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根据国务院批复,我国规划发展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经济区、中部崛起地区等经济区域。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各大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 )
A.区域没有固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构
C.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2.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区域内的发展还必须( )
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
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保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
D.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
[2023·山东青岛期末]芜湖铁画锻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铁画是以铁为原材料,经过锻打、锤铸后成线条或片面,再将其焊接而成的一种艺术作品。芜湖铁画的画面保持了铁的原有本色,清代长江沿岸芜湖地区铁画盛行。如今芜湖铁画产业日渐衰落,处于被现代社会遗忘的边缘。下图为我国某地区风光的铁画艺术作品。据此完成3~5题。
3.清代铁画在芜湖繁荣畅销,主要是因为当地( )
A.原料丰富B.工匠众多
C.商业发达D.技术独特
4.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的传承和发展,需要( )
A.劳动力数量增多B.锻制技术创新
C.原材料质量提高D.交通条件改善
5.传统铁画艺术作品能反映区域自然环境,图示地区可能为( )
A.青藏高原B.云贵峡谷
C.渭河平原D.江浙平原
[2023·安徽亳州期末]安徽地处我国华东地区,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东、沿江通海。安徽省分成皖南、皖中、皖北三个区域(如下图)。据此完成6~7题。
6.皖北、皖中、皖南三个区域划分的依据是( )
A.经济B.河流
C.资源D.地形
7.在安徽省的“三皖”中( )
A.皖南种麦、皖北种稻
B.皖北的地势起伏较大
C.皖中的地势东高西低
D.皖南应注重生态建设
近年来,陕西省全面落实“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关中、陕北、陕南地区良性互动和竞相发展。据此完成8~10题。
8.与陕南、陕北地区相比,关中地区协同创新的突出优势是( )
A.科研机构多B.文化底蕴厚
C.经济实力强D.工业基础好
9.陕北地区持续转型是因陕北地区的经济结构中( )
A.第一产业产值高
B.第二产业层次低
C.第三产业生存难
D.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小
10.关中、陕北、陕南地区良性互动和竞相发展是为了( )
A.促进经济多样化
B.促进域内经济快速发展
C.培育区域增长极
D.保护区域生态环境
俄罗斯滑雪运动开展较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将滑雪运动与旅游相结合,衍生出“冰雪旅游”。近十年来,外来游客数与本土滑雪者人次稳步上升,俄罗斯滑雪场数量显著增加。下图为俄罗斯滑雪场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关于乌拉尔山以东区域地理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深受太平洋湿润气流影响,冬季降雪多
B.冬季寒冷漫长,河流结冰期长且有凌汛
C.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北高南低
D.南北方向的水陆交通发达,运输量较大
12.图中乌拉尔山东、西两侧滑雪场数量差异显著,乌拉尔山以西的地区发展“冰雪旅游”的主要优势在于( )
A.政策B.市场
C.地形D.降雪
《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到2025年中国步入制造强国行列。下图为2001—2011年资金密集型制造业空间分布变化图。据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区呈负值是其资金密集型制造业落后所致
B.Ⅱ区内部不同省级行政区间工业化水平差异大
C.Ⅲ区交通落后是其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D.Ⅳ区具有资金雄厚、工业发达的区位优势
14.在发展现代先进制造业中,近期可定位为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省级行政区主要位于( )
①Ⅰ区 ②Ⅱ区 ③Ⅲ区 ④Ⅳ区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②④
[2023·湖南长沙月考]双核结构是指在某个区域中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的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双核结构的城市具有互补性,它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海、沿江地区,如广州—深圳、北京—天津。在杭州湾区域内,杭州和宁波形成了双核结构。图1为双核结构简易图式,图2为杭州湾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图1
图2
15.杭州与宁波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 )
A.地理位置邻近
B.地域文化互补
C.城市区位功能互补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一致
16.杭州—宁波双核结构形成有利于( )
①促进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②解决区域内资源短缺问题 ③加强区域间联系与交流 ④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二、综合题(共3大题,共52分)
17.(1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我国流传深远的“东北八大怪”“云南十八怪”等传统民谣是对所处区域自然环境和传统民俗风情的恰当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其中,“大缸小缸腌酸菜”是“东北八大怪”之一,“四季衣服同穿戴”是“云南十八怪”之一。
材料二 隋唐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逐步转移到南方。在1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江浙地区以稻米、桑蚕生产为代表的农业,以丝绸、陶瓷为代表的手工业名扬天下。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分布图及景观图。
