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1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2页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试卷满分:100考试时间:75分钟
    第1卷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部分: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孔子鸟(Cnfuciusrnis,根据拉丁文音译作孔夫子鸟)是一种古鸟属,化石遗迹在中国辽宁省的沉积岩中发现,是世界最早最原始的鸟类之一。在已公开的化石标本中,孔子鸟的骨骼结构十分完整,并有着清晰的羽毛印迹。下图为孔子鸟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孔子鸟生活的年代最可能是( )
    A. 前寒武纪B. 古生代C. 中生代D. 新生代
    2. 孔子鸟生活年代,地球的演化特点可能有( )
    ①被子植物高度繁盛②爬行动物盛行③裸子植物极度兴盛④蕨类植物繁盛
    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②③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生代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C正确;前寒武纪末期,多细胞生物出现,A错误;古生代动物演化为鱼类、两栖类,B错误;新生代哺乳动物崛起,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孔子鸟生活在中生代中后期。新生代被子植物高度繁盛,①错误;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②正确;中生代裸子植物极度兴盛,在陆地植物中占主要地位,③正确;晚古生代蕨类植物繁盛,④错误,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生物的存在与发展总是要适应随时间而变化的环境,所以在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往往有不同种属的生物化石。1.生物在演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阶段性。2.生物进化的不可逆性。3.愈老的地层中所含的生物化石愈原始,愈低级;愈新的地层中所含生物化石愈先进,愈高级。
    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下面小题。
    3. 可能影响“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运行安全的因素是( )
    A. 舱地距离B. 太阳辐射C. 地球自转D. 太阳活动
    4. 关于“神州十三号”飞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往返的宇宙空间,不属于太阳系
    B. 飞船依次穿越了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C. 中国空间站运行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能
    D. 飞船执行任务期间,始终运行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中
    5. 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阿拉普盟额济纳旗,选择在此着陆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A. 距离大城市近,便于医护人员前往B. 交通便捷,基础设施完善
    C. 地广人稀,大气能见度好D. 草场广布,缓冲性好
    【答案】3. D 4. D 5. C
    【解析】
    【3题详解】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运行时,太阳活动喷射的带电粒子流会威胁其安全,D正确;舱底距离、太阳辐射、地球自转不会影响“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太空中运行安全,AB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围绕地球运动,其往返的宇宙空间,属于太阳系,A错误;飞船返回时依次穿越了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B错误;中国空间站运行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C错误;飞船执行任务期间,始终运行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系统中,D正确。故选D。
    【5题详解】
    东风着陆场具有地域辽阔,人烟稀少,草场和耕地很少;降水少,大气能见度高的特点,平坦的地势利于直升机快速搜索与降落,C正确,D错误;远离大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AB错误。故选C。
    【点睛】航天着陆场选址的区位条件:①人烟稀少;②地势开阔平坦;③水面少,便于发现目标或营救;④降水少,大气能见度高;⑤距离发射场、控制中心位置适中,有利于监控和抢救等工作开展。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居民自发自用,多余的电量卖给国家电网。近年来,内蒙古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光伏屋顶,帮助当地农牧民脱贫增收。下图示意内蒙古某地光伏屋顶的发电量和上网电量的月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内蒙古发展光伏屋顶的突出优势条件是( )
    A. 土地面积广B. 电力技术好C. 太阳辐射强D. 闲置屋顶多
    7. 该地居民用电量最大的时段是( )
    A. 第一季度B. 第二季度C. 第三季度D. 第四季度
    【答案】6. C 7. B
    【解析】
    6题详解】
    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内蒙古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多,太阳能资源更丰富,因此更适宜发展光伏屋顶,C正确;结合材料可知,光伏屋顶是在住房屋顶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而非在沙漠戈壁等未利用的土地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A错误;内蒙古经济欠发达,技术条件差,人烟稀少,住宅数量少,可利用闲置屋顶更少,BD错误,故选C。
