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鉴赏诗歌的语言,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考点分析,高考诗歌鉴赏专题,表达方式,诗歌思想情感,练习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情感
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鉴赏诗歌的基础。诗歌中的形象可以是人,可以是景,还可以是物。但无论是人、是景还是物,形象的背后一定有作者站在那里,诗歌中刻画的形象只不过是作者的感情寄托而已。
考点风向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板块重要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1)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前者即诗中的诗人形象“我”,如《登幽州台歌》中抒情主人公——陈子昂的形象;后者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中琵琶女的形象。(2)景物形象,即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如杜甫《旅夜抒怀》中所描绘的景象。(3)事物形象,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于谦的《石灰吟》中“石灰”的形象。(4)意境,意境是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生活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即诗中“意”和“境”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境”是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鉴赏诗歌的形象是高考重要考点。
一、人物形象1.常见提问方式(1)诗(词)中塑造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2)诗(词)中刻画的某形象有怎样的特征?2.答题步骤(1)概括形象特点;(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指出形象的典型性或代表意义;(4)揭示作者通过形象所表达出的情感。
二、事物形象(意象)1.常见提问方式(1)诗歌刻画的形象是什么?(2)形象的基本特征有哪些?(3)概括××意象的内涵。2.答题步骤(1)分析事物形象的外在特征(形态、色泽等)和环境特点;(2)挖掘事物形象的内在品格,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3)分析塑造此事物形象的意义,即体现了作者什么情操,或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追求。
三、景物形象(意境)1.常见提问方式(1)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诗歌画面呈现出什么样的气氛?(4)诗歌中某句诗展现的是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表达×××情感(情怀)的吗?为什么?(5)诗歌描写了怎样的情景?2.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的画面。这里有两个要点:①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2)概括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如是仕途失意还是长年漂泊)
一、景与情的关系1.触景生情2.借景抒情3.因情选景 4.寓情于景5.情景交融二、情与景的感情色彩1.以乐景写乐情2.以乐景写哀情3.以哀景写乐情4.以哀景写哀情
1、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考试重点,考查诗歌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就是从语言切入的。2、归纳鉴赏字词,诗句的表达效果,诗歌语言风格的方法。3、能学而致用,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在具体诗句中。
(一)赏析字词表达效果(炼字)(二)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三)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或风格)
(一)赏析字词表达效果
【常见题型】1、某句诗或某联诗中,哪一个字(词)用得精妙?请找出来,结合诗句简要分析。2、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3、某字历来被人称道,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诗中的某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5、你最欣赏哪个字?请赏析。
【变式设问】(1)某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4)某字能否改为某字?
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运用的手法(修辞);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传神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方法归纳1、选准关键词(或“诗眼”)把该诗歌中的重要词语予以标注,然后反复比较,看看哪些词语最为传神。2、解题步骤:词义+效果+感情3、结合语境品味炼字的妙处。结合语境分析语法特点或修辞方法。
炼字 (1)动词:
例如杜甫《春望》第三、四两句,"感时花溅 泪,恨别鸟惊心。“溅”和"惊"都是炼字。它们都是使动词,花使泪溅,鸟使心惊。春来了,鸟语花香,本应该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散,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再如王之焕的“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怨"字明显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玉楼春.春景(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榖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评价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境界全出。”请分析“闹”字的妙处
赏析:“闹”热闹,戏耍。它与“红杏”和“春意”组合在一起表达春意盎然,春光烂漫之意。(词义)营造了春光无限的意境之美,(效果)写出了诗人心头蓬勃的春意,表达了诗人对明媚春光的喜爱之情。(感情)
过香积寺 (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第三联中的“咽”“冷”字用得好,好在哪?请分析说明。
赏析:山中的泉流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显得很阴冷。(词义)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写出了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效果)衬托出作者寂静思虑的心境。(感情)
锦瑟 唐代: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五十弦”一弦”“一柱”这此并非富于诗意的数量词,在诗人的笔下,却获得了一种朦胧之美与多义之美。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把诗僧齐己的《早梅》诗中的“数枝开”改为“一 枝开", 郑谷改为“一”字妙在哪里?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用字虽然平淡无奇,却很耐咀嚼。“一枝开”是诗的画龙点睛之笔:梅花开于百花之前,是谓“早”;而这“一枝”又先于众梅,悄然“早”开,更显出此梅不同寻常。使“一枝”与"早"意丝丝入扣。齐已因此而拜郑谷为"一字师"
