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37848/1-170117246520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37848/1-170117246523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37848/1-170117246525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37848/0-170117246377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5037848/0-170117246381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选择题
【答案】1.D 2.D 3.D
【解析】1.由材料分析可知,多哈在51°E,结合求时区的相关计算可知,卡塔尔首都多哈位于东三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卡塔尔时间11月20日19:00,2022世界杯的揭幕赛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正式开赛,故开赛时北京时间为:19时+(8-3)时=24时,所以家住昆明(25°N,102°E)的某同学观看了此次揭幕赛直播,他打开电视的时间约为北京时间为20日24时或21日0:00,D对,排除ABC。故选D。
2.由材料分析可知,卡塔尔首都多哈位于北半球,揭幕赛当天为11月20日19:00,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昆明和多哈日出东南、日落西南,A错;11月20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昆明和多哈昼长均小于12小时,B错;当北半球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时,昆明和多哈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C错;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规律: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纬度差。 “两点”指观测点和太阳直射点,观测点昆明和多哈均位于25°N,太阳直射点也相同,所以揭幕赛当天昆明和多哈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D对。故选D。
3.由材料分析可知,本次世界杯比赛11月20日揭幕赛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正式开赛,持续28天,世界杯比赛闭幕大约在12月18日,结合已学知识,在此期间,地球公转变快,A错;世界杯比赛期间为南半球夏季,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不会多日阴雨,B错;世界杯比赛期间,太阳直射点往南移,北半球昼长渐短,昆明日出越来越晚,C错;世界杯比赛期间为南半球夏季,所以南非高原草木茂盛,D对。
【答案】4.C 5.C
【解析】4.太阳高度大于0的时刻是白天。读图可知,图中②地昼长为12小时,②地位于赤道上,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最大;③地昼长为24小时,③地位于极地附近极圈以内,纬度最高,自转线速度最小;①地昼长与12小时的差值小于④地昼长与12小时的差值,说明①地纬度数值较小,④地纬度数值较大,故①地自转线速度应大于④地。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图中四地自转线速度大小排序为③<④<①<②(或②>①>④>③),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北京时间是120°E经线的地方时,由所学知识可知,地方时东早西晚,经度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故可根据四地太阳高度最大的正午12时的北京时间,计算四地的经度。①地经度为120°E,②地经度为30°E,③地经度为60°W,④地经度为150°W,可知①②位于东半球,③④位于西半球,AD错误;图中①②两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但是昼夜长短不同,故两地纬度值不相同,B错误;①地经度为120°E,④地经度为150°W,当①地为12时,④地为18时,由于该日④地昼长(太阳高度大于0的时长)小于12时,18时之前日落,18时为黑夜,C正确。故选C。
【答案】6.D 7.A
【解析】6.读图可知,甲地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昼夜平分;甲地正午日影朝北,说明太阳直射点没有直射甲地。据此可知,该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甲乙两地昼夜等长。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根据上题可知,此日为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甲地北京时间5:40日影朝正西,正值日出,因此可推知甲地位于125°E;乙地日影朝正北方向时为正午12:00,对应北京时间12:20,可知乙地位于115°E,因此甲地位于乙地偏东方。甲乙两地该日正午日影均朝北,说明两地位于北半球。甲地当日影朝正北方向时,标杆长度与其日影长度相等,说明其正午太阳高度为45°,而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30°,小于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因此甲地纬度更低,位于乙地偏南方。综上所述,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答案】8.C 9.D 10.A
【解析】第8题,10月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甲、乙两地都位于太阳直射点同一侧,正午太阳高度之差等于两地纬度之差。10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甲城为47°14′,乙城为56°16′,可知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差约为9°,故甲城与乙城的纬度差约为9°。
第9题,10月22日甲地昼短夜长,此时秋分过后一个月,昼长比12小时短47分;M日期昼长夜短,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4月22日距离春分日刚过一个月,甲地昼长约12小时47分左右,所以该日最可能为5月22日。
第10题,甲、乙两地均位于北半球,当北半球冬半年的时候天文辐射较少;甲城10月22日的白昼时间更短,正午太阳高度更小,获得的天文辐射更少。
【答案】11.D 12.B
【解析】11.日期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另一条是0:00所在的经线。从图中经度变化可知,该图是南半球俯视图(西经的经度向西增加,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如下图阴影部分日期为Y日,非阴影部分为Y+1日,可知悉尼区时(中央经线150°E)为Y+1日,75°E为0:00,与150°E相差75°,相差5个小时,向东加为5:00,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若X<70°,当我国南极昆仑科考站(80.5°S,77°E)物体影子朝向正北时,太阳位于正南方,为当地日出或日落时,对应0:00或24:00,世界标准时间为0°经线地方时,0°经线与77°E相差77°,时间相差5时08分,向西减可知世界标准时间为18时52分,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答案】13.A 14.D