(1)在我国各地中云南之“怪”最多,简析原因。(4分)
(2)“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据此简析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这种聚落景观的原因。(4分)
(3)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民谣中所描述的部分现象已经消失。以东北地区“大缸小缸腌酸菜”为例,简析其原因。(8分)
18.[2023·山东菏泽期末](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区域的发展,要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合理安排人类活动,从而做到因地制宜。比较不同区域的发展,既需要研究各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也要分析各区域与区外的关联性。读长三角地区及其位置图(甲图)、东北地区地形图及A地气温和降水示意图(乙图)。
甲图
乙图
(1)结合乙图从区域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东北平原黑土形成的原因。(6分)
(2)受区域要素综合作用的直接影响,各区域农业生产呈现不同的特点。试从耕作方式、主要农作物、作物熟制等方面简述东北松嫩平原(乙图中A地)农业生产的特点。(6分)
(3)结合甲图从区域关联性的角度,分析长三角地区形成综合性工业基地的原因。(6分)
19.(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图1为中南半岛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图1中乙、丙两地的各月降水量柱状图。
图1
图2
(1)简述甲地区稠密的河网所发挥的主要作用。(4分)
(2)比较乙、丙两地降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3)图示地区应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当地产业?(8分)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图中各大经济区域,比如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面积并不固定,边界也不明确,A、C错误;区域的划分是根据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等现实因素科学划分的,B错误;区域内部因地理位置相近,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特定性质相对一致,D正确。故选D。第2题,区域内部之间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发展模式也不同,无法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以及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A、C、D错误;区域内的发展应根据不同地区的现实情况和发展方向,因地制宜、合理布局,B正确。故选B。
3.C 4.B 5.D 解析 第3题,由材料“清代长江沿岸芜湖地区铁画盛行”可知,地处长江沿岸地区,水运便利,商业发达,因此铁画畅销,C正确。第4题,由材料“铁画是以铁为原材料,经过锻打、锤铸后成线条或片面,再将其焊接而成的一种艺术作品”和“如今芜湖铁画产业日渐衰落,处于被现代社会遗忘的边缘”可知,衰落的主要原因是工艺落后,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需要改进制作技术,降低成本,B正确。第5题,图示区域小桥流水,属于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观,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D正确。
6.B 7.D 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安徽省长江以南为皖南,长江以北至淮河以南为皖中,淮河以北为皖北,三个区域的划分依据是河流,B正确。第7题,根据河流流向和大别山的位置可知,皖中的地势西高东低,皖北大部分位于淮河平原上,淮河以北为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种植小麦,A、C错误;皖北为淮北平原,地势起伏较小,B错误;皖南地形以山地为主,有黄山、九华山等名山,应注重保护和恢复植被,改善生态,D正确。
8.A 9.D 10.D 解析 第8题,协同创新要求的技术含量高,对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关中地区科研机构多,人才多,A正确。第9题,陕北地区持续转型是因陕北地区的经济结构中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小,陕北农业不合理发展导致环境恶化,农业产值不高,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小,应该适当增加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减少不合理的农业活动,D正确。第10题,根据材料“关中协同创新、陕北转型持续、陕南绿色循环”可知,绿色应该是强调了环境保护,保护区域生态环境是关中、陕北、陕南地区良性互动和竞相发展的目的,D正确。
11.B 12.B 解析 第11题,乌拉尔山以东区域与太平洋之间冬季盛行大陆吹向海洋的气流,因此冬季受太平洋湿润气流影响较小,A错误;该区域纬度高,冬季寒冷漫长,河流结冰期长,河流大多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在入冬和冬季结束之时会出现凌汛现象,B正确;该区域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河流大多自南向北流,因此地势大致南高北低,C错误;该区域的交通大多呈东西向,南北方向的水陆交通不发达,D错误。故选B。第12题,与乌拉尔山以东的亚洲地区相比,乌拉尔山以西的欧洲部分人口较多,经济较发达,因此乌拉尔山以西的地区发展“冰雪旅游”的主要优势在于冰雪运动的消费市场更广阔,B符合题意;两侧政策差异不大,排除A;乌拉尔山以西的地形和降雪在冰雪旅游方面的优势不明显,排除C、D。故选B。
13.B 14.A 解析 第13题,图中Ⅰ区主要是北京和广东,其产业转移导致资金密集型制造业占比小,A错;从图中可以看出,Ⅱ区内部有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高,如江浙地区,也有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低,如西藏、新疆等,B对;Ⅲ区中有的省级行政区交通不便,有的省级行政区自然环境恶劣,市场狭小,C错。Ⅳ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湖南、江西,并不都具有资金雄厚、工业发达的区位优势,D错。故选B。第14题,Ⅰ区、Ⅱ区是我国资金密集型制造业不足地区,应加大资金投入,重点发展资本支撑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技术,其一般位于经济发达地区,同时需要较好的环境条件。Ⅰ区省级行政区如广东、北京的资金和技术条件较好,Ⅱ区所在的部分省级行政区如江苏、浙江经济较发达,有的省级行政区环境污染少,环境条件好,因此A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分布在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等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所以B、C、D错。故选A。
