的汉水谷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适合发展水田农业,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乙地位于秦岭以北的渭河平原,地处暖温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适合发展旱地农业,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第(3)题,由材料二可知,太白县地处秦岭腹地,以山地地形为主,地势起伏较大,夏季凉爽,植被茂盛,空气良好等都为生态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
(2023·全国甲卷)下图为某区域的典型剖面示意图,该区域的山坡受流水侵蚀,谷地持续接受沉积。山坡多生长森林,谷地中草甸广泛发育,据此完成1~2题。
1.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的是( C )
A.冰川作用 B.流水作用
C.构造运动 D.风沙作用
2.导致山坡与谷地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是( D )
A.气温 B.降水
C.土壤温度 D.土壤水分
[解析] 第1题,该区域的基本地貌表现为地壳挤压形成的褶皱山脉,C正确;图中并没有显示冰川作用的痕迹,A错误;流水作用形成山谷中的沉积物,但不能奠定该区域地貌基本格局,B错误;图中植被较为茂密,风沙作用比较微弱,D错误。故选C。第2题,读图可知,山坡地势较高,山谷地势较低,地下水水位高度不同,谷地中地下水接近地表,造成土壤中水分较多,形成沼泽化土壤,形成草甸植被,故D正确;山坡和山谷气温、土壤温度差异不是造成植被分异的主要因素,A、C错误;山坡和山谷地区降水量差异较小,B错误。故选D。
下图示意我国四大地区各类耕地所占比重。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可知( D )
A.耕地比重大的地区,25°以上坡耕地比重小
B.25°以上坡耕地比重大的地区,灌溉设施少
C.东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最大
D.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
4.东北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本区比重小,主要原因是该区( A )
A.春季土壤水分多,夏季降水丰富
B.耕作方式先进,机械化程度高
C.农作物耐旱程度高,需水量小
D.河流较多,不需要修建大量灌溉设施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耕地比重大的地区是西部地区,其25°以上坡耕地比重也是最大的;25°以上坡耕地比重最大的是西部地区,该地区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本区比重也较大,故该地区灌溉设施应较多;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当地耕地面积×有灌溉设施耕地占本区比重,故西部地区有灌溉设施的耕地面积最大;由于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占全国比重较东部地区高,且两地耕地占全国比重相同,因此中部地区25°以上坡耕地面积大于东部地区。第4题,东北地区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土壤水分较多,夏季有丰富的降水,因此有灌溉设施的耕地占本区耕地比重小。
今后我国不同地区的发展,应当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地的优势。如图表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区GDP(亿元)的增长。据此完成5~6题。
5.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大地区GDP增长的折线依次是( A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关于三大地区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B.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所缩小
C.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大地区的经济差距仍将继续拉大
D.三大地区经济发展速度:①>②>③
[解析] 第5题,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GDP基本呈上升的趋势,且东部地区增长最快,所占的比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少。由此可推断出①代表东部,②代表中部,③代表西部。第6题,由图中可以看出,东部的发展速度最快,西部的最慢,且东部地区经济基础好,这样必将导致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继续扩大,而不是有所缩小。
二、综合题
7.(2023·四川德阳高二期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东北虎和东北豹是红松针阔混交林的标志性物种,由于历史上森林过度采伐、经济林种植、土地开垦、开矿采矿和偷猎盗猎等原因,东北虎豹的种群数量急剧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仅集中分布于中、朝、俄三国边界附近。2017年,我国依据东北虎豹集中分布和迁移扩散区划定了总面积1.46万平方千米的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公园共划分出五大类功能区域,其中要求镇域安全保障区(临时)随着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建设逐步实施撤村并屯,打通和恢复虎豹迁移廊道。罗子沟镇人口规模较大,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产粮大镇,被设计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入口社区,是典型的规划镇域安全保障区(固定)。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地理位置及功能区域划分如图所示。
(1)指出影响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不同功能区划设置的因素。
(2)分析罗子沟镇被设计为镇域安全保障区(固定)的区位条件。
(3)为保障东北虎豹未来扩散环境的安全和稳定,分析镇域安全保障区(临时)及恢复扩散区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 (1)东北虎豹目前主要分布和活动区、扩散迁移的方向;地理位置(国家交界、距离东北虎豹主要分布区的远近);人口与聚落(数量、密度、产业);森林分布(类型、覆盖度)。
(2)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人口密度较大,人口迁移及易地再就业难度大;产粮大镇,保障区域粮食安全;革命老区,邻近公园核心区,可开发为公园入口社区,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
(3)降低区内人类活动强度,逐步实施人口迁离;引导区内人口再就业,减轻对区内生态的破坏;打通东北虎豹迁移廊道;逐步恢复天然林地,稳定以红松针阔混交林为主的森林结构;禁止并严厉打击偷猎盗猎等活动。
[解析] 第(1)题,考查影响区域划分的因素。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核心保护区和恢复扩散区面积大,可根据东北虎豹目前主要分布和活动区划分核心保护区,根据其扩散迁移方向划分恢复扩散区。其中核心保护区主要分布在中、俄、朝三国边界附近,国家交界、距离东北虎豹主要分布区的远近等是划分核心保护区的主要影响因素。人口、聚落的数量、密度和产业类型会影响东北虎豹的分布,可根据人口与聚落的相关因素划分镇域安全保障区(临时)、镇域安全保障区(固定)等。另外,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东北虎和东北豹是红松针阔混交林的标志性物种,所以森林分布的类型以及覆盖度等也是不同功能区划设置应该考虑的因素。第(2)题,考查区位条件分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罗子沟镇人口规模较大,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和产粮大镇,其人口密度大,人口迁移和异地再就业的难度大。同时,也是产粮大镇,划分为镇域安全保障区(固定)有利于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罗子沟镇交通等基础设施完善。罗子沟镇被设计为公园的入口社区,罗子沟镇邻近核心保护区和恢复扩散区,依托公园入口社区可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等。第(3)题,考查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东北虎和东北豹是红松针阔混交林的标志性物种,由于历史上森林过度采伐、经济林种植、土地开垦、开矿采矿和偷猎盗猎等原因,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所以对于镇域保障区(临时)以及恢复扩散区而言,应降低区内人类活动强度,对区域人口进行逐步搬迁安置,引导区内人口再就业,从而减轻对区内生态环境的破坏,减轻保护区内森林的采伐以及经济林种植,逐步恢复天然林地,稳定以红松针阔混交林为主的森林结构,为东北虎豹的生存提供天然环境。同时,逐步实施撤村并屯,逐步打通和恢复虎豹迁移廊道。另外,还需要禁止并严厉打击偷猎盗猎等不法活动。
月份
3~5月
6~8月
9~11月
12月~次年2月
平均气温
5.4 ℃
19 ℃
7.7 ℃
-3.7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节 多种多样的区域测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二节 资源跨区域调配课后复习题,共9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