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 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如有送别相 思之情的诗作常常会出现柳、酒、月、雁、楼等意象。如赵根的《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游子心中蓄积的愁情,因秋而触发,化作无边的乡愁;孤雁从南楼飞过,凄哀的鸣叫,使乡愁更抹上一层"雁归人未归"的感伤。情景交融,含蓄而耐人寻味。
形容词。如王维《观猎》第三、四句:"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这两句话共有四个主谓短语,“村"“疾”“"尽”"“轻”,都是谓语。"枯"与"尽"是平常的谓语,而“疾”与“轻"是炼字。草枯以后,鹰的眼睛看得更清楚了,诗人不说看得清楚,而说“快"(疾),“快”比“清楚”更形象。雪尽以后,马路走得更快了,诗人不说快,而说 “轻",“轻"比"快"更形象。再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像一幅巨大的风景画,形象地描绘了塞外辽阔苍凉的景象。"直"字展现一种挺拔坚数之美:落日之圆,衬托在万里戈壁背景之上,给人以苍茫之感。"直"圆"二字将直线之美与浑圆之美融为一体,画面壮观,其他字确实难以代替。
(5)还有两种情况值得特别注意,
一种是形容词的重叠运用,一种是表颜色的形容词于句首与句末的运用。如 王维的《积雨辋庄作》中的“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郭彦深曾说"漠漠’‘“阴阴”,用叠字之法,不独摹景之神,而音调抑扬,气格整暇,悉在四字中"。再如"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蝴蝶飞来过墙去,应疑春色在邻家。”这是王驾写的《晴景》,王安石改后两句为"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除了易“蝴"为“蜂”,易“应"为“却"之外,炼字的关键就在于去"飞来”而改为“纷纷",因为只有蜂忙蝶乱的侧写妙笔,才能传神地表现出晚春雨后特有的美景。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
叠词---加强感情的表达,同时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②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
拟声词——使得诗文生动、形象、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③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
“红”“绿”颜色词——一般可表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画面感,渲染气氛。
一、关注“动词”“修饰词”“特殊词”“意象组合名词”等二、注意语言赏析答题规律:词义+效果+感情三、特别留意一些词语的表达效果,如特殊词
【演练:】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宋】杨万里 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1、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的妙处
“过”字写出了梅花茂盛的特点。(词义)诗人富有想象力,赋予梅花人的情感,(效果)表现梅花急切过溪唤“我”回去的情态,生动活泼,富有趣味。(情感)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宋】杨万里 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2、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
溪水声声不停,像在热情的挽留诗人;梅花朵朵争艳,像是急切呼唤诗人。(词义)两个叠词,既突出殷切之情,又富有音韵之美。(效果)在诗人笔下,溪水梅花都有了人的情感,别有趣味。(情感)
(二)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常见题型】1、 “”这句诗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该如何理解?2、诗歌的某联流传成了千古名句,请分析原因。3、某句诗中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变式设问】(1)这句诗好在哪里?(2)这句诗有什么含义和作用?表达上有什么效果?(3)X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做简要赏析
【答题思路】
1.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1)采用的修辞方法(如拟人、比喻等)。〈2)采用的描写手法(如环境描写,侧面描写等)。(3)用词的生动形象等。(4)写景的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5)运用的表现手法(如对比、反衬等)。2、要说岀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表达方式 /修辞 /表现手法 + 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表达(抒发)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请对“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做简要赏析。
赏析: 这两句诗运用工整的对偶句和生动形象的比喻修辞手法,(修辞)把国家破败与个人的不幸联结在一起,(具体分析)形象的展现了当时风雨飘摇的政治形势。(感情)
【演练】
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回答问题。 赤壁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赏析诗歌后两句的妙处。
【赏析】 这两句不直接叙写政治军事形势的变化,而间接地通过东吴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以小见大,巧妙自然。(表现手法)诗人未从正面去评论这次战争胜败的原因,而是提出了一个与事实相反的假设,(具体分析)从而抒发了对历史的感慨。角度新颖,思路奇特。(情感)
(三)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或风格)
【常见题型】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3.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1、 了解诗人的整体创作风格,如杜甫的沉郁顿挫、李贺的奇崛瑰丽、白居易的平实质朴等。2、积累相关的术语:如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含蓄隽永、清新明丽、绚丽飘逸、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豪迈奔放、沉郁顿挫、慷慨悲壮、平和冲淡、旷达飘逸。
【典题例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横波亭为青口帅赋① 元好问孤亭突兀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②。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壮山丘。疏星澹月鱼龙夜,老木清霜鸿雁秋。倚剑长歌一杯酒,浮云西北是神州。【注】①本诗是为镇守金国青口要塞的老朋友所作,写于元灭金之前。②元龙百尺楼:元龙指三国时的陈登,刘备赞他有文才武略。这里指高峻。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考生在解题时,首先,可以根据诗歌的内容提炼出一个概括语言特色的词语(语言风格术语),如通过诗歌中的“插飞流”“气压元龙百尺楼”“万里风涛接瀛海”“千年豪杰”“倚剑长歌”等词句,很容易感悟到诗歌的语言风格为“豪迈”。然后再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如诗歌的豪迈语言风格体现在情感(豪情万丈)、遣词用字(“插”“压”)、意境开阔(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久远)等方面。