15.C 16.B 解析 第15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双核结构具有互补性,杭州和宁波周围有更近的城市,却未形成此结构,故地理位置邻近并不是主要因素,A错误;两城市地域文化差异不大,互补性不强,B错误;杭州和宁波在数字经济、文创产业、港口经济、对外贸易、智能制造等方面有着各自的优势,形成错位协同、竞合共赢的发展局面,故互补性主要体现在城市区位功能,C正确;杭州、宁波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一致,D错误。故选C。第16题,双核型空间结构利于区位和功能上的互补,可以促进经济协同发展和加强区域联系,①③正确;只能改善区域发展不平衡、资源短缺的问题,并不能彻底解决,②④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
17.答案 (1)云南纬度较低,地势起伏大(地形复杂),自然环境复杂;多民族聚居,生产和生活方式多样。
(2)该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陆上交通不便;人们傍水而居,水运便利,用水方便。
(3)东北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蔬菜不能越冬生长,且新鲜蔬菜不易储存,过去需要大量腌制蔬菜以备冬荒。现在大量腌制蔬菜的现象已很少见,是由于温室栽培技术、保鲜和冷藏技术的普及以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时鲜蔬菜可随时大量供应;人们收入提高,购买力增强(经济的发展);人们食品卫生安全意识的提高(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改变)。
解析 第(1)题,可从自然因素(环境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和社会经济因素(少数民族众多,生产与生活方式多样)两方面分析。第(2)题,可从地形、地势、交通、用水等方面分析。第(3)题,东北“大缸小缸腌酸菜”形成的原因主要从东北地区蔬菜不能越冬生长、新鲜蔬菜不易储存等方面分析。现在少见的原因可从种植技术提高、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保鲜和冷藏技术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等方面分析。
18.答案 (1)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森林、草原生长茂盛,秋冬季节寒冷干燥,产生的枯枝落叶多;②纬度高,气温低,枯枝落叶和其他有机质不易腐烂,易被微生物作用形成腐殖质逐年在土壤中累积;③东北平原地形平坦,流水侵蚀作用弱,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积累。
(2)①以旱地耕作业为主;②主要农作物为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等;③作物熟制以一年一熟为主。
(3)①长三角地区位于海运中枢与长江“黄金水道”交汇点,国内外联系方便,可通过方便的交通从区域以外运入原料发展重工业;②区域内、外农副产品丰富,为轻工业发展提供了原料;③交通便利,有利于扩大区域以外的市场、劳动力供应等要素,促进长三角地区综合性工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
19.答案 (1)该地区夏季降水量大,稠密的河网可起到分洪的作用,以减轻洪水灾害;旱季灌溉;水运便利;有利于发展水稻种植业。
(2)丙地降水量大于乙地。丙地位于沿海的山地迎风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受山地的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乙地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相对较少。
(3)沿海平原交通便利,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和水稻种植业;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采矿业及矿产品加工业;山区发展林业;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出口加工业;利用热带风光、民族风情等发展旅游业。
解析 第(1)题,甲地区是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量大,稠密的河网可起到分洪作用,以减轻洪水灾害;河网稠密有利于旱季灌溉;甲地区河网稠密,水运便利;甲地区河网稠密,有利于发展水稻种植业。第(2)题,根据图2可知,丙地降水量大于乙地。读图1,丙地位于沿海的山地迎风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遇山地抬升,形成丰富的地形雨;乙地位于山地背风坡,所以降水相对较少。第(3)题,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沿海平原交通便利,适宜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和水稻种植业;可以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采矿业及矿产品加工业;在山区可以发展林业;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发展出口加工业;利用热带风光、民族风情等发展旅游业。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三章 城市、产业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课堂检测,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三产业就业比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地理人教版 (2019)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达标测试: 这是一份地理人教版 (2019)第二章 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达标测试,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练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 区域发展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本章综合预测练习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