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分层课时作业(27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1课时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2章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__风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第1节水循环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第2节海水的性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第3节海水的运动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试卷 0 次下载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3章地球上的水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9页。
第三章质量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3·福建三明高一统考期末)地中蒸渗仪装置是利用水量平衡原理,进行量化研究根系吸水层中有效降水量的观测试验装置。下图为地中蒸渗仪装置原理示意,实验小组用该装置进行了一次测量,测得该次降水量为P,蒸散量为E,量筒①的量为R,量筒②的量为D。读图,据此完成1~2题。1.R表示的是( A )A.地表径流量 B.地下径流量C.下渗量 D.蒸发量2.该次实验测得的根系吸水层中的有效降水量为( B )A.P+R-E-D B.P-R-E-DC.P-R+E-D D.P-R-E+D[解析] 第1题,依据材料,量筒①的量为R,量筒①是放置在地表,收集表面的水,代表的应是地表径流,A正确,B、C、D错误。故选A。第2题,依据材料,量筒①的量为地表径流量,量筒②的量为地下径流量。所以,该次实验测得的根系吸水层中的有效降水量=P(降水量)-R(地表径流量)-E(蒸散量)-D(地下径流量)。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22·山西吕梁高一统考期末)2021年7月19日至21日,河南省中北部出现特大暴雨,郑州城区出现严重内涝,造成较为重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读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和城市透水性人行道图。完成3~4题。3.导致此次郑州城区发生严重内涝的主要原因包括( D )①a过大 ②b变小 ③c增强 ④d受阻A.①③ B.②③C.③④ D.①④4.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后( A )A.地表水下渗增加 B.地表径流增加C.大气降水减少 D.水汽蒸发减少[解析] 第3题,图中a为降水,b为蒸发,c为下渗,d为地表径流。根据题目信息可知,市区内涝主要是降水量大,即a过大,另外城市排水不畅,导致地表径流受阻,即排水设施不足导致d环节受阻,①④正确;城市内涝与b蒸发无关,②错误;城市化过程使c下渗减弱,③错误。所以选D。第4题,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比不透水人行道,增加了水的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由于土壤中的水分增加,会使得水汽蒸发量增加,A正确,B、D错误;由于蒸发量增加,水汽含量增加,大气降水量可能增加,C错误。所以选A。(2023·广东东莞统考期末)温跃层是水体以温度分层时温度梯度最大的一层。温跃层对湖泊和水库的水体运动和生态系统有着重要的影响。图为洋河水库(湖泊)某年8月17日的水温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5.图中温跃层对应的厚度大约是( B )A.1 m B.3 mC.7 m D.9 m6.洋河水库水体温跃层的存在可能会( C )A.扩大鱼类生存空间 B.提高深层湖水的温度C.加剧水体富营养化 D.提高深层溶解氧含量[解析] 第5题,由材料可知,温跃层是水体以温度分层时温度梯度最大的一层,8月17日的温跃层出现在水深2 ~ 5 m处,厚度为3 m,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第6题,温跃层的存在使得表水和底水的交换减弱,表层的溶解氧和暖水无法与底层发生交换,表层溶解氧和湖水温度升高强化,底层溶解氧和湖水温度降低,造成下层水体缺氧和底部厌氧环境的形成,最终恶化湖泊水质,加剧水体富营养化,使得鱼类生存环境减小,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2023·山东省临沂一中校考期末)海水出现结冰现象时的温度称为海水的冰点,盐度是影响海水冰点的重要因素。在某些海域,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一般为零下几十摄氏度),表层海水结冰析出了大量的盐分,使周围海水的性质发生变化,这些性质变化的海水向下运动,使沿途海水结冰,形成一根向海底延伸的冰柱,这种冰柱被形象地称为“冰手指”。下图为海底“冰手指”。据此完成7~8题。7.“冰手指”最可能大量出现在( B )A.地中海 B.南极外围海域C.杭州湾 D.赤道附近海域8.向下运动的这股海水的性质是( A )A.盐度高、冰点低 B.盐度低、冰点低C.盐度高、冰点高 D.盐度低、冰点高[解析] 第7题,据材料可知,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一般为零下几十摄氏度),会出现“冰手指”,故而最有可能在纬度高的南极外围海域,B正确;A、C位于亚热带地区,冬季海水水温较高,A、C错误;赤道地区属热带,长夏无冬,D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B。第8题,据材料可知,表层海水结冰析出了大量的盐分,使周围海水的性质发生变化,这些性质变化的海水向下运动,使沿途海水结冰,形成一根向海底延伸的冰柱。所以向下运动的海水携带表层海水析出的大量盐分,盐度高,B、D错误;且向下形成冰柱,由材料可知,盐度是影响海水冰点的重要因素,一般盐度越高,冰点越低,C错误,A正确。所以正确答案是A。(2022·南京校考学业考试)读某河的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完成9~10题。9.假如图中等值线数值a>b>c,则它表示地理现象最可能是( C )A.海水等深线 B.海水等温线C.海水等盐度线 D.海水污染程度10.假如图中等值线数值表示海水的温度, 且ac,河流注入补充淡水,入海口盐度被稀释下降,远海海水被稀释少,盐度高,C正确。海水等深线应为从海岸向远海逐渐加深,是近似平行的线,A错误。近岸的海水温度受陆地影响大,数值高低往往随季节变化,B错误。一般入海口排放污水多,c污染数值大,D错误。故选C。第10题,图中等值线数值表示海水的温度, 且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