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分层课时作业(27份)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地理第6章自然灾害质量达标检测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共9页。
第六章质量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某次台风期间海南岛降水量分布。读图,据此完成1~2题。1.台风期间,甲地可能产生的自然灾害是( C )A.滑坡、泥石流 B.地震、火山喷发C.风暴潮、洪涝 D.泥石流、洪涝2.乙地主要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 )A.地势起伏大,降水强度大B.滥伐森林,过度垦荒C.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D.地壳不稳定,岩浆活动剧烈[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甲地位于河流下游的河口地区,受台风影响,可能产生风暴潮;受上游来水影响可能产生洪涝;C正确。该地地势低平,降水较少,不会出现滑坡、泥石流,A、D错误。地震、火山喷发主要是受内力作用形成的,与台风关系不大,B错误。故选C。第2题,由图示信息可知,乙地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地处山区,地势起伏大,且降水强度大,可能产生滑坡、泥石流,A正确。滑坡、泥石流与植被破坏和降水变化有关,但材料没有涉及相关信息,B、C错误。此处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岩浆活动剧烈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2021年8月11日,由于持续不断的降雨,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金瑙尔山区一条高速公路突发大规模山体滑坡(见下图),多辆汽车被埋,其中包括一辆30座客车。此次山体滑坡一共造成28人死亡,13人受伤。据此完成3~5题。3.此次山体滑坡( D )A.是由山洪水流引发的B.完全是由修路切坡等人为因素造成的C.是因过往车辆太多,山体不堪重负而导致的D.是地形陡峻、连续降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4.图中滑坡发生后,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的重大危害可能是( C )A.毁坏各种基础设施 B.埋没田地C.毁坏森林等植被 D.掩埋汽车5.在滑坡发生时,正确的逃生方法是( A )A.迅速往滑坡体两侧跑 B.迅速向山下低洼处跑C.原地不动,等待救援 D.双手抱头,身体趴下[解析] 第3题,结合材料“2021年8月11日,由于持续不断的降雨,印度北部喜马偕尔邦金瑙尔山区一条高速公路突发大规模山体滑坡”分析可知,该高速公路经过山区,地形陡峻,坡面不稳定,易发生滑坡,而持续的降雨是此次滑坡形成的重要诱发因素。故选D。第4题,题目的限制条件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危害。毁坏基础设施、埋没田地、掩埋汽车都属于对人文环境的破坏;毁坏森林植被体现的是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危害。故选C。第5题,滑坡发生时,滑坡体会顺着坡面迅速向山下滑动,因此正确的逃生方法应迅速向滑坡体两侧跑,A正确;迅速向山下低洼处跑,原地不动、等待救援,双手抱头、身体趴下,都不是正确的逃生方式,B、C、D错误。故选A。下图为某年6月25日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图中防汛任务最艰巨的地点是( A )A.吉安 B.都昌 C.南昌 D.仙桃7.图中长江干流段容易发生大洪水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C )A.人口、城市密集B.支流众多,河道平直C.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D.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解析] 第6题,结合图例,实时水位超过警戒水位越多,防汛任务越艰巨,故图中防汛任务最艰巨的地点是吉安。第7题,图中长江干流易发大洪水,与气候、河道特征、支流分布状况、流域内的地形和植被等自然因素有关,但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流域内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某学校组织学生去浙江省某山区进行夏令营活动,需提前做好各方面物质和思想准备,包括宿营地的选择。理想的宿营地应该是可以防风防雨,山洪淹不着的较高处,而且此地坡度不能太大,不会受到落石或滑坡的威胁等。读图,回答8~9题。8.学生活动期间需防范的自然灾害有( A )①洪水 ②台风 ③寒潮 ④干旱 ⑤地震 ⑥滑坡 ⑦泥石流A.①②⑥⑦ B.①②④⑥⑦C.①②④⑤⑥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9.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点,最适合在活动期间搭帐篷宿营的是( C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解析] 第8题,读材料可知,某校组织学生去浙江省某山区进行夏令营活动,浙江省地处沿海,可能有台风;某山区可能有滑坡、泥石流;夏季有洪水,但没有寒潮,故需防范的自然灾害有①②⑥⑦。第9题,根据题干可知,浙江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夏季山区容易发生洪水,图中①地离河边太近易发生洪灾;②地位于山谷谷口,容易发育成河流,是暂时性洪流必经之地,有危险;④地位于陡崖下方,可能有落石或崩塌,有危险;③地地势平坦,距河远,即使发生山洪,也不会造成威胁。(2022·广东揭阳期末)下图为某河流流域管理局根据常年水文数据(1875~2005年)绘制的“洪水频率曲线图”。