    【7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发电量减上网电量等于居民用电量,即二者的差值越大,居民用电量越大。结合图可判断出第二季度(4、5、6月)居民用电量较其他季度更大,故B选项正确,排除ACD。故选B。
    【点睛】我国太阳辐射的最强的地方位于青藏高原,主要原因的海拔高,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的最强;太阳辐射最弱的地方位于四川盆地,主要的原因是盆地地形,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太阳辐射的最弱。内蒙古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较强。
    2021年5月29日,日本本州岛东岸近海发生5.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结合下图,完成下题。
    8. 此次地震发生时,震源位于图中( )
    A. ①一地壳B. ②一地幔C. ③一地核D. ①一软流层
    9. 地震造成多条道路部分路段道路垮塌、涵洞坍塌和路基下沉,这些直接改变的是地球圈层中的( )
    A. 岩石圈B. 水圈C. 生物圈D. 大气圈
    【答案】8. A 9. A
    【解析】
    【8题详解】
    地壳厚薄不一,薄的地方只有几公里,厚的地方则有六七十公里,平均厚度只有17公里,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9-41公里,高山、高原地区厚度则可达60-70公里;此次震源深度10千米。因此震源位于图中地壳;读图可知,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地核,故A正确,因此排除B、C、D,选择A。
    【9题详解】
    道路垮塌、涵洞坍塌和路基下沉发生在岩石圈,A正确。与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关系不大,因此排除B、C、D,选择A。
    【点睛】地壳就是地球表面的一层岩石圈,其最表层的风化部分为沙漠和土壤,洼陷的部分为海洋或湖泊,裸露岩石的地方为高山或戈壁,它厚薄不一,薄的地方只有几公里,厚的地方则有六七十公里,平均厚度只有17公里,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公里,高山、高原地区厚度则可达40-70公里; 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为6公里。
    下图为某大气成分浓度随高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该大气成分最可能为( )
    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臭氧
    11. 该大气成分( )
    A. 可以减少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B. 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
    C. 浓度越高,越有利于人体健康D. 体积分数占比最小
    【答案】10. D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大气成分在20~25千米的高度处(平流层)浓度最高,应是臭氧,D符合题意;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应随高度升高而降低,与图中气体浓度的垂直变化不同,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11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大气成分是臭氧。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减少过量紫外线对生物的伤害,A正确;臭氧也是温室气体,但在对流层浓度很低,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不强,B错误;臭氧在近地面的浓度升高,有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C错误;大气中成分复杂,臭氧的体积分数占比不是最小的,D错误。故选A。
    【点睛】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中,臭氧浓度最高的部分位于20~25千米的高空处。紫外辐射在高空被臭氧吸收,对大气有增温作用,同时保护了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量紫外辐射的伤害;透过的少量紫外辐射,有杀菌作用,对生物大有裨益。
    下图为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北京和上海的风力大小和成因分别是( )
    A. 北京风力大,北京气压高B. 北京风力大,北京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C. 上海风力大,上海气压低D. 上海风力大,上海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13. 甲地此时的风向为( )
    A. 西北风B. 西南风C. 东北风D. 东南风
    【答案】12. D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风力大小主要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形等导致风力加强等因素有关。由图可知,上海附近较北京附近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更大,D正确。故选D
    【13题详解】
    在等压线图中判断风向,要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由甲附近的等压线可知,甲处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致由北指向南。甲地位于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应沿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偏转成东北风,C正确。故选C。
    【点睛】在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黄河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辐射逆温现象多发。完成下面小题。
    14. 冬季易加强辐射逆温的地形是( )
    A. 山峰B. 平原C. 谷地D. 丘陵
