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阶段重点突破练1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36241/0-170112929069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阶段重点突破练1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36241/0-170112929072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阶段重点突破练1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036241/0-170112929075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课时作业(38份)
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阶段重点突破练1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展开
这是一份新教材适用2023_2024学年高中化学阶段重点突破练1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共7页。
阶段重点突破练(一)一、二氧化硫的性质及应用1.下列转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 B )A.H2S―→SO2 B.H2SO4―→SO2C.S―→SO2 D.SOeq \o\al(2-,3)―→SO2解析:加入还原剂后,被还原的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A项,H2S―→SO2,化合价升高;B项,H2SO4―→SO2,化合价降低;C项,S―→SO2,化合价升高;D项,SOeq \o\al(2-,3)―→SO2,化合价不变。2.(2023·武汉高一检测)实验室制取、探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中,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D )A.用装置甲能进行铜和浓硫酸的反应B.用装置乙验证SO2的漂白性C.用装置丙收集SO2并进行尾气处理D.用装置丁稀释反应后的混合物解析:Cu与浓硫酸需要加热发生反应,题图中缺少酒精灯,不能发生反应,故A错误;二氧化硫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由溶液褪色可知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故B错误;二氧化硫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导管应长进短出,故C错误;稀释时将密度大的浓硫酸注入密度小的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则用装置丁稀释反应后的混合物,操作合理,故D正确。3.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收集SO2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解析:A项,酸性KMnO4溶液能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被氧化成SOeq \o\al(2-,4),SO2作还原剂,错误;C项,SO2为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错误;D项,SO2能与H2S反应生成S和H2O,体现出SO2的氧化性,错误。4.(2023·北京高一检测)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二氧化硫(SO2)是大气污染物中的一种,但合理使用SO2可为人类造福。SO2作为防腐剂、漂白剂和抗氧化剂广泛用于食品行业。葡萄酒酿制中适量添加SO2,可防止葡萄酒在陈酿和贮藏过程中被氧化,抑制葡萄汁中微生物的活动。食糖加工过程中可使用SO2进行脱色。按照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合理使用SO2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SO2的获取和转化是工业制硫酸的关键步骤。工业利用硫制硫酸的主要过程如下:Seq \o(――→,\s\up7(O2))SO2eq \o(――→,\s\up7(O2))SO3eq \o(――→,\s\up7(H2O))H2SO4硫酸工业的尾气中含有少量SO2,若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并导致硫酸型酸雨。工业上可先用氨水(一种碱)吸收,再用硫酸处理,将重新生成的SO2循环利用。请依据以上短文,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填“对”或“错”)。(1)SO2有毒,不能用于食品行业_错__。(2)葡萄酒酿制过程中SO2的作用是做氧化剂_错__。(3)用硫制硫酸的主要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均是氧化还原反应_错__。(4)硫酸工业尾气中的SO2用氨水吸收,利用了SO2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_对__。(5)SO2遇石蕊先变红后褪色_错__。解析:(1)SO2有毒,但合理使用SO2可为人类造福,作为防腐剂、漂白剂和抗氧化剂广泛用于食品行业。(2)葡萄酒酿制过程中SO2的作用是做还原剂。(3)用硫制硫酸的主要过程中,SO3与水反应生成H2SO4不是氧化还原反应。(4)硫酸工业尾气中的SO2用氨水吸收,利用了SO2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5)SO2溶于水显酸性,遇石蕊变红,SO2的漂白性不能使石蕊褪色。二、硫酸的性质及应用5.如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eq \x(\a\al(硫酸 化学纯CP,500 mL,品名:硫酸,化学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密度:1.84 g·cm-3,质量分数:98%))A.该硫酸可以用来干燥硫化氢气体B.1 mol Zn与足量的该硫酸反应能产生2 g H2C.配制200 mL 4.6 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硫酸50 mLD.若不小心将该硫酸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解析:该试剂瓶中所盛试剂为浓硫酸,浓硫酸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硫化氢气体,A错误;浓硫酸与金属反应时还原产物为二氧化硫,不生成氢气,B错误;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eq \f(1 000×1.84×98%,98) mol·L-1=18.4 mol·L-1,配制200 mL 4.6 mol·L-1的稀硫酸需该浓硫酸的体积为eq \f(0.2 L×4.6 mol·L-1,18.4 mol·L-1)=50 mL,C正确;浓硫酸和氢氧化钠都具有强烈的腐蚀性,D错误。