若根据1975~2005年的水文数据推算,洪水频率有增大的现象。读图完成10~11题。10.从开始出现灾害的水位看,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其再现周期比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大约缩短了( B )A.1年 B.3年 C.5年 D.7年11.如果此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造成近年来洪水频率增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C )①疏通河道 ②退耕还牧 ③城镇化 ④林地转牧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解析] 第10题,开始出现灾害水位在1875~197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的再现周期约为5年,而在1975~2005年的洪水频率曲线上的再现周期约为2年,大约缩短了3年的时间,B正确。第11题,如果流域内的降水量及降水特点没有变化,那么导致洪水多发的主要原因就是地面环境的变化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林地转牧使林地的面积减小,削弱了林地涵养水源、滞留雨水的功能,导致洪患的频率增大,④正确。城镇化的发展使城市建筑物截留雨水的作用非常差,雨水变成径流很快进入河道,使洪患频率增大,③正确。故选C。(2022·山东菏泽期末)天山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降水量小于600毫米,多集中在春夏季,其北坡受地形影响,降水主要集中在海拔1 600~3 500米,一次暴雨的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25%~40%。下图示意天山北坡自然灾害类型分布。据此完成12~13题。12.以下对天山北坡自然灾害类型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C )①海拔约2 500米以下,以塌方、暴雨型泥石流和冬季雪崩为主②海拔约2 500~3 500米,以融雪型洪灾、冰川融雪型泥石流、冬季雪崩为主③海拔约3 500米以上,以夏季雪崩为主④天山北坡洪灾主要分布在2 000米以下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13.影响天山北坡2 500米以下、2 500~3 500米自然灾害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C )A.地形 降水 B.地形 气温C.降水 气温 D.气温 降水[解析] 第12题,读图可知,海拔约2 500米以下,以暴雨型洪灾、塌方、暴雨型泥石流为主;海拔约2 500~3 500米,以融雪型洪灾、冰川融雪型泥石流、冬季雪崩为主,②正确;海拔约3 500米以上,以夏季雪崩为主,③正确。天山北坡洪灾主要分布在4 000米以下。故选C。第13题,读图可知,海拔约2 500米以下,以暴雨型洪灾、塌方、暴雨型泥石流为主,主要受降水影响;海拔约2 500~3 500米,以融雪型洪灾、冰川融雪型泥石流、冬季雪崩为主,主要受气温影响,C正确。(2022·浙江绍兴高二统考期末)当前,对洪涝灾害的监测和分析,地理信息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下图是某洪涝灾害范围与影响评估技术流程图,完成14~15题。14.该流程中体现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B )A.RS和GNSS B.RS和GISC.GNSS和GIS D.RS、GIS和GNSS15.洪灾信息获取中,无人机遥感应用广泛。与卫星遥感相比,无人机遥感具有的优势是( C )①图像精度高 ②飞行速度快③重访周期短 ④感知范围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 第14题,对洪涝灾害监测的是遥感(RS),对洪涝灾害数据收集处理的是地理信息系统(GIS),B正确;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三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图中流程中没有体现该技术。ACD错误。故选B。第15题,无人机相对于传统航测和卫星遥感,可以进行云下低空飞行,提高了分辨率。通过地面遥控减少操作人员的训练投入和安全风险。监测区域设定更加灵活,可以连续或者周期性监测,实时传回分析数据,重访周期短。在成本方面,无人机运行成本明显低于卫星和载人飞机,无人作业方式大幅降低人力和安全成本。相对于卫星遥感和大型航空遥感,无人机可以获得更为精细的数据,对地形地貌的时空变化监测精度可以到达0. 01 m级别。但飞行速度较慢,感知范围较小,综上所述,①③正确;②④错误。故选C。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木兰溪是福建省东部独流入海的河流,下游地区遭受严重洪灾的现象时有发生。近年来,在政府的推动下,开启了全流域综合整治,木兰溪从“谈洪色变”的历史创伤,变成了“人水和谐”的生态新图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分析木兰溪下游地区易出现重度洪灾的自然原因。(2)说出木兰溪综合治理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洪工程措施。[答案] (1)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且降水集中;沿海多台风,多暴雨;上游支流多、汇水量大;下游地区地势低洼、河道曲折、排水不畅;入海口处海水的顶托作用。(2)河道整治、修建防洪堤、修建水库、裁弯取直、修建分洪设施等。[解析] 第(1)题,洪涝灾害出现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与气候两个方面分析。第(2)题,防洪工程措施主要包括堤防工程、分洪工程、河道整治工程、水库等。17.