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表达技巧之 “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表达技巧之 “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 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题回顾,概念明确,实例探究,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课堂小结,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 “孤不自成,两不相背”
区分并掌握“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两种诗歌表达技巧。
题 菊 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注】青帝:司春之神。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关系上有何特色?
触景生情:诗人见到某一事物或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借景抒情: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事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种感情的色彩。
思考 “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有何不同?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孤身在外,甚是想家啊!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夜色低沉,老树枯枝,甚是凄凉啊!
雁归家,我也很久没回家了啊!
调整前 调整后
载体 触发点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借景抒情”与“触景生情”的区别: 借景抒情:先有情,因情选景。 触景生情:先见景,自然景物的变化触发了 作者的联想,触动了作者内在的思想感情, 因景生情。
题 菊 花黄巢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注】青帝:司春之神。古代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东方,主行春天时令。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
明确:这首诗运用了触景生情的手法,因见到秋菊开放时的冷寂之景色,连蝴蝶也难于采掇菊花的幽芳,于是诗人发挥想象,自己若做了青帝,就要改变菊花的处境,让他在春天同桃花一起开放。抒发了诗人对菊花开不逢时的惋惜和为之不平之情。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省①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 叹息人间万事非。我已无家寻弟妹, 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 白马江寒树影稀。此别应须各努力, 故乡犹恐未同归。【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思考:这首诗的第三联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 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 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 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 故乡犹恐未同归。
思考:这首诗的第三联在情与景的表现上有何特色?请简要分析。
明确:借景抒情。“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抒发了因友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课件,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修辞手法,借喻与借代的区别,终岁不闻丝竹声,特征代本体,材料代本体,人名代著作,专名代泛称,部分代整体,具体代抽象,表现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表达技巧 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修辞手法,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 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表达方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