【答案】豪迈。一是思想情感之豪迈,如首联和颔联作者以横波亭的孤高之势、周围山川的雄壮暗喻青口帅豪杰之豪情;尾联写倚剑高歌,慷慨豪饮,遥想浮云下的西北神州,都表现出勇往直前、收复故土的豪情壮志。二是遣词用字不同凡响,像首联中的“插”“压”等字把横波亭下临飞流的孤高之势传神地表现出来了;颔联中的“万里”“千年”分别从空间的广阔与时间的久远上来表现景之壮观与人之英武,字里行间表现出一种磅礴的豪迈之情。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 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 明月何曾是两乡。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请简要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答案】旷达豪放,深情婉转的语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人分两地,情同一心,我们还是像两地的青山一样同临一片云雨,诗人连用两个形象的比喻,加重了宽慰的语气,这话说得旷达豪放,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了。曲折,跌宕地抒情,表达出了诗人的思念之情。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是古代诗歌鉴赏常常涉及的内容。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考查考生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等,分析其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的能力。综观近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可知,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考查形式。以主观表述题为主,仅极个别地区采用客观题的形式。2.考查内容。主要有:(1)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辨析,如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第15题;考查了抒情方式和诗歌的构思立意等。考生在备考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视整首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其次,从诗歌的结构入手,理清诗歌的思路,辨析其表现手法;最后,纵览全篇,多角度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即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结构技巧等多方面去综合分析。预计2020年高考仍会侧重于综合考查表达技巧,因此,考生不可掉以轻心。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表达技巧是一个含义很宽泛的概念,而古典诗歌的表达技巧十分丰富,它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拟人、夸张、对比、借代等;二是表达方式,如记叙、议论、描写、抒情等,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而抒情方式又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三是表现手法,如象征、衬托、用典、想象、联想、渲染、动静、虚实等;四是篇章结构,如照应、过渡等。
在古诗鉴赏中,命题者往往将“表达技巧、写作特色、写作技法、艺术特色、表现手法 、手法”等几种称谓综合使用,实则大同小异。答题要看清楚,不要被迷惑。
【提问方式】⑴这首诗(或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请简要分析。 ⑵请从动、静(或其他)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⑶说说这首诗是怎样营造意境的 (或:表现了怎样的景与情?) ⑷某个字是怎样贯穿全篇的?试做简要分析⑸某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以上问题指向明确)
难: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提问笼统,指向不具体)【关于笼统提问答题思路】 先考虑修辞; 然后描写手法或抒情手法(写景诗的特点基本上离不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基本上从这两个方面考虑就够用了。 最后篇章结构。
古代诗歌表达技巧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远近、点面、动静、虚实、正侧等)、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等)、议论、说明;表现手法:对比、联想想象、衬托、渲染、象征等;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反问、设问、夸张、对比、互文、反复、顶针、双关、通感等;结构安排:开门见山、欲扬先抑、欲抑先扬、首尾呼应、前后照应、伏笔、铺垫、卒章显志等。
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部分,即辨认修辞格和阐释表达效果。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互文等。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请指出下面诗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1、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 )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3、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4、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5、 (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6、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7、秦时明月汉时关( )8、举酒欲饮无管弦( )9、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 )10、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11、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 12、闲心浮云随孤雁,雁归无书入碎帘。帘已乱 。( )
1.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诗中的某句抒发情感时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请从修辞的角度谈某一句的妙处。
【答题步骤】 第一步:审清题干要求,确定答题步骤。 第二步:明确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第三步:结合诗句阐释此种修辞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第四步:指出运用此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效果。【答题范式】点明修辞手法+结合诗歌分析其具体运用+使用效果
答:用了比喻手法(步骤一) 把水面比作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生动形象地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步骤二) 表达作者对雨后初晴景色的喜爱(步骤三)
(2005全国卷三) 雨后池上刘攽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2010·浙江)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的题目。定 林①[宋]王安石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 ②仍:又。22.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3分)