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1)读图,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2)分析美国中部平原在龙卷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3)解释美国中部平原龙卷风春季高发的原因。(4)说明龙卷风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答案] (1)主要源地:墨西哥湾。抬升原因:湿热气团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升;(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抬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2)地势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摩擦力小);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3)北美大陆春季中低纬升温快,南北温差加大,气压梯度大,冷暖空气交汇频繁、强烈。(4)强烈的涡旋,从地面至云端,壮观;历时短,局地性强,不易见到;破坏力大,对生命财产构成巨大威胁。[解析] 第(1)题,由题干信息可知,龙卷风实质就是气旋,北美龙卷风的湿热气团主要发源于南部的墨西哥湾,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旋转,在北上的过程中遇到冷气团主动爬升。第(2)题,美国中部平原地形平坦,对龙卷风削弱作用较小;平原南北延伸,有利于冷暖气团相遇,利于龙卷风的形成和移动。第(3)题,春季南部气温回升快,导致南北温差大,冷暖气团交汇频繁,容易形成龙卷风。第(4)题,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风力大,破坏力强,往往对过境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威胁。另外,龙卷风一般出现在局部范围内,出现的时间短,气势壮观。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旱灾是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近几十年我国不同区域发生旱灾的季节及其对农业的影响。(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2)分析②③两地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3)说明旱灾可能导致的次生灾害。(4)目前缓解我国旱灾的措施主要有哪些?[答案] (1)②。 依据:②地区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均最高。(2)②地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③地区伏旱天气干燥少雨。(3)森林火灾;沙尘暴;农作物病虫害等。(4)跨流域调水;人工降雨;实行阶梯水价;节约用水;培育和种植耐旱作物;推广滴灌、喷灌技术等。[解析] 第(1)题,仔细读左下角图例,然后分析各区域的统计数据,可以从图中找到答案。第(2)题,②③两地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可从华北春旱和长江中下游地区伏秋连旱的成因两方面分析。第(3)题,旱灾使得林木干燥,易发生火灾;干燥地表遇上大风易引发沙尘暴;干旱易引发农作物病虫害等。第(4)题,可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采取措施。1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 红层地貌是地质历史时期红色砂砾岩等岩层上发育的侵蚀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多断裂、岩层破碎。下图示意中国某区域红层地貌的分布。材料二 地质灾害示意图。(1)指出图示红层地貌区由外力作用引起的主要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该类灾害形成的自然原因。(2)简述红层地貌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危害。(3)为减轻红层地貌区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列举当地应采取的措施。[答案] (1)崩塌、滑坡、泥石流。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气候湿热,多暴雨。(2)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破坏);破坏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造成人畜伤亡。(3)加强宣传,提高居民对泥石流灾害的认识;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对灾害的监测能力,完善预警系统;加快减轻或防避泥石流工程措施的建设;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红层地貌……多陡崖,岩性具有软硬互层特点”及图示可知,红层地貌区断裂发育,岩石破碎,多河谷,地形坡度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热,多暴雨,容易引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第(2)题,崩塌、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危害:加速地表侵蚀,造成水土流失;破坏、冲毁农田、城镇与村庄、工矿企业、道路等,破坏基础设施;造成人畜伤亡。第(3)题,防治滑坡、泥石流的措施有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以及预防监测的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