6.某化学课外小组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设计了如下制取方案,从理论、操作、经济和环保等方面考虑,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 )A.Cueq \o(――→,\s\up7(O2),\s\do5(加热))CuOeq \o(――→,\s\up7(稀硫酸))CuSO4B.Cueq \o(――→,\s\up7(浓硫酸),\s\do5(加热))CuSO4C.Cueq \o(――→,\s\up7(稀硫酸),\s\do5(加热))CuSO4D.Cueq \o(――→,\s\up7(AgNO3))Cu(NO3)2eq \o(――→,\s\up7(NaOH))Cu(OH)2eq \o(――→,\s\up7(稀硫酸))CuSO4解析:Cu与O2加热反应生成CuO,CuO与H2SO4反应生成CuSO4,无污染物产生,A最合理;Cu与浓H2SO4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SO2气体有毒,B不合理;Cu与稀H2SO4加热条件下不反应,C不合理;AgNO3价格较高,不适合制取CuSO4,D不合理。7.探究金属铜与过量浓硫酸反应的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如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B )A.上下抽动铜丝,可控制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B.为确定a中白色固体是否是硫酸铜,可向冷却的试管中注入水,振荡后观察现象C.e中可以选用NaOH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D.其他条件不变,用铁丝代替铜丝,c、d中两次实验现象相同解析:为确定白色固体为硫酸铜,应将反应后的溶液缓缓倒入水中,避免液体飞溅发生危险,故选B。8.某同学在研究Fe与H2SO4的反应时,进行了如下实验。(1)实验Ⅰ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Fe+2H+===Fe2++H2↑ 。(2)实验Ⅱ中,铁丝表面迅速变黑,反应很快停止,其原因是_铁丝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反应进一步进行__。(3)实验Ⅲ中,加热后产生大量气体,a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c处始终未检测到可燃性气体。b试管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SO2+2OH-===SOeq \o\al(2-,3)+H2O 。(4)对比实验Ⅰ、Ⅱ和Ⅲ,同学们得出以下结论:①浓硫酸和稀硫酸都具有氧化性,但原因不同。浓硫酸的氧化性源于+6价的硫元素,稀硫酸的氧化性源于_+1价的氢元素__。②造成反应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有_反应物的浓度、温度(合理即可)__。解析:(1)Fe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生成致密的氧化膜覆盖在Fe的表面,发生钝化。(3)实验Ⅲ中,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浓硫酸共热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实验中未检测到可燃性气体,说明反应中没有氢气生成,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2OH-===SOeq \o\al(2-,3)+H2O。三、硫酸根离子的检验及应用9.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C )A.加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溶液中一定有COeq \o\al(2-,3)B.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中一定有SOeq \o\al(2-,4)C.某溶液为蓝色,该溶液中可能含有Cu2+D.某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溶液中一定有Ca2+解析:加入稀盐酸,能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原溶液中可能含有COeq \o\al(2-,3)、HCOeq \o\al(-,3)、SOeq \o\al(2-,3)和HSOeq \o\al(-,3);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可能含有银离子或硫酸根离子;加入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原溶液中可能含有Ba2+或Ca2+等。10.为从粗食盐水中除去Ca2+、Mg2+、SOeq \o\al(2-,4)等离子,以制得精食盐水。某同学设计如下方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A中主要有Mg(OH)2和BaSO4,也可能有一些Ca(OH)2B.②中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除去Mg2+、Ca2+C.D中只有COeq \o\al(2-,3)、Cl-、Na+这3种离子D.③中发生的反应只有2H++COeq \o\al(2-,3)===H2O+CO2↑解析:为从粗食盐水中除去Ca2+、Mg2+、SOeq \o\al(2-,4)等离子,加入过量氢氧化钡,Mg2+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SOeq \o\al(2-,4)与Ba2+生成硫酸钡沉淀,Ca(OH)2的溶解度较小,Ca2+与OH-也会生成少量Ca(OH)2沉淀,故A正确;B中含有Ca2+、Ba2+、OH-杂质离子,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主要目的是除去Ca2+、Ba2+,故B错误;B中含有Ca2+、Ba2+、OH-杂质离子,加入过量Na2CO3后,D中含有Cl-、Na+、COeq \o\al(2-,3)、OH-,故C错误;D中加入适量稀盐酸除去COeq \o\al(2-,3)、OH-,则③发生的反应有2H++COeq \o\al(2-,3)===H2O+CO2↑,H++OH-===H2O,故D错误。四、含硫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11.