(1)运用拟人手法(2)诗人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追寻。(3)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五种基本的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诗歌鉴赏中重点注意描写、抒情。
1.描写角度:(1)写景角度:上下、远近 (2)感觉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3)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俯视仰视2.描写方法:(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2)动静相谐(3)虚实相生(4)点面相结 (5)白描工笔(6)烘托(衬托) (7)渲染
通过描写对象周围的人或事物来写本体,使所描写的对象更鲜明突出。
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例1:白居易《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析】作者从三个侧面来表现夜雪之大这一主题:(1)从“衾枕冷”写,写被子、枕头的冷,衬托雪之大(2)从“窗户明”来写,雪越大,就越明亮,看到的越明亮,反映雪也就越大。(3)从“折竹声”来写,雪大,积压在竹上的雪就多,竹子自然就会被压折,“折竹声”自然烘托雪大。另:从描写内容,此诗还从触觉、视觉、听觉来描写。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或以动衬静,或以静衬动,以求得动中显静,静中有动 构成一种情趣。
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用了以动衬静的方法,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鸟鸣山更幽”,通过这些动景,动中见静,愈见其静。更加突出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品味下面的诗,分析有关表达技巧:
有者为实,无者为虚; 有据为实,假托为虚; 显者为实,隐者为虚; 现实为实,想象为虚; 客观为实,虚构为虚; 正面直接描写为实,侧面间接描写为虚。
虚实相生指眼前的、现实的、具体的景、事与过去的、想象中的、虚构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表达某种思想感情。
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如《梦游天姥吟留别》②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如:《虞美人》③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初入淮河四绝句㈢ 杨万里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案】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波痕接触也难以做到,虚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鹜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强烈愿望。
4、点面相结
所谓“点”,指的是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所谓“面”,指的是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点”可以突出重点,体现深度;“面”可以顾及全局,体现广度。例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作者只是利用白描手法对景物进行了排列,却达到了一种千古绝唱的效果。在这幅图中,藤是枯的,树是老的,鸦是黄昏中的。它们给人的情绪是萧索的是暗淡的。此时再看到小桥流水人家,那种思乡思家的情绪很自然就会从心底弥漫开来。抬头望望远处的漫漫古道,听听耳边的呼啸的秋风,看看胯下的瘦马,是什么感觉?只能断肠!这就是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
《孔雀东南飞》中以工笔亮彩描绘了刘兰芝的形象: 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铛。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它也是绘画中的术语,又叫细描,是指对事物进行精雕细刻式的描写。它的特点是详尽而细腻。
秋 思 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表达了漂泊异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细节指细微的动作或细小的情节,这些动作或情节人们一般不在意,但对表现人物性格或抒发情感能起到重要的作用。细节描写有很强的表现力,可以管中窥豹,一叶落而知秋。
画堂春 落红铺径水平池 秦观 落红铺径水平池,弄晴小雨霏霏。杏园憔悴杜鹃啼,无奈春归。 柳外画楼独上,凭栏手捻花枝,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
(2)“凭栏手捻花枝”“ 放花无语对斜晖”两句主要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中人物怎样的感情变化?(4分)
(2)这两句词主要的表现手法是:细节描写。写动作描写也可。用捻花、放花两个细节(动作)表现了词中人物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春归的感情变化。如果逐句分析,只要能答出由爱春、伤春(惜春)到无奈的感情变化也可。
7、衬托(烘托) 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衬托又分为两种形式:1.正衬:桃花潭水深千石,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李白;2.反衬:他的年纪小,器量可大。(以年纪小衬托志向大。)
问题: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a. 用了反衬手法。b.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 以动衬静。c.两处反衬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和环境之静。e.表达作者由漂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是一种用兽毛制成的上衣,露水不易湿透 。 阑干:纵横貌。
8、渲 染 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表达效果。渲染和烘托常常并提,在使用时,渲染一般从正面着眼,而烘托一般从侧面用笔。 例1“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赵师秀的《约客》)【析】诗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8、渲 染 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等作多方面的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表达效果。渲染和烘托常常并提,在使用时,渲染一般从正面着眼,而烘托一般从侧面用笔。 例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析】作者突出了刚抽新芽的柳枝,成双成对的黄鹂,自由自在的白鹭和一碧如洗的青天,四种鲜明的颜色新鲜而且明丽,构成了绚丽的图景。
象征赋比兴 曲笔 以小见大 联想想象欲扬先抑
其他常见的表现手法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是诗歌鉴赏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此考点要求从内容、主题、思想、感情四个方面对古代诗歌进行评价。但从近几年高考试题来看,对于本考点的考查,多以“概括并分析诗中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命题思路出现。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2.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诗中的XX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简要分析。4.诗中的XX字/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诗中用到XX典故,表达了作者纹样的思想感情?