    15. 黄河源地区辐射逆温常出现的时间和天气状况是( )
    A. 日落前后,大风呼啸B. 正午时刻,雨雪交加
    C. 午夜时分,浓云密雾D. 日出之前,晴朗无风
    【答案】14. C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冬季在谷地或盆地形成辐射逆温的时候,由于坡地近地面空气冷却,冷空气沿斜坡地形沉入谷底或盆地,则可加强因辐射冷却作用而形成的逆温效应,C对;山峰被周围大气包围,山峰与大气的接触面小,大气的交换频繁,山峰地面温度降低对周围大气影响较小,不易形成逆温,A错。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冬季易受冷空气影响而多大风,大气流动性强,不易形成逆温,且平原区形成的辐射逆温也不会因地形而加强,B错;丘陵海拔较低,地形起伏较平缓,空气流动性也较强,不易加剧辐射逆温,D错;故选C。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辐射逆温是低层大气因地面强烈辐射冷却导致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说明产生辐射逆温主要是因地面气温低。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间是日出前后,A、B、C错;在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夜晚,地面因辐射冷却而降温,与地面接近的气层冷却降温最强烈,而上层的空气冷却降温缓慢,因此使低层大气产生逆温现象。D对。故选D。
    【点睛】形成辐射逆温的有利条件:晴朗无云而有微风(2~3米/秒)的夜晚。因为云能减弱地面的有效辐射,不利于地面的冷却。风太大时,大气中的垂直混合作用太强,不利于近地面气层的冷却,无风时,冷却作用不能扩展到较高气层,不利于逆温的厚度,适当的风速,既有利于一定厚度的逆温层的形成又不会因强烈的混合作用而使近地面气层冷却。
    第2卷选择题(55分)
    二、非选择题部分:四个大题,共55分。
    16. 左图为我国沿海地区某地貌1989年的遥感影像,右图为1973年~2018年该地貌面积的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指出图示地貌类型的名称,并说明判断理由。
    (2)简述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过程。
    (3)说出1998年以来该地貌的面积变化趋势,并推测其原因。
    【答案】(1)(河口)三角洲该地貌位于河流入海处,地形平坦,平面形态近似扇形(三角形)。
    (2)在河流的入海处,河道变宽,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泥沙逐渐沉积,形成三角洲。
    (3)变化趋势:面积呈减小趋势,变化幅度趋于平稳。主要原因:水利工程拦水拦沙,黄土高原植被覆盖改善,入海的泥沙、水量减少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图文结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流水堆积地貌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河流河口处形成三角洲,三角洲为近似三角形堆积体,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方向呈放射状,多以粉砂状物质为主,平面形态近似扇形(三角形)。
    【小问2详解】
    当挟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之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挟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三角洲。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在1998年之前,三角洲面积总体呈增大趋势,但1998年之后,三角洲面积总体呈减小趋势。三角洲为河流挟带泥沙在河口处堆积形成,三角洲面积总体呈减小原因是流域植被恢复,河流含沙量减少,导致泥沙堆积速度变慢,三角洲后退。
    17. 读北半球某时刻海陆等压面示意图(图1)、我国南方某地传统民居穿堂风(穿堂风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在火热的夏季能取得较好的纳凉效果)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1中排序①②③④间的气压值。
    (2)试比较①②两地的昼夜温差大小并说明原因。
    (3)分别说出图1时刻滨海地区近地面和高空的实际风向。
    (4)屋前石质地面,屋后种植林木,可能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请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加以解释。
    【答案】(1)②①③④(从高到低排序)。
    (2)①地昼夜温差小于②地。原因:①地位于海洋上,海水比热容大。
    (3)西北风;南风。 (4)屋前石质地面比热容小,吸热快,升温快,形成低压区;屋后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形成高压区;
    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
    【解析】
    【分析】本题以穿堂风的相关图文信息为主要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等压面判读、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等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故①、②的气压分别大于③、④;读图可知,①处等压面下凹,②处等压面上凸,故同一水平上的①处气压低于②处,④处等压面下凹,③处等压面上凸,故同一水平上的④处气压低于③处,综合起来,气压值大小由高到低排序应②①③④。
    【小问2详解】
    读图可知,①处位于海洋,②处位于陆地,由于海洋的热容量大于陆地,白天海洋气温上升速度和幅度均小于陆地,夜晚海洋气温下降速度和幅度均小于陆地,因此海洋的昼夜温差小于陆地,①地昼夜温差小于②地。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①处等压面下凹,②处等压面上凸,故同一水平上的①处气压低于②处,近地面水平气压梯度力由②指向①,即由西指向东,近地面受摩擦力影响,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北半球)偏转一个锐角,应形成西北风;④处等压面下凹,③处等压面上凸,在高空的④处气压低于③处,水平气压梯度力由③指向④,即由东指向西,高空忽略摩擦力影响,气流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北半球)偏转90°,形成南风。