(2023·诸暨高一检测)含S元素的某钠盐a能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c为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B.d可漂白纸浆,不可用于杀菌C.a可能为正盐,也可能为酸式盐D.KMnO4溶液紫色褪去,说明气体d具有还原性解析:由图中转化可知,含S元素的某钠盐a与氯气反应生成溶液b,与稀盐酸反应生成刺激性气体d,d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可知d为SO2;溶液b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为BaSO4,则溶液a为Na2SO3或NaHSO3、Na2S2O3等。c为BaSO4,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盐酸,A正确;d为SO2,该气体具有漂白性,可漂白纸浆,可以使细菌的蛋白质发生变性而失去其生理作用,因此也能够用于杀菌消毒,B错误;溶液a为Na2SO3或NaHSO3等,则a可能为正盐,也可能为酸式盐,C正确;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说明气体d(SO2)具有还原性,D正确。12.(2023·北京朝阳区高一检测)天然气因含有少量H2S等气体开采应用受限。T.F菌在酸性溶液中可实现天然气的催化脱硫,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脱硫过程的总反应为2H2S+O2===2S+2H2O(反应条件省略)B.该脱硫过程需要不断添加Fe2(SO4)3溶液C.亚铁离子是血红蛋白重要组成成分,FeSO4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D.《华阳国志》记载“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我国古代已利用天然气煮盐解析:依据题图:在催化剂条件下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生成硫单质和水,反应总化学方程式:2H2S+O2===2S+2H2O,故A正确;依据题图可知硫酸铁为催化剂,所以该脱硫过程不需要不断添加Fe2(SO4)3溶液,故B错误;亚铁离子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起着向人体组织传送O2的作用,故FeSO4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故C正确;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放出热量,《华阳国志》记载“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我国古代已利用天然气煮盐,故D正确。13.(2023·湖南岳阳高一月考)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不溶于乙醇,可用作纸浆漂白时的脱氯剂等。用工业硫化钠(主要成分Na2S,含少量Na2SO4)及纯碱等为原料制备Na2S2O3·5H2O的流程如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Na2S2O3作脱氯剂时主要利用其氧化性B.“净化”时加入的试剂X可选用BaCl2溶液C.“反应”过程中体系pH大小对产品产率无影响D.提纯Na2S2O3·5H2O时,应先用水洗,再用乙醇洗涤解析:纸浆漂白时留下的含氯物质具有强氧化性,硫代硫酸钠作脱氯剂时,主要利用其还原性,A项错误;“净化”时加入的试剂X是为了除去硫酸根离子,加入BaCl2溶液会引入新杂质氯离子不易除去,结合流程可知可选用Ba(OH)2溶液,B项错误;若pH过小,Na2S2O3不稳定,会发生歧化反应,使产率降低,C项错误;从溶液中获得的Na2S2O3·5H2O晶体中含有杂质,应先用水洗除去吸附的杂质离子,由于硫代硫酸钠晶体不溶于乙醇,再用乙醇洗涤除去水,D项正确。14.某小组同学设计实验实现几种价态硫元素的转化。Ⅰ.从以下试剂中选择合适的试剂实现S(+6价)→S(+4价)的转化。试剂清单:①浓H2SO4 ②稀H2SO4 ③酸性KMnO4溶液 ④Na2SO3溶液 ⑤Cu ⑥品红溶液(1)写出实现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u+2H2SO4(浓)eq \o(=====,\s\up7(△))CuSO4+SO2↑+2H2O 。(2)设计实验,证明实现了该转化(写出操作和现象):_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__。Ⅱ.实现硫元素在0价、+2价、+4价之间的转化。查阅资料:+2价硫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SO2,ⅰNa2SO3溶液eq \o(――→,\s\up7(X),\s\do5(ⅱ))Na2eq \o(S,\s\up6(+2))2O3溶液eq \o(――→,\s\up7(H+),\s\do5(ⅲ))X(3)ⅰ中加入的物质是_NaOH溶液__,该转化利用的是SO2的_酸性氧化物__性质。(4)写出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H++S2Oeq \o\al(2-,3)===S↓+SO2↑+H2O 。解析:(1)要实现S(+6价)→S(+4价)的转化,即反应过程中+6价的硫元素被还原为+4价的硫元素,也就是说含+6价硫的物质作氧化剂,含+4价硫的物质做还原产物,需要加入还原剂完成上述转化过程;根据试剂清单,结合物质性质分析,能符合转化过程的为①浓H2SO4与⑤Cu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eq \o(=====,\s\up7(△))CuSO4+SO2↑+2H2O。(2)要证明实现了该转化只需要证明产生二氧化硫,结合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可将反应后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若溶液褪色,即为实现上述转化。(3)二氧化硫转变为亚硫酸钠过程中硫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完成该转化过程,结合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钠。(4)根据题干信息,+2价硫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即发生歧化反应,+2价的硫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结合步骤ⅱ的反应亚硫酸钠和X反应生成硫代硫酸钠分析可得X中硫的化合价应低于+2价,则X为硫单质,发生的反应为2H++S2Oeq \o\al(2-,3)===S↓+SO2↑+H2O。选项试剂现象结论A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SO2有氧化性B品红溶液溶液褪色SO2有漂白性C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SO2与NaOH溶液不反应D硫化氢水溶液溶液变浑浊SO2有还原性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