【解析】第13题,图示一天中物体影子朝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转动,说明太阳一天中没有落下,则出现了极昼,应位于极圈内;一天中朝北的影子最短,说明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则可判断位于北极圈内。第14题,依题意,运用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可知,此地该日太阳高度最大值等于90°-(α-β);极昼地区太阳高度最小值等于该地纬度-刚好出现极昼的纬度,即α-(90°-β);则二者差值为2(90°-α)。
【答案】15.B 16.A
【解析】第15题,读图可知,夏至日abc三地昼长为24小时,出现极昼现象,c地夏至日刚好出现极昼,位于极圈上,a极昼时间长达半年,即位于极点,b地极昼天数介于a、c之间,纬度位于极点与极圈之间,d地昼长夜短,且昼夜长短差距不大,离回归线较近,正午太阳高度最大,e地全年昼夜平分,位于赤道上,所以夏至日五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decba。
第16题,根据上题结论,c地夏至日刚好出现极昼,可知c地位于北极圈上,当c纬线上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时,即为夏至日,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非洲草原南、北半球都有分布,北半球草原正值草木茂盛时期,南半球草原则已经枯萎;我国北方的树木在秋季落叶纷飞;天山的牲畜向高海拔牧场转场。
【答案】17.D 18.A
【解析】17.冬至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日落西南,出现 “金光穿洞” 现象,说明桥洞朝西南,据此推知该桥应为西北一东南走向 ,D对。故选D。
18.颐和园十七孔桥“金光穿洞”现象与不同季节的日落和日出方向密切相关。由上题分析可知:颐和园十七孔桥的走向大致是西北一东南走向,冬至前后,日落西南与颐和园十七孔桥的走向所成夹角最大,理论上,夏至日出现“金光穿洞”景象,光照也必需与颐和园十七孔桥的走向所成夹角也最大,即阳光从东北面照进十七孔桥,夏至日,北京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因此夏至日日出时也会出现“金光穿洞”景象。根据同一纬度,冬至日昼长+夏至日昼长=24时,冬至日北京时间约为16:40拍摄到“金光穿洞”,那么夏至日昼长=24-(16:40-12)×2=14:40,日出地方时=12-昼长一半=12-7:20=4:40,根据四个选项中的时刻,日出北京时间最可能为4:55。故选A。
【答案】19.D 20.B
【解析】19.甲、乙两地位于北半球,从夏至日到秋分日,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23°26′N)向南移动到赤道(0°),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之差在a~b期间为3°10′,b~d期间差值减小,d~e期间为-3°10′,说明太阳直射点从位于两地同一侧到两地之间,又到两地同一侧,可推出甲、乙两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不含北回归线),且甲地纬度大于乙地。结合选项,只有海口满足条件。
20.a到 b,太阳直射点在甲、乙两地以北,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同步变大,A错误;b到 d,太阳直射点向赤道运动,同在北半球的两地昼长差值逐渐减小,B正确;d到 e,两地日出方位向正东方向移动,C错误;c点时,太阳直射点在两地之间且与两地的纬度差相等,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纬度较高的甲地昼长大于乙地昼长,D错误。
【答案】21.B 22.D
【解析】21.无锡的经度约为120°E,因此北京时间即相当于当地的地方时。下午3:00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此时在②处投篮刚好面朝太阳,投篮命中率最低,B正确;④位置是背光位置,①、③位置与太阳光线接近垂直,受影响较小,ACD错误。故选B。
22.读图分析,根据M、N和篮板的位置及变化可知,此过程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且数值变小,即太阳直射点离无锡较近且向南移动,由此可判断从M到N移动的节气可能为小暑-大暑,D正确;春分-清明,芒种-夏至,太阳直射点都向北移动,AB错误;秋分-寒露无锡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与图示情况不符,C错误。故选D。
【答案】23.C 24.B 25.B
【解析】第23题,箭头为图示区域全年正午太阳来向,阳光从北面照射过来,说明一年中太阳始终位于北部天空,因此该地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图示区域可能位于南纬45°附近,C对。
第24题,结合上题,该地位于南半球,受向左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左岸侵蚀,右岸沉积。一般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甲为河流左岸,A错。结合南岸、北岸位置,河流自东向西流,B对。遮蔽区最大在6月,C、D错。
第25题,据图可知,图示遮蔽区的范围最小时,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即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前后,C错误;此时西安市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正午时室内阳光面积最大,B正确;冬至日前后,西安市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昼最短,夜最长,AD错误。故选B。
(16分)(1)昼渐短,夜渐长 大
(2)秋分 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
(3)晨线 0°
(4)从北半球向南移动,经过赤道后,移向南半球 先变小至0°后又变大
27.(18分)(1)30°E向东到160°E。
(2)(15°N,60°W) 83° 向南
75°N
75°S
120°E
(3)见下图。
(4)广州市楼房的影子先逐渐缩短,后逐渐增长。
(5)海口市的昼长先逐渐变长,后逐渐缩短。(描述夜的长短变化也可以)
28.(16分)(1)13小时35分钟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2)5/12
(3)24°34'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先变快再变慢
(4)见下图。
(5)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越往南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检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检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地理参考答案docx、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质检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地理试题docx、地理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文件包含地理试题docx、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