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核心素养目标】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7.4 《结晶现象》课件+教案(含教学反思)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7.4 《结晶现象》课件.pptx
    • 教案
      《7.4 结晶现象》教学设计.docx
    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7.4 《结晶现象》课件第1页
    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7.4 《结晶现象》课件第2页
    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7.4 《结晶现象》课件第3页
    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7.4 《结晶现象》课件第4页
    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7.4 《结晶现象》课件第5页
    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7.4 《结晶现象》课件第6页
    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7.4 《结晶现象》课件第7页
    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7.4 《结晶现象》课件第8页
    《7.4  结晶现象》教学设计第1页
    还剩18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4 结晶现象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下册7.4 结晶现象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74《结晶现象》课件pptx、《74结晶现象》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思考:晶体有什么特征呢?美丽的晶体是怎么形成的呢?
    实验7-9:明矾晶体的制备
    晶体一般有规则的几何形状,有固定的熔、沸点。
    实验操作:在1支试管中注入1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加入研碎的明矾晶体,直到固体不再溶解,然后将上层饱和溶液倒进另一支试管中,把试管放到盛冷水的烧杯中冷却,观察。
    实验现象:试管中析出 色的 。
    (1)降温结晶:保持溶剂的量不变,使热饱和溶液的温度降低。
    (适合用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明显减小的物质。如:硝酸钾)
    (2)蒸发结晶:恒温蒸发,使溶剂的量减少;
    (适合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
    1、定义:形成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
    在我国西部分布着许多美丽而奇特的盐碱湖,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盐类资源,湖水中溶有大量的氯化钠和纯碱(碳酸钠)。当地的农民流传着一种说法:“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就是在夏天,当地的农民将湖水引入湖滩上晒出了食盐,到了冬天,湖面上又漂浮着大量的纯碱晶体,农民则可以直接从湖中捞碱。大家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吗?
    冬天湖面上漂浮的纯碱晶体
    思考:我们平时吃的精研都是由粗盐精制而成,粗盐又是从水中提取的。目前,我们主要用海水晒盐(盐田法)的方法来得到粗盐,这是一种古老而至今仍广泛沿用的方法。粗盐中有很多难溶性泥沙,如何除去氯化钠中的泥沙?
    三靠:即①盛液体的烧杯要紧靠玻璃棒 ②玻璃棒要紧靠三层滤纸一边(避免将滤纸戳穿) ③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避免液体溅出)
    一贴:即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不留有气泡,提高过滤速度)
    二低:即①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缘 ②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否则液体会从滤纸和漏斗壁之间流下,导致过滤不干净)。
    ⅰ.过滤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ⅱ.过滤可以把固体和液体达到分离的目的,或者可以把可溶性固体和不溶性固体达到分离。
    在实际生产中,利用结晶的方法,可以从含有杂质的混合物中分离或提纯为我们需要的物质。
    实验7-10: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
    b.溶解:用量筒量取20 mL水,倒入烧杯中,将粗盐,加入水中,用玻璃棒搅拌。
    a.称量:称取5.0 g粗盐
    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度
    (2)过滤:将不溶性的泥沙除去。
    ②步骤:如图所示,将蒸发皿放到铁圈上,倒入滤液,用酒精灯加热,用玻璃棒搅拌;待蒸发皿中出现晶体时,即停止加热,继续搅拌,利用余热将剩余水分蒸干;
    ①仪器: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
    ⅱ.蒸发过程要用玻璃棒一直搅拌,目的是:使滤液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
    ③搅拌,以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思考:三步操作中都用到玻璃棒,玻璃棒在其中的作用分别是:
    ②引流(即使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
    (1)通过本实验制取的精盐是否为纯净物质? 为什么?
    此时制得的精盐不一定是纯净物。 因为精盐中可能含有可溶性的杂质,例如氯化镁、硫酸钠。(如何除去精盐中可溶性的杂质,将会在第八章酸、碱、盐中学习)
    (2)在过滤实验中,有些同学得到的液体仍然是浑浊的,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接下来如何做?
    ②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可知:剩余固体为MnO2与KCl的混合溶。
    拓展: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怎样回收剩余固体中的二氧化锰?
    3.KNO3(NaCl)
    (1)原理:利用两种可溶性物质温度对溶解度影响不同。
    【思考1】冷却结晶后,溶液对于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别是饱和还是不饱和溶液?
    【思考2】该方法能否将硝酸钾和氯化钠彻底分离?
    4.NaCl(KNO3)
    练习:小刚同学绘制了如下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A物质在温度为t2℃时的溶解度是 ;温度为t1℃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比较”); (2)固体A中混有少量固体B,若要将他们加以分离,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3)使A的不饱和溶液(已接近饱和)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① ; ② ③ 。⑷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我认为右图中(填字母) 曲线与纯碱的溶解度曲线相似。
    结晶:形成晶体的过程叫做结晶
    蒸发结晶(蒸发溶剂法)
    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①粗盐溶解②过滤:一贴、二低、三靠③蒸发④固体食盐洗涤
    KNO3(NaCl):
    NaCl(KNO3):
    溶解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
    溶质:可以是一种或多种
    溶剂:只能是一种,水是常用的溶剂
    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固体物质配制溶液: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浓溶液稀释:计算、量取、混匀
    《基础题与中考新考法》P97 7.4 结晶现象

    相关课件

    化学九年级下册9.1 有机物的常识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9.1 有机物的常识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73《溶液浓稀的表示》课件pptx、核心素养目标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73溶液浓稀的表示》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下册9.3 化学能的利用一等奖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9.3 化学能的利用一等奖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93化学能的利用》pptx、核心素养目标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93化学能的利用》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科粤版九年级下册9.1 有机物的常识优秀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科粤版九年级下册9.1 有机物的常识优秀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91有机物的常识》课件pptx、核心素养目标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91有机物的常识》教学设计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