根据题材分类,我国古代诗歌大致分咏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羁旅思乡诗、边塞征战诗、送别怀人诗、爱情闺怨诗、山水田园诗、即事(景)抒怀诗等8种类型。为方便理解和记忆,根据这8类诗歌某些方面的共性和相关性,将其合并成了四类:
山水田园、即事/景抒情
双咏诗----咏史怀古诗
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狱咏蝉 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尾联表达了诗人希望得到救援,昭雪冤狱的愿望。诗中诗人以蝉的高洁象征自己品行的高洁,希望得到救援并为自己沉怨昭雪。。
客中闻雁 黄仲则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本诗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概括。
(1)悲秋之情。作者看到秋天萧瑟的景象,顿生感慨。(2)孤独寂寞的思乡之情。漂泊在外,孤身一人。(3)为生计而奔波的愁苦之情。(4)感慨人生易老,年华逝去。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① 岑 参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注] ①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感情的抒发有何作用?
①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②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闻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临江仙 欧阳修 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孤城寒日等闲斜。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此词当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当时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
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1)因朋友远道来访的喜悦,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留恋。 (2)对自己宦海浮沉、一无成就的悲叹。 (3)对和朋友同病相怜的感慨,更有对朋友离别在即的不舍与忧愁。
寄夫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士子以宫怨、闺怨寄托“士不遇”的情怀。因为“放臣弃妇,自古同情。守志贞居,君子所托” 。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本诗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之情,追求高洁坚贞、自由闲适之志。首联从夕照美景吸引作者游兴写起,点明访问山家之由;颔联写兰径和山家槐庭美景:幽兰散发阵阵香味,落日透过庭槐洒下斑驳光影,暗示山家主人为高洁隐士;颈联写山谷幽静空旷、风声之响、月色之浓,呈现出山间特有景致;尾联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大自然及自由闲适生活、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即事(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或者眼前景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即事(景)诗,一般来说并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怀亲、送友、思乡,抒发人生感慨、闲情逸趣等,一般皆可笼统地称之为“即事(景)抒怀诗”。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提炼感情主旨: 1.读题目、注释、作者。 2.辨题材。 3.抓诗中意象。(积累常用意象以及意义)。 4.按要求作答。
PPT模板下载:/mban/ 行业PPT模板:/hangye/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素材下载:/sucai/PPT背景图片:/beijing/ PPT图表下载:/tubia/ 优秀PPT下载:/xiazai/ PPT教程: /pwerpint/ Wrd教程: /wrd/ Excel教程:/excel/ 资料下载:/zilia/ PPT课件下载:/kejian/ 范文下载:/fanwen/ 试卷下载:/shiti/ 教案下载:/jiaan/ 字体下载:/ziti/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两句,写诗人傍晚江行见闻,听到山寺报时的钟声,望见渡口争渡的人们。山寺僻静与渡口喧闹的比较,让人感知到诗人洒脱的胸怀。B.诗歌的三、四句,写世人回家,诗人却离家去鹿门,两种归途的比较,表露了诗人的隐逸自得之志趣和对世俗的厌恶。C.诗歌的五、六句,写在攀登鹿门山的路上,月光照着树林,美妙无比,诗人陶醉在这景色中,表现出隐逸的情趣。D.诗歌的七、八句,写隐居处的境况:孤独一人,与尘世隔绝,与山林做伴。表现了隐逸生活的妙趣和真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明确方向有的放矢,找准路径整体把握,考查点,读懂诗歌,如何理解,反衬对比,咏物诗,诗歌鉴赏方法小结,答题步骤与方法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的高考考点,诗歌鉴赏,古代诗歌语言鉴赏,诗歌鉴赏之炼句,命题特点,古代诗歌表达技巧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诗歌鉴赏的高考考点,语言风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