    【小问4详解】
    结合热力环流相关知识可知,屋前铺设石质路面,因为石质地面比热容小,所以吸热快,升温快,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相对较强的低压;屋后林地比热容大吸热慢,升温慢,气流下沉,形成相对较强的高气压,不同地表使屋前屋后的温差增大,从而加强了屋前屋后的水平气压差,加大了空气流动,可以明显增强夏季穿堂风。
    18. 下图示意不同纬度地区大洋温度和盐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红海是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试分析其原因。
    (2)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是____;说明世界大洋表层海水温度____以及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____。
    (3)北纬60°海区表层海水盐度明显比南纬60°海区表层海水盐度低,说明原因。(分别从北纬、南纬两个海区分析)
    【答案】(1)红海海域降水少:红海纬度较低,年平均气温较高,蒸发量大:红海周围河水注入少:海域较封闭。
    (2) ①. 太阳辐射 ②. 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为:大致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③. 海水盐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为:南北半球的两个副热带海区最高,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减。
    (3)北纬60°陆地面积广,河水注入多,盐度低;南纬60°绝大部分是海洋,很少有陆地河水注入,盐度偏高。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不同纬度地区大洋温度和盐度的变化情况为材料,涉及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区域海水盐度差异及其成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海和波罗的海相比,红海的盐度更高,红海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可从红海的纬度、地理位置以及海域封闭程度来分析;红海纬度较低,年平均气温较高,蒸发量大;地处副热带地区,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红海周边河流发育少,河水注入少;海域较封闭,与其他水体交换较少;因此红海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区。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洋的主要热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读图可知,世界大洋表层海水温度的水平分布规律为:大致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原因是地球表面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而盐度的分布规律为:南北半球的两个副热带海区最高,分别向赤道和两极递减。原因是副热带海区长期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蒸发量大于降水量,表层海水盐度较高;赤道附近降水量较多,表层海水盐度较低;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太阳辐射越弱,温度越低,蒸发越弱,因此平均盐度也就越低。
    【小问3详解】
    南北半球同纬度海域的海水盐度差异结合具体纬度和海域从河流注入角度分析;北纬60°穿过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陆地面积广阔,有较多河流注入海洋,稀释海水盐度;而南纬60°绝大部分是海洋,河流汇入的淡水较少,所以盐度偏高。
    19.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河水系的永定河、潮白河在穿过崇山峻岭之后,流向东南,蜿蜒于平原之上。密云水库是北京最大的饮用水源供应地。白河和潮河是密云水库两大入库河流,最后通过潮白河汇入渤海。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

    (1)从水循环类型角度判断,密云水库中的水主要参与____循环,简述判断依据____。
    (2)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角度简述潮白河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学科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北京城市规划中提高了西部、西北部的植被覆盖率,简述此规划对该地水循环的影响。
    【答案】(1) ①. 海陆间 ②. 判断依据:密云水库的水通过潮白河,最终汇入渤海;密云水库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
    (2)塑造地表形态;为海洋输送物质;汇集地表水,提供水资源;调节当地小气候。
    (3)北京西部、西北部地势起伏较大,提高该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可以使植被截留的水量变大,增加地表水下渗量,增大地下径流量,减小地表径流量,增大植物蒸腾量。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水循环为材料,涉及水循环的环节、类型、地理意义等相关知识,考查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从水循环的类型判断,密云水库中的水主要参与了海陆间的循环;理由:由材料信息可知,密云水库的水通过潮白河,最终汇入了渤海,且密云水库流域降水中的水汽主要来自太平洋,因此可知密云水库中的水主要参与了海陆间的水循环。
    【小问2详解】
    主要从塑造地表形态、输送物质及提供水源等角度进行分析。潮白河塑造了流域内地表形态,河流携带冲刷的碎屑物,为海洋输送了大量的物质,潮白河汇集了该流域内的地表水,为该区域提供了大量的水资源,河流对周边气候具有一定调节作用。
    【小问3详解】

    相关试卷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部分,非选择题部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